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晚明三教混杂的现象,正学与异端问题成为晚明儒者的共同关注.李材立足于《大学》的"知止"和"修身"观念,重建儒家心性、经世合一之学,并以此作为区分三教的标准.因此,李材提出的"止修之学"具有三重意义:回应心学流弊、严明儒释之辨以及重思心性与秩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张径真 《法音》2012,(2):42-44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沙门玄琬在临终前上遗表请求僧尼犯罪依僧律处罚,不与百姓同科,唐太宗"嘉纳焉",于贞观十年(636)命人"依附内律,参以金科",始创《条制》。《广弘明集》卷二十八的《度僧天下诏》详细记述了此事:……多有僧徒,溺于流俗。或假托神通,妄传妖怪;或谬称医茧,左道求财;或造诣官曹,嘱致赃贿;或钻肤焚指,骇俗惊愚;  相似文献   

3.
<正>明清之际的学者王船山,针对理学程朱与陆王二派于后学传习中所见之流弊,通过对理学核心议题的独特解答,企图重构儒学的为学工夫体系。而对于理学心说的检讨及对治心工夫的重释,正居于核心的地位。本篇论文,笔者主要通过对《尚书引义》(以下简称《引义》)之《大禹谟一》、《康诰》、《益稷》三篇文章的细致解读,对船山所提出的"人心""道心"各有体用论、"修道存诚"的安心之法、"止""几"相  相似文献   

4.
"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的最后绝笔,有着极为丰富的涵义。本文以"悲欣交集"一语为切入点,探求藕溢智旭与弘一法师之间,以律学匡救宗门流弊、以净土体究终极大事的佛学思想渊源与路径。  相似文献   

5.
黄绾一生为学三变,早年宗承程朱,后归王学,晚年自揭"艮止"之学.在易学上,黄绾以"圣人之学、忧患之枢"释<易>,认为<易>之微青,莫要于‘艮止'",目"艮止"为"体用俱全"之"存心之法",以"艮止"为"圣门开示切要之诀"的"圣圣相承"之道统本旨,终则以"收拾精神、归缩在腔子内"为"艮止"之修养工夫.其为学注重"经理世务",反对陷入"空疏支离"的宋明诸儒及王学末流,成为王学中具有自觉和批判精神的"异端".  相似文献   

6.
《原道》2015,(1)
通过对宋明理学"异端"观流变的考察,揭示宋明时期思想领域主要矛盾由儒佛之间转向儒学内部的过程。宋明理学"异端"观以儒家伦理道德及其政治治理为标准界定和批判异端,其中程朱以佛教为主要异端,陆王则以程朱理学及其流弊为主要异端。程朱"异端"观到陆王"异端"观的转变主要因为:理学对佛老思辨哲学的吸取逐步消解了宗教冲击人伦的局面;理学高度发展和完善的同时内部思想分流;程朱理学官学化的流弊成为新一代学人批判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无讼"思想自孔子提出后,成为了儒家所倡导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道德理想。而要实现"无讼"必须能够息讼或止讼。古代契约创制之始就是出于止讼的目的,预防讼争的发生和制止讼争的扩大。契约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一种预防性制度性安排,具有"立信"、"结信"和"征信"的机制特征,这些机制特征具有止讼的功能。从传世文献看,中国古代契约非常丰富。但古代契约始终处于私法地位,止讼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儒家倡导的"无讼"社会理想也就无从实现。如果把契约的私法地位上升到国家法的层面,以国家法的强制力保障契约的效力,其止讼功能将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有所裨益,这正是我国古代契约的止讼功能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对艮卦的解读中,船山着意阐发了侧重功夫论意义的作为君子治心和处事原则的"行止之道",内在地形成了对儒家"知止"思想的全面阐释,其蕴涵包括四个层面:为何止、如何止、止于何处与止何为,分别涉及"止"的原因、方式、目标与效果。泛言之,"素位"、"尽性"与"治心"是其具体方式,"即行而止"与"止其所"是其行为原则,"成物我"、"厚终始"是其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9.
"照"在佛教语境中,其缘起关系"弥勒之问",铺展意味宗教情境生成,延续牵涉"止"、"观"工夫。就缘起层面讲,"照"的生成,直系佛学本体论建构——"随照立尘"。而其铺展,一方面指向宗教情境生起,另一方面,意味当修行者达致"自照",佛与修行者即通过光的授受,实现绝对精神的授受和流转。就工夫论细研,"默照禅"侧重的是"照"的隐秘相状,偏向内证、静观的工夫操执模式,天台语境中,"照"与"止"、"观"则是连贯的、整全的工夫相状,"照"生于"止"时,于"观",则提供价值的拳守蕲向,而"观"的展开,即"照"的推进,"智"的获取,即"观"与"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佛教僧徒大部分从事劳动生产活动,借以解决自己的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之“四缘”问题,也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教内教外,皆予好评。至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经济思想究竟怎样?从印度到中国佛教界及社会人士对僧徒从事劳动生产持什么态度?特别是佛教从公元67年(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入中国之后,我国僧徒有无依靠劳动生产以维持经济生活的?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而  相似文献   

