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名古屋经济大学哲学、社会思想史教授铃木正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邀请于6月3日至12日访问了我国。在访华期间,他与我国学者就战后日本唯物论哲学进行了学术交流。铃木认为近代日本唯物论哲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以中江兆民为代表的明治唯物论,其二是以三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中心结成的“唯物论研究会”为代表的战前唯物论,其三是战后唯物论。在谈到战后唯物论时,铃木说,作为思想史家,我在把战后唯  相似文献   

2.
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河北大学哲学学会,于1981年12月12日在保定市联合召开了“纪念中江兆民逝世八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两位报告人和一些论文作者分别就中江兆民(1847—1901年)的思想和著作作了论述。 报告人和论文作者,一致肯定中江兆民在近代日本哲学史上乃至东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3.
王青 《哲学动态》2005,(10):70-71
"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6~7日在延边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华日本哲学学会及延边大学共同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提供后援.出席会议的中国、日本、韩国学者们围绕"明治哲学与东亚近代哲学的转型"这一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我国哲学界对日本近现代哲学史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外国问题研究所与本刊编辑部于今年8月1日至2日在长春市联合召开座谈会。与会者有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的教学人员等共26人。他们就研究日本近现代哲学史的目的、任务、意义发表了意见,对近现代日本哲学家如西周、中江兆民、户坂润等人的哲学思想,初步交流了研究心得。这里,摘要发表其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大西祝的哲学研究及其批判精神 在日本,哲学这个名词,最初是在德川幕府末期,由西周(1829一1897)介绍到日本的。哲学在明治初年,曾起到了一定的“启蒙思想”的作用。但是,日本所谓的启蒙主义,实际是全盘接受西方的启蒙主义,并不是“自己本身的知性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政府推行了文明开化的政策,极力使日本尽快成为与欧美并列的文明强国。日本理论家也推动了日本近代文明的发展,从明治维新开始,以《明六杂志》《文明论概略》为开端,日本近代道德论兴起,关于道德的论争不断进行,形成了国学派(或称为皇学派)、汉学派、西洋派等派别,各学派的"道德论争"体现了"西化"与"传统"的冲突,其结果是在"富国强兵"的终极价值观上达成妥协,形成了明治四十年代的国民道德运动。日本近代的"公德"思想与"国民道德"都服务于日本近代的终极价值目标,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明治时期,"公德"一度成为理论界热议的话题,推动了明治后期、大正时期全民"公德"水平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7.
生活世界、知识异化与现代哲学的致思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归生活世界”无疑是从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向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发源于启蒙理性的近代哲学何以进入到以“回归生活世界”为核心诉求的现代哲学,它在回应近代科学思维向人文精神领域的渗透时是怎样确立哲学的思考范围并开辟现代哲学的新方向的,这尚是一些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启蒙时代以来理性的扩张和知识的进步所构建的生活世界图景及其现实困局,以确认现代哲学之“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意义与价值。一、启蒙理性与“卢梭问题”自从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脍炙人口的口号以来,人类社会便进入了一个理…  相似文献   

8.
戊戌维新运动已过去整整百年,但在今日它依然是一个令国人感到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并在国人的心目中闪耀着不灭的光芒。谭嗣同是戊戌维新志土中最卓越的代表之一。他不仅以自己青春的热血和生命献给了维新事业而留芳百世,而且也以他的智慧与激情阐发了“仁一通”的近代启蒙哲学,并由“仁一通”的古典语言形式,开辟了中国哲学从传统走向近代的道路。谭嗣同仁学哲学的主题是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由此就从根本上奠定了它的启蒙哲学的性格。有趣的是,如同康有为一样,谭嗣同走向近代通向未来的哲学理念,却采取了托古改制的古典形式。谭嗣…  相似文献   

9.
<正>正如人们所熟知的,把Philosophy译成"哲学"的人是日本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西周(1819—1897)。他最初把Philosophy译成"希哲学",后来为了解释这个新概念,又以"希贤学"加以说明,而最终作为学术用语在日本固定下来的是"哲学"。在采用"希哲学"或"希贤学"翻译期间,西周曾多次把这门学问与"理学"或"性理学"相提并论。也就是说,西周最初接触Philosophy时,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伦理思想史上留下划时代功绩、做出巨大贡献的思想家和(?)哲郎(1889—1960),他的学术地位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日本学者在《近代日本的伦理思想》一书中给他以很高评价,称他为“伟大的文化学家”。可以说,和的伦理思想是对近代日本伦理思想的总结,是东西方伦理思想相融合的产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明治、大正、昭和时代,这正是日本明治维新、确立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军国主义、和战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历史时期。作为出生在医生之家的和哲郎,从小受到良好教育。23岁从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  相似文献   

11.
中华日本哲学会年会在京举行本刊记者中华日本哲学会于1996年秋在北京召开了学术年会,会议讨论了儒学及其对日、韩两国的影响、日本的现代化、日本明治政权“征韩论”形成的原因、日本的人才战略等,现将会议的内容概述如下:徐水生在其《儒学在日本现代化中的诸种走...  相似文献   

