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的圣诞节中,当人们在隆重庆祝耶稣降生,纪念救主圣诞的同时,一定会想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他的养父约瑟。马利亚“万代称她有福”,然而义人约瑟同样也是神特别重用的器皿,在神永远的计划里,在主奇妙而伟大的救赎事工中,像马利亚一样,他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2.
陈小鲁 《天风》2003,(10):50-51
·八世纪时受难曲由一位祭司用拉丁文朗诵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的故事,被引用的耶稣的话语则用圣咏歌调唱出。 ·教教会礼仪中以应答式受难曲为主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但各地新教会里也演唱通谱式受难曲。  相似文献   

3.
林孔华 《天风》2001,(8):14
耶稣在世界上的时候,时常面临各种各样的试探,有直接从魔鬼来的,如四十昼夜在旷野受魔鬼的试探;也有从人来的试探。经上说:“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来4:15) 路加福音的这段经文讲述的是耶稣所遭受的一次来自人的试探。有一个律法师带着一个终极的问题来试探耶稣,他说:“夫子,我该作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面对着这样直接又敏锐的问题,耶稣很  相似文献   

4.
问题:你是耶稣基督真正的门徒吗?你是耶稣基督真正的门徒吗?当问大家的时候,请不要着急回答此问题。想一想自己是跟随耶稣一群人中的一个或是真正一名跟随者?一大群人跟随着耶稣,但跟随他并非是懂得人子的迹像,而是因为吃饱了。设想如果今天我向大街的人发饼,也会有人来跟随我。因耶稣增饼的奇迹,群众都很惊奇。  相似文献   

5.
张娃 《天风》2004,(12):i008-i008
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中(参路10:25-37),耶稣称赞了救死扶伤的撒玛利亚人,看他行得好,并要我们都“去照样行”。我曾猜想,如果那天这个撒玛利亚人在路上遇到的不是受伤之后的行人,而是这个行人正在路上遭受强盗的抢劫与殴打,他还会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吗?耶稣对他的肯定告诉我们,他同样会的,要不然他就不是耶稣所说的“好撒玛利亚人”了。  相似文献   

6.
杜鹏 《天风》2013,(4):51-51
我幼年便有幸听福音,在教会中听得最多的莫过于耶稣行神迹.耶稣能医治瞎眼的、瘸腿的,能让死人复活.虽然大家都说他是一个人,但是我觉得他不是,他太神奇太全能了,他不可能生活在我们中间.随着我慢慢长大,到了初中,看到了根据《路加福音》拍摄的电影《耶稣传》,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耶稣: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爱孩子,他有无助,他有痛苦.让人心生怜悯,让人为他的死痛哭不已.而后再思索,觉得耶稣是神,他所行的神迹是那么轻松,但他又是感情饱满顺服父命的人.然而他到底是何人?圣经四福音中对他所行神迹的记载占了一定的篇幅,他仿佛是一个神医,还有一点魔术师的感觉.这时我们也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耶稣很多时候会切切嘱咐得医治的人,不要叫人知道这事.耶稣能行神迹,却在别人希望看到神迹时说:除了先知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他怎么会如此吝啬于行一个神迹呢?当我重读福音书,对天父那测不透的智慧有了新的领受.  相似文献   

7.
从前,有一个人认为圣诞节是个骗局。当然,他不是个吝啬的人,他对家庭忠实而得体,在与其他人共事时也非常合乎礼法。不过他不相信圣诞节时教堂里宣传的关于神灵的那些东西。“实在抱歉让你感到失望,”他对妻子说,他的妻子是个忠实的基督徒,“不过我确实不相信耶稣诞生的故事,我从来也没有感觉到上帝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圣诞礼物     
潘海洁 《天风》2002,(12):10
每逢圣诞,人们都会向上帝求一件圣诞礼物,这礼物可能是一件物品,但更多是实现一个心愿。眼看今年的圣诞节就要到来,我一直在心中自问,今年该向上帝求什么呢?说到圣诞礼物,自然会联想到圣经中几个东方来的博士向新生的耶稣敬献礼物的故事。这几位博士仅仅是通过对星象的观察,得知有一位救主将降生在犹大地的伯利恒,便辞别家人、远离故乡、千里跋涉来寻找耶稣。他们不辞劳苦,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伯利恒,目的仅仅是向还在襁褓中的耶稣表示爱慕和敬意,向耶稣献上黄金、乳香、没药。  相似文献   

9.
真爱无价     
张合安 《天风》2006,(22):6-9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约12:1-8)  相似文献   

