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师宁 《学海》2012,(1):27-32
本文讨论了历史上关于宗教未来的两种主要观点,并用事实表明宗教至今并没有消亡,但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今天世界宗教的格局已处于多元状况,只有对话才能导致宗教间的和平相处,也才可能实现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复杂现象,具有两面性。因此宗教批评是宗教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宗教与社会还存在一定张力,宗教批评有助于宗教界和社会各界更好地推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与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并无根本的冲突。学者不能把宗教的社会处境当成决定自己是否批评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4.
5.
边疆宗教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内地宗教相比,边疆宗教的情况更为复杂,管理工作的难度也更大。然而我们习惯于就宗教论宗教,就管理论管理,或者离开宗教谈边疆,离开边疆谈宗教,致使边疆宗教问题越管越多,越管越难。当前,面临边疆宗教偏离发展轨道、宗教渗透频发、极端主义蔓延等严峻形势,必须推动单一宗教管理模式向多元宗教治理模式转化。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边疆宗教只有适应边疆、植根边疆、融入边疆、服务边疆,才能最终与边疆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永怀的情思     
尊敬的赵朴老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人们对他的怀念与日俱增。由于工作关系,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我同朴老有过多次接触,深觉受益非浅。特别是一九九○年十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五日,赵朴老来闽视察期间,我有幸参与陪同,多次亲聆他老人家的教诲,其举手投足,音容笑貌,至今历历在目。正值朴老逝世周年之际,特记下下列一组文字,以为永久的怀念。  相似文献   

7.
郭瑛 《福建宗教》2002,(5):13-14
国庆节前夕,省民族宗教厅组织“福建省宗教界人士学习考察团”,先后赴江苏、上海学习考察,时间虽不长,但收获不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有幸作为工作人员,随团参加了这次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早期宗教思想发生了一次转折,由康德式的道德宗教转到"爱的宗教"上来。如何理解这种"爱的宗教",其本质是什么?目前学界尚未提出和思考这一问题。从黑格尔对道德和伦理的区分来看,"爱的宗教"肯定不是道德宗教,而应是一种伦理型宗教。  相似文献   

9.
"和平"既指没有发生战争或暴力行为的社会环境,也指人的适闲安静的情绪状态。几乎每一种宗教教义都表达了对各种破坏性战争与凶残暴力的否定,表达了对富足、公正、安宁、尊严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如何实现和平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由此,宗教中包含着丰富的和平思想与和平实践。在综合各种宗教和平观的基础上创建宗教和平学,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一种文化资源,应当是今天宗教学研究中一个有待于探讨和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宗教的社会性及其特性来强调宗教社会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并再次论述了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宗教社会学近两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异军突起",本文从四个方面评述了这种"异",并提出随着学科的发展,学科界线的走向问题。  相似文献   

11.
宗教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模式,更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鉴于此,笔者提出宗教渗透经历了文化意义上的广义宗教渗透、政治意义上的一般宗教渗透、资本主义针对社会主义的狭义宗教渗透(现代宗教渗透)三种历史形态。对其概念进行深入辨析,消除人为赋予该词的模糊性、神秘性、敏感性,是将其作为一个真正的学术问题而实事求是的开展研究的重要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2.
徐佳妮 《天风》2007,(11):34-38
宗教冲突是国际、国内政治领域非常重要的课题。当代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以及国内政策缺失等因素是导致宗教冲突产生和升级的主要原因。同时,宗教冲突在人们心中引起的“不安全感”将影响信仰不同宗教的群体之间、群体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发新的冲突。因此相应地,创造宗教和谐的条件在于通过经济、社会、机制等多层次、多方面的手段来预防、缓解宗教冲突。  相似文献   

13.
2002年6月27日至7月4日,《中国宗教》杂志社副社长、主编陈红星一行到福建省调研工作。在省民族宗教厅厅长林文斌、副厅长余险峰等领导的陪同下,陈红星先后深入福州西禅寺,泉州开元寺、清净寺、元妙观,莆田湄洲岛妈祖庙,武夷山市桃源洞、天心永乐禅寺等宗教活动场所考察调研。在闽期间,陈红星同志还采访了习近平省长,习近平同志向陈红星一行介绍了福建省的宗教概况,介绍了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积极探索新时期宗教工作的情况。本刊现将陈红星同志的采访稿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地观察、分析、处理宗教问题而形成的基本观点。它是我们观察宗教现象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相似文献   

15.
亚当·斯密的宗教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宗教理性选择理论、宗教自由放任理论和国际宗教管制理论。亚当·斯密的国际宗教管制理论至今仍不失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宗教人对来世的追求表明宗教经济人理性选择理论偏离了人的实际;缺乏道德感宗教的客观存在表明宗教并不当然具有道德教化功能;宗教市场的自律调节功能具有有限性,产品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诸多弊端同样存在于宗教市场,取消一切宗教管制的宗教自由放任理论不成立,宗教管制因此具有深刻的经济基础,亚当·斯密的宗教市场理论为宗教管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将他在第一哲学中确立的存在——本质——概念的逻辑发展应用于宗教概念的矛盾发展,刻画了宗教经过三个阶段,即自然宗教、壮美和优美的宗教与知性宗教,达到完善的宗教,即基督宗教;宗教发展的最后结果是自己认识自己的绝对精神扬弃了宗教表象形态,采取了思辨概念形式,从而宣布“上帝死了”。  相似文献   

17.
《福建宗教》2002,(3):21-22
2001年12月举行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是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宗教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想和实践问题,在宗教理论、政策方面有了新的阐述、新的概括和新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政策性、前瞻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党关于宗教问题的最新理论成果。近期,中共中央统战部二局撰写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宗教理论政策的新阐述、新概括、新发展》一文,本刊转载,希望能对读者正确领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根据宗教的教义、组织、图像、仪式、不同地区的传播方式等等,大体上把汉语宗教修辞研究概括为三个层面:一、学科“概念系统”或“体系”的建立。重点是宗教符号象征系统和隐喻系统的描写。二、宗教修辞语境观的建构。宗教祭祀仪式是高度程式化的戏剧修辞,宗教仪式的空间情境是依靠综合性的因素建立起来的。三、宗教传播修辞研究。考察宗教传播活动的内、外部关系,同时对传播过程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跨人21世纪的征途上,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三明市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强市富民的浪潮蓬勃兴起。在这种大潮中,正确分析当前宗教工作的形势,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服务改革、开放、发展大局的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