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分好     
正周末去城西爬山,与友人同行。山路蜿蜒深入,古寺藏匿其中,老树茂盛,绿荫遮阳。当天不逢初一或十五,信徒游客寥寥无几,显得佛门清净。殿堂出口处,端坐着一位年过古稀的和尚,面前案台上摆着插满签条的竹筒。友人是居士,凡遇佛门中人总要颔首问好。友人站在老和尚面前行了佛礼,随即与他攀谈起来。无所事事的我,只好静坐一旁,默默聆听禅语。环视四周后,我的目光停留在竹签上。友人笑问:"想不想求一支签呀?"我迟疑了片刻。老和尚看我一眼,说:"施主,求签安心,心安何须求?"  相似文献   

2.
友人讲起这样一件事,”我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3.
凉月 《佛教文化》1994,(1):20-21
那是初春时节,我正南行采访游历,到广西柳州,落脚友人处。一日偶翻友人案头,见《三乘教义》、《佛学概论》两书,著者释宽能。我心里顿时一喜,即拜读至深夜。在此之前,我已久闻这位比丘尼大德的声名,知其学问精湛,对佛理别有慧解,只可惜一直无缘见到法师的著述。今日宿愿已偿,自然感到不虚此行。后与友人谈起,才知道法师圆寂前所居的洗石庵就在桂平西山。于是马上想到,到桂平西山去。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活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异国的民俗风情。这些风情大都体现在具体的待人接物上。比如他们习惯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从对方那里得到了什么恩惠,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定要道谢。在他们那里,使用率最高的词汇就是“谢谢”。而且他们道谢时总是诚心诚意,并不是应付了事。一次,友人盛宴款待我,他夫人为我做了很多菜,忙得汗流浃背。我与友人则尽兴交谈,友人一会儿说母语,一会儿说有些夹生的汉语,看样子他很开心。饭后,我有些不好意思,告辞时想道一声谢,特别想向夫人表示一下敬意。不想他们夫妻却抢先一步给我鞠了一个…  相似文献   

5.
汉代,一个名叫荀巨伯的人去某郡城看望一个疾病缠身的友人。恰值此时,北方一个少数民族来侵袭并围攻该郡。友人很担心荀巨伯的安危,便对荀说:我已是即死的人了,你不要为我连累了自己,你快点走吧。巨伯不从。他说:因为你有病我才远道前来探视。你让我马上离你而去,这不  相似文献   

6.
一位友人曾向我抱怨:我没钱,坐车只能挤公车,我没有房子没有老婆,我一无所有……一句话抹煞了多少希望。我微笑地看着他,听他发完满腹的牢骚。  相似文献   

7.
一位友人曾向我抱怨:我没钱,坐车只能挤公车,我没有房子没有老婆,我一无所有……一句话抹煞了多少希望。我微笑地看着他,听他发完满腹的牢骚。朋友,为什么不看开一些呢?你  相似文献   

8.
正那年初春,我和友人去南方一个水乡古镇游玩,走在人声鼎沸的景区里,琳琅满目的商店林立两侧,花花绿绿的招牌令人目不暇接。颇有生活情趣的友人慧眼明辨,带我走入一家人迹罕至的茶馆。茶馆外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龙吟森森,凤尾细细,意境清幽。相比门庭若市的商场,茶馆则冷清许多,但也因此静谧恬淡,一派清风朗月的闲情雅致之意。走进茶馆,我们点了两杯玫  相似文献   

9.
天南 《天风》1996,(4):28-29
去年8月份,我参加一次会议,有幸听到韩文藻同工一片肺腑之言,感慨之余,愿写出来与主内同工分享。 1994年8月份.韩老在国外某地访问时,突然接到一国外友人电话。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盛夏时分,喜欢在屋内小坐,或看书,或练字,或与心灵对视。午后晴光,院外的小雀有一声没一声地啁啾,我在屋内听着,只觉心弦被轻轻拨动,身心安顿其中。友人发来一张旧瓷图片,瓷上是寒枝冻雀,雀儿仰头欢唱的模样煞是生动可爱。友人的一句"旧瓷之美,就美在冻雀有着自己心灵的坐标",使我陷入了沉思——拥有自己心灵坐标的雀儿?细看旧瓷——枝上的花朵早  相似文献   

