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池田大作“创造价值”的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田大作认为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人生的“幸福”与“成佛”、“创造价值”联系为一体,这是池田之人生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2.
幸福没有指数,幸福不可量化。幸福常常是一种心理氛围,一种对人生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可。幸福在于趣味而不在于事物,在于我们拥有自己的所爱,而不在于我们拥有其他人觉得可爱的东西。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传媒都在不厌其烦地对受众进行洗脑:追求成功,紧跟时尚,拼命地占有财富是光荣的,穷人都是因为无能而遭淘汰的一族。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牧灵生活中,常有人询问信仰价值的问题,有人甚至反问我:你为什么要信教?信仰对你而言,占个什么样的位置等?在回答时,为节省时间我只能言简意赅说明问题。可是这的确是一个对我们众人,尤其是对信徒和慕道者都必须经验和明确的人生问题,它也是我们认识信仰、实践的关键。因为,只有我们深入了解了信仰的真谛之后,我们才会将生命的色彩活得灿烂,同时,对生活才会有方向、有目标,才会坚持不懈地沿着这条充满荆棘和鲜花的人生之路前进,直到获得永生的幸福——天国。 那么,幸福与信仰有何关联呢?下面是我自己的一点体会和认…  相似文献   

4.
彭丽 《天风》2011,(6):62-62
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位好友去见上帝,请求上帝给他们每人一份同等的幸福,以便他们能有福同享,上帝答应了。然而,得了同等幸福的两个人,一个活得快乐无比,另一个却愁眉苦脸。过了不久后,那位活得愁眉苦脸的朋友去找上帝,责问他为什么给自己的是痛苦,给他朋友的却是快乐。上帝回答他说:"其实,我给你们的,每人都是一份同等的幸福。""只是你盛装幸福的瓶子大,不容易装满,而你朋友盛装幸福的瓶子小,当我把同等的幸福给你们时,你朋友的瓶子很快就装满了,  相似文献   

5.
绘丹 《思维与智慧》2011,(10):63-63
看过一个主题为“幸福”的摄影展,所有图片都围绕“幸福”取景。正因如此,它极大提升了我的兴趣。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走进展厅,很快被一幅幅画面吸引。  相似文献   

6.
周晓 《道德与文明》2020,(3):141-149
正义理论通常被认为不应该涉及"至善"领域,"正义问题"与"幸福问题"应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伦理学家很少用"幸福"论证正义制度和说明个体的正义行为,而多是从"利益"和"尊严"出发论证正义理论的合理性。但在理论结构上,从"利益"出发的"财产中心正义观"存在着不可自洽的缺陷,从"尊严"出发的"主体中心正义观"通过扩充前者的信息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弥补,但"尊严"概念本身对社会合作和正义动机的解释力都稍显不足。赵汀阳教授用"可能生活"重新诠释了"幸福"概念,认为"幸福"的实现在于"可能生活"的多寡,借用这一概念,进一步扩充"主体中心正义观"的信息基础,一方面可以使得正义理论的结构更为自洽,另一方面也在社会"正义"和人们"幸福"之间搭建了可能性桥梁。  相似文献   

7.
《法音》2011,(6)
本刊讯5月23日,由广东省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广东省佛教协会主办,广州光孝寺、南方日报、广东电视台承办的菩提树下的对话——禅与幸福人生在光孝寺隆重举行。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  相似文献   

8.
余纪元  林航 《世界哲学》2011,(2):246-260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证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里的eudaimonia概念是"在两种意义上说的",而非只具有一种意思。它既是"活得好"也是"做得好"。这一区分构成了亚氏伦理学主要论证的基础。它是一条贯穿许多主要论争的单一线索。对于这两种用法的区分将能够提供对这些争辩的一种统一性的解决。尤为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得以用一种不十分费劲的方式去阅读那荆棘丛生的《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的第六到第八章。幸福是"活得好"还是"做得好"这一问题是一个比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更为基本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涵盖论—理智论的论争之所以会发生,正是由于争论双方都没能在作为"活得好"的幸福与作为"做得好"的幸福之间进行区分。他们共同地设定幸福的意思在于"活得好",然后开始争论它到底是各种善的复合、还是专注于思辨。本文将首先表明对于活动的讨论在亚里士多德幸福论之中有着何种位置;然后,我将论述"做得好"和"活得好",并将讨论下面一些争论主题:(a)幸福的两种标准;(b)思辨生活的非实用性;(c)首要幸福与第二等级幸福这一层级的性质,以及(d)道德与思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们的幸福体验与其关注的焦点密切相关。研究1采用图形聚焦范式,结果发现个体在情绪体验中出现聚焦缺失的聚焦错觉现象,聚焦缺失组个体的总体幸福体验低于非聚焦缺失组;研究2通过启动范式操纵被试的聚焦缺失程度,结果发现,高聚焦缺失个体的情绪幸福比低聚焦缺失的个体更低。2个研究结果发现:聚焦缺失是导致人们低幸福体验的根源,聚焦缺失使人们高估缺失所占整个生活比例,出现"缺失放大"现象。研究将聚焦错觉从"情感预测偏差"领域拓展至"当下幸福体验"领域,同时从聚焦"实物类匮乏"跨越到聚焦"抽象性缺失感",并初步揭示出"缺失放大"机制,未来或可进一步探讨聚焦缺失影响幸福体验的"缺失放大"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杨楹 《哲学研究》2012,(2):9-12
<正>将马克思哲学的批判精神、自由理念、人道原则和解放逻辑等置于生活世界的内在关系格局、生活自身的辩证历程中考量,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哲学的最高价值诉求乃是实现"人民的现实幸福":"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相似文献   

