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七九年十月九日至十八日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自然辩证法讨论会。这是三十年来,我国自然辩证法领域讨论理论问题的第一次会议。会议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自然辩证法理论研究工作有重大意义,自然科学需要自然辩证法,我国四个现代化需要自然辩证法。因此,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研究自然科学发展中提出来的新的哲学问题。哲学在这方面的每一进展,都会影响自然科学的进程。同时,这些科学问  相似文献   

2.
今日非洲哲学和哲学家的作用——特别是在科学领域中的作用——是最近在贝宁人民共和国科托努举行的国际哲学讨论会的主题。关于是否要单创一种非洲哲学的问题,讨论中发生一些误解和不可避免的分歧,在此姑且不谈。我打算论述一下,为了促进非洲哲学的发展,非洲需要什么样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     
四、要记述1966年至1976年之间解释学发展的热门时期,困难的确不小。限于篇幅,我们只能谈一下:(1)一些主要的关于解释学的讨论会;(2)几种关心解释学问题的杂志;(3)圣经解释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4)一般性的和有关文化方面的解释学在这一时期的发展;(5)解释学向其他知识领域的渗透和它与这些领域的交流情况。 (1)讨论会在这一时期举行了许多关于解释学或与解释学有关的会议,举行这些会议的地方或部门有:德鲁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就物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983年,关于物质论即马克思主义物质学说的研究,被列为“六五”计划哲学研究的重点项目。要在这个项目的研究中取得切实的进展,又存在着许多困难。现将我们初步意识到的二十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提出来,希望关心这些问题的同志贡献自己的意见,共同推进“物质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1.引言电子计算机科学中有许多研究领域不论在指导探究的难题方面,或是在做出的解答方面.都与哲学交叉。我认为,这些领域在今后20年内,对哲学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的这些分支也可能变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或者,它们的内容也可能渗透到一些现存的科学中去,如生物学和生理学。无论就哪种情况说,哲学将失去其传统科目的一些内容。我想很可能哲学研究丧失的地盘比心理学与哲学分离时要大得多。心理学带来了解决某些以前属于哲学问题的古老工具——实验方法;而计算机科学带来了新的工具——计算机。哲学应当如何迎接这场挑战呢?过去,哲学以转换和精炼它的兴趣的方式来对这场挑战  相似文献   

6.
荷兰学者谈文化哲学的新进展徐兰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哲学系主任赫瑞菲教授于1994年5月1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就“文化哲学的新进展”谈了国外的研究动向和他本人的见解。他的报告涉及以下四个问题:(一)共性的文化与个性的文化强调共性的文化的人认为,...  相似文献   

7.
当代心智哲学研究的12个问题及其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古希腊文明时期起,人类就开始了对心智(m ind)奥秘孜孜不倦的探索。然而,在20世纪后半叶之前,心智在哲学中的研究一直处于非主流状态。在过去的30年里,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智哲学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论题之一,它带动和涵盖了其他许多哲学分支的研究。心智哲学的当代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John R.Searle)甚至指出:“50年前语言哲学被认为是‘第一哲学’,现在这一位置由心智哲学所取代。”[1]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塞尔在他的新作《心智》一书中总结了当代心智哲学应该加以深入研究的12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是在笛卡尔传统…  相似文献   

8.
1986年5月20日至24日,《哲学研究》编辑部、杭州大学哲学系、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和浙江省哲学学会在杭州联合召开了认识与价值问题讨论会。与会31名代表,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价值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普及与提高问题,是当前实践向我们提出的重要问题之一。我想在这里提一下这个问题。哲学要普及。要扫除愚昧,启发人们的智慧,非普及哲学不可,——这是毛泽东同志早在他革命活动初期便提出了的问题。多少年来,我们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一直强调宣传唯物论,宣传辩证法。我们过去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这些工作也可以说为今天的普及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一般说,我们在这方面的认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在我们哲学工作者中  相似文献   

10.
1981年12月25日至26日,辽宁省外国哲学学会在沈阳召开了会员大会。会上有关同志分别介绍了全国首次日本哲学和哲学史学术讨论会、全国中外比较哲学讨论会、纪念康德、黑格尔学术讨论会和第二次全国外国当代哲学学术讨论会的情况。与会同志讨论了当前外国哲学史研究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讨论集中在异化与人道主义以及如何对待欧洲哲学史这两个问题上面。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柏林洪堡大学马列主义哲学系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数学哲学问题方面的代表和东德科学院中央哲学研究所科学发展哲学问题方面的代表,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联合在屈隆斯波恩召开讨论会。在过去四年里,会议是在“关于发展的科学——科学的发展”这一主题下举行的。这种传统的会议原来是洪堡大学哲学研究所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讲  相似文献   

