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考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756名高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未来时间洞察力、领悟社会支持、自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和自尊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为三条中介路径:一是社会支持的单独中介作用; 二是自尊的单独中介作用; 三是社会支持和自尊的链式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拓展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与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职业使命感的关系,采用职业决策困难问卷、主动性人格量表、职业自我效能量表、拥有使命量表对32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拥有使命两两之间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2)主动性人格、职业自我效能、拥有使命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呈极其显著的负相关;(3)职业自我效能、拥有使命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以上结果对于降低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结构,形成"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方法:经文献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对彭永新和龙立荣(2001)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结果:问卷由22个项目组成,包括5个维度。验证性因素分析(x~2/df=2.946,NFI=0.978,IFI=0.985,CFI=0.985,RMSEA=0.08)和信度分析(各因素口系数均大于0.8)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揭示了心理资本"怎样"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个体中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技能量表和职业决策困难量表对73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研究显示:(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了心理资本与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关系;(2)社会技能调节了心理资本通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影响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中介过程的前半路径和后半路径。研究结论对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证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经济信心问卷、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气质性乐观问卷对6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经济信心与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以及气质性乐观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经济信心与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显著正相关;(2)气质性乐观在大学生经济信心与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其中,当大学生为低气质性乐观时,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随着经济信心的增长而大幅增强;当大学生为高气质性乐观时,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也受经济信心的影响,但是其变化远不如低气质性乐观大学生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大学生抑郁的关系,以及控制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控制感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对重庆市两所高校共8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儿童期情感忽视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抑郁;(2)控制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抑郁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3)控制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儿童期情感忽视与抑郁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且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各维度的效应皆成立。本研究考察了儿童期情感忽视对抑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家庭教养方式的改善及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预防与干预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国外研究对Tafarodi和Swann(1995)基于特质自尊二维模型编制的"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量表"(SLCS)的结构维度尚存疑义。本研究以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两组大学生为被试,分别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该量表的内部结构。结果发现:(1)删除原量表4个项目后由16个项目构成的"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量表"由自我能力感和自我喜爱感两个维度构成,且相对于自我喜爱感、自我能力感对中国大学生特质自尊结构具有更强的解释力;(2)中国大学生群体应用该量表具有较理想的项目区分度、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3)男女大学生的自尊体验在总体上无显著差异,但文科类男生的自我能力感显著高于女生,而工科类女生的自我能力感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8.
侯春娜  伍麟  刘志军 《心理科学》2013,36(1):103-108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因素中父母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文化性家庭环境与责任心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与中介调节效应。方法:采用责任心量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家庭环境量表,对大学四个年级1207名学生进行测量,运用SPSS12.0、AMO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父母情感温暖通过责任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稳定而持久的间接作用。(2)文化性作为父母情感温暖的调节变量,其与父母情感温暖的交互作用对责任心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并通过责任心中介变量,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产生稳定而持久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臣  周琰 《心理科学》2008,31(3):732-735
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选取25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田学英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2,35(3):631-635
通过对1076名大学生进行人格特质(外倾和神经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体验的测查,本研究探讨了外倾和神经质影响情绪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外倾和神经质之间有紧密联系;(2) 外倾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个体正性情绪的变异;(3) 外倾对正性情绪的影响部分是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为中介的。该发现对实践中提升个体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改善情绪状态并最终优化人格结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比较运用尝试教学法教学和常规教学法教学对小学五年级独立型和场依存型的学生在解决三种难度的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效果.结果发现:(1)从整体上看,在高难度题的测试中,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明显高于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场依存的学生,在低难度题测试时,两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在中难度题测试时,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高于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在高难度题测试时,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高于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两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对场独立的学生在低难度题测试时,两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成绩无显著差异;在中、高难度题测试时,以尝试教学法教学的成绩均高于以常规教学法教学的成绩,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从整体来看,在题为高难度时男生的成绩高于女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在低、中难度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场依存者在题为低难度时女生的成绩高于男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中、高难度时无显著的性别差异.场独立者在高难度时男生的成绩高于女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评价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4个地区1万多名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和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中学生中具有内部学习动机者并不多,持外部学习动机的中学生为数甚多.2中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普遍较低,中学生认为自身考试的能力要强于课上和课下学习的能力.3外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考试能力评价最高;内部动机占优势的中学生对自己课下学习能力的评价最高.不同年级的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的需要,可能表现出与学习动机类型不一致的对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在具体的动机类型中,还可能表现出性别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以高一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学科文章以及有无清晰结构条件下的阅读迁移效果。结果表明,(1)在文章结构清晰条件下学生的阅读迁移效果明显好于结构模糊条件下的阅读迁移效果。(2)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对不同学科的阅读迁移无明显差异。(3)在有清晰结构条件下,场独立者与场依存者的阅读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在结构模糊的条件下,场独立者的迁移成绩优于场依存者。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基于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职业探索社会认知理论等理论考察了职业探索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作用机制。采用职业探索量表、求职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求职行为量表对802名大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职业探索会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和求职自我效能感均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求职行为;(2)求职自我效能感中介了职业探索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3)情绪调节这一变量调节了求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此,职业探索会通过求职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求职行为产生影响,且这一影响受到情绪调节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鼓励条件下幼儿提问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7所幼儿园的141名3~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方法,探讨幼儿在8种新异刺激条件下提问的发展.结果表明:(1)3~6岁幼儿提问生成的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幼儿在对当前刺激产生陌生感或出现认知混乱时更容易生成问题;(3)立体刺激材料和平面刺激材料在引发幼儿提问生成上不存在差异;(4)3~6岁幼儿提问元认知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3~4岁期间是提问原因元认知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对315名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前创业行动的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大学生前创业行动的参与度较为积极,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而且,大学生的前创业行动受到了创业效能感、创业意愿和个体背景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以及受到了创业政策熟悉度、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创业环境等外部变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对高校针对性开展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察生涯规划清晰度对大学生学习参与的影响机制。采用生涯规划量表、学习过程问卷、团队学习氛围量表和学习参与量表对72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生涯规划清晰度对学习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学习动机在生涯规划清晰度与大学生学习参与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同伴学习氛围在中介模型的后半段路径中起调节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理解生涯规划清晰度对学习参与的作用机制,对提升大学生学习参与水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应用Hsee等设计的风险偏好水平问卷对46名大学生进行分组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职业决策情境,探究了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与其风险偏好、职业方案以及方案的框架性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高风险偏好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倾向明显高于低风险偏好的大学生,尤其对冒险职业方案的选择中,上述趋势最为明显;(2)框架效应存在于大学生职业决策情境中,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采用积极口吻表述的职业方案;(3)大学生对冒险、折中、保守三种方案的职业选择倾向有显著地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实验法和结构访谈法,考察66名5~6岁儿童在幼儿园游戏活动中公平分配玩具行为的心理机制.结果发现:(1)根据在幼儿园分配玩具的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把儿童分为三类:公平型儿童、不公平型和不稳定型,每类儿童的自我评价各不相同;(2)对自己做出的公平行为能做出准确的自我评价,而且对假想的不公平行为也能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这是形成稳定的公平行为的重要心理机制,自我概念、自我形象在道德准则的内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