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有关举意的几点说法刘圣道举意,又叫立意,俗称"乜贴",阿拉伯文为,原意为"意图"、"打算"、"意愿"、"心愿"等。伊斯兰教用来专指为举行某项宗教功课或从事某项慈善事业时所立的意愿。中国穆斯林有时也转用以指因某种原因而施舍或捐赠财物的善行,俗称"纳乜贴...  相似文献   

2.
公元622年,穆圣带领穆斯林迁徙麦地那。在迁徙的人流中,有一名青年,为了追求他的未婚妻伍姆盖斯,也随她迁往,有人将这一情况告诉穆圣,穆圣说道:“万事唯凭乜帖(举意)而成就,人们获得自所举意的。”“乜帖”的一般含义自心灵对某种事物的关注和倾向。而它的宗教含义则是:绝对服从真主的命令,为取真主喜悦而为之。刘智《天方典礼》中解释为:“万事未形,其心已动,为善恶之造端,理欲之根源。”有  相似文献   

3.
读《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李兴华研究我国穆斯林社会生活为何要侧重西北,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文化对西北穆斯林生活有哪些主要影响,这些影响又刘。西北广大穆斯林走向现代化起何具体作用,这都是目前许多人所关注的。青海民族学院南文渊同志所著《伊斯兰教与西北...  相似文献   

4.
开斋捐,系阿拉伯语"赛德盖·菲图尔"的意译,又称"开斋税"、"开斋课"、"麦子钱"(因中国西北、东北地区以麦食为主粮,在开斋节以麦子出散)。它是伊斯兰教法规定每个穆斯林必须在开斋节会礼前缴纳的一种课税捐献,属于天课的范畴,但与天课又有所不同。天课的征收是以"起征点"(尼萨布,俗称"满贯")计算。它不是普通的"赛德盖"(施济),可交可不交。  相似文献   

5.
<正>一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伊斯兰教大力提倡的一种美德,也是广大穆斯林积极实践、完美信仰的一种善行。仁爱、慈善是穆斯林追求的崇高境界。伊斯兰教教义中包含有丰厚、深刻的社会公益慈善思想,如《古兰经》要求穆斯林:"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又说:"谁赞助善事,谁得一份善报"。  相似文献   

6.
<正>邻居享受的权利仅次于穆斯林兄弟享受的权利,穆斯林应当给穷邻居赠送食品和富余之物。这是因为,先知穆罕默德说:"邻居分三种:享有一份权利的邻居,享有两份权利的邻居,享有三份权利的邻居。"享有三份权利的邻居是穆斯林邻居且有亲族关系——享有邻居权利、伊斯兰教权利、亲族权利;享有二份权利的邻居是穆斯林邻居——享有邻居权利、伊斯兰教权利;享有一份权利的邻居是多神教徒邻居。请看,先知穆罕默德仅从邻居角度,如何界定了多神教徒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正>一晚近有关中国内地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研究中,"回儒"一词常被提及,特别是近些年有关"文明对话"研究的兴起,使得这一词汇似乎成了有关中国内地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研究中的流行词汇。那么,什么是"回儒"?  相似文献   

8.
<正>"伊玛尼"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信仰",系伊斯兰教义学概念。其实,"伊玛尼"就是一种"确信"——确信并履行伊斯兰教义的人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义学主张,一个人只要口头上念了"万物非主,惟有安拉;穆罕  相似文献   

9.
正斋戒的要义不仅仅是禁饮食等,而且是要求穆斯林从耳朵、眼睛、身体和心灵等各方面都得到净化,让人萌生恻隐之心,与人为善,力行善功,接济贫困,从而衍生出斋戒的重要社会意义。伊斯兰教认为,斋月是一年中最尊贵和吉庆的月份,在这个月里,穆斯林不仅要谨守斋戒,还要多行善事,分享财物,积极担当社会责任。所以,斋月成为穆斯林的善行之月。《古兰经》强调的"济贫"不是一种施舍,而是一份"权利"。因此,我国伊斯兰教界在斋月中通过多种形式的爱心行动开展精准扶贫。中  相似文献   

10.
"清真"一词是阿拉伯语"伊斯兰"的汉译。广义的"清真"与"伊斯兰"的概念完全一致,泛指伊斯兰教的信仰体系、伦理道德、宗教功修和生活方式;而狭义的"清真",指符合伊斯兰教律法的生活资料和饮食文化。穆斯林素以擅长经商闻名于世,商业不仅是穆斯林的传统谋生行业,也是体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理想的途径。穆斯林无论走到哪里,就将商业的气息带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群众,有自己特殊的习俗,如礼拜、食物禁忌,土葬习俗等。5.12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灾难特大,国家在一开始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无暇顾及穆斯林灾民的一些特殊需求。四川省"伊协"在党和  相似文献   

