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万寿八仙宫位于西安东关长乐坊原唐代兴庆宫遗址范围内,始建于宋代,元代被道教扩建为庙观,明代已是道教十方丛林,及至清代则成为西北地区重点的道教宫观。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于1958年曾拨专款对这一宫观进行过维修,“文革”期间遭到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对这一宫观进行了复修,使这一道教胜地展现出新的风貌。颇具特色的宫观建筑群新复修落成的八仙宫坐北面南,总建筑面积8200多平方米,虽布局依旧,但又增以  相似文献   

2.
发扬道教优良传统服务精神文明建设──从取缔西安八仙宫周围卦摊说起前些时候,困扰西安八仙宫的八仙宫周围的卦摊在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下依法取缔了,这是一件令道教界欣慰的事,大快人心。去年我们前往八仙宫了解情况,看到八仙宫周围的卦摊很多,大概有60多个,这些...  相似文献   

3.
论唐初三帝的宗教政策——隋唐五代宗教政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朝初年 ,在思想领域已经形成儒、佛、道三家鼎立的格局 ,统治者采取了儒、释、道三家并存的文化政策 ,使其三家都尽力与皇权保持一致。这一政策由唐高祖确立 ,太宗、高宗遵循。但他们之间又有些差异。高祖站在道教的立场上 ,规定“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从礼制礼仪上抬高道教的地位。太宗李世民虽在个人的思想情感上倾向于佛教 ,但最终个人情感还必须服从于政治 ;贞观年间 ,佛道之间已从“华夷之辨”和谩骂式的争辩转变为对宗教义理的探讨。高宗前期较多关注佛教 ,后期较多关注道教。总之 ,宗教教权必须依靠和服从俗世王权政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1996年9月21日,香港道教联合会吴耀东副主席一行10人,在中国道教协会联络处孙同昌主任的陪同下,访问了西安八仙宫。受到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西安市道教协会会长、八仙宫监院闵智亭道长及全体道众的热烈欢迎。吴副主席一行在闵会长的陪同下,拜谒了八仙宫供奉的诸位祖师,并与闵会长举行了亲切会谈。吴副主席对八仙宫整齐有序的面貌,良好的道教传统风范和管理工作大加赞赏。他表示今后要常来八仙宫访问,进行两地间的交流,从而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友谊,为推动道教的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会谈后双方互赠了礼品。香港道教联合会…  相似文献   

5.
<正>网络平台的建立和应用,是西安万寿八仙宫主动调整、改变和提升道教传播与服务方式的尝试,根本目的在于道教的长久生存、发展和价值实现。80后的小李以前并不了解道教,"过去,我对道士的印象都来自于电影,手拿拂尘、腰系葫芦、嘴里念念有词……"自从关注了西安万寿八仙宫的微信,小李说:"道士其实有很时尚的一面,他们高科技用的比我还好。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八仙宫的微信消息  相似文献   

6.
全真祖庭首次举行庆祝重阳祖师圣诞法会1995年农历腊月二十二日,是重阳祖师圣诞之日,也是祖庭恢复道教管理体制,复修、兴盛的阶段。祖庭"大重阳万寿宫"首次举行了庆祝祖师圣诞盛大醮事活动。法会邀请了陕西省境内警钟的道教官观西安市万寿八仙宫、西岳华山、周圭...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中国道教》1995,(2):62-62
陕西省道协1995年工作设想 陕西省道教协会在新的形势下,主动配合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努力使全省道教界与社会相适应。1994年除了开展好日常教务、外事交往的工作外,还积极协助中国道协在西安八仙宫召开了九省一市“地方官观座谈会”。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陕西省政府已决定将全真派祖庭户县的重阳宫交还给道教界管理使用,维护了道教界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14,(3):42-43
园林式道观:清洁美观 走进八仙宫,第一印象就是干净美观。干净靠的是洒扫清洁,美观靠的是植树种花。据调查统计,八仙宫平时每天会产生近30公斤各类垃圾,清洁人员打扫院内卫生后,把垃圾分类,集中处理。这些工作,在道长们心目中,不仅是一种任务性的事务,更是一种在道教信仰关照下的修行法门。  相似文献   

9.
《中国宗教》2022,(12):19-19
近年来,在各级统战、宗教工作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八仙宫秉持传统,积极创新,在适应社会、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强化政治引领,把握管理方向坚持我国道教中国化方向,倡导爱国爱教与守法持戒相统一,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和“四史”教育,厚植道教界思想政治根基。  相似文献   

