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邦志 《现代哲学》2012,(4):118-124
萨迦班智达所谓的"汉传大圆满",包括了禅宗、噶举派、噶当派、断派、希解派、宁玛派等派在藏地传续的教法。他的批判,立足于经律论三藏和印度正统,目的是破斥种种不如法的乱象,导正藏传佛教的发展方向。因为具有权威性,它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布顿、宗喀巴等历代大师都接踵发挥。历史地看,萨班的立场反映了印藏佛教传统中班智达(经院派)和瑜伽士(修传派)的矛盾,既合理合法,又不失偏颇。从汉藏佛教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萨班借重"吐蕃宗论"这个典故来描绘后弘期的情形,激活了这一历史话题,给藏传佛教新兴教派之间的关系打上了"中印之别"、"古今之别"和"显密之别"的烙印,将吐蕃宗论时期的宗教格局嵌入了后弘期,对藏传佛教的历史方向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国传统佛教而倡导人间佛教的太虚大师,对民国时期的密宗热潮进行抉择,并着力于汉藏显密佛教的融通。在戒律与判教方面,他批评日本密宗,赞扬重视戒律与次第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针对藏传佛教的缺陷,太虚强调树立人间佛教大旗的重要性。他从教理、行持、果证等方面说明显密佛教圆融不二,提倡汉藏佛教互相修学,坚持汉传佛教立足自身以求振兴。  相似文献   

3.
禅宗的发展以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中国禅宗的建立及太虚大师对佛教的改革,揭示了禅宗发展的轨迹和对中国佛教发展方向的影响,一部禅宗史即是中国佛教史的缩影。  相似文献   

4.
寂慧 《法音》2009,(7):45-48
近代影响佛教发展的大德有很多,但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虚云和尚与太虚大师。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佛教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虚  相似文献   

5.
佛教哲学传入西藏是当时吐蕃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上层统治者和下层民众的自觉抉择,而且又是由佛教哲学本身的价值所决定。佛教哲学是在吐蕃时期传入吐蕃社会的,这种时空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传入的进程、方式、内容和接受等方面的自身特点。它的传入虽然没有在当时催生出具有本土特性的藏传佛教哲学,但对后弘期藏传佛教各派哲学的产生发展具有定向开路的重要功用,并且为此后藏传佛教各派哲学的产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
近代影响佛教发展的大德有很多,但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虚云和尚与太虚大师。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为佛教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理论基础。而虚云和尚则从信、解、行、证的角度,为后之来者留下了宝贵而根本的实践财富,是佛教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7.
作为藏传佛教的一朵奇葩——藏传佛塔,是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而逐步发展的。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兴盛时期为吐蕃时期,在汉地的兴盛时期为元明清时期,这两个时期的统治者都大力提倡并直接支持藏传佛教,使得藏传佛塔在西藏和内地得到了广泛的修建,而藏传佛塔的形制及其特点的演变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以及藏传佛教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8.
浅谈正果法师的佛学思想胡晓光正果法师是太虚大师的高足,受过严格的佛学教育,他的佛学基础是法相唯识学,而他一生用功最深切的则是禅宗。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果法师是“学在唯识,行在禅宗”。在太虚大师的门下,正果法师是很有独特性格的一位。他学识渊博,但不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7,(7)
<正>自太虚大师(1890-1947)提出"人间佛教"的创见,迄今已经近百年了。在两千多年的汉传佛教史上,人间佛教思想是继中国禅宗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创造,成为汉传佛教现代化的指针,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佛教全球化的进程。正如太虚大师所言,人间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如何以佛教的道理改良社会?历经一个世纪的探索,汉传佛教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间佛教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洛阳龙门附近收集到一方唐代禅宗僧人元珪和尚纪德幢石,2004年李文生先生曾撰《读禅宗大师〈珪和尚纪德幢〉书后》一文对其进行了揭示。其中有关录文方面存在缺字、误字及断句之误;有关元珪和尚生平事迹也可进一步补充;有关幢文中所涉及的传法谱系并不是仅"自张其目",《珪和尚纪德幢》与其师《法如行状》所载的六祖传承法系一致,是现在所见到最早的关于禅宗谱系的资料,具有重要禅宗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作为西藏十八罗汉之一的哈香尊者,是在西藏罗汉艺术受到汉地罗汉艺术深刻影响的背景下出现的。他虽然和前弘期的禅宗僧人摩诃衍拥有共同的称呼,但在艺术形象和信仰内涵上却脱胎于布袋和尚。布袋和尚补入西藏罗汉体系是在元朝末年。布袋和尚形象传入西藏后,其身份、谱系部分地被重新建构和诠释而变成西藏的哈香尊者。哈香尊者是汉地佛教因素传入西藏后,西藏人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根底,对之进行了融合与改造的一个表征。  相似文献   

