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现行法律规定下远程医疗的医疗损害责任,通过对远程医疗中的不同法律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医疗机构为远程医疗中的重要法律主体,其在医师亲自检查和注意义务标准等权利义务方面存在不同。进而展开远程医疗活动中的损害责任构成及责任分配的讨论,提出了在不同法律关系中医疗机构与远程医疗其他参与者对于远程医疗中医疗损害的责任分配方式。旨在帮助医疗机构明确自己的定位,推动我国远程医疗活动的医疗损害责任制度建立。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医患纠纷呈增长趋势,由此引发的医疗诉讼也日益增多。其中,以侵入性手术为主要手段来治疗疾病的外科是法律风险高发之地。在此背景下,医务人员应当识别外科中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术前、术中、术后法律风险,了解外科医疗行为中应当履行的各项法律义务,合法合规地提供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则应当完善内部法律风险管理体制,大胆引入"第三方"参与的监督、见证机制;国家则应当加快创新医疗法律制度的步伐,寻求法律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化,以防范各类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3.
远程医疗的法律规范分为事前的公法调整和事后的民法救济。民法调整远程医疗的法律规范根据主体之间不同的法律关系主要为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虽然远程医疗中所涉民事主体较多,主体间的法律关系相对复杂,但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远程医疗比传统医疗最为复杂之处在于对事实及主体间责任比例的认定而非法律不完善所引起的法律适用困难,法官根据现有民法规范和民法理论,仍能正确裁判,为民事主体提供事后救济措施。我国目前缺乏且亟需的是对远程医疗行业制定相应行政法予以事前的规范。  相似文献   

4.
《侵权责任法》第八条至第十四条构建了我国多数人侵权行为及责任的法律规范体系,在国家高度重视医疗联合体发展却缺乏相应法律规章的今天,对多数人医疗侵权问题进行明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案例的观察分析发现,医疗技术侵权行为涉及两个及以上医疗行为主体时,多数人侵权行为的责任分担及司法实务中对法院是否应用多数人侵权理论进行判决相对模糊。站在多数人医疗主体的侵权行为和责任分担角度,结合中美模式,提出一个处理我国多数人医疗技术侵权案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探讨对医联体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客观上要求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应成为法律文化的继承者。高校法律文化建设是法律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现状突出表现为滞后性和工具性,故探讨我国高校法律文化建设刻不容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法律文化建设的现状、出现的问题及通过对校园法律文化建设的现状和背景,探讨校园法律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意义,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注入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以病人为中心"医疗服务模式的理念与发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纵观20世纪医疗服务的发展历程,医疗服务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新的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目前,以“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医院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因此,在阐述医疗服务模式变革与发展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的内涵与特点,新的理念、新的认识,也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将不断地改善与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缺陷与立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3年以来,其在医疗事故预防、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赔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相关立法的发展和完善,《条例》在医疗实践中的法律缺陷越来越明显。针对我国目前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现状,制定一部统一的关于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医患关系的本质属性及其立法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察医患关系的本质属性,结合国家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医疗立法的宗旨和发展趋势,得出如下结论:医患关系本质平等,医事法属平权法。医事法律关系本质平等,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现行医患关系立法体系下医患关系的某些特征,不能反映医事法律关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无为"治疗是为理性所认可的,实为有为的,既有利于患者又有利于医疗资源配置的治疗观念,但在医疗实践中很难推行.循证医学在我国的推广,对推行"无为"治疗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有利于为病人作出最佳医疗决策,有利于人性化的医学实践,还有利于为诊治检验作出规范,这和"无为"治疗观念是合拍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循证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等相关法律的实施,我国临床医生在进行诊治决策时已逐步向临床科学决策迈进。而防御性医疗、不健全的医疗制度及相关法律等却严重影响着这一科学决策的转变过程。只有有效解决了导致干扰科学决策的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如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实施医疗风险保险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认知和职业素质,保障行医安全等,临床科学决策的真正落实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已被多个国家确立为重大技术战略。大数据技术也带来诸多新的伦理争议,加剧了现有的伦理问题,提出了法律和伦理管理中的规范需求。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引起的五方面伦理问题,包括传统个人数据保护手段遭遇的困境,大数据条件下个人知情同意程序难题,基因信息特殊性的争论,资源分配公平问题以及政府对大数据的监测管理等,并讨论其可能的解决思路。最后提出我国迫切需要对医疗大数据进行伦理管理,呼吁我国对医疗大数据立法并建立相关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循证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和"医疗举证责任倒置"等相关法律的实施,我国临床医生在进行诊治决策时已逐步向临床科学决策迈进.而防御性医疗、不健全的医疗制度及相关法律等却严重影响着这一科学决策的转变过程.只有有效解决了导致干扰科学决策的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如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率,实施医疗风险保险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认知和职业素质,保障行医安全等,临床科学决策的真正落实就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13.
