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琰 《中国道教》2010,(2):45-50
<正>金世宗末年,全真道传入泰山地区,很快涌现出以韩志具、崔道演为代表的一批全真高道,兴建起全真观、昊天观、洞真观等著名宫观,泰山全真道初具规模。然而,金元之际的长期战乱,致使泰山全真道遭受重创,高道流失,宫观倾圮,泰山全真道暂时陷入低谷;战乱之后,在元  相似文献   

2.
宋代的祠禄与宫观(下)冯千山下篇宋代的内外宫观宋代祠禄的宫观,虽然有些今已荡然无存,但是作为历史宫观,还须要叙述介绍,所谓内宫观是指京城,外宫观则指外府州军县。甲:玉清昭应宫,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夏四月丙午日,开始兴建,有“作昭应宫,以奉天书。...  相似文献   

3.
长治地区从秦时上党郡到明潞安州府的建置演进历程中,现今遗存有大量宗教类金石碑记。以观音堂明代金石碑记与佛教艺术的田野个案考察,尝试管窥明代制度性宗教与民间大众信仰之间的彼此摄化,以及神圣性与世俗性二维上的宗教社会变革意蕴。  相似文献   

4.
李道谦与全真道张应超在全真道教流传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李道谦是一位有过多方面贡献的高道。他对全真道教早期历史资料的辑录整理,对全真道教义、教理的传授,对教内事务的管理,对全真道与当时社会中官民关系的协调,对道教宫观的修葺兴建,乃至对教外的社会公益事业...  相似文献   

5.
<正>全真道由王重阳祖师创立于金大定年间,后经全真七子的大力弘扬,至元初达到鼎盛。当时,大江南北,城镇乡村,宫观林立,道众云集,极一时之盛。然而,全真道兴起的金元之际是一个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军事、政治、宗教、民族等各种冲突交织在中国北方,全真道之所以能够在这样一个时代兴起,与其具有三教合一、持戒精严、以文助道、功行双全、苦己利人等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分不开。对于这些优良品质,我们可以称之为全真精神,正是在全真精神的推动和鼓舞下,全真道才在历史上造就了一个中国道教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今天,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6.
冬日之沈阳,与北京相比,多了些宁静。作为全国道教重点开放宫观和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辽宁省与沈阳市道教协会所在地的太清宫,安静地坐落于沈阳市沈河区西顺城街,钟灵毓秀,不见张扬。一道教全真派,又称全真教、全真道,金元之际,由王重阳及其弟子们  相似文献   

7.
金元时期鲁豫全真道教发展迅速,道教徒人数不断增多,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道教修行和传播的女教徒,称之为女冠或女官。特别是以孙不二为代表的全真女冠的出现,对道教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成为金元时期道教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鲁豫是金元全真道教活动重要区域之一,鲁西南地处山东与河南交界之处,但多年来记载全真道教,特别是道教女冠在鲁西南地区活动的实物性碑刻材料极为少见。山东菏泽沙土镇石碑王庄《高良太清观碑》记载了全真女冠任守真在鲁西南菏泽地区弘道传承之史实,对研究金元时期全真女冠的形成及道教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万寿观是河州地区最为重要的道教宫观,通过对碑刻、方志等传世文献的梳理分析,发现元明之际全真教已在此传衍,然囿于文献之不足,仅能勾勒出从元末至民国年间全真龙门派发展的大致轮廓,这制约了对其宗派传承的认识。对新获教内文献的分析解读,使许多链条环节与相关信息得到补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河州地区道教宫观网络的图景。至迟于清中叶,全真龙门派以万寿观为中心已延伸到河州的部分地区,并通过法脉传承,与河州地区其它主要的道教宫观相连接,逐渐形成以万寿观为核心的教团组织和宫观网络系统,建立起一个较为庞大的全真教地理网络。  相似文献   

9.
正离开道德,信仰无法落实。离开信仰,道德无所寄托。金元全真词于上世纪90年代被纳入到词学研究体系中。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学界对全真词的体制、风格、手法都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尽管文学内部的构建逐渐成型,但当前全真词的研究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因为,全真词并非是一个纯文学文本的集合,王重阳、马钰等全真祖师更多地是用之劝世修道,故其书写内容多是关于全真道的教义、劝人向善的说教  相似文献   

10.
南京朝天宫是明初最为重要的道教宫观,也是官署道录司的所在。虽然洪武年间朝天宫即有全真道士留驻,但直到成化年间,朝天宫才有名为全真堂的建筑的建立。在此之后,全真堂又经历了衰落、重建和迁移的过程,展现出道教宫观发展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宗教背景。学界目前的研究倾向于认为从晚明到清初全真道在包括江南在内的南北方都经历了一个缓慢的复兴过程,但是在南都最为核心的道观朝天宫内,全真道士的势力始终受到压制,呈现了更加复杂而艰难的发展态势。本研究通过细致梳理南京全真堂的变迁史,分析全真认同在政治色彩浓重的南都宗教和社会环境中建立和演变的多重原因。  相似文献   