12.
井上圆了是在日本明治和大正时代以佛学的复兴、西方哲学的引进、"妖怪学"的提出以及哲学馆(今日的东洋大学)的创立等而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实践家。他撰写的各种著作也对中国启蒙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的思想有不小的影响。而且,井上圆了是在"东亚近代化"的历史脉络中第一次举行"祭孔"的人物。本文试图阐明圆了对孔子的相关著作具有"分析性"和"尊崇性"两种态度,但整体而言,他对孔子的推崇具备与对其他三圣不同的额外重要性。也就是说,孔子所提倡的儒家道德哲学就是人人为了进入圆了所提出理想的"哲学界"或"绝对城"境界的不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日本哲学考察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隔四年,我又一次走访日本哲学界,这次访日三个月(1986年9月至12月),主要课题是考察战后日本哲学与一般文化思潮。在接待教授竹内良知、中村雄二郎、铃木正、吉田杰俊和西田秀穗的精心安排下,我得以访问东京大学、明治大学、关西大学、东北大学、法政大学、名古屋经济大学等,拜会很多学者,参加了日本全国唯物论研究协会第九次大会、东京大学哲学会第25次研究发表大会,还同大阪唯物论研究会的主要成员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4.
1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必然要更新观念,变革思维方式,以面对变化了的时代。如果说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论思潮曾几乎支配了18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唯物论哲学,以达尔文主义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潮曾极大地影响了19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那么给予20世纪的科学、社会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以极大推动的,则是相对论、量子力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9月20~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日本哲学会联合主办、中华日本哲学会与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协办的"第四届中日哲学论坛"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举行。这届论坛的主题是"中日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共有来自中国及日本的45位学者与会,其中有17位中国学者、16位日本学者在论坛上宣读了论文。本次论坛的基调讲演都与艺术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谢地坤所长作了题为《新艺术的希望之光或假象——简论阿多诺的艺术哲学》的讲演。他认为,像很多对近代工业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压力进行批判的哲学家一样,阿多诺强调艺术对被物质化的"自然本性"进行抵抗的意义,提出了现  相似文献   

16.
论坛荟萃     
谢永康 :从人类学范式看马克思哲学的定位(1 )马克思哲学是现代哲学 ,因为就整个哲学史即哲学思维范式的演进过程来看 ,它属于现代的人类学范式 ,这不仅表现为马克思与近代哲学的决裂 ,更表现为其与现代哲学诸流派处于共同的存在论境域因而具有对话的可能性。 (2 )马克思哲学是唯物论 ,它与以往各种形态的唯物论一样以“物”的原则解决存在论问题。人类学范式下的马克思哲学的唯物论表现为其肯定物质性的人类生产活动的优先性和基础性并由此通达原始的人类活动。以上对马克思哲学的定位问题的解决 ,也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最基本诠释。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陈确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进步倾向的思想家。他所处的明清之际正是封建专制主义急剧衰败的历史时期,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社会被浓重的迷信色彩所笼罩,民间流行形形色色的迷信观念。同时,明末清初也是启蒙思潮风起云涌的时代,社会大震荡催生了一批先进思想家。对于当时的迷信观念和活动,他们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唯物论、无神论思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陈确就是其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8.
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伟 《哲学动态》2005,(12):61-62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日本东京唯物论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联合举办的中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3~24日在首都钢铁公司召开.与会学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孙磊 《现代哲学》2014,(3):74-79
与古典政治哲学相比,希腊化时期的政治哲学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伊壁鸠鲁派是其中对现代性影响最深远的一派。伊壁鸠鲁的政治哲学以唯物论为基础,建立了快乐主义伦理学,其政治约定论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障个人的基本安全,因此自然与礼法之争丧失了古典政治哲学中高贵的神性,而且体现庸俗的计算理性。伊壁鸠鲁思想与现代性的关联体现在霍布斯、马克思和后现代哲人身上。霍布斯继承了伊壁鸠鲁将善等同于快乐,政治德性变成了人追求虚荣的好名。马克思继承了伊壁鸠鲁的启蒙精神,通过批判宗教和社会启蒙来实现个体的自由。后现代哲人继承了伊壁鸠鲁的"自我快乐"和"自我治疗",致使整个社会愈发陷入虚无和颓废中。  相似文献   

20.
启蒙运动所追求的启蒙理性实际上导向了诸多悖论,并在现代性的多个层面走向了启蒙的反面。启蒙理性设定了"理"对"情"的约束,并见之于哲学人类学的兴起及其延迟,亦见之于美学的创立及其尴尬处境。启蒙理性的实质是利益与权力,而这为近代政治哲学及其功利主义所认同,也正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问题意识与理论核心。启蒙的历史表明,在社会结构中,"利"的主体与"力"的主体不能重合,这本身又是对人的自我启蒙的持续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