12.
禅学反思     
肖永明 《法音》2006,(6):26-28,29-33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这是太虚大师的论断,现在也可以说是一种共许共识。但是,什么才是禅的特质?就云里雾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了。流弊所及,当代中国纷纭出现的各种“禅”,呈现出一种泛化而又神秘化的趋势。一方面,似乎什么都是禅,禅泛化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禅又似乎什么都不是,禅神秘到了无人能“会”的境地。如此泛化而又神秘化,不仅禅将不禅,而且会危及整个中国佛教的慧命赓续。现在,对于禅,是到了歧路问津、抉择源流、追本还原的时候了。一、关于禅的渊源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这是通常所谓禅传承之始,但这只是后来禅宗的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禅宗的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禅宗的振兴佛日太虚大师曾说:“顿悟禅为中国佛学之骨髓,又为佛学之核心。唯中国佛学握得此佛学之核心,故释迦如来真正之佛学,现今唯在中国。”又说:“中国佛教之如能复兴也,必不在于真言密咒与法相唯识,而仍在乎禅。”(《年谱》)这是大师通观全体佛学、洞察...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我们在弥勒菩萨应化圣地、太虚大师曾经住持弘法的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寺,隆重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太虚大师一生的愿行事业,深入研究太虚大师的思想宝藏,对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佛教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构建世界新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太虚大师是我国近现代佛教改革的倡导者。面对清末民初中国佛教内外交困的危机,太虚大师在佛教菩萨  相似文献   

15.
悟凡 《法音》2013,(4):49-50
近代人生佛教的倡导者太虚大师曾说过:"中国佛教特质在禅。"事实确是如此,中国佛教绵延至今,法脉传承清晰不辍的只有禅宗。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宗至唐末五代就渐渐湮没无闻,只有临济宗和曹洞宗传承了下来,也因此佛教中有"临天下,曹一角"之谓。临济而后,至北宋有黄龙慧南和杨岐方会,形成禅宗史上的黄龙派、杨岐派,禅宗的"五家七派"  相似文献   

16.
董其昌在中国山水画中融入禅宗美学思想一直是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重要论题。现存世资料内容丰富且影响较大的便是董其昌在著述《画禅室随笔》中对于南北宗论的记载。从画学角度看,其在禅宗“顿悟”的熏陶下,以“以禅论画”的方式进行画派分类,将中国文人画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基于此,以董其昌的南北宗论为切入点,探究董其昌的禅宗美学思想对于中国文人画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学诚 《中国宗教》2017,(8):16-17
今天,我们在弥勒菩萨应化圣地、太虚大师曾经住持弘法的道场——浙江奉化雪窦寺,隆重举行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太虚大师一生的愿行事业,深入研究太虚大师的思想宝藏,对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进一步加强当代中国佛教自身建设,不断开创佛教中国化新境界,构建世界新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太虚大师是我国近现代佛教改革的倡导者。面对清末民初中国佛教内外交困的危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而禅法的流行,据佛经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灵山会上。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拈花示众,众皆茫然,惟大迦叶以会心的微笑获得了佛祖的禅法真传,这就是佛教禅宗史上“拈花微笑”公案。佛教传入中国后,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与融合,禅宗在中国形成了“一花开五叶”的盛况,其间,宗师辈出,禅法多样。禅宗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界最具生机和影响的宗派,禅文化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佛学大师太虚法师曾说过:“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然而,明清以降,禅宗日趋颓废。如何在当下将古老的禅文化发扬光大,如何借鉴和继…  相似文献   

19.
欧阳镇 《法音》2013,(8):43-48
中国近现代的著名高僧虚云和尚(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19岁时在褔建省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受具足戒。此后,虚云和尚四处行脚,参访名山,拜师问道,足迹历经四川、西康、西藏乃至印度、锡兰、缅甸等地。在他的参访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他在藏传佛教的两个最重要的场所的经历。虚云和尚于光绪十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多有藏文史料记载在吐著王朝松赞干布前五代拉脱脱日年赞时期,佛教“自天而降”初传入吐蕃的神话传说。古龟兹洞窟藏文壁文却记载了一个新的说法,认为在吐蕃开国之君聂赤赞普时代,佛教己初传吐蕃。这个新的版本的背后,隐藏着关于西藏早期佛教史的若干史实,折射出西藏高原早期土著宗教本教“天神降临”神话对吐蕃佛教的深刻影响,为藏传佛教在西域的传播及其对西域佛教艺术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新的历史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