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致说来,禁忌在基督教信仰中并不是重要的内容。基督教并没有一整套繁琐的从外在约束规范信徒信仰生活的清规戒律。对此《圣经》中有一句话颇有代表性“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荣神益人是信徒言行的总则。在具体行为上个人有作出选择的主动权。因此,所谓的禁忌会因不同教派、不同文化习俗等导致不同着重。 “十诫”在基督教信仰中具有教义和道德的指导性,我们可以先从禁忌的角度来看“十诫”的有关教导。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是宇宙独一的主宰。十诫确认上帝的独一性并反对任何上…  相似文献   

2.
经文《出埃及记》第20章1—17节记载了十条诫命。这“十诫”也向人指出了容易碰到的试探或应该有的戒备,对传道人而言,不乏提醒和劝戒,并且从中可以提供一些在事奉工作上的积极作用。 第一诫:“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相似文献   

3.
圣母娘     
谈起怎样做一位好教友,很多人都会说:“守好十诫及圣教四规就行了。”没错,但有多少人特别是我们的一些青年教友知道该怎样做一位中国教友呢?以下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个人理解。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之地。我们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及风俗习惯。孔子“天、地、君、亲、师”的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孔子的这一思想与天主十诫有着极  相似文献   

4.
岳清华 《天风》2017,(7):10-11
近年来中国教会信徒人数不断增加,然而一些神学院报考人数却逐年下降,教牧力量不足,以致“要收的庄稼多,做工的人少”的情况难以缓解。是什么影响了青年信徒报考神学的心志?教会应当如何鼓励更多青年走上奉献之路?本期几位作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 说到道德与宗教.人们很容易想到“摩西十诫”,十诫碑在西方世界并不少见.特别是美国最高法院前的十诫碑,使人们联想到宗教与律法的关联。美国哲学教授保罗·昆茨提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十诫是青铜器时代.一群逃亡流浪汉的领袖在走向原始农业生活的路上.以希伯来文写下的,这样的十诫怎么还会对今时今日生活在完全不同境况中的我们有用?  相似文献   

6.
陈逸鲁 《天风》2011,(4):58-59
常听人说,恋爱中的人"智商很低",意思是说热恋让人不够清醒。为此,试着写出青年人成功恋爱十项提醒,盼能对青年信徒有帮助:提醒一:除了你真心爱她(他),不然勿轻率结婚。提醒二:不可迷信一见钟情,经过时间考验的爱情更牢固。提醒三:不可随意妄称这是神的旨意。提醒四:当记住对方的生日或喜好。提醒五:当尊重父母的意见。提醒六:不可忽视共同的信仰、志向和爱好。  相似文献   

7.
《天风》2014,(12):64-64
问:我是一位青年传道人,我发现目前不少青年信徒对本教会缺乏归属感,喜欢做"游民",今天去这堂聚会,明天去另一教会礼拜。似乎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得着,而不太关心对教会是否要尽本分。我曾作过提醒,但他们以"都是主的教会"为由,依然我行我素。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钱齐 《天风》2002,(12):28
每周一次的“青年聚会”对于一个有主的生命并努力攀缘天路历程的基督徒来说,不啻是一个生命旅途之中的中继加油站。它给众多饥渴慕义、灵里有追求的弟兄姊妹遮挡风雨、添加心力。又促成肢体之间互相交融,彼此交通勉励、相携相扶,共同奔走前面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讲,“青年聚会”的功能主体应该是青年信徒之间的连络切磋、交通交流。从中进发出生命的火花。这是“青年聚会”的灵魂,也是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涂智进 《天风》2008,(16):37-3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会中信徒不会苛求牧者成为完全的人,但弟兄姐妹希望自己的牧者无论在讲道、教导,还是在灵命与为人处世方面都能够显出长进来,能够不断地向成熟迈进,而不是处在停滞状态中。使徒保罗在劝勉传道人提摩太时也特别强调这一点,他提醒提摩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轻,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  相似文献   

10.
顾云涛 《天风》1996,(3):40-41
谁都知道当今中国教会的信徒中绝大多数仍然是老年人。但可喜的是青年基督徒的队伍日渐壮大,犹如旭日东升渐放光芒。教会应当看到这远像。未来的中国教会将是属于当今的这些青年信徒。  相似文献   

