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月2—4日,由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哲学研究室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组织的“中日唯物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日方代表团团长为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岩崎允胤教授,成员包括早稻田大学教授北村实,香川大学教授村濑裕也,一桥大学教授岩佐茂,札幌大学教授高田纯,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副教授牧野广  相似文献   

2.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综述王玉梁1993年9月6日至11日,由《人文杂志》、陕西省社科联和哲学学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师大哲学系、中国科技大学社科系、海南大学等14个单位主办的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在西安召开。出席会议的日本学者和中国学者共60多人,提供专著二本,论文40多篇。会上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岩崎允胤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德顺分别介绍了中日两国价值论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特点,接着对价值本质、价值创造与评价、价值与历史观、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和中日价值取向比较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简述如下:一、关于价值的本质1.价值本质问题是这次会议讨论最多的问题。与会者首先对哲学价值理论的研究方法展开了讨论。多数学者主张从主客体关系研究价值。这种思路又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主体性价值论或主体性人学价值论,主要突出主体性对价值的作用。另一种观点是主客体统一论,认为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价值不仅离不开主体,也离不开客体,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持前一种观点的同志,一方面同意主客体关系说,另一方面又自称是主体论价值论,这是自相矛盾。前一种观点的学者则认  相似文献   

3.
中华全国日本哲学学会1987年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8月22—25日在北京举行。日本学者岩崎允胤(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教授)、吉田杰俊(法政大学教授)、吉田千秋((?)阜大学副教授)、碓井敏正(橘女子大学副教授)、渡边浩(东京大学教授)等  相似文献   

4.
8月23日 星期二电话来了,得力于北大哲学系同志们的悉心安排,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们终于有一个上午的时间(后天)与参加北大哲学系和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哲学研究室共同举办的“辩证唯物主义”讨论会的各位  相似文献   

5.
“哲学教育”讨论会综述程薇(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于1996年4月19日召开“哲学教育”问题学术讨论会。校内外专家学者50余人与会,共同分析了哲学教育的功能价值,探讨了哲学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哲学教育危机的设...  相似文献   

6.
关于马克思价值概念的商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果从1980年杜汝揖同志在《学术月刊》(10月号)发表《马克思主义论事实的认识和价值的认识及其联系》算起,哲学价值论(或曰“价值学”、“价值哲学”)研究在我国已走过了16个年头。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仍未取得一个统一的定义。众多价值定义的提出,既是哲学价值论研究深入的标志,也表明了弄清价值是什么的问题已成为推进哲学价值论研究的关键。纵观国内的价值理论研究,可以看到,学者们大多是以“主体—客体”关系的逻辑结构来定义价值的。他们或以客体的功能或属性规定价值,或以主体和主体需要规定价值,或以…  相似文献   

7.
1988年8月22—25日,中日两国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哲学工作者,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中日唯物辩证法研讨会。到会的有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早稻田大学、札幌大学、一桥大学、埼玉大学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代表近40人。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岩崎允胤教授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日本的发展,着重介绍了70年以来日本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概况,就  相似文献   

8.
“信息高速公路与社会发展”讨论会综述高定彝(北京广播学院社科部)1996年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新闻所联合举行了“信息高速公路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社科院哲学所、新闻所、技经所和邮电部、广电部、电子工业部、航空航...  相似文献   

9.
西安举行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吴彩霞(陕西省社科院)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于1996年10月6日在西安召开成立大会,与会学者70余人。会议还就“市场经济与价值观”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价值观念的作用和影响有的...  相似文献   

10.
“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筠筠(中国社科院文学所100732)由中华美学学会、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社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美学学会联合主办的“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于1998年4月20日至25日在贵州师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美学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11.
海峡两岸“哲学与伦理”第3届学术研讨会在台举办周桂钿(北师大哲学系)辅仁大学主办的海峡两岸第3届“哲学与伦理”讨论会于9月29日至10月4日在辅大野声楼谷欣厅举行,与会学者百余人,宣读论文30多篇。大陆学者16位赴会,宣读论文16篇。年过八旬的辅仁大...  相似文献   

12.
“新实用主义”讨论会综述李绍猛(广西师范大学)由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发起,广西师大政经系、桂林市委党校等单位共同筹办的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术讨论会于9月17日—20日在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的主题是“美国新实用主义”。70...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的哲学发展─—访费戈尔博士王中田1993年7月24、25日,在日本大阪大学召开了国际学术讨论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从哲学、宗教、艺术的角度来把握21世纪的世界发展”,德国国宾根大学教授费戈尔(GunterFigal)博士在大会上做了基调讲演。...  相似文献   

14.
首届“中日价值论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9月6日至11日在西安举行。这次讨论会在价值与历史观问题的探讨中有一突出特点,即主体性、价值因素被强调。 与会中日代表的共同探讨,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1.关于历史观与价值观统一的基础问题。有观点认为,历史的客观性中也包含着价值规定。价值因素是历史客观性的必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本身参与了历史客观性机制  相似文献   

15.
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代表团一行五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六名代表及哲学界同行,于1990年11月16日至1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举行“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学术讨论会。会上,苏方发言的学者有:团长、苏联科学院哲学  相似文献   

16.
论需要概念的理性实质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确切地说是指人的需要)概念是哲学价值论的中心概念。无论把价值规定为“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肯定”,还是规定为“客体对主体需要的适应、接近或一致”,都把需要看成是建构价值论的立足点和基本内容之一。因此,弄清需要概念的基本内涵对于正确理解哲学价值论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根本性意义。(一)国内学术界尽管对需要问题有过各种研究和讨论,但纵观各种智智仁仁,笔者发现人们似乎更偏好于研究诸如:1.需要的性质(主要是说明需要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或是主客观统一的),进而论证其价值论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2.需要与“…  相似文献   

17.
读《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实录》雷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不断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个领域的对外交流活动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同日本伦理研究所的双边学术讨论会,是很值得称道的。日本伦理研究所是一所民间的研究机构和教育团体。它是由德高望重的思想家、在日本有“现代圣人”之称的九山敏雄(1892—1951年)于1945年创立的。现拥有个体会员70多万,团体会员(以企事业为单位)达1万2千个,分布全国各地区。该所的主要工作分4个方面:研究、教育、出版、普及。其中,研究工作包括基础理论和实践伦理研究,但更侧重实践伦理的研究。它同中国伦理学界的交流,也主要是在实践伦理方面,故双边学术讨论会定名为“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自1986年始,每年一次,在中日两国交替举行,一直持续至今。就是在1989年的“六·四”天安门事件发生后不久,正当与国外的友好交流几乎中断之际,日本伦理研究所在丸山竹秋理事长的决策下,毅然派团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讨论会。那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动乱”之后的第一次国际性会议,也是促成中日伦理学界友好交流迅速发展富有特殊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讨论会综述陈延斌(徐州教育学院221006)以“东方传统伦理与21世纪”为主题的第4届中、韩、日伦理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0月13日至17日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举行。这届讨论会由中国伦理学会、徐州市社科联共同主办,徐州市伦理学会...  相似文献   

19.
西安举行价值哲学研讨会吴彩霞(陕西省社科院710065)1997年8月30日陕西省价值哲学研讨会在西安召开,60多人与会。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王玉木梁主张主客体关系价值论。因为价值总是指什么对什么的价值,总有一个价值对象(载体、客体)与价值主体(享...  相似文献   

20.
发展有益于人的克隆技术——“克隆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学术讨论会述要徐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100732)1997年2月,《自然》杂志报道英国爱丁堡罗林研究所以羊的已分化了的体细胞,经过去分化,成功地培养出“克隆羊”多利。这是生物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