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宋时期,胡安国、胡宏、张拭等理学家在湖南创办书院,传道授学,形成湖湘学派。自“朱张会讲”后,朱学、永嘉等学派的大师相继到湖南各地书院探访和讲学,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和争鸣,使湖南书院成为理学传播的凭藉之所,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唐代。据记载,李渤兄弟曾在此隐居读书。南唐升元四年(940年)白鹿洞建起庐山国学,为五代时期著名学府之一。北宋初年改称“白鹿洞书院”,后毁于兵火。1179年,著名理学家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省星子县)知军,亲自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教师,招收生徒,制定学规,自任洞主,亲自讲学。1181年又请陆九渊登白鹿洞讲坛讲学,并将其讲稿定为书院之讲义。至此白鹿洞书院,达鼎盛时期,成为宋代四大名书院中最有影响的一所书院。在元、明、清三代,书院屡经兴废,但影响长存。解放后,国家多次拨款整修书院,并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经上级批准,恢复白鹿洞书院建制。聘请周谷城、冯友兰、邓广铭、蔡美彪、汤一介等教授为顾问,陈正  相似文献   

3.
《原道》2015,(4)
中国古代道统的传承绵绵不绝,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传统书院。传道、弘道、讲道、明道、修道,这就是现代书院要传承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历代经学通过学统传承担当重建道统的任务,儒家道统与教统的关系是在儒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道统"是"教统"价值之源和指导思想,"教统"是"道统"落实的基本途径。"教统"主要是通过书院讲学,进行社会教化来实现的。在今天书院传统与未来发展问题上,最重要的是怎么从道统的高度,从学统的深度,从教统的广度来传承传统书院的基本精神,发挥书院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于1985年10月15日正式恢复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邱汉生、副研究员黄宣民等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和湖南省中哲史研究会的邀请,在该书院开讲宋明理学史。来自上海、河南、武汉、广州、江西白鹿洞书院以及湖南省有关大专院校的教学、研究人员和研究生近四十人在修葺一  相似文献   

5.
宗教界动态     
<正>北京天主教《天光》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召开10月19日,北京天主教《天光》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作为北京天主教唯一的报刊,《天光》报20年来一直坚持爱国爱教的政治方向,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信仰与实践的结合,推进北京教会文化建设。兴化书院成立庆典在徐州举行10月22日,兴化书院在徐州兴化禅寺成立,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担任兴化书院院长,兴化寺方丈果光担任执行院长。据了解,兴化书院将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宏愿,发挥藏书、讲学、研修、修身功能,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交流与培训。  相似文献   

6.
中国道统意识自古有之,仁义之道构成了儒家道统思想的核心内涵.张栻主张传儒家圣人之道,认为"仁"为四德之长,强调以心性言仁、知仁而求仁;张栻论及儒家道统之传,推尊周敦颐、二程,上承孟子,在乾道年间,张栻已经形成周敦颐、二程、张载等北宋诸儒的道统思想;以儒家经典为载体、以书院为基地讲学授徒、立祠供祀倡扬儒家道统,重视义理解...  相似文献   

7.
<正>杨时(1053—1135),程门高第,闽学鼻祖,是洛学南传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一代理学宗师①,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其晚年讲学东林书院,从游者千余人。长期的教学实践造就了杨时独特的"学习"之道。何谓"学习"?杨时给出的定义是:"大概必践履圣人之事,方名为学习。"(《杨时  相似文献   