11.
犹民逾越节后五十天,庆祝“收获节”:每户人家的新麦做成两个面饼奉献于主,感谢主赐予丰收。这天又纪念梅瑟颁布十诫。梅瑟带领犹民出埃及,过红海,约五十天,在西奈山上,得到主赐刻在石板上的十诫。这天,犹民称为“五旬节”,每年热烈庆祝,到圣神降临那天,已不止1500多次了。  相似文献   

12.
溶城 《天风》2001,(7):19
1999年《天风》第9期中刊登新坚同工“留心这类诗歌的危害”一文,文中对一些弟兄姊妹不注意内容而唱诗歌的做法给以必要的提醒,该文指出,不加分辨地经常唱,会使信徒在不知不觉中受其诗歌错误内容影响,害国害教又害己。  相似文献   

13.
郑玉桂 《天风》2001,(1):38-39
“信”、“望”、“爱”是教会和信徒信仰生活主要的环节,是信徒对己、对人、对神明确的印记。在我们中国基督教开展三自爱国运动的现阶段,教会和信徒对于“信”、“望”、“爱”,应有更现实、更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14.
阎树梁 《天风》2011,(11):46-47
今天教会中,似乎刮起了一股“敬拜赞美”风,各个教会争先恐后地在崇拜或团契中增加“敬拜赞美”元素,仿佛没有“敬拜赞美”的教会就是没有属灵生命的教会一样,但现实情况却令人颇为忧心:虽然都是“敬拜赞美”,唱的歌曲也基本一样,但不同的教会,得到的效果却不一样:有的教会通过“敬拜赞美”吸引了更多的信徒,而有的教会则因为“敬拜赞美”流失了信徒。即使同一间教会的信徒反响也不一样:年轻的信徒非常喜欢,而老年信徒则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有的信徒在形容他们的敬拜赞美时说:“眼睛开着是教堂,闭上眼睛简直像歌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会正在蓬勃地发展,“上帝把得救的人天天加给”教会(徒2:47)。信徒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年轻人多了,受过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多了,于是各地的青年团契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笔者愿意总结前一段青年工作的经验,将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提出,望能给青年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教堂幽默     
<正>邻居信徒甲:"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昨晚十二点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信徒乙:"那的确令人愤怒!你有没有马上报警?"信徒甲:"没有。他不信主,我不与他一般见识!我就继续吹我的号赞美主!"信徒乙:(啊?原来如此!)[提醒]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做错的地方,答案就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在三门峡地区一个偏僻乡镇发生了一件奇事。夏天,收麦的日子临近,当时这个乡镇有信徒200多人,有一位“传道人”就给信徒讲“世界末日”的事,他告诉信徒说:“耶稣马上就要来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是一个拥有众多青年信徒的教会。青年多起来侍奉,教会就多活力,多希望。教会的圣职人员和每一位爱主的信徒都当爱护青年、造就青年,努力做好青年的工作。 做好青年工作,心中须装着青年。别因为他们灵命幼小,信心波动和血气刚盛就小视或忽略他们,要看到灵魂贵重、教会需要、神的拣选。他们乃主所珍重,是主的小羊,托付我们细心照顾认真喂养的,故此我们心里要揣着他们,教会必须多为青年着想,一切  相似文献   

19.
“信仰”指的是我们人类自己在诸多领域均存在精神本质内涵而体现生活价值的泛泛。“天主教”,她有着渊源悠长的历史,包容着世界广域亿万信徒。人们为何对她有强烈信仰精神值?她为何拥有如此之多的覆盖面积?其要点因素是:她指导人们怎么样认识人生本质奥蕴,怎样以信仰主导生活,天主十诫等教理教义所确立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最高境界,以耶稣基督荣主益人的宗旨,阐发了人的价值,人的规范,人生意义,诸多道德领域层面以及人类主体性方面的祈盼与宏扬,教导人们延续性反省人生的缺陷,促发人性淳化的完满性。努力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08,(13):48-48
台湾浸信会联会发起“骨肉亲情救川胞赈灾主日”;YMCA发动青年为四川赈灾筹款;多伦多教会团体合办赈灾晚会;“手机祈祷”重建信徒祷告生活;台湾基督教医疗队尽心服事灾民;角声纽约总部为四川赈灾筹款;协进会筹款重建灾区危校;破坏自然导致15亿人生活质量下降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