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东屏 《伦理学研究》2003,(1):80-83,97
学界近年在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中国式的“金规则”的议论中,存在不少误读、误解。择要言之,一是将“金规则”之“金”理解为“道德价值最高”;二是用“知道做不到”质疑、贬低“金规则”;三是以“不同”的存在否证“金规则”:四是认为“金规则”不适合现代社会。然而经过仔细辨析可以发现,这些其实都是不确之语。  相似文献   

2.
从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看,中国雇员特有的组织承诺特征可以总结为五点:一是从结构模型上的理想因子显现;二是情感承诺更加影响中国雇员的组织行为;三是承诺指向上级而非组织;四是离职动因注重在位能得到什么;五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通过对各个特征进行道德追溯,我们发现,“理想人格”解释了理想承诺,“仁”造就了中国雇员的情感承诺,“忠”的思想使承诺指向上级,离职动因在于“谨慎”思考,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改变了传统道德集体主义的提倡。  相似文献   

3.
一般来说,伦理学研究有三个层次:一是道德形而上学研究;二是道德哲学研究;三是应用伦理学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于伦理学的分型研究主要是在道德哲学和应用伦理学领域展开,相对来说,对于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则关注较少。“道德形而上学”是关于“道德的纯粹理性的概念体系”,它主要是探究伦理价值概念与命题证明系统。以“伦理学的哲学本性”为根本原则可以将西方(从柏拉图到马克思·舍勒)道德形而上学理论划分为五种型态。“应当之应当”的道德基础是西方道德形而上学分型研究的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常人道德是道德生活中一种普遍而经常存在的道德行为类型和道德境界层次。它既不是道德上超凡脱俗的圣贤或先进的“君子”,也不是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小人”,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中人”之性和“常人”之德。“常人道德”的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其行为特征既非应当,也非失当,而表现为正当。第二,其价值观是义利兼顾的;第三,其人己观是人我两利的;第四,其行为动机是追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统一。常人道德的存在是一种道德生活的常态真实存在。常人道德的义利统一、人己两利、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是现代伦理精神的集中体现。常人道德是道德的中间层次与境界。研究常人道德并给予道德上的正面价值评价的意义在于有利于克服我们过去的那种善恶两极的对立道德思维方式,有利于真正实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现代道德精神,有利于当代道德研究面向生活和民众,从而有利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道德观。  相似文献   

5.
孔子之“乐”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感官快乐、物质享受;二是精神快乐尤其是道德幸福;三是精神自由。孔子之“乐”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强调礼对快乐的节制和对仁的追求。道德是理解孔子之“乐”的关键,回归道德本身,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才能创造和享受幸福。孔子的快乐之路即向善之路、成德之路或成人之路,具体包括弘道、顺性、节情、成教和游于艺等五个不同方面。  相似文献   

6.
杨泽波 《哲学研究》2023,(4):44-51+126-127
两千多年儒学发展有一主一辅两条线索,主线是道德践行,辅线是道德存有。前者的主题是人如何成德成善,内部呈现为“一源两流”的格局,其中“一源”指孔子,“两流”分别指以孟子、象山、阳明为代表的仁性之流,以及以荀子、伊川、朱子为代表的智性之流。后者的主题是道德之心如何影响天地万物,使其成为存在。两条线索有一个复杂的互动关系。道德践行之主线决定人成德成善,有了道德的人会以善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从而产生道德存有之辅线;道德存有之辅线形成后,染有道德色彩的天反身又成了道德的形上根据,从而大大加强了道德践行之主线的力量。儒家生生伦理学在这个谱系中有自己的定位:就主线而言,它不再局限于心学的立场,而是回到了孔子之“一源”,以聚合“两流”;就辅线而言,它不再以天讲人,而是以人讲天,不承认天是形上实体,回归了人之一本。合而言之即是:立法三分,聚合两流;倒转天人,终归一本。  相似文献   