11.
见字如晤     
正近日,得到友人惠赠:两部新书、一条寄语、一封素笺。书是友人用心血熬成的,自是贵重无比。寄语写在宣纸上,"文学无疆"——既是他的文学追求,也是他对我的勉励,黑色的汉字带着他的体温,红色的印章透着心的热度。尤其是素笺,带给我的不仅有惊喜有感动,还有清凉。问候、祝福,我的名字他的名字用小楷写在宣纸上,是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我们的手越了三千多里的路程紧握在一起,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下子近了许多。  相似文献   

12.
去年夏天,我和友人一块去著名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旅游。听导游说,这里是原始风貌保持最好的风景名胜区,各种珍禽异兽数不胜数。在天子山上我和朋友失去了联系,走进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谷。那里荆棘丛生,树  相似文献   

13.
白发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发了?我听罢笑而不答。嘻嘻哈哈、糊里糊涂地翻过了生命的山脊,开始渐渐下坡来。或者再努力,往上登一登。  相似文献   

14.
过了一个暖冬,清明前的风,早已吹开了城里的迎春花。空闲日,有幸约得一位方外友人,到郊外踏青。 恰巧山的一边高立着一块石碑,走到近前,字迹清晰可认,是一块抗日烈士纪念碑,碑前摆放着花圈,知道是已有人来祭扫过了。方外友人向纪念碑合十鞠躬,我也不敢怠慢,合十鞠躬,虔心施礼,感谢烈士的无我奉献。虽然我并没有说什么。 山冈上,远远地望去,似乎已经有几抹新绿,  相似文献   

15.
男人皆有花心,您信不信?请听一个故事。有个画家携友散步,两人正向前走,画家突然对友人说:“我们身后有个美女,你信不信?”友人反问:“你又没有向后看,你怎么能知道?”画家回答:“我们的确没有向后看,但我们可以向前看,我是从对面走来的小伙的眼神中发现这个秘密的。”友人回头,后边果然有一美女!绝了!不回头也能发现身后有美女!这全是对面走来的小伙子提供的信息!那么,他究竟有没有错?  相似文献   

16.
阳光明媚的一天,我陪伴几位文化界的友人驱车沿着蜿蜒且又不失为开阔的松青公路向着余山疾驰。到达目的地后,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数那矗立于佘山之颠  相似文献   

17.
简媜 《思维与智慧》2012,(16):54-55
若不是朋友向我描述她的友人病得双腿像枯木般瘦,我恐怕不会再忆起那一段乡间小事了。我不认识朋友的友人,据说是个擅园艺的雅士。年轻时颇有几段浪漫情事,可惜薄缘难以深耕,就这么孑然一身老了。朋友跟他的交情不深不浅,近二十年了,比普通朋友黏些但还揉不成知己,宽着说,算是放在心坎儿上的。朋友得知他罹患重症,即刻  相似文献   

18.
近日去友人那里,他们正在读研。闲聊中,得知现在学习很忙。据说在他们学校普遍反映研究生质量有下滑趋势,从这一届起,学校在毕业答辩时将请别的导师来。友人们直呼不走运,压力极大。而上届师兄师姐们则幸灾乐祸。在他们诉完苦后,我反而替他们高兴:“应该说你们这届是幸运的,因为从你们开始,  相似文献   

19.
警戒自己     
警戒自己王辉或许是受社会学专业的驱使,我比较留心社会交往问题。一位旅美友人T近两年已经购置了一所小楼单身居住。在这之前,她曾与一单身男子汉合租一个单元房。我曾对她说,在中国这种住法怕是不行,关上门就说不清楚了,她说,在美国这样住无可非议,相反,如果两...  相似文献   

20.
我在友人处听说郑州有个才女,又是著名画家,当时,只有个简单的印象。日前,我看到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尘露微吟——赵曼散文集》,以及《美术学刊》上介绍的她的作品,百闻不如一见,其文采和绘画艺术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