医疗侵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认定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首先阐明了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概念,并介绍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对因果关系认定的不同理论,指出在医疗侵权诉讼中两大法系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迅速增长的医疗费用是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过度医疗不仅没有使国家的支出有益于患者,反而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扰乱了医疗秩序。通过对我国过度医疗的现有监管制度分析,发现医方和患方作为监管主体具有相当的局限性,而作为监管主体医保管理中心和行政部门却未能承担其监管的重任。因此,完善第三方监管应当是我国目前遏制过度医疗的重要途径,加强包括由医保管理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医师协会等第三方共同构建的监管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04年<医学与哲学>第7期孙福川教授<对"人造美人"医学的十大人文拷问>一文,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人造美人"是临床医疗行为,其出现并没有偏离医学的目的,"人造美人"的法律主体地位应是患者,因人造美人而出现的纠纷可以适用于处理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造美广告也是医疗广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司法路径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提是有完善的医疗法律规范,医患双方自觉形成法律认同进而实现医患纠纷善治。当前医患纠纷法律规范逐步完善,恶性医患纠纷依然频发表现出法律认同困境:公众并未形成法律认同,医疗法律自身存在技术局限性,存在执法道德化倾向以及舆情研判怪象。因此,增进公众法律信仰、提高医疗法律立法技术、实现法治精神与道德自觉相契合、加强调研反映民意从而促进医患纠纷的法律认同、强化法律权威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从"胡为民现象"看我国医疗领域的社会失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由于市场机制的引进和发展不规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成熟,在医疗领域出现了很多失范的现象.透过"胡为民现象",分析了我国医疗领域社会失范的特点和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了防治医疗领域社会失范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注肝炎的"过度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炎诊疗领域存在的过度医疗现象是最具代表性的,集中体现为过度使用联合治疗、过度进行化验等辅助检查、过度使用新特药物、虚假广告泛滥等等,肝炎患者承担了额外风险,不但身心受损,而且经济支出严重超标,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比比皆是.过度医疗是目前不规范的经济大环境的必然产物,救死扶伤、人道主义本应是医疗工作的准则,现在拜金主义、经济效应第一成为医疗活动的目的,过度诊疗在所难免.另外患者的无知和盲目,以及尚不规范的市场环境加剧了过度医疗现象.制定行业规范,建立社会监督机制,与国际肝炎诊疗指南接轨,是克服和纠正诊疗过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临床工作中对"安慰剂"效应重视不够."安慰剂"效应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之上.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疾病的生物学意义而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医生对患者态度冷漠,患者对医生缺乏信任,已成为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继而弱化了医疗的"安慰剂"效应.推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倡临床工作以人为本而非以疾病为主,建立医患共赢的医疗体制,改善医疗环境,有利于产生和加强临床工作的"安慰剂"效应,切实促进医疗和谐.  相似文献   

20.
临床决策是医疗实践过程中的中心环节,直接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在决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医生自身方面因素,如医生素质、技术水平、决策思维能力等;医生自身以外的因素,如卫生政策、药品及其它医疗器材的流通环节、医保制度、医院经营方针,其它因素如社会、伦理、法律、经济等无不影响着医疗决策的正确实施.因此,要排除干扰,努力实施科学的临床决策,不仅要加强医生本身的素质和技术层面的培养和提高,更需要全社会、患者和广大公众给予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