7.
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万俊人 《现代哲学》2003,20(1):65-75
本文从道德哲学的角度提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的问题,并尝试给出某种解答。通过“善(好)生活”、“利益(关系)”和“人性(潜能)”三个核心概念,作者力图阐明道德之于人类生活的内在性,并从人类的生活目的、行为方式和人性潜能三个基本方面,揭示人类道德生活所内含的美德一目的论与规范一道义论之双重维度。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政治腐败滋长的政治道德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滋长,有其复杂的政治道德根源,其一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信念的现实转变;其二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心理的部分扭曲;其三是当代中国政治道德机制存在着缺陷;其四是当代中国旧政治道德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些政治道德根源,有其特有的“远度”、“深度”和“广度”。从而也就决定了,要克制当代中国政治腐败的滋长,不仅仅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道德建设,而是一项巨大、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张桔 《世界哲学》2015,(4):116-124
道德怀疑主义的回溯论证依赖于一个重要前提,即由“是”推出“应当”是逻辑上无效的,而道德自然主义者否认这个前提。马克·内尔森提出了两个反例来试图证明:“是”与“应当”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鸿沟;我们能够基于由“是”到“应当”的推理来确证我们的道德信念。但是,对他的论证的考察表明,即使他的反例成功地证明“是”与“应当”问题的确不是一个逻辑问题,要么由于我们不能确证地相信那些作为前提的事实命题,要么由于我们的确证仍然依赖于某些隐藏的道德预设,因此,我们也不能够用类似的推理来确证我们的道德信念。总之,道德自然主义对道德怀疑主义的批驳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应重视关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当代青年学生来说 ,只有他们真实感受到道德是他们的个体需要时 ,感受到人格魅力是他们在社会的立足之本时 ,道德教育才能出现良性循环 ;只有以一种“关怀学生”、“给予学生”的方式 ,而不只是纯粹“要求于学生”的方式 ,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因此 ,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关怀。  相似文献   

11.
道德相对性表现为道德准则规范具有具体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道德相对性中渗透了道德绝对性即存在普遍的、共同的、不变的道德价值.道德相对主义的错误在于夸大相对性而否定了绝对性.但道德相对主义基于道德相对性的某些主张有一定的合理性.正确理解道德相对性在道德实践中有重要意义.个体道德自主性的提高,既要把握绝对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需要把握道德的相对性以提高具体情境中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自省     
自省具有双重源头:道德感情--或道德志向--和道德智慧.因此,一个人要做到经常且深刻的自省,一方面,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树立诸如"美德乃是每个人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必须扩充和强大"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欲望、道德感情和道德志向,立志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  相似文献   

13.
道德语言是道德思维的主要工具,其在道德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对道德思维主体、道德思维对象、道德思维过程的作用:对主体而言,它提供了道德思维的动力、意义和标准;对对象而言,具有概括与抽象作用;对过程而言,它使概念得以形成,使判断和推理成为可能,并对道德思维的结果进行表述。二是对个体道德思维形成的作用:记忆贮存道德信息,形成特定心理结构,进行导向和定向。三是在道德劝服、道德态度改变和道德价值澄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大众道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道德是指既满足个人自身的基本心理需求、价值需要和个人正当利益诉求,同时主观上没有损害他人、社会的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他人、社会的损害后果的行为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该行为方式也常常是对他人和集体有利的。大众道德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道德榜样的基础。它非常重视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有效整合,并将其融汇在个体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5.
Hanno Sauer 《Ratio》2019,32(4):339-352
The most popular argument against moral realism is the argument from disagreement: if there are mind‐independent moral facts, then we would not expect to find as much moral disagreement as we in fact do; therefore, moral realism is false. In this paper, I develop the flipside of this argument. According to this argument from agreement, we would expect to find lots of moral disagreement if there were mind‐independent moral facts. But we do not, in fact, find much moral disagreement; therefore, moral realism is false. I defend the argument, explain the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supports it, and show what makes this challenge novel and powerful.  相似文献   

16.
普世伦理就是道德的普遍性,它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离开特殊性的普遍性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time travel is problematic for the endurantist. For it appears to be possible, given time travel, to construct a wall out of a single time travelling brick. This commits the endurantist to one of the following: (a) the wall is composed of the time travelling brick many times over; (b) the wall does not in fact exist at all; (c) the wall is identical to the brick. We argue that each of these options is un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8.
Extending prior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potentially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tendencies to be a moral rebel, 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adolescents themselves, their peers, and their teachers agreed on adolescents’ tendencies to (a) possess a moral identity, (b) possess moral cour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 be a moral rebel. Although moral identity (when considered independently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moral courage characteristics) did not consistently predict the tendency to be a moral rebel, all indices of the adolescents’ moral courage characteristics positively predicted the tendency to be a moral rebel.  相似文献   

19.
Extending previous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s’ general tendency to be a moral rebel (Sonnentag & Barnett, 2016),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the roles of moral identity and (general and situation-specific) moral courage characteristics on 3 (i.e., caring, just, and brave) expressions of the tendency to stand up for one’s beliefs and values despite social pressure not to do so. Results revealed that general and situation-specific moral courage characteristics are important motivators of individuals’ caring, just, and brave expressions of the tendency to be a moral rebel, especially when they possess a relatively strong moral identity.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历史伦理文化资源的分析对道德话语的平实质朴、道德以社会公利为目标的朴素原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借鉴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