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美学与科学理论———答樊嘉禄先生山东针灸研究所全息生物医学研究室(济南250014)陈少宗笔者在《医学与哲学》1994年第6期曾发表“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一文[1](该文的原名是“从科学的美学原则看全息生物医学理论的科学价值”,编辑加工时更名为“...  相似文献   

2.
拙文"如此论证'推不出...'"[1](文[1])指出了陈少宗先生"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2]一文(文[2])的逻辑问题。笔者不懈的是,陈先生的新作"科学美学与科学理论"[3](文[3])中,虽提出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但仍坚持文[2]中某些难以成立的论点。为辨明真理,本文就科学假说的美与真理性的关系问题再次就教于陈少宗先生和对此有兴趣的读者。陈先生认为,"'科学认识正确与否'之说是自相矛盾的,应修正为'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否'。"理由是:"既然是科学认识,那么一定是经过了实践的最终检验,否则怎么能将认识称之为科学的…  相似文献   

3.
如此论证“推不出”———与陈少宗先生商榷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史研究室(合肥230026)樊嘉禄一《医学与哲学》1994年第6期刊载的陈少宗先生《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一文(以下简称“陈文”),从科学美学的角度对全息生物医学的科学性作出证明。笔者认为,其立题...  相似文献   

4.
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250014)陈少宗科学美学是由自然科学和美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我们知道,自然科学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具有无限深入自然现象本质的能力。一切科学理论对于实践的有效指导,就在于它们是从无数个别现象中抽...  相似文献   

5.
全息生物医学理论隶属于经络范畴吗?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济南250014)陈少宗贵刊1995年第5期刊登了马文光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怎样才能科学地评价全息生物学”(以下简称“马文”),该文对张颖清的许多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譬如关于张颖清对全息胚的定...  相似文献   

6.
孙学刚等先生从1998年9月到1999年3月,在《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了3篇评论中医的文章。中医学作为一门饱经历史沧桑,立足当代,面向未来的学科,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正视各种各样的批评,其恢宏的气度,正是不断前进的活力之一。作为一代中医学人,都有促进这一传统科学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责任。但孙学刚等人的3篇文章:《实用主义对中医学的消极影响》[医学与哲学,1998,(9)]、《医学经验主义的贫困》、[医学与哲学,1999,(1)]、《中医现代化的哲学思考》[医学与哲学,1999,(3)],并没有…  相似文献   

7.
《医学与哲学》1998年第10期刊登了王国富同志的一篇题为《应从辩证认识论高度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文章(以下简称辩证一文)。王国富同志这种探索心理活动规律的精神令人钦佩,关于界说的评价笔者已发表文章阐述过[1,2],在此不想重复;但笔者认为辩证一文并不辩证,其概念混乱不清,推理错误,辩证的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并且辩证一文完全没有领会弗洛伊德理论的精髓。辩证一文说:“我又将意识合并到社会化心理中,因为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这样体现了意识的本质属性。意识这个词我避而不用,还主要因为这个词实在不‘通俗…  相似文献   

8.
易矩阵与Hadamard矩阵王俊龙在文[1]中笔者给易矩阵下了一个恰当的定义,同时也设定了易矩阵的加法和乘法运算规则。易矩阵理论的建构主要是结合易图衍生的实际需要而产生的,文[2]已显示这种新型的易矩阵在易图设计中的优越作用。严格说来,易矩阵与通常的...  相似文献   

9.
论理论思维在认识客观世界上的作用浙江省奉化市宁波日月厨房设备有限公司(315500)叶纯德《医学与哲学》1994年第2期刊载《倡导新思维,扶持新学派》(以下简称《新》文)一文,读后感慨颇深,特别是《新》文中提出:“敢于发表对某种传统权威观点挑战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解释──从《解释的逻辑研究》谈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是亨佩尔(C.G.Hempel)和欧本海姆(P.Oppenheim)合写的名文《解释的逻辑研究》发表50周年。自从该文于1948年问世以来,科学解释一直是科学哲学领域长久不衰的热门话题。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关于这一论题的研究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同时也引出了一些诱人的难题。评析已有的成果,解答遗留的难题,探索新颖的思路,提出合理的新见,乃是本文的主旨。正是在《解释的逻辑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了科学解释的恰当性条件:(R1)受释项(explanandum)必须是施释项(explanans…  相似文献   

