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管子》中的《心术》上下、《白心》和《内业》被学界称为《管子》四篇,关于《管子》四篇的作者问题曾引起学界的长期争论。本文在分析《管子》四篇与宋研、尹文及慎到思想异同的基础上,认为《管子》四篇并非宋铆、尹文遗著,也不是慎到等人的作品,而是出自稷下黄老学派之手。  相似文献   

2.
《心术》乃《管子》著作中的一部分;《心度》是《韩非子》中的一篇。比较管子《心术》与韩非子《心度》思想,两者的相同点是:都强调获得"民心"的重要性,都以治国为宗旨。其思想的不同点是:《心术》与《心度》对"圣人"理解不同、《心术》与《心度》对"心""性"诠释的不同、《心术》侧重"德"而《心度》侧重刑。通过比较发现《管子·心术》以"静"治心的研究之精湛,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在当代具有现实意义;《韩非子·心度》以"法"约束"心","刑胜,治之首也"的理念,在当今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弟子职》是《管子》中的一篇重要内容。郭沫若在《管子集校》中认为:“《弟子职篇》当是齐稷下学宫之学则,故被收入《管子》书中。”作为稷下学宫学则的《弟子职》,则集中反映了稷下教育思想的核心——尊师与重道。我们首先看尊师。战国时代是一个礼贤下士的时代,也是一个布衣卿相之局的时代。当时的士人凭借自己的治国理论和谋略,奔走于列国之间,择君而仕,为各国诸侯出谋献策。他们“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叛)魏魏伤”(《论衡·效力》),成为一股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不但使得名士得以出将入相,而且他们的弟子也可以通过他们的推荐出将入相,成为左右时局的人物。而培养士人最有名的地方莫过于稷下学宫。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管子》之间有着较复杂的关系,它们都以“道”、“气”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把“道”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据,但《庄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性的存在,即治身问题,而《管子》则服务于治国之道,把治国与治身相结合。《庄子》对“名”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拒斥功名,《管子》不同之处在于把“名”与法术相结合,运用于政治。  相似文献   

5.
《管子》四篇并非专门注解《老子》的著作,只是为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而解读、发挥老子思想、注解《老子》文本。《管子》四篇的"《老子》注"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分散于《管子》四篇。并且,主要是对《老子》"道经"的部分内容的注解。而且,其注解《老子》具有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构成了其注解《老子》的特色,也是其注解《老子》新意之所在。从《管子》四篇注解《老子》的文字,并结合《管子》四篇对老子思想的阐发来看,《管子》四篇认为老子思想包括道、圣人、人生修持等方面。这些,大体不谬。《管子》四篇把老子道之无为解读为"道贵因",以"因"释"无为",是其《老子》注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中国,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典型的“圣人”具有导向作用,《管子》塑造圣人品格,当然也是为了给人们确立人生目标。故而,学习圣人也就包括学习养生在内。在《管子·白心》篇中有一个养生的重要命题,叫做“执仪服象,敬迎来者”,这不仅是就如何“成圣”说的,而且对于一般人的生活而言也具有养生的借鉴价值。根据圣人理想人格的修养标准,《管子》不仅将治国与养生结合起来,而且具体探究如何“理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管仲学派的言论汇编。我们尝试着从《管子》治国策略思想本源出发,从"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兼而一之,人君之道也;分而职之,人臣之事也。君失其道,无以有其国;臣失其事,无以有其位"、"霸王之所治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等治国策略出发,从中看出管子对国家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从其对国家管理者素质要求推出今天企业管理者素质要求,从而使现代的企业管理者能够反思,并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管子》在《七法》和《明法》中探讨了其治国策略,明确提出了“正天下有分”、“动无非法”及“以法治国”理念。今天我们尝试着从《管子》治国策略思想本源出发,以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剖析《管子》这两篇文章中所渗透出的企业管理精髓,在管子治国策略与企业管理之间架一座桥梁,为今天的企业运营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以来《管子》研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管子》研究回顾 本世纪以来,从宏观纵向的视角来看,《管子》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情形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00~1949年。这一时期共出版、发表有关《管子》研究的专著与论文60多篇,其中专著主要有黄汉的《管子经济思想》,俞寰澄的《管子之统制经济》,梁启超的《管子传》,罗根泽的《管子探源》,王毓瑚的《管仲》等。这一时期的研究涉及《管子》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原著注释。其中经济思想研究占绝对多数。  相似文献   

