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的《妇女之友》杂志上,曾刊登一篇文章:一位信主的姊妹,嫁了一位不信主的丈夫,但丈夫屡有外遇,还多次当众对她施行暴力,两人相处的时候,又对她实施残酷的人性摧残;迫害她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离婚。但这位姊妹因着信仰的缘故,坚持逆来顺受,从不反抗,也不张扬,后来她死于家中。当法医检验她的死因时,发现她身上满是  相似文献   

2.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3.
金燕 《天风》2003,(8):30-31
有一位姊妹,常常挨丈夫的打骂,她向教会求助,教会说你要有爱心,要忍耐,这是你的功课。一天,这位姊妹的丈夫竟在疯狂之中掐她的喉咙,不是女儿及时相救,这位姊妹就丧命了……  相似文献   

4.
耳闻教会一位唱诗班的教唱者,被“东方闪电”迷惑去了,当时我有点震惊和疑虑:一位信主十六年的姊妹,灵命不能说不长,她的丈夫也是教会的负责人和讲道者,怎么会一下子被异端邪说掳去。她曾对丈夫说:“你放我走,我要跟姊妹们外出跑天路,闯荡江湖。”弄得她的丈夫日夜守住她,教会里也无心去讲道了。其实圣经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弃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  相似文献   

5.
刘凌维 《天风》2018,(8):55-55
一个爱好写作的姊妹在她公众号的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幽闭恐惧症逐渐减轻的见证,她原来无法单独乘坐电梯,现在基本可以一个人乘坐。在评论区,有不少类似"靠主刚强,不要恐惧"的劝勉,也不乏过激的言词,有一条评论说:"爱里没有惧怕,幽闭恐惧症不属于上帝!"这位一向率直的姊妹直接反问说:"癌症属于上帝吗?一些爱主的弟兄姊妹患癌症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6.
蒙恩 《天风》1996,(12):35-36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带领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姊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7.
吴志福 《天风》2017,(5):14-15
<正>当一个人为婴儿换尿布时,连上帝和天使都会微笑笔者认识一位年轻姊妹,她热心侍奉,教会有事随传随到,在不少弟兄姊妹眼中,她是上主的好仆人。而一些了解她实际情况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位姊妹终日在教会当义工而不去工作,生活所需都靠父母供应,这是非常错误的行为。这位姊妹的问题虽然只是极端个案,不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8.
每礼拜天,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个健壮的老姊妹,不是在安排弟兄姊妹就坐,便是在帮助姊妹祷告,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弟兄妹妹。她就是我们教会里的王德荣老姊妹。 王姊妹今年75岁,起初她是一个不幸的人,早年被丈夫遗弃,自己带着几个儿女艰难度日。后来,孩子长大成家了,她信靠了耶稣,神赐给了她一个幸福的晚年,身体健康,儿女孝顺,  相似文献   

9.
灰色姻缘路     
万菊来 《天风》2007,(14):40-41
曹敏姊妹美丽、善良,是某教会诗班成员。27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丈夫。那时,曹敏还没有信主,她像花一样含苞待放,天真烂漫。她体态丰腴,面容姣好,温柔多情,善解人意,总是憧憬着婚姻能够带给她无比的幸福和温馨。  相似文献   

10.
巴图 《天风》1998,(12)
每次的大小聚会,当弟兄姊妹走到教会,进入圣殿时,总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姊妹不是安排弟兄姊妹就坐,就是在帮助别人代祷代求,有时还安慰遭遇患难的和启发引导软弱的弟兄姊妹,她就是义务看管我们教会的李文菊老姊妹。 李姊妹今年63岁,起初她是个不幸的人。早年她爱人因病去世,自己带着五个孩子,孤儿寡母,上有老下有小,尊老爱幼,艰难度日。后来,儿女们都长大成家立业了,她信靠耶稣归向主。信  相似文献   

11.
吴志福 《天风》2016,(9):38-39
有一次,一位姊妹跟我说,上一个主日礼拜结束后,同工们请她留下来一起读经祷告,而她说以前的同学来厦门,要带她们到鼓浪屿玩,因而无法参加。话音刚落,就有人当面斥责这位姊妹,认为她“不够属灵”,不重视主日的重要性,想着世界的玩乐,缺乏敬虔的心。这件事让这位姊妹很苦恼,觉得信主后,有时候连自己一些合理的娱乐活动都被限制了。  相似文献   