10.
正道教历史表明,古老的道教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甚至在世界文明史上也留下了光辉的业绩。道教文化根植于中国民众生活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天文、地理、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族习俗、民族心理、民族性格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是西安市八仙宫道院的一名青年道教徒,一九八六年三月份,经考核来专修班学习。现已结业,一年来的主要收获是: 第一:对道教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培养了我的宗教感情,坚定了我对道教的信仰。我入玄门学道虽说已有两个春秋,但是道教的基础知识很差,对道教的教理教义、教史一点也不懂。如:道家和道教的区别相互关系和道教的产生、历史等。通过学习,使我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开设的道教简史课,道派和人物课,使我收益非浅,明白了道家是指研究学术性的一个哲学流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的  相似文献   

12.
道教与女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教与女性研究是道教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宗教与性别研究的一个分支。鉴于当前的宗教与性别研究,其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女性,本文仍采用道教与女性研究这一提法。这一提法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认可,如朱越利在《道教学的定义、对象和范围》①一文中提到“道教与女性”这一研究领域。一些道教类的学术期刊也开辟有道教与女性研究这样的专栏。  相似文献   

13.
《太平经》是道教的早期重要经典,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该书并非成于一时一地一人之手,因而内容庞杂,有的观点也互为矛盾,这就给研究《太平经》造成一定困难,对《太平经》的评价也产生了完全相反的看法,有的认为它是农民起义的经典,有的认为它处处为封建统治阶级着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各据其理,相争不下。目前,研究《太平经》的文章不少,但从经济思想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却不多。从本质上讲,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各阶级的利益冲突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利益的冲突,政治特权只不过是经济利益的保护伞和护身符,因此,弄清《太平经》经济思想的阶级性,对于我  相似文献   

14.
东汉后期道教产生,到建安时期又有了发展。从曹操与黄巾军和张鲁政权的关系、曹操与其他军阀对待道教态度的比较、曹操与借道教为其服务文人的关系等维度来看,曹操不仅与黄巾军、张鲁政权有着共同的道教信仰,跟其他军阀相比在信仰上与道教更具有趋同性和一致性,而且彰显出借道教思想为我所用的政治目的。所以,曹操对待道教的态度,总体上经历了从敌对到宽容再到认可接受的过程。曹操与道教的这一关系,开启了民间道教向上层社会发展的历史,标志着民间道教开始从民间向上层社会的转化。其价值意义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5.
北宋道士陈景元,建昌南城(今江西抚州南城县)人,是一位在中国道教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长期担任高层道教职务,深受最高统治者信任,与以士大夫为主体的统治阶层关系密切,同时他博学多识,著述甚丰,特别是他的老庄之学在当时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蒙文通先生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大众眼中,这或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宗教胜地探访活动。然而,对参与其中的慕道者来说,却是一次意义重大的心灵穿越、寻根访道之旅。2015年7月,"问道之旅——朝拜祖庭陕西行"活动先后在西安八仙宫、周至楼观台、户县重阳宫举行。活动由北京市道教协会主办,北京平谷龙王庙、西安八仙宫、道教之音网站承办,  相似文献   

17.
道教与唐传奇张松辉本文首先简要勾勒了从初、盛唐到中、晚唐传奇小说的发展和变迁,展现道教对整个唐代传奇兴衰的影响和推促。然后着重分析道教之所以对唐传奇产生巨大影响,认为其原因一是统治者的重视,二是小说文体发展阶段性的必然,探讨了唐传道教题材作品的浪漫气...  相似文献   

18.
《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论理观浅析李刚宋元时代,道教劝善书产生并流行于社会上,对中国社会的民俗及国民心理均产生很大影响。劝善书是三教合流的产物,融道儒释为一炉,其中又贯穿一条主线,即道教劝善成仙的生命伦理学,融通儒释就是为这条主线服务的。劝善书保留了较多...  相似文献   

19.
各位道长,各位先生: 在西安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西安八仙宫、西安市道教协会和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的积极筹备下,“西安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今天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向此次“研讨会”表示祝贺,并祝愿学术果实穰穰,圆满成功;向远道而来的海外专家学者和国内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向一贯认真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并热情协助陕西道教界兴办道教文化事业的西安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老庄道家是道教的理论来源之一,道教学者葛洪总体上对老庄持维护态度,但也在生命观和政治观上对老庄提出了批评。通过认真辨析《抱朴子》中"道家"和"黄老"的内涵,以及葛洪对老庄道家的态度,可以看到葛洪的道教仙学既批判地继承了黄老之学,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黄老之学,这是葛洪道教仙学的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