8.
马一浮是20世纪中国的一代儒宗.他一生始终以六艺之学统摄一切学术,以发明自性为为学宗旨,完全漠视20世纪以来以西方哲学的概念框架、问题意识来整理、阐释中国传统学问的学术主流,笃守读书穷理、悟证笃行的为学方式,批评时人为学是徇物外求、舍本逐末,并讲学著述、兴办书院,培育圣贤种子,以传承六艺之学.他迥异时伦的学术取向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9.
刘寅的《武经七书直解》是明代最早、最有影响的《武经七书》注解版本,有明一代流传颇广。作为"宰相之杰"的张居正对"武事"甚为关注,也曾对《武经七书直解》进行增订。然而,因后世流传的版本较多,各家著录或有抵牾,甚至错讹之处。对现存的张居正增订《武经七书直解》版本情况进行梳理,并重点对张居正增订《孙子直解》的详细情况及其学术价值进行研究,将对张居正军事思想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教育机构,是千百年来传播文化、孕育思想的学术平台。据史料记载,江西书院曾有近千所,占中国古代书院总数三分之一,可见其散布广泛。而且江西书院始建时间早,历朝多且影响大,有名列古代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奠定书院教育规章制度基础的白鹿洞书院,有首创学术自由争辩之"鹅湖之会"的鹅湖书院,有培育了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白鹭洲书院,还有陆九渊的象山书院……书院的发展必然促使其建筑的兴盛。书院建筑是书院文化的载体,与之相应的建筑美术装饰图案则是构成古代建筑艺术风格的重要元素。书院的建筑装饰作为书院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书院人文内涵的外在表现,不但能提升书院的文化底蕴,还能强化它的精神功能。江西书院在历史上的地位,首推白鹿洞书院。以白鹿洞书院为代表,希望能一窥江西书院建筑美术装饰的造型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大罗山脉蜿蜒数十里,气势磅礴,为温州瓯海群山之最,其西麓为仙岩,峦峰起伏,若万马之奔腾;泉瀑飞洒如雷霆之激怒。周围数里之内,有三潭二井之秀,九狮一象之奇,与天台、雁荡并称为浙江东南名山胜地。《洞天福地纪》称仙岩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古来骚人墨客前往寻幽探胜者络绎不绝。昔者永嘉太守谢灵运题游仙岩之诗;当年朱晦翁亲书溪山第一。陈文节讲学于仙岩书院,姚侍郎仙岩铭曰:“惟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历代社会名流游仙岩之诗词数以千计。仙岩不仅风景优美,而且人文并茂。佛教兴盛时期,仙岩有僧尼千人以上,寺院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12.
张居正是明朝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成功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者,堪称"东方马基雅弗利"。"附保逐拱"、"王大臣案"、"刘台案"和"夺情本谋"均是张居正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的例证,从中可以剖析出"外儒内法"和两面性的特点。张居正的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是专制皇权对人性的扭曲,而马基雅弗利主义人格也直接导致了张居正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3.
古代书院非常重视生徒的诚信教育.书院教育家认为"诚"既是"天之道",又是"人事之本然",故教育生徒要保持人的"诚"之本质,进而坚守"言行相顾"之"信",担负于他人、社会之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学校(书院)乃教书育人之场所,学校(书院)能否出人才,出精英,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不少名人还亲自为其题写校联。这些校联不仅意蕴深厚,而且富有情趣,耐人吟咏品赏,给人教益和启迪。宋代理学家朱熹为白鹿洞书院题写校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此联用天地有日、月两眼,来比喻诵读万卷书,方能成就圣贤心。旨在强调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宋代张为长沙城南书院题联:  相似文献   

15.
雨,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不仅写下了大量咏雨诗作,也留下了不少嵌有"雨"字的对联。这些嵌"雨"对联,已成为联苑中的朵朵奇葩,细细品味,别有情趣。明朝嘉靖进士张居正,少时聪颖过人。一日,当朝文学家顾出上联以试张的才学,上联曰:"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始。"张居正应声续了下联:"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上下联托物言志,对仗工整,不露斧凿之痕,难怪顾听后,对张居正赞叹不已。宋代邱琼从小才学出众。一次,他与同窗为争座位而吵闹。塾师便出句让他俩对,谁能续上下联谁先入座。于是,塾师脱口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任法融道长在香港蓬瀛仙馆讲学之讲稿。  相似文献   

17.
何俊伟 《法音》2004,(4):27-30
中国古代寺院藏书在汉传佛教寺院的兴建和译经活动中初露端倪。大理地区古代寺院藏书也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兴起。南诏后期、大理国时期,佛教得到了发展,佛经也随之传入大理地区。开元二年(714)南诏遣使张建成入朝,“玄宗厚礼之,赐浮图像,云南始有佛书”。经各个时期的求经、赠经和购经,使大理地区古代寺院藏书在吸收汉文化经籍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寺院藏书特色、体系,与大理古代私人藏书和书院藏书共同形成了大理古代图书事业的主体。一、大理古代寺院藏书体系形成的原因1、汉文化的传播与吸收大理自南诏始就推崇儒学。《全唐文》卷八十…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2月23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主办,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什刹海书院协办的2017年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什刹海书院(北京广化寺东院)举行。佛教思想建设研讨会始于2014年,每年一次,选取一个佛教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主题进行探讨,旨在以佛法之智慧来关切当下之现实社会。今年为第四次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间佛教与未来社会"。  相似文献   

19.
《原道》2015,(4)
作为一门近代边缘性学术,海外汉学研究的日趋深入揭示了中国学术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书院研究在汉学研究领域属于后起之秀,对海外书院研究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出现相关系列的研究专著和论文。英语世界对书院与学术关系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价值。本文从学人学派和理学基地这两个视角分析英语世界对书院与学术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对书院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通过发掘海外学者对书院研究的新视角与理论方法,能够开阔国内书院研究视野,突破书院研究的瓶颈,使中国书院研究具有国际化风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伴随高等教育改革和书院教育的逐步复苏,国内部分高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陆续的实行了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由此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很快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本文从书院制视角下,探析书院制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其具有的独特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