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咏唱圣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圣歌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神学素养,其涉及神学论域之广泛,几乎触及所有的基督神学命题。而且圣经的一部分,就是由圣歌组成的。圣歌的歌词来源,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选自圣经,(包括《天主教经本》)如《圣母赞主曲》(圣歌集《赞主荣》513页)湘泉天主经》(同上22页)、《信经》(同上M页)等。选自圣经的歌词,其本身就是神学的渊源,内含神学质素自然丰富。上述三首圣歌的歌词,深入探讨其中的每一句,都可展开一个神学命题。这三首歌词蕴含的是基督神学的框架及核心,如天主圣三论、天主启示论、圣母论…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圣乐     
一.什么是圣乐圣乐(Sa-credMusic)一词,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即专指我们的教会音乐。这是千百年来约定俗成的叫法,大致成因有二:一是我们的教会音乐主要服务于圣教礼仪,二是教会音乐的基础是《圣经》。 什么是圣乐呢?在我们的教友中,大致有这样几种说法: 1.“圣乐是做弥撒时唱的圣经。”“圣乐就是为弥撒服务的。”这代表了一部分中老年教友的想法。 2.“是神圣的音乐,在教堂演奏的,用于表达宗教感情的音乐。”“是教会的音乐”等等。这代表了一部分青年教友的观点。 我们认为,以上的认识虽然不甚全面,但无疑都…  相似文献   

3.
书刊推介     
《天风》2013,(5):69-69
<正>《圣歌选集》(第九辑)定价:15元《圣歌选集》是1986年金陵协和神学院创办的圣乐刊物,主要是供各地教会诗班在崇拜、聚会和特别节目中献唱使用。从1999年的第五辑起,改由中国基督教圣乐委员会编辑,基督教全国两会出版。本书是第九辑,共有13首圣诗,大多为中国基督徒所创作。  相似文献   

4.
《友弟德传》《友弟德传》是我们天主教“旧约史书”中的一部名人传记似的经典著作。犹太教和基督新教认为,它是在公元前二、三个世纪间,以“圣经”的形式写成的但不是正典圣经著作。而我们天主教和东方的正教则认为,它虽然未被列为“第一(批)书目”中的“首正典圣经”之中,但却被列为“第二(批)书目”中的“次正典圣经”(Deuterocano nical Bible,简译“次经”或“次圣经”),即被确认为是受天主默感启示的一部圣经著作。人们知道,我们天主教常说:“首经(正典圣经)是(圣)经,次经(次正典圣经)也是(圣)经”,两批书目,在审定时间上固有“先、后”或“首、次”之分,而两者却都是正典圣经,这是毫无疑问的。最近,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了一  相似文献   

5.
圣乐的美     
区别世俗音乐的基督教圣乐,有其特定的神学内涵,因此具有独特的审美本质,它是基督徒宗教意识与生命理想的美学表现。 两千年来,基督徒遵从圣经的指示,“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音乐成为崇拜活动不可或缺的仪式。而基督教圣乐所表现的神学内容来自《圣经》的启示。这部西方文学史、宗教文化史上的典籍,运用十分生动的文学语言叙述、描绘上帝创造万物的大能;表达了对上帝智慧和权力的敬畏;对人类始祖原罪的认同;对上帝舍子救人类罪恶的感恩;还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圣母玛丽亚受孕神灵,圣子降生在马槽等系列传奇色彩的基督教神话故事…  相似文献   

6.
在《希伯来圣经》(或《旧约圣经》)中,囊括150首各种体裁和内容的《诗篇》,历来倍受犹太人和基督徒的珍爱。现代圣经研究强调从形式(即体裁)角度对《诗篇》加以分类,然而,有些《诗篇》作品无法简单归为任何单一体裁,这就需要结合内容对该诗篇进行解读,《诗篇》89即是一例。针对《诗篇》89融赞美诗、先知神谕和哀歌为一体的复杂特征,本文尝试从以色列流亡背景出发来加以厘析,并尝试将之归为“国族哀歌”。  相似文献   

