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换位思考: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论意义和功能。探究和揭示换位思考的认识论意义和功能,对于哲学认识论研究和当前的改革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换位思考及其类型换位思考,是主体在认识过程中,为达到对客体及其与主体的关系的客观、全面的真理性认识所运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认识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总是要受到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的,即除了要受到既定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认识工具和手段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之外,认识主体还要受到自身的身体素质(生理的和心理的)、价值取向、经验…  相似文献   

2.
对于认识极限及其超越的探讨是人的自我认识的重要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认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长期以来,我们的认识论研究主要关注人们的常态认识活动,而缺少对于认识极限问题的专门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梳理哲学史中对于认识极限的多重分析,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相关论述,探讨认识极限与有限认识的关系。本文认为,认识极限在总体上指的是人类在认识活动一定阶段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就个体而言则指个体主体在一定时期的最高认识能力及其实现的最高水平。对认识极限可以从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认识中介及其相关性中加以综合性探讨,并通过对认识极限的探讨寻求超越认识极限的必要条件与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的认识主体修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认识主体的修养是中国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但长期以来,受西方哲学认识论理论框架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这一特点没有受到应有重视。有鉴于此,发掘、阐释中国哲学的认识主体修养论,对于建构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裨益的。一、重视认识主体的修养是中国哲学认识论的特点哲学是研究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学问,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哲学认识论所研究的认识对象侧重于自然界,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心与物、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认识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是认识论研究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对于认识主体,哲学和自然科学工作者做了很多探讨,文章不少。但对于认识对象,学术界专门研究的文章不多。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正确理解思维和存在统一性问题的关键。本文的目的,是想说明外部客观世界与认识对象的关系,阐述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从而把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理解为一个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历史进步过程。所论甚浅,许多意见不一定成熟,尚请读者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5.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22,(1):84-96+126
认识论研究一直在持守经验论中拒绝引入情感因素,即使经验论在说明人类认识活动方面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事实上,情感在人的实际认识活动中从未缺失。然而,如何分析情感的认识论功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展示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所呈现的对象之实在性,追踪了烦恼、敬畏、信仰等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运作,还特别对情感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演示。情感认识论涉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真理问题这三大认识论原则,尽管其运作方式与经验论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有实际运作,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6.
一、主体和客体的多种存在形式思维与存在是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范畴。要从认识论角度深入考察思维与存在怎样走向同一的辩证途径,必须把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加以深化和具体化,引入主体和客体范畴。认识主体有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两种存在形态,有必要把认识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统一起来构成认识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是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中的个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列宁充分肯定了黑格尔把  相似文献   

7.
广松涉认为,对近代认识论基础的问题式及其构成机制和局限进行反思,首先需要将着眼点放在康德哲学的问题式及其构成机制上。康德哲学的总的问题式就是在以先验逻辑学为基础的逻辑学、认识论和本体论“三位一体”的哲学构架中,探讨人的认识以及纯粹理性的先天综合判断及其能力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式潜含着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认识论问题——即“主体际共同主观性”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李彦如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对象,是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整体。这个对象是最丰富和具体的,它既可以从具体的、完整的形态为人所把握,也可以分化、抽象为许多特殊的形式或侧面为人所认识。本体论就是关于万有之本原或本质的学说,是从本质及其表现这一特殊的方面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而认识论则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一认识的特殊角度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定的写照,但又都是不完全的,故而是特殊形式的世界观。完全意义的世界观,就是明确地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为对象,以回答人与自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包含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但却不能把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本体论或认识论或本体论加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世界观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三种思维方式。但这三者又不是互相外在的东西,也不简单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中在前的问题的解决为在后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在后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前问题解决的真正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认识论问题域的现代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所论说的是传统认识论问题域在现代的超越和转向。这种超越与转向并不是对传统认识论问题的消解,也不表明认识论的终结,而是认识论的问题域在一种不同于传统认识论思维框架中的拓展和深化。一、传统认识论问题的思维框架和提问方式哲学史就是问题史,而问题总是在某种思维框架中提出并予以解决的。传统认识论的“传统”主要的意蕴不在于时间上与现代的分界,而在于它的问题域产生于主体和客体二元分立的思维框架和提问方式中,也是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中来解决的。“近代认识论的共同倾向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即认识着的心灵和它所面对着的…  相似文献   