11.
在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的讨论中,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理解主体性原则,以及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关系。《哲学研究》1990年第2期发表的朱德生同志《从主体性说起》(以下简称朱文)一文对此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在某些问题上同朱文有不同看法,特写此文与朱德生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2.
禅宗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东方文化的独特性造就了禅宗思维的民族特色,它的全息视角集中华传统文化之大成,使禅宗美学成为世界美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禅宗美学使东方美学在"美本质"问题上避免了陷入西方美学的形而上学的泥沼.然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对禅宗美学的研究还远远没能得到真正重视.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禅宗文化热的盛行,禅宗美学研究的热度也慢慢升起来,至今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到目前为止,对禅宗文化中的全息视角的研究和发掘还远远不够,把"全息观"引入禅宗美学研究的更是寥寥.其实中国古代学者在哲学、美学、诗学领域关于"大美"、"圆融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具备了"全息学"的萌芽,当然,若与严格意义的"全息美学"相比仍有相当的差距.因此,本文拟把现代"全息学"引入禅宗美学研究,为"全息美学"的构建做些理论尝试.  相似文献   

13.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纯注重身体(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医学模式转化。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1]。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常常是认知偏差。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认知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4.
康德目的论思想的精神原则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目的论思想的精神原则及其时代意义刘钢目的论是一个长期为康德所思考的问题。早在《判断力批判》发表之前,康德在《对优美和崇高的感性的观察》(1764年)一文中就结合对美和崇高的分析首次探究了目的论问题。1788年,康德发表了《论目的论原理在哲学中的运用》一文,进一步对目的论问题做了研究。然而,多少有些使人感到意外的是,康德的目的论思想并未受到大多数康德思想的批评家的重视。其原因固然很多,但是,批评家们对康德目的论思想中所包含的改造传统目的论和建构先验主体性原则的理论意图缺乏足够的认识,恐怕是主要…  相似文献   

15.
田齐的建立     
田齐的建立[日]太田幸男著路英勇译[编者按]此文系太田幸男先生的《关于齐国田氏》一文的第二节,有删节。这篇文章共分三节:一、齐国田氏与春秋末期邑制国家体制的崩溃;二、田齐的建立;三、田齐的灭亡。一、田常与田氏集团齐简公四年(公元前481),田乞之于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美学的全息性研究是把现代全息学引入中国古代美学研究的一种尝试,对于传统美学研究方法也可谓一种突破与创新。在目前美本质问题陷入"本质主义"悖论怪圈的现状下,此种尝试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应该说从全息学角度研究美本质问题必将有助于克服几千年来美本质问题上所笼罩的形而上学阴影。  相似文献   

17.
因果律、自然律与自然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果律、自然律与自然科学张志林1、导言:本文的基础及任务1—1在《因果关系的状态空间模型》[1]一文中,我揭示了因果关系的五个语义学特征及四个本体论承诺,并借助状态空间模型方法提出了一个因果关系的新定义:事件E1是事件E2的原因,当且仅当(i)客体X...  相似文献   

18.
《哲学研究》1987年第1期发表的汪信砚同志的《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一文(以下简称“汪文”)提出,“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的古老理想已经破灭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非经典认识论的首要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它以主体为轴心”。笔者认为,这一立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为自然科学,不论是近代的还是现代的、实验的还是理论的,  相似文献   

19.
进化,肿瘤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肿瘤的本质!北京铁路总医院(100038)姜国俊廖世栋同志“肿瘤细胞的本质是进化”一文在《医学与哲学》1990年第3期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了争鸣,反对者远多于支持者。笔者同意廖氏的结论,但在理解上与廖氏有所不同,在此结合争鸣中反映出的一些问题来...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脏器概念应该反映出脏器间的联系吗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济南250014)陈少宗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教授曾发表过一篇题为“中医五行学说的哲学、改造与未来”的文章,[1]文章对中医五行学说演变的文化、中医五行学说的地位和合理内核及中医五行学说的改造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