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吉扎西 《法音》2012,(10):72-73
本刊讯9月2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汉藏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二届汉藏佛学学术研讨会暨觉囊佛教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蒋坚永、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成宝、中  相似文献   

2.
王小明 《法音》2008,(7):56-57
本刊讯6月22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大学在逸夫会议中心举行汉藏佛学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冯惠玲、冯俊副校长,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朱晓明、总干事拉巴平措,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先生,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沈卫荣所长,中央民族大学王尧教授,西北民族大学赵德安校长,北京大  相似文献   

3.
学诚 《法音》2012,(10):45-48
(2012年9月21日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一、汉藏佛学研究的思路汉藏佛学是汉传佛学与藏传佛学的统称,是对印度大乘佛学的完整继承和不断开演。汉藏佛学由于分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语系、不同文化的环境,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由此也给人们带来一种印象:汉藏佛学是两  相似文献   

4.
管·法成是汉藏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吐蕃著名的佛学家、佛经翻译大师、佛学教育家。他为传播文化、宣扬佛教、促进民族融合、加强汉藏民族团结及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沈卫荣 《法音》2010,(3):16-19
<正>一对世界佛学研究现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当代佛学研究领域内最有人气、最有成就的一个分支是"印藏佛学研究"。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可是印度佛教早在十三世纪初就已消亡,用梵文记录的大乘佛典保存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5,(11)
<正>本刊讯10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佛性研究——第五届国际佛学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会议发表论文30篇,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曾文教授、香港大学法光教授、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汉藏翻译前辈降边嘉措教授等来自海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国际佛学研究中心1991年7月,根据中国佛学家金启星(音译)倡议和台湾佛教教育基金会、台湾佛光山佛教文化与教育基金会、美国净土宗研究会的资助,在莫斯科俄罗斯开放大学成立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中心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佛学和佛教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传播远...  相似文献   

8.
常正 《法音》2003,(7):22-22
本刊讯7月11日上午9时,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揭牌典礼在厦大颂恩楼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闽南佛学院院长、厦大佛研中心名誉主任圣辉法师与厦门大学副校长邓力平教授共同为佛学研究中心揭牌。揭牌仪式由厦大人文学院副院长徐梦秋教授主持,厦大宗教学研究所所长詹石窗教授、厦大佛学研究中心主任刘泽亮教授和佛研中心的专家学者,以及前来厦门南普陀寺参加“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非典国泰民安世界和平长一诚法师、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台湾佛光山开山星云法师、澳门佛教总会理事长健钊法师等和来自两岸四…  相似文献   

9.
尚止 《法音》2011,(11)
本刊讯11月1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成立庆典暨首届国际佛学论坛经典翻译与宗教传播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国家宗教事务局蒋坚永副局长,中国佛  相似文献   

10.
李四龙 《法音》2019,(8):28-31
正近年来,"佛学教育"或"佛教教育"成为教界、学界和宗教管理部门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2010年,北京大学成立佛学教育研究中心;2016年,中国佛学院建院六十周年;连续多年召开研讨会讨论佛学教育,譬如2018年的主题是"新时期佛教教育体系建设"。2017年,新颁布《宗教事务条例》专设"宗  相似文献   

11.
丁展媚 《法音》2002,(11):41-46
本刊讯2000年3月,李焯芬教授、衍空法师、陈丽云教授及其他港大教职员一道筹划成立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9月,香港大学教务委员会和校务委员会先后通过成立佛学研究中心之建议书,并从香港大学发展基金中拨出一百万港币,作为筹办经费。这标志着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正式获准成立。在这期间,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博士和东莲觉苑的何鸿毅先生发心护持,分别捐出港币三百万及一千万元,使得筹备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自2001年1月起,佛学研究中心招收了4名哲学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9月,中心为本科学生先后开办了三门佛学课程,反…  相似文献   

12.
周广荣 《哲学动态》2012,(1):106-10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主办的"梵学与佛学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得到苏州西园寺普仁方丈及诸寺众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来自北京、台湾、香港、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区近5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中国当前梵学与佛学的研究、人才培养及未来发  相似文献   

13.
学诚 《法音》2009,(12):3-4
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朋友:非常荣幸应邀前来参加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和中华书局联合举办的《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首发式暨汉藏佛教艺术论坛,看到这部集中体现汉藏佛教文化精髓和佛教艺术成果的精品图书.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为编辑出版《汉藏交融——金铜佛像集萃》一书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  相似文献   

14.
我并非佛教徒,那是因为我从未在任何寺院、任何僧人面前受过皈依。加之我的身份也不允许我这样做,因为我既是中共党员,又是一名处级领导干部,而且一直从事党务工作。但我酷爱佛学,那是因为佛学是门大科学,她揭示了宇宙及其一切物质的变化原理,是因为佛学是人类生活的指南,她指示人们  相似文献   

15.
工布查布是我国清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蒙古族学者,在佛学、史学、语言学、译经等领域成绩斐然.他以精通多种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优势,对促进国内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其宝贵的贡献.特别是对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贡献尤为卓著.他用藏文著成《汉区佛教源流》,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译成藏文,还将藏文《佛说造像度量经》译成汉文.  相似文献   

16.
佛学     
妙志 《佛教文化》1994,(2):19-22
主持寄语 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内,有两个“佛学讲堂”:一个是在后院大殿,修葺一新,拟从今年开始举办高层次的佛学师资培训班,是为宽敞明亮的大讲堂。为此,君冈先生一力督促,终于在春节前夕将几乎变成仓库的大殿搬腾一空,打扫干净,迎候末来法门传灯者到来。另一个“佛学讲堂”则是开辟在此处,白纸黑字,与您往来商磋。两者实质上是一体的。但是,既云“佛学讲堂”,究竟什么是佛学?  相似文献   

17.
由厦门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闽南佛学院、厦门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的"佛学研究方法与佛教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自2004年13-14日两天在厦门大学嘉庚主楼会议室及闽南佛学院讲堂举行。 11月13日上午9:00时,"佛学研究方  相似文献   

18.
我搞佛学研究,说起来也是事出偶然。我在大学读的是法律专业。1958年,我的母校华东政法学院改为上海社会科学院。1959年我大学毕业后,被留院分配到新成立的哲学研究所,在当代哲学家冯契先生的指导下,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1961年,我又被领导安排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在南京办的五年制佛学研究班,随佛学专家吕先生学习佛学。1965年毕业后回到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但学非所用,实际上是下乡搞“四清”运动,接着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是下干校劳动,到社科院图书馆踏黄鱼车送书,一干就是8年。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相似文献   

19.
佛学研究断想胡晓光一当代著名佛学研究专家吕先生认为,中国佛学与印度佛学有本质性区别,而其区别的基本点,就是在于印度佛学主张“性寂”,而中国佛学则主张“性觉”。吕先生所指的中国佛学是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这三大宗都有严密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佛学...  相似文献   

20.
佛学研究经验谈杜继文夏年同志要我向青年学者谈谈如何研究佛学的问题,这大概因为我已经步入老年行列,可能有些教训可以说说的缘故。所谓“老马识途”,有时难免有倚老卖老之嫌。然而这次倒真的触发了一些感慨,就讲点粗糙的经验吧。一60年代初,困难时期尚未度过,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