10.
《轻重》等篇所见的物价及其年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管子·轻重》原本共十九篇,今本佚失三篇。它自成体系,专门讨论财政经济问题,附于《管子》全书之末。其中谈到物价的地方,不算太少。现在把它摘录出来,——进行探讨。由于它所用的度量衡往往不同,一种物品的价格也不尽一致,换算时也难免发生错误,但是如果澄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对于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资料,而且也可以对《轻重》等篇的断代研究有某些帮助。所以不辞谫陋,不避繁琐,把它写下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管子》的治国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礼法并用、德刑并重,发展经济、农商并重,为历代君王将相和学者所尊崇和探究。文章立足于《管子》成书的时间和空间因素,从周公和姜太公两者的治国思想探讨了《管子》治国思想的渊源,以期从历史的角度更好地理解《管子》的治国思想。  相似文献   

12.
《管子》的管理哲学,是指《管子》通过总结治国经验,所信守的有关国计民生问题的管理准则以及在此指导下所提出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思想,它鲜明地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论的哲学观点,表现出深刻的哲理性和务实精神,是《管子》治国的基本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正管子有“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之称,《管子》一书中有许多能给人教益的箴言。“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出自《管子·明法第四十六》。公元前6世纪左右管子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概念,比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亚里士多德提出法治观念还要早三百多年。此后,“法为治具”成为历代的一贯认识。“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出自《管子·霸言第二十三》。管仲作为历史上首个提出“以人  相似文献   

14.
《轻重》篇是《管子》书的一个部分,集中讨论了经济问题。但就体系来言,与《管子》其他有关各篇,虽有共同之处,从其总体看,还是自成体系。因此本文只就《轻重》篇立论,不待外求。一般来说,篇中讲的多是商业行为,大多数人都说它反映了重商思想,本文却说是重农抑商,分歧点究竟在哪里?笔者愿为它的辨别做出努力,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15.
今存《管子》书中的轻重诸篇,具有诸子百家中独立的子书的若干特征,试述如下。一、刘向编轻重诸篇为《管子》的外篇即觉察到轻重之术有别于管氏之学刘向从散乱无序的中外管子书中辑出轻重诸篇,并把该组文章名为“管子轻重”,且编为一组,是以学术思想为准标的慎重公允之举。刘向校书之前,轻重诸篇无专书行世,而是单篇别行之什。直接的证据是司马迁读到的管子书,所列篇名中有《轻重》篇,指的是单篇,非轻重诸篇的辑录,且和其他篇目混编。其他轻重之篇,或者被编入别的版本的管子书中,或者大量的以单篇形式流传。刘向收到的管子书,合计中外书共564篇,剔除重复者484  相似文献   

16.
《管子》宗教人文化色彩浓厚,"神道设教"动机鲜明。《管子》追求人与天调,形成"生态医学"与"生态政治学"良性互动的治国范式。《管子》"精气论"推动了中医医理的科学化进程,同时"精气论"也成为管子"内圣外王"理论的根基。《管子》"和乃生"的养生理念与《管子》治国追求"和谐"理念高度契合,其和谐治国涵盖了天、地、人三个层面,从而实现了从"人文"到"仁术"的转化,播下了传统政治中饱含中华人文精神的历史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17.
在1992年8月下旬举行的“海峡两岸齐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我作了关于《管子》轻重理论的简短发言。因时间关系,未能作深入的讨论。现草此文,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以期有利于讨论的深化。一、《管子·轻重》同《管子》其他各篇不属于同一经济思想体系《管子》各篇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多数学者的共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管子·轻重》同其他各篇,不只是一般的不一致,而是属于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思想体系。今本《管子》为刘向所编。刘向将《管子》各篇分成八个组,第七组是《管子解》,这  相似文献   

18.
《管子》一书和稷下之学的关系怎样?这是《管子》研究和稷下学研究都要触及到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反过来也将促进两大课题研究的深入,并有助于正确估价《管子》及稷下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价值。一、《管子》非稷下论文集《管子》相传为春秋时齐国的管仲所著,实则“非一人之笔,亦非一时之书”。这已成  相似文献   

19.
《管子·内业》篇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子》中的《内业》篇与《心术》(上、下)、《白心》一起被多数学者视为重要的哲学论文,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着力探讨这四篇的医学思想。(李似珍:《<管子>的哲学与医学思想》,《自然辨证法通讯》,1986年,第1期)甚至有人提出《内业》篇的“内业”“也就是今天众所周知的‘气功’”。(马非百:《<管子·内业>篇之精神学说及其他》,《管子学刊》1988年,第4期)笔者认为,在《内业》等四篇中,《内业》篇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以养生学为主题的医学专论之一。  相似文献   

20.
《管子》是我国齐文化一部重要著述。21世纪是追求“和”之精神的时代,重新审视《管子》乐论,从《地员》、《宙合》、《幼宫》三篇有关乐论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和”之精神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