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矛盾:治标与治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端,是围绕对所有制结构改革展开的讨论。似乎改革起步很少涉及这一令人敏感的区域,然而实践总是从各个方面触及到经济社会的“中枢神经”。相似的历史现象果真出现了两次。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的时刻,所有制改革被重新提起。天时、地利、人和。人们预感到,一个适应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有制结构,必将随改革的纵深发展而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所有制问题是经济伦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确立所有制评价的伦理标准 ,对所有制问题进行伦理审视 ,探求道德完善的现代所有制形式 ,有助于为我国的经济改革提供必要的伦理支持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与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社会主义所有制是公有制(实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而不是共产主义的社会所有制为理论前提(参见拙文《社会主义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吗?》,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3期),考察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结构及其矛盾,进而探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制度入宪肇始于德国的<魏玛宪法>,自此,许多国家的宪法开始出现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国家干预的条款.然而,由于对经济制度的宪法属性的忽视和对宪法政治功能的偏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宪法规范的形式明确规定"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然而私人财产权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的平等,某种所有制经济能否占"主体"地位应视其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而不应由国家基本法直接规定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主次地位.本文基于经济制度宪法属性的分析,提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宪法表达模式,以期避免经济制度因不科学的设定而频繁修改,使其能够稳定地指导经济立法和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决定 ,在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同时 ,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 ,促进卫生机构和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1 ] 。这是进入 2 1世纪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历史任务。1 深化改革的关键切入点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从 80年代开始 ,首先进行了医疗机构所有制结构调整 ,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 ] ,从而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 ,卫生事业单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也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经济管理、人事制度等方面 ,采取了多种改…  相似文献   

6.
程启智 《学海》2013,(1):93-102
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实际上是一个由所有制和依赖关系构成的二维理论体系,二维生产关系理论是正宗的马克思的理论.但受前苏联所有制教条影响,我们长期仅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导致生产关系理论的重大缺憾,因此当前急需研究和发展马克思的依赖关系理论.本文通过文本研究,发现二维生产关系理论在马克思的早期论著中就有思想雏形,但是在他与恩格斯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才正式形成,最后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得以完善.然而,即使是在所有制范式的政治经济学即《资本论》中,马克思仍然运用了依赖关系理论.所有制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以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理论武器;而依赖理论的主要任务,是揭示人们在生产中的交往与合作关系的规律,以为经济社会的有序运行提供理论解答.所以,后者对于当下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来说具有更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我国从农村到城市出现了经济改革的大好形势。经济改革的进展为思想理论界也包括伦理学界,提出了不少理论问题和思想问题,迫切需要作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由于我们长期在“左”倾思想影响下,有些同志自觉不自觉地从道德进步的角度非议经济改革。我们这些从事伦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同志,有责任、有义务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对此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扫除思想障碍,为经济改革鸣锣开道,以促进和保证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在这里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有三:一是把经济改革同道德  相似文献   

8.
经济体制与道德的关系,在目前理论研究中尚未受到重视.然而,事实上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是会强烈地引起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原则规范的变化的.因此,在研究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时,除了应着眼于经济制度与道德的相关分析外,还应注意经济体制对社会道德的影响.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人们的经济利益是由社会的生产关系规定的.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方面的总体倾向.但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并没有规定社会生产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来进行运转.在保持社会所有制格局不发生  相似文献   

9.
董志勇 《现代哲学》2006,1(6):112-120
人的所有制是被用来从总体上表明一个人类共同体内部各成员之间占有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关系;人的所有制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它是区别和划分人类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一个比生产资料所有制更为重要和更为基本的社会所有制的存在形式;人权概念是一个先后为在相关人类共同体中分别建立和维持人的公民所有制、劳动力的公民所有制、公民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人格的公民平等、人的个人所有制、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个人所有制的劳动者人身所有制、婚权的个人所有制和使包括所有成年女性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年成员享有人格的人类平等、劳动力的部分社会所有制等社会制度而被提出来的哲学概念、法律概念和政治概念。  相似文献   