10.
你们要完全     
阚保平 《天风》2002,(5):14-15
我们所读的经文里,耶稣是在谴责法利赛人,批评他们特别喜欢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多么敬虔、多么虔诚,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是罪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们一切的外表似乎都有了:祷告、圣经又熟、经常禁食,又不做这个又不做那个,但唯独内心没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像法利赛人一样;他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1.
滕吉菊 《天风》2004,(1):22-23
第一次听到“圣诞节”是在爷爷讲的故事里:许多许多年前,伯利恒的马槽里诞生了圣子耶稣,圣诞老人会在每年的这一天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小时候,爷爷总会讲这样的故事哄我睡觉,他总会说:“你乖乖睡觉,圣诞节的时候就会得到圣诞老人的礼物。”我从没见过圣诞老人,可是真的会收到礼物,于是,在儿时的记忆中,我十分的相信有那么一个身着红衣、胖乎乎的圣诞老人,他赶着驯鹿,拉着雪橇把礼物送到我的床  相似文献   

12.
<正>《约翰福音》5章1节至15节,讲的是一场耶稣与法利赛人的辩论,而事件的导火索是一个病了38年的人在神迹中痊愈。这个病人躺在靠近羊门的池子旁,他希望被放在池子里,因为这样可以得着痊愈。耶稣问他:"你要痊愈吗?"他的回答是消极的,他把未得痊愈的责任推到了别人身上——"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相似文献   

13.
省察自己     
温萌 《天风》2006,(12):23
两个基督徒在街上巧遇,甲问:最近都忙些什么?乙说: 我在闭门思过。甲说:好!人是该时刻反省自己,可你为啥不去教会聚会呢?乙说:我在思别人之过没空昵,比如……圣经约翰福音第8章记载了一个故事:一个妇人行淫时被抓住了,按戒律应处死,大家一个个拿石头围着她,并请教耶稣怎么办?耶稣当时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什么也没说.但是他们不住地问,耶稣就直起腰来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然后又弯着腰继续用指头在地上书写。他们听了这话,从老的到小的一个个地离去了,并没有人打这个妇人,最后只剩下耶稣和那女人。耶稣直起腰来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妇人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相似文献   

14.
耶稣设了一个比喻说:天国好像一个人,在自己田里撤了好种子;但在人睡觉的时候,他的仇人来,在麦子中间撒了莠子,就走了。……把莠子捆成捆,好燃烧,把麦子却收入我的仓里。(玛十三.24—30)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教会里,称耶稣为"主",当然是起码的要求,但是称耶稣为主的人,并不一定真以耶稣为主。这在一般的基督徒身上,或者在终身立志服侍主的传道人身上都适用。主耶稣曾说过一个事实,即"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参太7:21),就向我们揭示了不同的人来到耶稣面前,带着不同的目的,其生命的表现当然也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  相似文献   

16.
杨联涛 《天风》2008,(13):9-9
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对基督徒来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了.故事以律法师向耶稣求问"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开始,以耶稣强调"你去照样行吧"结束.耶稣借这个故事回答了律法师关于永生的求问,肯定了撒玛利亚人的行为,同时也对所有愿意跟随上帝的人提出一个挑战:你去照样行吧.  相似文献   

17.
余兴 《天风》2004,(4):23-23
曾在一个聚会交通中,有一位看来略有些急躁的年轻人,脱口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信的耶稣应该是一位怜悯慈爱的救主,他怎么会在圣殿发这么大的脾气?还用鞭子把人都赶出殿外呢?”我当然知道,他是指着约翰福音2章主耶稣洁净圣殿那个故事。我认真地看着他,然后带着笑容告诉他:“如果我们的主真的是个发脾气的主,那天,他可能就会用粗大真皮作的鞭子来赶人;而不是用极平常、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16,(3)
正教堂里的童年我出生在一个基督徒家庭,从小就被大人们按照基督教的方式养育着。长辈教导我要爱人如己,要热心服侍别人,要用好行为见证我是耶稣的好孩子;教我有事就求耶稣帮忙,因为他就在我身边,只不过我看不见他……我在浓郁的信仰氛围中成长,教堂外墙那浓浓的粉色成了我孩童时代最鲜明的颜色。孩子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每次我在其他孩子面前坚持说耶稣要比他们嘴里的英雄更厉害的时候,总会被他们合起来欺负,被打得满脸是灰。  相似文献   

19.
谢炳国 《天风》2016,(7):7-9
正今天思想的主题是"跟随基督的脚踪行",耶稣基督的脚踪到底是什么呢?我想从三个方面分享。一、跟随基督传福音的脚踪耶稣从30岁开始传道,一直到33岁。他所做的主要有三件事:一是拣选训练十二个门徒;二是医治各样病症;三是传扬天国福音。前面两件事都是为传福音做预备的,而耶稣来到世上最伟大的事就是传天国福音。耶稣曾经在会堂里说:"主  相似文献   

20.
〔治愈胎生盲人〕耶稣从圣殿里出来,在路上看见一个生下来就瞎眼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老师,这个人生来就瞎眼,是谁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呢,或是他父母的罪?”耶稣回答说:“他瞎眼,与他自己的或他父母的罪都没有关系;而是为了在他身上显扬天主工作的大能。趁着白天,我们应做派遣我来者的工作;黑夜一到,就没有人能工作。我在世上的时候,我就是世界的光。”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了些泥,抹在盲人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到熙洛阿池(拉Siloe,英Shiloah,Pool of Siloam,史罗亚池,西洛厄池,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