7.
林孔华 《天风》2007,(11):31-33
基督教的崇拜有两个重心:圣乐和圣言。何谓圣言?是指神的话,或日神所默示的圣经;何谓圣乐?所谓乐,是指音乐,但它不是一般概念上的音乐,在此借用圣奥古斯丁的定义:“圣乐是向神唱出的赞美”,是专门献给神的音乐。崇拜是神人之间一种双向式的生命交流,也是一种灵里的相遇。如果说圣言是神向人说话,那么圣乐就是人对神的回应,是人献给神的美好祭物。从圣经及历代教会的崇拜可知,这  相似文献   

8.
这里的《圣经》指希伯来语《圣经》,在内容上相当于《新旧约全书》中的《旧约》。《圣经》不是典型的哲学著作,因为它在形式和内容上主要不是哲学的。从形式上看,《圣经》的表述方式主要是叙事和诗歌性描写,而不是逻辑论证;从内容上看,哲学的或逻辑的思维要求思维的一贯性和不矛盾性,而《圣经》中则矛盾丛生。但是,说《圣经》不是典型的哲学著作,并不减损其意义和价值。作为宗教经典,《圣经》的目的不是教人以哲学,而是教人以信仰和律法,让人知道应该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它的对象是普通大众,不论男女老少、聪明愚昧。对于大众来说,至少…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圣乐,我们的赞美,在教会里既是圣工,又是事工,也是加强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和教会兴旺发达的重要组成部分。感谢天父的恩赐,感谢圣乐委员会在圣灵的带领、充满下,于1982年3月经过一年的辛勤播种挑编、创作了400首赞美诗和42首《短歌》。这本(新编)内容丰富,形式内容多样、多彩,比较广全地推介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色彩的赞美诗(西方创作298首,我们创作102首),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她带领我们众信徒走灵程已有16年了。通过我教众信徒唱诗,教唱诗班唱诗,如今,众弟兄姊妹们都强烈要求圣乐委员会再出一本《中国赞美诗》,因为圣乐当有时代语言。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在教会聆听、咏唱过许多圣歌圣乐,但看到原创的圣乐专辑,还是第一次。所以,当我得到《主赐平安》和《请主悦纳》这两张原创圣乐专辑光碟时,十分兴奋、好奇。先观赏装潢设计,阅读目录等。两部专辑的封面插图,是天主圣三、圣母及诸圣徒的奥迹油画,色彩明亮饱满,构图典雅庄重,恬静且充满激情的动感。视觉效果甚好,似有颂歌的旋律在画面上环绕。  相似文献   

11.
罗黎光 《天风》2004,(3):34-35
赞美诗创作的根据是什么?杨周怀教授在《基督教音乐》这本书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来:“赞美诗的内容是宣扬基督教的信仰和灵性经验”,“所有赞美诗都是根据圣经创作的”,“其神学根据是《使徒信经》和《尼西亚信经》”。这些  相似文献   

12.
陈小鲁 《天风》2002,(2):48-49
圣经马太福音26章30节记载着:“他们唱了诗,就出来往橄榄山去。”据圣经学者的研究,这里的诗即赞美歌,或是犹太教的哈利路亚之歌,或是在逾越节唱的诗篇113篇和诗篇114篇。使徒保罗向早期基督徒提倡的首先是犹太教的诗篇诵唱,其次可能是圣经中所提及的颂歌(canticum),也许还有起源于古希腊的文学性歌曲。19、20世纪在埃及俄克西林古城遗址陆续出土的一些蒲纸残片(俄克西林古蒲纸残片Oxyrynchus Papyri)上记载着基督教的赞美歌(Oxyrynchus Hymn),是所存最早的基督教圣歌。它的歌词是希腊文的,其旋律主要为希腊风格  相似文献   

