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了解一点印度佛教的人都知道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他的帝国版图一度扩及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阿育王是公元前三世纪时的人,他为我们今天的人,尤其是为今天的佛教徒称道,主要因为他大力扶持佛教的行为,还因为他在位时,曾经以施行人道和仁政的统治形式,宽容的宗教政策造成了印度次大陆的文化繁荣。他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教的动物崇拜中,“神”牛受到特别的崇拜,但不是什么牛都可以充当神牛角色的,只有放生的母黄牛,特别是白牛最受崇敬,而水牛没有资格享受神牛的待遇。神牛在大街上可以旁若无人地漫游,人车要为其让道,它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见水果摊吃水果,过蔬菜店吃蔬菜,甚至躺在路口慢慢咀嚼也不受人的干涉。  相似文献   

3.
葛蕤 《天风》2007,(18):6-8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叫"彼得·潘"的现象。这种现象讲的是有的人不愿意长大、拒绝长大。这个名叫彼得·潘的孩子,是苏格兰作家,在1904年所创作的一部小说的主人翁,他是个健健康康的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觉得做小孩子真好,于是  相似文献   

4.
瑞斯·戴维思(Rhys Davids在论述佛陀在古代印度宗教及哲学主要流派中的地位时曾作如下论述:  乔答摩佛陀土生土长在印度,一生过着一个典型的印度人的生活。在他那个时代印度教还没有出现,他与当时存在的并占主要地位的宗教也没有诤议。他的目的是要把这种宗教建立起来,并使它发展,而不是要它毁灭。诚然,对当时人们所信奉的那种理论——即在人身当中存在着一微妙(微细)的叫灵魂的东西——他是不以为然的,他认为这种理论对宗教而言是不究竟的教义。他用来取代这种“灵魂”实体理论的教义是多种精神因素之组合的理论,在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国际动态     
瓦杰帕伊呼吁国内宗教和解 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对全国发表的新年文告中严厉批评国内某些人主张实行“极端和狭隘的”印度教主义的做法是“令人遗憾和不可接受的”。他表示,作为对任何宗教信仰一视同仁的世俗国家,印度不应歧视除印度教之外的任何其他宗教信仰。他说,有必要确认和鼓励对印度教教义的正确理解,它是一个前瞻性的概念,充满了仁慈与友爱精神,而不是仇恨。它不是用来保护蒙昧与社会不公的,更不应把国家引向倒退。印度属于每一个印度人,无论他主张什么样的宗教信仰,只要他尊重由不同宗教和非宗教传统共同培育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果法师离开我们已十周年了,但他慈祥的面貌一直辉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他的智慧启迪了我对怫学理论的探索。他为我们后一代佛教学人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我有缘结识正果法师是在六十年代初中国佛学院在京成立之际。当时我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刚刚毕业的一个研究生,在北大讲授印度哲学史和印度佛教史,同时应聘为中国佛学院的教员,讲授印度哲学史课程。由于我每周要在法源寺佛学院住宿~、二天,因而有机会当面向法尊法师和正果法师讨教佛学、因明学等问题。我虽在北大系统地学习过印度哲学史,但对印度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独特分科—…  相似文献   

7.
张海沙 《法音》2008,(8):14-18
禅宗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南宗禅在中唐时已成天下流布之势。禅宗标明自己是教外别传,从印度传到中土来并非是通过典籍的承载,而是以心传心——禅宗的传宗是在人与人之间完成的。从印度到中土,禅门推出了一个关键性的人物——菩提达摩。他被尊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相似文献   

8.
上帝的宠儿     
残疾和伤痕,也有另一种解读,可以说成是厄运,也可以说成是上帝的恩赐。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暴自弃的理由,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奋发图强的契机。辛格尔是当今印度最为著名的软件开发商。在印度,他是软件开发的代名词,也是财富的代名词,同时也以热衷慈善和教育事业为社会尊重。  相似文献   

9.
稍为涉猎过古代中印文化交通史的人,大概都知道:玄奘去印度留学临回国时,在戒日王所主持的无遮大会上,立了一“真唯(?)量”,经过十八天,没有人能改动它一个字,创造了运用印度逻辑宗、因、喻三支推论式的光辉典范。但是印度逻辑宗、因、喻三支推论式,是西历第六世纪印度逻辑泰斗陈那(Dignaga)把它肯定下来的,这种推论式,他是否有所继承,有所发展呢?如有继承,他是怎样继承?如有发展,他又发展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吴永兵 《天风》2006,(15):38-39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是一个纯粹的农民儿子。渐渐地,他长大了,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的儿子。直到有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人独自走在田间的小径,他默默地思索起人生到底是何去何从?百思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1.
池出生在湖北农村,是喝着碎米糊糊长大的。母亲对他说:“如果你长大了能够当老师,就天天有白米饭吃了。”为了吃饱饭,年幼的他早早就立下志向:我长大了要教书。后来,他考进了一所大学。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失业了,但他一直瞒着母亲。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个人含牛茹苦把他拉扯大,他的优秀一直是母亲的骄傲。  相似文献   