11.
一些人总执著于一处,拘泥于一点,以为那就是人生的整个天地。其实,只要你走出去,说不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呵,世界原来是如此斑斓多姿,与自己的想象竟是这么的不同!1996年,她的第一本书《EQ其实很简单》出版了。因语言通俗,实用性强,此书荣登年度十大畅销书。就这样,一发不可收,她又随之出版了《幸福其实很简单》《工作其实很简单》《爱情其实很  相似文献   

12.
13.
当年轻的F·W·伍尔沃斯在一个商店当营业员的时候,他努力说服自己的老板采用“10美分销售”来减少商店的存货,老板同意了,结果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激励伍尔沃斯开始经营自己的商店,他为每件商品定价为一角五分钱,他需要资金来冒这样的风险,所以,他以商店的部分利润来向老板筹资。但是,他的老板断然拒绝了。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流行文化盛行的时代里,广告成为我们每天阅读的文化书籍,而青春又成为广告中的一道风景线。繁多驳杂的广告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青春意象,它们尽情地展示着青春的魅力,引发着关于青春的遐想,释放着关于青春的欲望。而广告正是在青春编码与青春出售中,连接着青春、美丽与女性幸福的乌托邦想象。  相似文献   

15.
洛维特认为,在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之间存在一种概念的历史谱系,那就是他们在各自的思想中都探讨了人,对人做出了定义,所不同的是,人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和对人的探讨的科学性是不一致的.人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体系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和客观性;费尔巴哈将人定义为抽象的"我-你"关系,从而使人失去了他的社会历史基础;马克思则通过对人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分析,实现了对人的真实的阐释.同时,马克思试图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所产生的人的自我异化现象,并以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正的人道主义"来标识人的解放,来打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目的和手段、对象和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主体和客体间相互关系的颠倒.  相似文献   

16.
洪书永 《天风》2012,(4):62-62
江西圣经学校于2012年3月8日晚上,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欢迎第22期教牧进修班新生,在学校四楼大教室举行了“爱在幸福校园”的文艺晚会。晚会由校学生会筹办并主持。晚会节目丰富,增进了同学问的团契友爱。  相似文献   

17.
人生有重要的三个"三",即:把握好三天、谨记三句话、做好三件事。把握好三天关闭昨天:昨天不论有多少成功和辉煌、痛楚与悲伤,终归不可再及,那么就关闭它,把精力用在今天。把牢今天:把握住今天,做事要  相似文献   

18.
蒲长春 《天风》2018,(4):4-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促进宗教关系健康和谐的论述,呼应和落实了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构建积极健康的宗教关系”的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宗教观的新阐释、新发展,内涵丰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宗教》2012,(9):66-67
8月24日,辽宁省第四次"双文明"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自2009年以来,辽宁省宗教界广泛深入开展"争创文明和谐宗教活动场所、争当文明信教公民"活动所取得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劳动者权利意识觉醒、工作的心理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等现实背景下,本文聚焦于工作中的客体化这一具有深远社会意义和重要研究价值的现象,从四个方面较为系统地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首先,在工作情境中,人们为何会客体化他人?其次,在工作情境中,客体化经历将引发工作者哪些心理与行为后果?第三,在工作情境中,工作者会否主动或被动地将自我客体化?最后,在工作情境中,如何减少客体化现象?未来研究应更广泛地探讨情境和宏观环境以及文化因素对工作客体化的影响;探讨工作客体化对道德感知和后续社会行为的影响;关注工作自我客体化的心理功能,以及建立工作客体化的解释框架或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