10.
人们在讨论共产主义的特征的时候,往往着重经济政治方面,忽略人类自身的状况,这是不够全面的。如果说在夺取政权的年代和在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时期,在这个问题上的疏忽还不会直接影响到实践的后果的话,在今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已经提到日程上的时候,对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不加讨论则将会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当改革的潮流在社会主义国家兴起的今天,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89年12月19日至23日,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社科院哲学所、首钢研究与开发公司等11个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了“承包制理论研讨会”。对于企业的“承包制理论”,我国企业界曾经召开过讨论会。这次是理论界和企业界联合起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的一次盛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之所以要承担这次会议的主要发起者之一,其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推进哲学工作者深入到改革中去,研究和探讨改革中的哲学问题。下面侧重从哲学理论的角度来反映会议讨论的内容。一、承包制中的“全民所有制”剖析代表们认为,探讨承包制理论,要从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关系范畴和所有制问题入手,同时,要首先确定概念的含义。这次会议讨论的承包制是专指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承包制。全民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主要的体现。要确立承包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头条位置刊载在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65年第7期上。文章共分三部分:一、个人所有制在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二、个人所有制的结构;三、个人所有制发展的趋势。作者妄图从理论上为苏共不断遭到失败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农业政策作辩护;竭力从马克思和列宁那里为个人所有制的存在寻找根据,说什么列宁“屡次强调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企图用所谓社会全体成员有同等权力享用社会消费基金的美妙幻想来欺骗和安慰那些生活水平极低的劳动者,从而模糊新资产阶级分子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差别;大力鼓吹“物质利益原则”的作用,说它是“顺利解决农业方面的什务的极为重要的刺激物”,批评“不久前曾无根据地对工人和职员的个人副业加以限制”的作法,并得出荒谬的结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所有制始终是满足劳动人民需要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共享利益是新时代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包括劳动与资本共享利益,还包括不同所有权资本共享利益等。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也出现过为缓和劳资矛盾和抑制通货膨胀所提出的分享利益模式,诸如净利润分享、纯收入分享及员工持股等分享经济模式,但由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所有权绝对垄断利润的地位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关系,要素地位及分配制度都存在着不平等,企业共享利益难以实现。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企业共享利益提供了根本保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特别是当前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各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于企业,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效率,而且保障了共享机制的公正实现,使企业共享利益成为可能。企业共享利益的公正实施可以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坚持、劳动力产权的确立、公平的员工持股制度、混合所有制的平等合作以及风险共担机制等措施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我国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现状及存在挑战,对混合所有制医院建立和发展的现实背景、政策背景进行了简略的分析,分别从患者需求、混合所有制医院自身发展、投资双方意愿的角度分析了混合所有制医院建立的动因,并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举例分析了不同办医主体共建混合所有制医院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捷尔医院)的办院实践,发现混合所有制医院在我国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挑战,进而分别从政策、投资者、监管体系和人才留用方面对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大幅度调整,私营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在我国经济改革新格局中重新萌生并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生力军。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近30年的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市场主体的形成。然而,这并不意味...  相似文献   

16.
(1990年s月26日至同年9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完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论一一驳马克思主义“多元郑强安徽师大学报(社)199。年第3马克思主义应该怎样对待现代西方思潮辛如文 汇报1990.5.15马克思恩格斯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理论贡献张国平 学术交流199。年第4期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两个转变,的比较李宝怀 社会主义研究1990年第4期“合力论,与“经济条件”归根到底决定论冯春 明内蒙古师大学报(社)1990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哲学体系及其启示曹玉文 学术月刊199。年第7期马克思所说的古代所有制形式并非奴隶所有制形式 杨共乐陈凤姑江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当前的经济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起着独一无二的、关键性的作用。国有企业集中了大量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自身,而且影响到整个经济体制。比如说,经济组织的独立性和社会责任问题;社会所有制问题;对于所有类型企业的平等对待问题;政府机构的作用问题;以及与国际经济的关系问题等等。中国经济前景的好坏取决于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有各种文字的大量文献,我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无法接近这样大量的文献资料。然而,通过阅读《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的一些中国学者的出色的文章,通过与中国学者的谈…  相似文献   

18.
洛克财产权理论为后世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辩护奠定了劳动原则与个人所有原则。从表面上看,洛克财产权理论的两大原则与马克思劳动理论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事实上,马克思通过以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和以占有他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区分,证明了洛克的劳动原则无法成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正当性依据;并根据商品所有权规律向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转化,揭示自由主义在为资本主义所有制辩护时陷入劳动幻象的根源与机制。同时,马克思在劳动力商品化的分析中通过描述劳动者与劳动力分离的历史过程,对洛克自我所有原则进行前提性批判,即人与人格的区分是自我所有原则的前提,而人与人格的区分是历史的产物,而非自然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经济改革就是要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深入探索生产关系的结构和性质,不断完善生产关系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并且正确地抉择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一、生产关系是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伦理学会‘改革与道德’理论讨论会于去年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苏州举行,会议就经济改革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探讨,并有重点地讨论了道德教育在经济改革中的重大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