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山魁夷是日本现代最著名的画家,其风景画以触动人心灵而被喻为“心象风景画”;川端康成是日本现代最著名的作家,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东山的画作和川端的小说都着力表现日本传统的审美理想,“显示宁静中温馨而细腻的美感”。  相似文献   

2.
李双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男高音歌唱家,他曾给几代中国人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歌声.李双江娴熟的技巧,真挚的情感,动人的音色,丰富的曲目,独特的风格,使他成为中国唱法的卓越践行者.  相似文献   

3.
人文精神的前提是以人为中心。从维护个人尊严和自由,到关注人类平等权益;从针对人生的现实关注,到展望人类前景的终极关怀;因而成为人性发展的普世眭需求。优秀的画作之所以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不仅是由于它们显示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更在于它们闪耀着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人文精神。正是这种人文精神,在代表中国传统绘画主流的文人画中,这种人文精神挥发得尤为淋漓尽致,赋予了中国绘画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被称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表达出其内心浓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特色.肖邦的钢琴练习曲有它独特的魅力,不仅保持了古典传统练习曲的精髓,还发展了练习曲的技术难度,并在发展技巧的基础上,融入了个人细腻的情感以及对祖国的思念.《离别》练习曲就是其杰出的代表作品,具有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川端康成的代表作之一,《雪国》独特优美的气息增强了小说的生命力,结构松散,实则煞费苦心,甚至可以说,正是对生命平淡自然的本真体会成就了《雪国》,来自于生命的真实体验和本真的情感经历赋予了小说经久不衰的魅力。生命直觉是《雪国》内在结构的根基,它控制了小说表面上看似纷繁芜杂的语句,通过发掘脉脉不息的内在世界,原原本本呈现真实可信的内心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其文本十分切合生命直觉主义的经典要义。  相似文献   

6.
目击证人暗示感受性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示感受性指一个人对误导信息的易感性或抵抗力.在目击证人记忆研究领域,有两种暗示感受性:延迟的提取错误和立即的误导信息接受.研究者用不同方法对这两种类型的暗示感受性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进行整合.这对司法实践中证人证词真实性鉴别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世纪罗马尼亚著名现实主义画家柯尔尼留·巴巴《从田间归来的农民》作品的分析,从组织构图、人物造型、色彩技巧及用光四个维度,来讨论巴巴的绘画风格,探索他高超的写实主义技巧,诠释其作品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家独特个性、自由人道精神和深沉大气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人眼对颜色感受性的特殊变化是依赖于人的情绪状态的.  相似文献   

9.
“释教歌”是佛教与和歌的完美结合,它以和歌的形式诠释佛教教义的底蕴,赋予以歌咏男欢女爱为主的传统和歌以新的活力。日本的平安时代出家隐遁蔚成风气,以佛教大昌为背景的“释教歌”是这一时代和歌歌坛的一朵奇葩。强烈的佛教信仰与高超的和歌技巧相结合,使出家隐遁歌人成为释教歌创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微型小说的人物美是微型小说艺术美质和创作规律的集中体现。本文立足于微型小说的美学意识和审美特征 ,从勾勒性格的亮点、摹写心灵的震颤以及折射理念的火花三方面 ,探索了微型小说在自身文体特征的限制中塑造人物形象的美学个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医学贯穿“医乃仁术”的人文主义精髓.本文就中医儿科学中独特的诊疗方法、用药经验、预防护理以及医患沟通技巧方面对中医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体现进行了初步探究,认为挖掘、研究重塑中医学的人文精神,对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促进中医药发展都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新小说”流派出现并逐渐风靡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作为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米歇尔·布托尔在其力作《变》之中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叙述、形式等方面对传统技巧的继承与创新和对写实和心理描写折中运用的高超技艺。同时,小说中人物符号与城市符号的重叠,三角关系的架构、错落有致的时空交接等都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此外,小说在形式上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我们现实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赵冬玲 《美与时代》2004,(12):62-63
花道是日本独特的传统插花技巧。它是将植物的枝、叶、花按一定程式和造型插入花器,既起装饰和欣赏作用,又由此表现自然万象,寓示宇宙哲理。亦通称生花,意为使花在宇宙中永生。花道表现的是日本人对自然的眷念,这种眷念既滋养了爱美的感情,又构成了深植于生活的民俗信仰。  相似文献   

14.
吴明霞 《心理科学》2000,23(3):373-374
1 引言个体差异是催眠领域的核心特征之一 (Kirsch&Lynn ,1 998)。催眠个体差异的决定因素可能因暗示语性质不同而不同 (Woody等人 ,1 997) ;催眠感受性的个体差异可能是类型上的而不是维度上的 (Oakman&Woody ,1 996)。也就是说 ,在催眠感受性高的人和感受性低的人之间 ,有一些根本区别 ;另一个有关个体差异的研究 ,将催眠感受性高的人分为易产生幻觉与不易产生幻觉两类 ,功能性脑表象揭示出这两类人脑激活的模式有显著差别。这种差别不仅表现在幻觉这样的复杂情境中 ,也表现在简单情境中 ,因此催眠感受性高…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一生求真,趋善,爱美。他认为艺术不是技巧的事业,而是心灵的事业。学习艺术须涵养心灵和眼光,由此可抵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沟通的审美境界,即生命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功能主义又以两种方式隶属于物理主义,即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和还原的物理主义,金在权属于后者。金在权一方面指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在理论上的不协调性,另一方面承认还原的物理主义在感受性问题上遭受挫折,退而主张有条件的或局部的物理主义,即"接近充足的物理主义"。然而,感受性对于心理性质而言具有某种普遍性,物理主义在感受性问题上的败退意味着大规模败退,远非金在权所说的"接近充足"。  相似文献   

17.
禅宗的意义,是在精神境界中以"静"为基础寻找心灵存在的过程。日本庭院规划设计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浓缩,并结合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园意境,让人身处该空间去感受内心的世界,达到"无我境界",使心灵得以沉寂,将禅意发挥到极限。文章从禅的起源出发,介绍禅的发展过程,并结合艺术表达方式总结日式禅意美学空间构景的手法,阐述禅意与园林美的相互依存关系,最后以典型日式枯山水实例来分析和证明日式禅意美学和园林节奏、韵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重要作曲家.他在作曲、指挥、音乐评论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李斯特的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具有鲜明的民间音乐色彩,体现了他高超的作曲技巧,演奏技巧以及深厚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19.
陈染的作品把诗和散文的特点融进小说,构筑出轻灵诡异、别具一格的艺术世界.她的这种独特风格与先锋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陈染笔下怪异的意象、诡谲的氛围、匪夷所思的词句组合、出人意料的故事结构,使其作品焕发出奇光异彩.陈染面对现实不从俗不苟同,坚持独立的精神立场.她忠实于自己的心灵感受,对身体经验进行感性而诗性的书写……这一切,使她的作品给人一种追求美好、追求生命自由的强烈感受.  相似文献   

20.
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有其独特作用,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创伤问题,而且可以使心理障碍患者的自我形象、自尊或自我概念、社交技能等得到提升,促进语言的发展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机理是,绘画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它作为一种人类心理意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发展象征性的语言,能触及人所不知的心灵感受,并能创造性地将它们整合到人格里,直至发生治疗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