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不想带着无奈的表情接受非完美型设计,那我们试着用创意调配新设计,再造你身边触手可及的生活小物,活化它们的灵魂,满足那一触即发的创意梦想。  相似文献   

2.
如不想带着无奈的表情接受非完美型设计,那我们试着用创意调配新设计,再造你身边触手可及的生活小物,活化它们的灵魂,满足那一触即发的创意梦想。我们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胶皮手套戴着太大了!或是另一只哪去了?你不满意它单调的外观吗?还是不太实用的设计?为了让这双最勤劳最容易出汗的手活力无边,我们让你看到绝对足够的理想改造  相似文献   

3.
智慧语丝     
正有两种人需提防: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笨蛋的聪明人,另一种是以为所有人都是聪明人的笨蛋。幸福应该是来得巧,而不是来得多。就像口渴时喝上一杯冰麦茶,而不是吃撑时再上满汉全席。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正我总是记得一个比喻:如果别人对你的看法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会被镜子里的形象吓坏。我总是不大容易忽略别人的看法,因为从小比较虚荣。可是人生经历告诉我,不能不改变这种羞涩和敏感,否则没法活下去。——李银河人是追求理由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来自于我们心底的磨床——那就是我们对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6.
智慧语丝     
正当你很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经常被别人骗;当你经常被别人骗了之后,你就会不再容易相信别人;当你不容易相信别人时,你就会开始只相信自己;当你很容易相信自己时,你就很容易被自己骗。——朱德庸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柴静《看见》一个人越有思想,发现有个性的人就越多。普通的人是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帕斯卡尔《思想录》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其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活哲理。假设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审视,它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普遍规律,即别人如何对待你,是由你自己决定的。你对待别人的态度、你的行为风格是引起别人对待你的特定态度和特定行为反应的原因(即刺激);别人的  相似文献   

8.
在热带有一种常绿灌木,它的果实呈深红色椭圆形,内有两粒种子。种子炒熟制成粉可作饮料。这种饮料喝起来清新爽口,且有兴奋、健胃作用,所以,颇受欧洲人喜爱。就是在中国,它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这种饮料就是咖啡。很多人都喝过咖啡,但是,未必知道咖啡的来历。说起来,这里面  相似文献   

9.
在乎     
正在乎别人是没有尽头的,而且,别人也未必在乎你的在乎。你小心翼翼,既怕对不住这个又怕对不起那个,最后,你对得起整个世界,却没有对得住自己。人不能自私,但也不能没了自我。你在乎来在乎去,想做到完美,而别人并不能将对等的完美交付于你,这样的在乎本身,没有任何意义。人家在人性的色板上信马由缰,  相似文献   

10.
以善胜恶     
"如果你的仇人饿了,你要给他饭吃;渴了,应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作,是将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应以善胜恶。(罗12:20-21)每个人都有过被伤害的经历,也许是身体上受到侵犯,也许是精神上受到侮辱和冤枉。当遇到伤害时你会怎样应对?是反抗、争辩,还是默默忍受。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中,很多人喜欢以自己的视角看人,以为很了解别人,甚至自以为是地随便谴责批判别人,以为全世界就自己是对的。其实,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更无法对别人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或者批判别人。别人有着怎样的生活,走什么样子的道路,旁人永远无法真正了解。所以,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指责评论别人,因为未曾真正经历,就无法体会其中的一切。也许你比别人智慧一点儿,别人的生活在你的眼里可能不算什么,但你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看待、指责别人。凡事不要  相似文献   

12.
倾其所能,凭一己之力帮助过你的人,是你永远需要感恩的人。哪怕是一句话,一个温暖的眼神,还是他送给你的那一滴水。要永远懂得,这一滴水也许是他仅有的,仅能够做到的。要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有些人富有汪洋,却连一滴水都不会付出,甚至贪婪地把别人仅有的一滴水也要据为己有,坐拥金山却狠心地偏要看别人的凄苦。须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守财者都不仗义,吝啬者都是自私的。  相似文献   