12.
1979年底,苏联《哲学问题》杂志编辑部举行了一次关于人的问题的讨论会,《哲学问题》1980年第7期发表了这次会议的部分发言材料,该杂志还准备在以后开辟专栏继续就人的问题发表文章和评论,并准备会同各个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哲学界的人士举行园桌会议,就人的问题展开一系列专题讨论。在苏联,象这样专门就人的问题举行会议和展开大规模的讨论,这还是不多的。苏联哲学界普遍认为,人的问题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哲学认识世界的中心问题”。《哲学问题》1980年第7期发表的人的会议发言材料共9篇,它们的题目是:《哲学中的人的问题》、《人的问题的哲学意义》、《人的完整概念研究》、《批判资产阶级关于人的概念》、《人的问题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问题的综合研究基础》、《个人的才能发展及其预测问题》、《社会-哲学分析和具体科学分析必须统一》和《人类从史前时期向人类史时期过渡和人的发展》。对于苏联各界在这个问题上所发表的见解,我们将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言论,陆续予以刊登,仅供我国各界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们在考虑和讨论时参考。这次发表的是该杂志的编者按和会议上的两个发言。  相似文献   

13.
学术界对翻译问题谈论得很多.作家乐意谈、职业翻译家当然也乐意谈,甚至语言学家也要对这种同最古老的文化一样历史悠久的活动说上几句.我们愿意在这里提出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对于这个经常谈论的问题来说虽然并非完全有新意,但至少是利用了翻译工作者长期研究和实践的一些成果,我们希望这些看法能够指出一些对于展开进一步讨论有所裨益的方向.我们首先要做的,只是要探讨"翻译"这个概念本身的含义,要象所有的职业语言学家那样进行这方面的探讨——显然过去不常这样做——,也就是说,研究这一概念所表现的一种或多种形式.在这里,一项认真的研究可以  相似文献   

14.
关于老子哲学的讨论,现在是一步步地深入了。我在“关于老子哲学的两个问题”里面所说的甲乙两方,都根据材料,把自己的论点重新发挥,暢所欲言庵帧鞍偌艺亍钡男缕?是学术界的大喜事。我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那篇文章写成以后,又读了关锋同志和林聿时同志“论老子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本质”和“再谈老子哲学”,得了不少的启发,但是觉得还没有被说服。关锋同志和林聿时同志指出甲乙两方争论“有关键所在;关于‘道一生’、‘无生有’便是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再谈老子哲学》)。我同意这一点。现在我们能够指出甲乙两方争论的主要分歧点之所在,这就是一个进步。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就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世界哲学》2010,(2):F0003-F0003
应用哲学在当代西方正日益为哲学界以及整个社会所关注。这里的“应用哲学”概念包括了通常所说的“实践哲学”、“公共哲学”等,是指直接关系到实践领域问题的哲学研究,它表明,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许多话题都可以用哲学分析和批评的方法加以处理,这些话题必然直接涉及到价值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论逻辑学、数学和哲学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是日本著名的分析哲学家和现代逻辑学家。本文着重谈在逻辑学领域如何应用数学和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知识的问题。虽然日本逻辑发展比欧美迟缓,但是他们勇于引进和不断革新,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这也是我们要介绍日本逻辑现状的一个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记者:听说您原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是什么原因使您转而从事哲学研究的呢? 答:这件事说来话长。简单地说,个人职业的这种转变,是由当时社会为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所提供的机会和我个人的选择所促成的。记者:那么现在您对自己当初的这种选择有何感想? 答:说实在的,我觉得没必要过多地对这个问题谈"感想",这一切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18.
1999年4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乔治·格雷西亚教授应邀来华进行学术访问,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等作了题为《美国公共生活中的哲学》的讲演,受到国内哲学界的关注和兴趣。现择要简述如下。格雷西亚教授说,他要谈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在现代美国公共生活中,是否还有哲学的位置;二是不管哲学在美国人公共生活中的实际地位如何,哲学是否应该在其中有一席之地,哲学家是否应该在讨论公共事务的时候起到自己的作用。对这两个问题,他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哲学和哲学家的含义,也取决…  相似文献   

19.
实体(Substsance)和属性这两个概念,居于许多哲学问题的中心地位,这些问题源于古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当然,这两个概念近似于前哲学阶段的常识。然而,尽管我们已经熟识事物及其特性之间的差异,尽管同一事物在不同时候以不同现象出现时我们依然能够认出它们来,但是当我们准备对这些熟识的事物作详细研究时,这些常识性的概念又会引起一大堆问题。例如,我们说,  相似文献   

20.
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①但是,一方面,在以前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并没有利益问题的地位,利益问题往往被当作伦理学、政治学或者经济学的内容而被排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之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当代人类社会中的利益问题又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内容、新特点。就此而论,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利益理论已经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完善内在要求和在新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问题。本文仅就利益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谈一些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