13.
百合  曲梅 《天风》2006,(8):42-45
上期我们介绍了有关圣乐指挥的“点”、“线”、“面”的理论知识,这期我们要介绍怎样学习圣乐指挥“点”、“线”、“面”的基本动作要领。一、圣乐指挥“点”的基本动作要领圣乐指挥“点”的基本动作犹如拍皮球,,拍到皮球的一瞬间为拍点,主动向下拍好球后,被动向上提起, 为下一次拍皮球作准备。而指挥的动作是:手由上而下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各地教会都在努力推广读经运动。广大神长教友,也越来越意识到圣经在我们的信仰生活中的重要陛。“原来不认识圣经,就是不认识基督”几乎成了大家的基本信念。要想实现《礼仪宪章》对我们“有意识地、主动地、实惠地”参与礼仪的要求,我们基本的想法是需要对礼仪中所读圣经有比较深入的认识。推广读经的条件也越来越成熟,各种版本的圣经也已陆续翻译出版发行,基本能满足大家学习圣经的要求。大家学习圣经的热情很高,这是可喜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如果我们承认“信仰与理性之争”已经不再是20世纪神学讨论的焦点,那并不意味着它退出了神学思考的核心范畴。相反,它所包含的实质内容,褪去中世纪论争的形式,却在新的结构中继续影响和推进二十世纪以来神学思想的发展。这就是天主教神学家谢列贝克斯《信仰的理解》(谢列贝克斯著,朱晓红等译《信仰的理解:诠释与批判》)的出发点:“一、在二十世纪,一个相信天国的《圣经》信息的基督徒如何理解这些信息,如何断言自己这种当代的、崭新的解释就是基督徒的理解途  相似文献   

16.
王雪辛 《天风》2004,(8):14-15
日前收到史奇珪牧师寄来的《史奇珪圣歌作品集》,上下两册另加一本《要用心灵歌唱》的短歌集,使我十分惊喜。 史牧师作为传道人,在讲道上富有属灵恩赐;语言生动活泼、讲解深入浅出,很是感动人的。他在圣歌创作上同样富有属灵的恩赐。他写的圣歌,歌词灵意充溢,直舒胸怀;赞美天父,情深意切;旋律优美动听,易学易唱;和声协调丰  相似文献   

17.
吴孟庆 《天风》2005,(1):56-57
基督教音乐在教内称圣歌、圣乐,演唱的乐队叫唱诗班(天主教称唱经班)。我对圣歌音乐不在行,只因多次观摩聆听,便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基督教圣歌是随着基督教的礼仪而产生的。公元六世纪末,面对各地教堂和修道院杂乱无章的圣歌,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发布统一瞻礼颂歌的诏告,之后,继位  相似文献   

18.
我到堂里去望弥撒,觉得教会里“人与天主”这一纵的关系很明显,念圣经、唱圣歌、领圣体,充满了肃穆而虔诚敬主的气氛。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天风》2010,(2):53-53
笔者有一次到某个教会去圣乐培训,有天晚上,我听到教会弟兄姊妹在唱诗歌,我就想听听他们在唱什么诗歌,我越听越觉得这首诗歌的旋律非常熟悉,我仔细想了想,原来是社会上非常流行的歌曲,是歌颂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成果,是由青年歌唱家张也唱的《走进新的时代》;这首歌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歌曲;但把这首歌词的内容改了,旋律仍然不变,就变成我们信仰的表白,听后心里总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20.
按照通常的解释,作为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之一的“内容”,系指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而“形式”则是指内容诸要素的结构(即内部形式)和外部表现方式(即外部形式)。这样,事物的内部形式即被排除于它的内容之外,而事物的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则被统括于“形式”之中。因此,在探讨和阐述内容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的时候,尽管人们也注意到了事物的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之间的区别,指出了这两种形式同内容之间具有根本不同的关系和联系,但从总体上说,还是将它们当作和内容相对立的同一个东西来看待的。那么,究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