11.
刘宗周将《大学》八目之一的"诚意"中的"意"解释为一种深微的道德意向,即心的道德主宰,而不是已发的善恶意念。以此为基础,他对阳明的"四句教"进行了系统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新"四句教"。通过对阳明四句教的批评,刘宗周一方面对阳明四句教潜在的矛盾及可能的流弊进行了揭示,另一方面通过对《大学》前四目的重新解释,将知纳入到意中,力图以此解决阳明后学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流弊。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5,(1)
<正>一、无相戒的流弊无相戒流传到后世,由于有的人一味追求洒脱、无视戒律,也出现流弊,因此被人曲解而遭异议。究其原因是后世弟子只知慧能祖师的戒法无相,唯求方便,而不去探求戒律与世间的不共性,不了解六祖授无相戒法的用心与意义,而走向偏颇。殊不知,慧能的戒法,是以戒体为核心,直视自性,是自我精神上的完全超越,是自心摆脱一切束缚的自然显现,是佛性在自我体悟中的实现与提升。同时,他也不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近年出土《大齐故沙门大统僧贤墓铭》为中心,结合小南海石窟和北响堂石窟的刻经,梳理了僧贤的生平与思想。僧贤作为僧稠的弟子,参与小南海石窟的刻经活动;他先后担任沙门都、沙门统,主持了大总持寺、大兴圣寺,是著名的"地论师"。同时,僧贤继承了僧稠的禅学思想,重视《涅槃经》的"四念处",提倡《华严经》与《法华经》。最后,《僧贤墓志》等石刻中的用语反映了地论学派的判教思想。  相似文献   

14.
"照"在佛教语境中,其缘起关系"弥勒之问",铺展意味宗教情境生成,延续牵涉"止"、"观"工夫。就缘起层面讲,"照"的生成,直系佛学本体论建构——"随照立尘"。而其铺展,一方面指向宗教情境生起,另一方面,意味当修行者达致"自照",佛与修行者即通过光的授受,实现绝对精神的授受和流转。就工夫论细研,"默照禅"侧重的是"照"的隐秘相状,偏向内证、静观的工夫操执模式,天台语境中,"照"与"止"、"观"则是连贯的、整全的工夫相状,"照"生于"止"时,于"观",则提供价值的拳守蕲向,而"观"的展开,即"照"的推进,"智"的获取,即"观"与"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论语·雍也》篇有"今女畫"一语,关于此"畫"字,学者们多解为"止"。从字形上看,"畫"与"止"义无涉;从语义引申角度看,则缺乏产生"止"义的过渡义项。在分析字形、考察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此"畫"或为"位(立)"之借,训"止";也有可能解为"畫"之引申义"虚",虚假之义。  相似文献   

16.
正"文化融合"是云冈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最大特色。云冈石窟的佛教造像生动展现了从丝绸之路传入的古印度、中亚等不同文明的艺术元素与中国传统艺术之间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历史。北魏太严五年(439),北魏灭北凉,迁3万多北凉国人到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于是"沙门佛事俱东"。来自凉州的僧人昙曜后来担任北魏最高的僧官——"沙门统",并于北魏和平元年至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6,(10)
正"无法无所依,无僧则不闻。"僧伽是住持正法的主体,是佛教文化的传承者、普度众生的教化者,是佛教在社会上的现实"表象"。"法赖人传,僧为第一。"僧人的素质及佛教教育的整体水平,攸关着佛教的兴衰与命运。然而"近世以来,僧徒安于固陋,不学无术,为佛法入支那后第一隳坏之时。"(杨仁山语)出于强烈的护教使命感以及弘扬佛教于世界的国际视野,杨仁山居士、太虚大师、欧阳竟无居士等近代佛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7,(3)
<正>第一节戒体产生一、戒体与业体戒体是受戒者受戒时产生并领受在自心的法体,是所受的戒法于内心中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羯磨疏》:"夫戒体者何耶?所谓纳圣法于心胸,即法是所纳之戒体。然后依体起用,防遏缘非。"~([1])佛陀将戒比喻为堤塘~([2]),所指正是戒体这种防非止恶的力量。这种防非止恶的力量始于受戒,自此以后,  相似文献   

19.
陈坚 《周易研究》2012,(6):77-88
明代思想家黄绾通过对《周易》"艮"卦的创造性解读,建立了一个从"心性论"的角度而不是从"实学"的角度来反对王阳明心学的所谓"艮止"心学,在当时独树一帜。此一"艮止"心学在黄绾看来乃是"孔门正传",乃是"圣人传心之学"。"艮止"心学主张人的"心"是唯一的,不管是君子的"天命之心"还是小人的"无容之心",不管是喜怒还是哀乐,其实都只是一个"心"而不是两个"心"。黄绾"艮止"心学对"心"的这种"一元化"理解与天台宗"一念三千"学说对"心"的理解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20.
正一、前言百丈怀海的生卒年问题是近三十年佛教学界关注的焦点[1],学者们都能根据塔铭发现僧传、灯录等传世文献记载的讹误,然而这些论证大多是史事记载的逻辑推断。日本学者直接将公案"藏头白,海头黑"作为论据证明智藏长于怀海,禅宗公案只是僧徒参禅的文本依据,并不一定有实际内容,能否作为史料值得讨论。徐文明先生通过语录中"海兄"、"老汉"等称谓语辨别怀海位次,其实"兄"字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