13.
仁慈的谎言     
栖云 《思维与智慧》2005,(11):32-32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几乎都有被谎言欺骗或是用谎言去欺骗别人的经历。谎言的本质是欺骗,而说谎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说谎者所希望的目标:但是谎言并非都是恶意的,在某个时刻,它仁慈的光辉同样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4.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理想才对,但是事实又不尽然。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被选,是一种荣誉,但不一定是一件乐事。来按你门铃的人很多,岂能人人都令你“喜出望外”呢?大致说来,按铃的人可以分为下列四型:第一型,高级而有趣。这种朋友理想是理想,只是可遇而不可求。世界上高级的人很多,有趣的人很多,又高级又有趣的人却少之又少。高级的人…  相似文献   

15.
正在人们心中,渡鸦从来都不是一个讨喜的角色,它那像巫师黑袍一样的羽毛、粗劣嘶哑的声音,分明就是一种不祥之物。很多人看到它的身影,或者听到它的声音,都会觉得有点儿晦气。其实,你有这样的想法就落入了渡鸦的圈套。要知道,渡鸦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家伙,那巫师黑袍加裂帛声线,不仅是它的标配,而且是它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道具。  相似文献   

16.
大勇若怯     
正"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但韩信早年的经历,并非一帆风顺。韩信年轻时,身为一介平民,性格放纵,不拘礼节。因此,他没有资格被推选为官吏,又没有经商谋生之道,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常常依靠别人接济度日,混吃混喝,所以,许多人都讨厌他,看不起他。一次,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当着很多人的面,侮辱韩信说:"虽然你个子长得高高的,喜欢佩刀带剑,装模作样,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面对屠户的挑衅,韩信盯着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而今,中国人对报仇一事情有独钟。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似乎别人欺负了你,你不去欺负别人人生就是残缺的。如果还要换成耶稣说的,"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去由他打",或者马克·吐温说的,紫罗兰把芬芳留在了踩碎它的脚踝上,那后果就更是难以想象,恐怕最后得同阿Q一样,连做人的资格都被剥夺了。几千年前,有人问孔子,以德报怨如何?孔子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地反问道"何以报德?"接着,他便亮明了自己的观点——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后人多理解为别人对我滴水之恩,我就日后涌泉相报,别人要是咬牙切齿,我就以牙还牙。所以中国人一直津津乐道于越  相似文献   

18.
咏物感怀     
伞懂得珍惜流泪的季节,心中就拥有一个艳阳天。熊猫从来不伪装,一生黑白分明。梯子一生依靠别人,永远被踩在脚下。绳子套在脖子上,它是索命的;搭在肩膀上,它是救命的。甘草在别人的品评中,生命,有点甜味就足够了。鞋子即使身遭践踏,也要把路走正走直。秤一生都在掂量别人的斤两,却从不知自己的轻重。手套当你套住别人的双手时,你的命运也正好被别人掌握。石头躲在水里,你是暗礁;铺在脚下,你是道路。钟表针一生只围绕着一根轴转,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画定的圈。(编辑艾然黄敬华)咏物感怀@谭加琳  相似文献   

19.
郭文文 《天风》2007,(12):44
不晓得在生活中,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神真是大有能力的神,他在我生命中行了许多奇妙的事,我真是看见了神啊!”也许这样的话语是你经常听得到的。然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不晓得你是否也听到过呢?那就是:“哎呀!我真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我们相信的是同一位神,为什么别人一生都在经历神,而我却从未经历  相似文献   

20.
祝你平安     
孙悦演唱的《祝你平安》曾风靡一时,大街小巷都在传唱,可谓脍炙人口。如今已十几年过去,我还是喜欢它的歌词和曲调。《祝你平安》之所以被人喜爱,经久不衰,我想正是因为它唱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心声和渴望,那就是:平安是福。每到圣诞瞻礼和新年的时候,总要收到不少亲人及朋友寄来的贺卡,那一行行祝福平安的话语,都是他们最真的祝愿,带给我的是莫大的喜乐与安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