11.
汉、鹤鸣山,属益州蜀郡江原县地(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始建鹤鸣化治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3《郡国志》:“蜀郡,秦置。有江原县。” 后晋刘煦监修《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改诸郡为州。贞观元年,以益州置剑南道。剑南道领成都府及彭、蜀、眉、邛等三十八州。邛州、临邛郡,武德元年析雅州置,显庆二年徙治临邛郡,领县七临邛、依政、安仁、大邑(注云,唐咸亨二年析益州之晋原置)、蒲江、临溪、火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1994,(4):15-15
中国道教协会于1994年8月27日至29日,在四川省青城山天师洞召开了全国重点宫观关于举行再次传戒的座谈会。中国道协傅元天会长、谢宗信副会长、黄信阳副秘书长主持了会议。出席会议的全真派各宫观代表共25名。 这次座谈会的主要议题是;汇报各道观全真派道士的情况,商讨再次传戒活动的一些具体问题。会议期间,与会者介绍了各自宫观的情况,并就传戒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辉州重修玉虚观碑》立于元代至元元年。学者在研究使用该碑时发现,碑文所载的玉虚观教派归属难以定论,而立碑时间亦模糊不清。本文通过碑阴和历史文献的记载,推断出当时的辉州玉虚观当属全真派,并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考证出立碑的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道教女权思想和男女平等观的思想也一定会进一步走向世界,并作为一种积极的宗教文化传统,灌注到当代的哲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中。2016年年底,中国道教协会在湖北武汉长春观举办了丙申坛全真派道士传戒活动,正式戒期28天。这次传戒,是全真派时隔14年来的第一坛传戒活动,可算是全国道教全真派的大事。全真派传戒,是全真十方丛林宫观德高望重的律师、方丈,向已  相似文献   

15.
张天师四不吃的传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道教,始自于东汉,但从金大定年间起,就分为“全真”和“正一”两大教派。全真派的道士,终生出家,不蓄家室,从不饮酒茹荤;而正一派的道士,张天师世家,也讲究居住庙观,但可娶妻置室,传宗接代,虽有斋戒,但在非斋之日,可以喝酒、尝荤,据闻天师世家历来传有四不吃的规矩。最近,我专门访问了现仍健在八十四岁高龄的原天师府的厨师袁晓初。袁师傅从一九四二年进府,专门为六十二代,六十三代张天师当私人厨师。据袁师傅回忆:解放前,天师府  相似文献   

16.
胡阿祥 《学海》2005,(4):80
(83)1104页:“河内寄治河南,领温、野王、轵、河阳、沁水、山阳、怀、平皋、并汉旧名。朝歌二汉属河内,《晋太康地志》属汲郡。晋武太康元年始立。凡十县。”又1114页校勘记:“领温野王轵河阳沁水山阳怀平皋朝歌凡十县《廿二史考异》云:‘今数之只九县。’”按:“晋武太康元年始立”者,指汲郡,《水经·清水注》“又东过汲县北”云:“县故汲郡治,晋太康中立。”而《晋志》司州汲郡注“泰始二年立”,与此异。又河内郡侨治河南,即侨治今河南洛阳市一带,所领十县,数之只九县,当有脱漏,对照《晋志》司州河内郡,疑脱“州”一县。(84)1105页:“孝武…  相似文献   

17.
卫辉因元世祖中统元年,将原卫州、辉州合并设路,取二州之首字而得名。明改卫辉路为卫辉府,清承明制仍为卫辉府。卫辉是新乡地区唯一的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曾是“牧野之战”的主战场和“汲冢书”的出土地。自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治,距今己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称。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6月23日中国道教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2010年10月22日公布)第一条为了加强道教教制建设,促进宫观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办法》的相关要求和《中国道教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中的主要教职指道教全真派宫观方丈、监院,道教正一派宫观住持。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座古老的道教宫观,久住北京的人们——“燕九”游人都知道它就是白云观。白云观是“全真第一丛林”,又是道教北七真中开创龙门派的丘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藏蜕之地,所以它还是极负盛名的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相似文献   

20.
踏着春日的晨曦,信步来到京城西南,街巷深处,隐见一处红墙古瓦、规模宏伟的宫观,一阵清悠淡雅的诵经及钟磬、管弦之声飘然而至,这便是著名的道教丛林——白云观的道士们做早坛功课。白云观是道教全真派的“天下第一丛林”。全真龙门派的祖师邱长春(处机)曾住持这一宫观,他羽化后又藏蜕在这里,故而后世全真派的道教徒尊白云观为祖庭。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唐太宗为奉祀老子而建,称天长观,金时遭兵火焚烧,大定十四年(1174)重建,先后改称“十方大天长观”、“太极宫”。元代全真祖师邱长春,于1224年入居太极宫,与弟子募化兴工修葺,三年后,宫观殿字焕然一新,元太祖谕旨改太极宫为长春宫。从此,邱长春在此演立龙门之宗。明成祖于永乐(1403—1424)时敕命重修,以处顺堂为中心扩建,始定现在的规模,更名为白云观。白云观的道教音乐,唐代始建之初的情景已不可考。到了金代已有记载,据《道藏》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