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隐自尊效应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蔡华俭 《心理学报》2003,35(6):796-801
研究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内隐自尊进行了研究和测量,同时还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结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东方文化下内隐自尊是存在的,个体无意识中对自我持有一种积极的评价,但强度不如西方个体。(2)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的结构,二者间仅存在低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关系: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杨福义  梁宁建 《心理科学》2007,30(4):785-790
本研究以102名大学生为被试,从多重内隐测量的视角出发,运用内隐联想测验(IAT)、Go/No-go联想任务(GNAT)和外部情绪性Simon任务(EAST)三种实验程序对内隐自尊及其特性进行了测量和研究,同时运用结构方程建模对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结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IAT、GNAT和EASI这三种基于反应时范式的内隐自尊测量方法是有效的,均能有效检测出内隐自尊效应,内隐自尊的特性表现为个体倾向于将自我与积极属性或事物相联,将他人与消极属性或事物相联;(2)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是分离的结构,两者是相对独立的两个自我评价系统,支持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两维结构说;(3)双重态度模型和信息加工双过程模型两种理论模型都可以解释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的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3.
研究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对内隐完美主义进行了测验研究,同时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内隐完美主义与外显完美主义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内隐完美主义效应是存在的,个体无意识中有一种追求完美的倾向;(2)内隐完美主义测验的内部一致性比较高;(3)内隐完美主义和外显完美主义是相对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肖崇好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11,34(2):289-292
社交恐惧图式理论、社交恐惧模式、和社交恐惧认知行为模式等认知理论,都认为社交恐惧产生于不良的自我图式。为了探讨社交恐惧个体是否具有不良的自我图式,要求40名高社交恐惧个体和30名低社交焦虑个体完成了自尊量表和内隐联想任务。结果发现:高社交恐惧个体在自尊量表上的得分显著低于低社交恐惧个体,但在内隐自尊上,他们都有着积极的自尊,且无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不支持社交恐惧的认知理论。根据自我呈现理论讨论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分别从上海市盲童学校和普通中学随机抽取盲、低视力、明眼学生各39人,共117人;通过测试指导语将被试分为动作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组.实验结果表明,<1>当动作内隐学习和动作外显学习分阶段先后进行时,动作内隐学习和动作外显学习存在微弱的协同效应,当二者同时进行时,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发生干扰;<2>在动作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相互转换的过渡时期,其学习效率降低,尤其是动作内隐学习转换成动作外显学习.  相似文献   

6.
徐德淼  唐日新  解军 《心理科学》2007,30(6):1342-1344,1327
本研究同时运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IAT)来研究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结果发现:1.整体外显攻击性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身体攻击因素上男性显著高于女性。2.内隐攻击性在表现方式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性与身体攻击联系更紧密;女性与言语攻击联系更紧密。3.外显攻击性和内隐攻击性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根据相关系数来判断。  相似文献   

7.
谢国栋 《心理科学》2007,30(4):1015-1016,1005
分别从上海市盲童学校和普通中学随机抽取低视力、明眼学生各26人,共52人;通过测试指导语将被试分为动作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组。实验结果表明.当动作内隐学习与动作外显学习相冲突时,外娃学习影响内隐学习,低视力学生的动作内隐学习成绩较明眼学生受到的干扰更大。  相似文献   