12.
霖涌 《天风》2011,(12):24-25
丈夫离世、孩子年幼、生活无助……一个个泰山压顶般的重担压着她喘不气过来,原本幸福温暖的家庭似乎到了支离破碎的边缘。然而,她靠着神的爱和主内弟兄姊妹的关怀,有了活下去的信心,终于走出困境。她——就是厦门竹树堂陈园姊妹。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6)
正有位姊妹跟我交流信仰见证,她说自己十几年前就参加教堂的活动了,可是感觉并不太好。原来当时她和青年团契的弟兄姊妹围在一起祷告时,不少人竟哭了起来,尤其她身边的一个大男生,更是哭得稀里哗啦。这种氛围让她感觉怪怪的,于是就离开了教会好几年,直到偶然参与了某教会事工,才真正信主。  相似文献   

14.
王教佺 《天风》2021,(2):18-19
"信主了,天父让我和我的亲人成为真正的亲人."这是北京海淀堂张二焕姊妹和姜巧仙姊妹共同的感恩心声. 张二焕姊妹出生在山东一个农村家庭."在我的记忆里,家中没有关爱,只有打骂.由于母亲智力有障碍,父亲又嗜酒,酒后见人非打即骂,家里整天鸡飞狗跳,充满了打骂声和哭叫声."因为家里的这种情况,同学们都看不起她,不愿和她玩,她常...  相似文献   

15.
张范英 《天风》1996,(10):28-29
浙江上虞乡下,离教会较远,做礼拜要走20多里路,但爱主的弟兄姊妹却不少。他们爱主的心十分单纯,饥渴慕义,在真道上根基扎实。在众多的弟兄姊妹中间,特别要介绍一位好姊妹,也是众口称赞的好媳妇,她名叫陈巧英。虽然她信主才二年,但她热心追求,灵性长进很快,行事为人与未信主前大不一样,使神的名得到了荣耀。 去年,也就是1995年,她的婆婆得了子宫癌,待发现已是晚期。经过三次手术,卧床不起。  相似文献   

16.
主内同道谁不想有个基督化家庭,一家人每天在主面前同心合意,祷告上主,一同唱诗赞美真神;闲暇之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查考圣经,分享神的话语,那时光该是多么快乐和美好啊!可事实却不尽人意。从你我周围的信徒中就可以发现,全家信的不到一半,往往是妻子信丈夫不信,丈夫信妻子不信,因此,引领家人归主建立基督化家庭已势在必行,那么究竟怎样做到呢?我本人有几点体会,谈一谈仅供弟兄姊妹参考。  相似文献   

17.
病中的爱     
四川黄盼姊妹今年27岁,生了一个婴孩刚满5个月。复活节那天,她抱着孩子来到教堂,与众信徒及香港友人们分享主恩,大家争先抱着她的孩子照相,彼此心中十分快乐。不料,当夜她的丈夫急病发作,第二天凌晨住进了医院。6点钟左右,黄姊妹打电话给教会的同工王伟,说丈夫住院,请求代为祷告。王伟那几天很忙,以为她丈夫那么年轻,身体一  相似文献   

18.
张斌 《天风》2011,(7):58-59,61
若问我们姊妹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心愿,大多数人恐怕会说,一个幸福的家庭,有情投意合的丈夫,有健康活泼的孩子,有稳定的生活,等等。即或是没有结婚的姊妹,绝大多数都希望上帝给自己预备一个合神心意也合自己心意的男朋友,最终指向,也是希望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9.
雪峰 《天风》2013,(5):63-63
某年高考前的一天,我在教会里接待了一位专程前来找我的老姊妹。她对我说:"请为我的孙子祷告,他要参加高考,祈求上帝帮助他考上好的大学。"我问:"平时成绩怎么样?"她答道:"很差,靠着他自己,根本没有考上的可能,所以才要求主帮助,因为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姊妹的话语中,流露着真情,也充满了信心,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盼望没有实力的孩子考上大学,在感情上是没有问题的,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可是,因此祈求上帝施行"神迹",在信仰上是存在问题的。于是,我委婉地对她说:"我可以为你的孙子祷告,但只能求主帮助他正常发挥,而不能要求上帝必须使他考上好的大学。"姊妹不太情愿地点了点头,我们一起做了祷告。结束后,我送她走,她再次叮咛我,他们全家都非常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就这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冀慎杰 《天风》2002,(5):40-40
陈慧丽姊妹今年41岁,是浙江省鄞县洞桥镇耶稣堂的信徒。提起她,教内教外、左邻右舍的人无不交口称誉“介好!”(宁波方言“非常好”的意思) 一、孝敬婆婆的好媳妇陈姊妹的婆婆朱小娥长辈是一位信主30年的老信徒,信仰虔诚,灵命丰盛。在婆婆的言传身教下,陈姊妹于1988年归入主内,从此,她与婆婆同走一条路,同拜一位神。在奔走天国的道路上,婆媳二人彼此相爱,彼此勉励,心心相印,同甘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