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审美主体和伦理主体的比较研究揭示了个体存在的伦理层面的含义。首先考察了老庄和海德格尔的后现代宗教式的主体和儒家形而上的宗教主体,以及儒家就伦理问题对于老庄的挑战。结论是他们都缺乏把他者的生存作为自己的绝对的责任的伦理含义,因而是审美主体:其次,通过对于环境主体和伦理主体及审美主体的关系的讨论,阐释了这样一个哲学基本问题:伦理存在必须以有限性存在为前提;而后者只是一个哲学的抽象。片面地强调人的有限性(尼采),片面强调有限存在与超越者的关系(老庄和海德格尔),或否认人的有限性,这些观点都忽略了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伦理责任。后现代伦理学是指我,作为一个个体(me),对于他者的一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现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智能模拟机的出现和运用,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出许多新问题,需要从哲学上加以概括和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从1980年以来,在《哲学研究》、《东岳论丛》、《复旦学报》、《学术论坛》等刊物上,陆续载文,就认识论研究的对象、认识的主体、是否存在“人工认识主体”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歧看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主体·主体质·主体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以为,关于主体概念的对象域之规定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我们的对象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当做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研究”,难道这些“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不正是主体,不正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主体既然是在历史中行动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发动和完成任何社会过程的人,那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我们只注意到了知识的客观化形式以及与个体主体不可分割的那些知识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似之处。在某种情况下,除了明确的知识外,还存在着不明确的知识,这种知识只因为反思的结果才能变成明确的知识。谈到反思,那么不论是对客观化知识的反思,还是对与个体主体不可分割的知识的反思,与其客体的关系原则上都是一样的。我们称反思是“客观的”,仅仅是指下述事实:  相似文献   

5.
内隐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内隐记忆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概述了内隐记忆研究中两种主要的实验研究范式;任务分离范式和加工分离范式。同时,归纳与评价了四种主要的内隐记忆模型:阈限说、激活扩散理论、多重记忆系统理论和迁移恰当加工理论最后提出了四点内隐记忆研究对于教学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拖延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拖延是该做的事和不应该延迟的行为之间的稳定连接。它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拖延的概念、性质、分类及影响因素做了阐述,并提出了拖延课题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及对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7.
社会规范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回顾了社会规范的研究成果:①关于社会规范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学派;②关于社会规范的形成、类型与结构的研究;③社会规范与管理行为、价值观等因素关系的研究;④有关社会规范的跨文化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指出,由于跨国商业经营的普遍,社会和组织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进行社会规范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各种国际交流活动,而且更有助于揭示文化因素对管理的影响,以利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企业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企业形象研究热点的转移为线索,回顾和评价了企业形象的研究历史。在综述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展望了企业形象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9.
对全真道这一领域的研究非常的繁荣昌盛,时间源远流长,长达百年。无论是发表的论文,还是出版的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发展到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已经是一门国际性的学问。由于全真道倡导三教合一,以性命双修、功行双全为修炼途径,实现精神境界终极超越的目标追求,从而打破了传统道教的修炼模式,建立  相似文献   

10.
羞愧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琴美  翟春艳 《心理科学》2004,27(1):179-181
近年来羞愧作为自我意识情绪研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而再度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本文从羞愧的概念、发展理论、羞愧和内疚的差异研究、羞愧的动机作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对羞愧的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中国先锋戏剧代表人物的牟森出生于1963年,辽宁营口人.牟森是一位非科班出身的戏剧家.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时,他曾主持过校园戏剧演出,在1987年创办过由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生组成的"蛙实验剧团",后参加过林兆华的戏剧工作室,还曾在西藏戏剧工作室尝试不同的演员训练方法,并创办过戏剧车间.  相似文献   

12.
宋元书会与宋元时期的戏剧家、戏剧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书会研究的不断深入,书会从一个谜一样的存在逐渐被人们知晓。书会的出现与科举有关的读书会讲组织有关,是撰演合一、伎艺繁多的民间自发组织,也是文人编写脚本的创作团体。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书会的研究论文和专著越来越多,归纳起来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书会的概念及演变历程;书会才人的由来、特点和对文学的影响;马街书会的历史和现状发展研究;胡集书会的研究;目前的书会研究看似饱和,其实还有很多研究点需要更多的学者去挖掘探究。搜寻更新的史料典籍,不惧权威,用全新的视角去分析研究是学者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自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假借下了定义之后,文字学界对假借的研究接踵而来,对于假借是用字法还是造字法一直是众说纷纭。南唐徐锴、宋代郑樵和戴侗的假借研究,清代学者戴震、段玉裁、王筠、王引之等人对假借的阐释,现代学者对假借进行研究的主要有唐兰、裘锡圭、王宁、章太炎、刘又辛等人。除了上面一些大家的研究以外,一些年轻的学者们也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对假借进行了不同方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直觉问题的研究十分热烈,现将研究概况综述如下:一、关于直觉的定义直觉的定义是什么,国内外学术界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从国内哲学界讨论的情况看,主要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把直觉定义为认识中的飞跃。刘则渊同志认为:“直觉是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作持续思考时,不受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洞察问题实质的一种认识突变(飞跃)。于祺明同志说:“直觉的实质在于它们是逻辑思维的中断,而采取了  相似文献   

15.
关于孟子思想,学术界从来有争论,这本是学术问题,可以自由讨论,但“四人帮”出自反革命需要,把孟子定为比孔子更反动的复辟派,全盘否定孟子思想。粉碎“四人帮”以后,《历史教学》、《哲学研究》、《光明日报》等二十家报刊发表了二十多篇文章,对孟子的阶级属性、哲学思想、人性论、“仁政”学说等提出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类比推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类比推理是哲学、逻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能够进行整合思维活动的重要机制,也是保证个体有效学习的工具。它的产生、发展和成熟是个体认知活动顺利完成的主要保障。近年来,类比推理机制研究已经逐渐成为探讨认知过程和机能的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为此,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类比推理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本文在对完美主义的概念、测评工具予以介绍的基础上,回顾了临床完美主义与心理病理学的相关研究,并针对完美主义的测评工具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对人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还是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都不可避免要涉及“人生价值”的问题,因此,它不仅引起哲学界、社会学界、伦理学界和文艺界的关注,一部分大学生在探索人生意义的奥秘时,也对这个问题倾注了浓厚的感情。弄清楚人生的价值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目前,报刊上已公开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其中有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不可知论是在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认识论理论。我国哲学界早在五十年代中叶,就对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进行过讨论。近几年来,随着理论探讨的不断深入,我国哲学界又出现了重新探讨不可知论问题的动向。归纳起来,目前我国对不可知论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下列几个问题:一、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概念能否成立?在哲学史上,究竟有没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理论或派别?这个原来  相似文献   

20.
人类婴儿期作为一个对理论和假设进行检验的平台、作为一个大量心理和身体适应能力、作为一个对成人影响的客体、同样的作为一个对成人影响的资源已经被研究并且作为人生旅途中的一个时期,有其相当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