12.
宗教宽容是穆斯林信仰和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具体来说,伊斯兰教关于“有经人”(ahl al-kitab)的概念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体现就明确地表达出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3.
犹太人在伊斯兰教法中属于"顺民".<欧麦尔条约>是伊斯兰传统规范"顺民"地位最基本的文件,它反映了穆斯林和信仰其他一神教的非穆斯林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犹太人和基督徒只要接受条约中的限制性条款就享有宗教自由.在不同历史时期,条约得到力度不同的执行,由此引发了西方学界对犹太人在伊斯兰世界流散的两种不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穆斯林的责任意识 ,就是按照伊斯兰教所赋予的标准、要求和目的 ,使之产生一种义务性心理和使命感 ,去主动承担相应的伊斯兰教所规定的某些功课和社会责任。在当代社会中 ,穆斯林具有了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 ,自然会成为推动建立和谐文明社会的力量源泉之一。这也是伊斯兰教的“泰克里夫”要求穆斯林所达到的目的。“泰克里夫”是伊斯兰教法者。那么它的具体内涵和要求是什么?“泰克里夫”属于伊斯兰教法范畴 ,具有法律意义。伊斯兰教法作为世界重要的五大法系之一 ,也和其它法一样有其相通的地方。其实 ,任何法律关系中都有“泰克里夫”(责…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义学源自"凯拉姆"一词,是穆斯林在以理性思辨的方式阐释信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门伊斯兰教传统学科。伊斯兰教义学一直为中国穆斯林所重视,是明清以来经堂教育和汉文译著的主要内容。当代中国学者对于伊斯兰教义学的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恢复,其研究方法局限在于"哲学研究"的框架内。自2000年进入"发展-转型"期以来,伊斯兰教义学研究出现了新的变化,不仅出现了一批新成果,而且逐渐正视伊斯兰教义学的宗教特质,而不再单纯局限在哲学研究范围内,其中一些研究体现出教内人士教义学研究特有的宗旨与关怀。其他传统伊斯兰教以及现代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都对当代伊斯兰教义学及教义学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战,但这些挑战蕴含着两者自我超越与自我转化的契机。  相似文献   

16.
毛里求斯是印度洋南部一岛国,我国穆斯林并不生疏,可是该国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宗教生活情况却鲜为人知。下边仅作一简要介绍:伊斯兰教的传入和穆斯林生活18世纪30年代,伊斯兰教随着印度海员和劳工的流入而传入毛里求斯。从此伊斯兰教在毛里求斯各地开始传播。1805年,部分索马里的阿拉伯穆斯林来到首都路易港,兴建了第一座命名为艾格萨的清真寺。  相似文献   

17.
正一、穆斯林阿拉伯文音译。伊斯兰教信徒的通称。原意为"顺服者",即顺服安拉旨意的人。二、穆民阿拉伯文音译,原意为信仰者。一译"信士"。伊斯兰教称谓。(1)《古兰经》和伊斯兰教典籍中多用该词称谓信仰伊斯兰教虔诚者,或有信仰(伊玛尼)的人。(2)《古兰经》对古代一神教徒的泛称,即"有经人"。(3)《古兰经》第60章篇章名。三、阿訇波斯文音译,又称"阿洪""阿衡",原意为"教师"。在通用波斯语的穆斯林中,是对伊斯兰教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通称,一般主持清真寺教务和为满拉教经,而其中担任教坊的最高宗教首领和"经文大学"教师的阿訇,称作"教长阿訇""开学阿訇"。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的主流宗教为神道教、佛教和基督教,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人口约有23万,占日本总人口比重仅为0.2%。近年来,伊斯兰教在日本有一定的发展,日本穆斯林日益增多。然而,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依然缺乏对日本穆斯林状况的持续追踪和关注。因此,本文将结合有关日本穆斯林的时事新闻与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日本穆斯林群体的社会融入现状与挑战。  相似文献   

19.
各位朵斯提:色兰! 伊斯兰教历来非常重视礼节教育,伟大的真主在((古兰经》中说:“有教养的人确已成功”(87:14)。伊斯兰教主张穆斯林要做“有教养”的人,而“有教养”中,包含了讲文明、守礼节、有礼貌,所以讲文明、守礼仪是每个穆斯林应当具备的美德。  相似文献   

20.
大连市伊协为满足广大穆斯林的要求,帮助穆斯林学习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基本知识,于3月26日举办“阿拉伯语、伊斯兰教知识学习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