10.
一在哲学中,认识论同本体论不同,是一门反思的学问。它研究的不是人的意识、思维以外的事物发展过程和规律,而是通过(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体现出来的认识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本身。  相似文献   

11.
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认识过程中,主体的生理、心理等各种因素必然要发生各自的作用。研究这些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影响,是认识论的不容忽视的任务。本文试探讨“意志”对主体认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有四。之一,据世界观而形成,为世界观与认识,实践过程之间的中介。世界观为主体把握客体提供了总的思维背景和认识框架,这种背景和框架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此外,世界观也只有内化为主体的思维方式,才能与具体的认识-实践过程发生联系。之二,为认知结构、价值指向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道德认识论是一般认识论的一种基本形式或样式,它与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等认识形式是互相补充、互相作用却又不可相互替代的.1.对于认识论的研究,过去往往局限于自然认识论.自然认识论为人们观念地把握自然客体及其规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各种关于自然客体(包括人自身的自然)的知识和科学体系是自然认识活动的结晶.总的来说,自然认识论在历史上得到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基本上有了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构架.这是人类反思认识自然世界的巨大成果.  相似文献   

14.
实践作为人变革、改造客体的自觉活动,必定伴随着人的思维、认识活动。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变革客体的物质活动与实践活动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总是统一于同一过程的。实践主体的思维、认识活动决不可能游离于实践活动之外。相反,实践活动正是在主体的思维方式的指导下展开、进行的。实践活动运行的方向、方式、过程及结果,一方面固然受制于实践客体的结构、属性、特点等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则受着主体思维方式的支配、控制和调节。所谓思维方式就是主体观念地把握客体的相对稳定的定型化的思维样式。从功能上讲,思维方式是实践主体认识客体的观念出发点,是主体把握客体的内在尺度。从结构上讲,它包括经验、知识、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这些因素交织、统一在一起,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控制和调节作用。实践活动从其展开的程序上讲,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即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决策活动、实施实践方案的执行一操作活动和对实践结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哲学道德认识论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廖小平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流是道德认识论,由此决定了它所应具备的、与西方自然认识论不同的主体条件和运思方式。关于道德认识主体所应具备的认识条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一基本的共识,就是主体必须静心、虚心、无私、...  相似文献   

16.
略论《管子》认识论的主客体关系栗冬生近年来,研究《管子》一书中的认识论思想的文章并不多,本文意在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一下《管子》的认识论思想。一《管子》作者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加以严格的区分。在《管子》的《心术上》中,作者把人的认识看成是主体和客体...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演进看人的不断自我超越本质高清海,张慧彬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形态,它通过人对世界的认识来理解人自身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意义和价值。其不同的思维方式的演变则表现了人的不断自我超越本质。历史上起作用的主要有如下几...  相似文献   

18.
唯识学所建立的重视主体意识的反观与整合的认识论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成果。它的产生与中观学派的认识有着重要联系。唯识学在强调精神因素决定事物意义的前提下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另外,它所论述的主体因素对认识过程及认识结果的影响,以及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这些年来,学界关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相当深入且广泛,如关于认识的辩证法、认识过程中的主客体问题、认识与实践、认识论与科学决策、思维科学研究、虚拟认识论、脑科学、潜意识研究、创造性思维研究等等,成果丰硕,见地新颖。但是现在看来,上述研究多限于对理性认识的研究,而对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纯粹地从主体内部,去考察人的认识能力时,此时的主体自身,必须具备形成这种能力诸因素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这就是思维赖于存在的结构.唯识学把这个结构,放置在一个先验的东西"识"的体性中进行把握,八识便在这个情况下施设出来.八识即:第一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