8.
亲密关系的外显测量与内隐测量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洪  王登峰  杨烨 《心理学报》2006,38(6):910-915
为了验证外显与内隐的差序格局,研究者考察了最亲密的家人、恋人以及最亲密的好朋友的外显和内隐亲密程度的差异与联系,以及性别对亲密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目标对象的外显亲密程度之间存在差异,但内隐亲密程度之间不存在差异;外显和内隐亲密程度之间相关不显著;外显测量结果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在内隐测量中,男性比女性对恋人感觉更为亲密。研究者针对这些结果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运用两种程序分别测量了青少年的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由内隐联想测验测量,外显自尊由三项自尊量表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性别的青少年中内隐自尊普遍存在;无论是内隐自尊还是外显自尊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内隐自尊无显著的年龄差异;外显自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其中高中生比初中生和大学生有更低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之间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61,自引:1,他引:60  
对内隐与外显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讨。被试为上海高二学生 10 0人 ,实验通过限定状态语法和双条件语法两种材料的会聚操作对 5种实验条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内隐学习具有很强的抽象性 ,本研究首次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2 )内隐与外显学习存在相互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 ,时而互相促进 ,时而互相冲突 ,时而内隐学习贡献大 ,时而外显学习贡献大 ,本研究探明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贡献谁大谁小 ,视学习材料的难度而定。实验启示 ,在人类的学习和生活中 ,内隐学习及其与外显学习的相互作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1.
外显知识对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菲  张智君 《应用心理学》2005,11(2):138-142,148
总结了近年来关于外显知识对运动技能内隐学习影响的研究。提出外显知识对内隐学习存在影响,但其作用的大小及其性质取决于外显知识的呈现时间、内容、内隐规则的可觉察程度、认知负荷以及压力等因素。提供外显知识既可能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可能激发与任务规则无关的注意过程,阻碍内隐学习。外显知识可影响行为,却不一定能被有意识地提取。外显知识对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和动作模式均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儿童英语句法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科学》2006,29(6):1364-1369
本文以内隐学习理论为基础,采用强分离程序,分别选取有、无英语学习经验的被试,从句法学习方面探讨了儿童英语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作用及关系,结果表明:(1)单纯的内隐学习方式或单纯的外显学习方式都不利于对句法规则的掌握;(2)两种学习方式的协同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外显学习后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句法规则的掌握;(3)内隐学习、先内隐学习后外显学习的学习方式不适用于较简单句法规则的学习;内隐学习也不适用于难度较高的句法规则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目前国内采用的标准,选取学优生和学困生各120人。运用内隐学习中的双条件人工语法材料和强分离的实验范式,考察和比较了两种学生的内隐学习、内隐与外显协同学习的成绩。结果显示:(1)学优生在外显学习、协同学习(先内隐后外显以及内隐与外显交替)方式下的成绩显著好于学困生,而在内隐学习方式下,二者成绩差异不显著。(2)学优生的外显学习及协同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内隐学习成绩,而学困生在四种学习方式下成绩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人工语法学习中学优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其与无意识的协同学习效果较好,而学困生的有意识学习及协同学习较差。  相似文献   

14.
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外显与内隐学习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樊琪 《心理科学》2001,24(6):676-679
本研究选取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来对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中的外显与内隐学习进行实验性探索.证明了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存在;阐释了概念形成过程中内隐学习的效率可与外显学习不相上下;揭示了真实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过程是由渐进期——高原期——突变期三个阶段构成的.不论外显学习还是内隐学习,接近真理的路径十分相似,并且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此外还发现自然科学概念的内隐学习可以有效地用语言启动。本研究结果对心理学和自然科学教学均有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关系评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文章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区别、联系以及相互作用三方面,对这两个概念集合间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最初,内隐学习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源于其与外显学习在现象学、实验操作、神经生理学以及学习机制等方面的诸多不同。近年来,虽然内隐学习的独立地位已被充分确立,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学习任务都是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结合物。最后,作者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相互权衡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非对称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迎芳  郭春彦 《心理学报》2007,39(4):579-588
以往研究表明在外显记忆中,编码与提取加工存在着非对称性,但在内隐记忆中,二者的关系并不明确,因此实验采用“学习-再认”范式,考察在编码或提取中分别附加的干扰任务对词汇判断或再认产生的影响。结果证实编码与提取干扰对内隐或外显记忆都具有非对称性的影响,但又存在着差异,即编码干扰会导致随后外显记忆成绩显著减少,而提取干扰对其影响较小,相反,编码干扰对随后内隐测验中启动效应的影响较小,但提取干扰会破坏启动效应,从而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7.
宋广文  王平 《心理科学》2004,27(3):640-642
以真实的社会科学概念为假设检验模型,研究中学生的社会科学概念形成过程及其中的外显和内隐学习。结果表明中学生社会科学概念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趋势和效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未发现明显的高原期和突变期。  相似文献   

18.
徐琴美  袁庆华  王惠坚 《心理科学》2005,28(6):1399-1402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是不同于外显学习模式的另一种学习模式。空间位置协变是一种复杂的关系,能被人们加工、储存、运用却不被意识。本研究采用反应时和预估正确率两个指标,通过实验比较了儿童对空间位置协变的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效果。结果表明,儿童在面临像空间位置协变这样的复杂任务时有内隐学习模式出现,并且内隐学习的效果优于外显学习。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一些理论观点认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依赖于两种不同的记忆系统,它们与大脑的不同区域相联系。该文通过回顾以往相关研究,从神经心理学及神经成像两方面对两种记忆系统的分离现象进行概述:在神经心理学领域发现的证据表明内隐记忆在神经解剖上与外显记忆是分离的;使用fMRI和PET技术,研究者观察到与内隐记忆有关的枕颞区及左下前额区中衰减的神经活动,以及与外显记忆有关的内侧颞区、前额皮层和后内侧顶皮层中增强的活动;使用ERP技术,研究也发现了两种记忆神经系统在时空上的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