13.
Ⅰ.现代印度人道主义思想的来源: 第一、奥义书的吠檀多主义、《薄伽梵歌》和佛教的实证主义,以及承认现实世界存在的理论的复兴。在这些古典哲学理论中,有几个概念是现代印度人道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a)人的概念。按照吠檀多主义(不二唯心论或绝对唯心论),人的概念是由承认一个精神的“绝对”或一个人格化的神的遍在而构成的。人是重要的,但他之所以重要,是由于他是神的不可分的一部分,是无限的精神意识的一种体现,或者说,是超验的宇宙真理的一个形式。其次,按《薄伽梵歌》的深有启发意义的理论,人应该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改造;一个人既是他自己的朋友,又是他自己的敌人。佛教的教义  相似文献   

14.
整理说明:汤用彤的学术成就以印度哲学和佛教史成果最为突出,并籍此确立了他在国际学界的崇高地位。汤用彤的印度哲学研究是其中国佛教史研究的准备工作,对于他的全部研究具有基础性的关键作用。他不把佛教看作孤立的文化现象,故而在治中国佛教史之前,先研究印度佛教和印度哲学史。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长乐市潭头镇大宏教会的负责人——李宝松弟兄,他原是福州市亭江人,从小随父母在长乐长大,后来在这里安家。妻子岳母是基督徒,他是在这里信了主,并奉献身心给主用。 他蒙恩信主是在1974年,虽然那时教会关门,但基督的大爱势不可挡,他表哥的蒙恩见证深深地吸引了他,在表哥怀着主的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智慧泰国寓言说,老虎看到农民使唤牛耕地,十分奇怪:“牛这样的庞然大物,又有锋利的双角,为什么心甘情愿被人牵着鼻子干活?人到底有什么神通呢?”  于是,趁农夫不在,老虎私下请教牛。牛回答说:“虽然人的个头比我小,但他有智慧,比我聪明,有本事,所以我只得为他工作。”  老虎听罢,非常想知道智慧是什么玩艺儿。老虎找到农夫:“先生,您不用害怕,我不会伤害您的,我只想知道,智慧到底是什么东西。”  农夫听罢,心生一计:“哦,亲爱的,我把智慧忘在家里了。”  “那您回去拿来给我看看,行不?”老虎哀求说。…  相似文献   

17.
王春景 《法音》2020,(2):70-73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印文化交流中,1924年泰戈尔访华是个分水岭,之前去往印度的人非常之少。许丹(许季上)和万慧法师是这少数人中的翘楚。薛克翘先生在《中国印度文化交流史》一书中提到,1928年之前去过印度的中国人有曾圣提与许季上两人。许季上作为学者是1919年去的印度。许季上作为鲁迅在书信中经常提及的人物,其印度之行值得关注。需要补充的是,许季上去印度的时间不是1919年,而是1920年。  相似文献   

18.
S.C.克劳福德(Crawford)著《印度伦理思想的发展》一书比较适时而清晰,然而内容不够充实。最后一章“印度伦理思想概要和简评”是其精华所在。这章结论就象是一篇绪论,深刻而细致地统观了包括人生目的、人生各阶段的责任、种姓责任以及一切人应尽的责任的印度伦理学。作者把伦理学分成客观责任伦理学、主观美德伦理学,以及一种超越的人生,这种超越的人生并不是有意追求德行,但又从不背离道德方向。他根据印度人的思想,有  相似文献   

19.
这本书是吕澂先生1961年在原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佛学班的讲演稿。那时吕先生已经准备写一本印度佛学史。从讲稿的内容来看,吕先生对佛学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他不但熟悉中文的经典,对日本及西方学者在佛学方面的研究也不陌生,看完这本书,觉得它简直是一本简明的印度古代思想史,它可以和印度出版的同类书相媲美。作者在书中谈到,日本学者“受到资料限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印度思想史的问题,“西洋人的研究就更差了”(参看《印度佛学源流略讲》第83页。下引此书,  相似文献   

20.
证严 《思维与智慧》2008,(12):44-45
据说,在安徽省的一个乡村,有一个小孩出生不久,父母即亡故。孩子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中长大,那种环境,连生活都很难维持,更不可能有余力读书。所以他不识字,也没有人告诉他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