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斌 《佛教文化》1994,(6):43-44
我曾因迷信气功而走火入魔,幸得善知识引导学佛修行而走出魔境。其间,读到《佛教文化》、《法音》、《禅》等佛刊上不少谈及佛教与气功问题的文章,也读到许多大德论著中的有关论述,受益匪浅,并曾致函《佛教文化》请求刊登这类专题文章。  相似文献   

2.
彭彦琴  李清清 《心理科学》2018,(5):1268-1273
作为佛教基础教义的“五蕴”是对心理机能尤其是认知过程的高度概括——人类信息加工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大机能系统。色蕴对感官信息进行初级加工;受蕴进行信息的情绪编码;随后在想蕴阶段进行高级整合,完成信息的概念语言表征;行蕴则为信息加工提供能量及方向导控;识蕴负责信息储存、监控调节及信息输出,最终形成完整的认知判断。佛教五蕴提供了一种信息加工的新模型。  相似文献   

3.
《道行般若经》在我国早期佛教传播史、佛教般若学史上影响巨大,但佛教研究界对该经译本历来众说纷纭。或谓竺朔佛并未译过该经一卷本,或谓该经十卷本为竺朔佛、支谶合作翻译,两种译本是何关系历来亦模糊不清。本文梳理相关资料,论述一卷本《道行经》乃竺朔佛所译,已佚。十卷本《道行经》为支谶所译,与竺朔佛无涉,今存。所谓竺朔佛参与十卷本翻译的观点乃受后代窜入《出三藏记集》中错误资料的误导。指出一卷本属抄经,十卷本为全本。文章最后指出,道安《道行经序》的对象是一卷本,目前各藏经把它冠在支谶十卷本之前,研究者以之解说支谶十卷本,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4.
原始佛教的心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颖 《宗教学研究》2007,(1):201-205
本文以四部汉译阿含经为主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探索了原始佛教教义。原始佛教认为心性本净,被其执着妄动生出的有为心法染污,从而产生各种心理结构和心理机能,即由眼、耳、鼻、舌、身、意五根和触、受、思、念、意、识等功能构成人类有情的心理整体;根据这些结构和机能对修行解脱的作用,分为染污烦恼和善心净法两种,并以后者对治前者。修行者借助这些心理机能修习戒、定、慧,依靠止心、观心、勤修习心这三个原则,达到止息心念妄动,离欲解脱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遥远 《福建宗教》2000,(5):27-30
八闽佛教界,人们无不称赞一位受人尊敬的尼僧传常法师,她主持福建佛协工作数十年,为福建省佛教寺庙落实房产政策、整顿寺院道风、培育佛教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人们称为“佛门女杰”。  相似文献   

6.
佛经在佛教中极受尊崇,佛教寺院收存的经书,是寺院文化的重要内容。按照宋代《营造法式》的说法,历史上佛教寺院收存佛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壁立柜以藏经,称为"壁藏",这也是佛教寺院最常见的收存经书的方式,另一种则是"转轮藏"。  相似文献   

7.
菩提一叶     
於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华严经偈没有惑业及魔境,也就无需求解脱,释迎牟尼佛就是在生、老、病死的人生途中悟出解脱之真谛的。惑即迷而不解之意与无明意近,也可说是烦恼的别名。这是人主观世界的问题。惑业简单的说就是因惑而造的业。生活在婆婆世界的人们能摆脱惑业吗?不可能!只有去面对它。魔境是客观外界的障碍,在贪瞑痴三毒弥漫的火宅中,处处都有魔境。这便是婆婆世界的世间道,要求得解脱无法离开的境界。莲花出自水中,但并不着水。人说:“出污泥而不染。”这是秽土中的净。日…  相似文献   

8.
陈星桥 《法音》2003,(9):20-22
十、僧人与养生养生之道不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知识或认识问题,最重要且更困难的是能否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由于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因而对养生的认识和实践也就很不一样。也可以说,不同社会职业的人,其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也会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佛教的养生之道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相当的特殊性,它由一类特殊的社会成员———佛教的高僧大德和广大信徒在实践佛教的教理教义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探讨佛教徒———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养生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佛教…  相似文献   

9.
提倡素食、禁断酒肉是梁武帝针对当时佛教僧团存在的问题所颁定的佛教僧制,也是一种影响至今的生活方式。虽然原始佛教也提倡戒杀、素食,但由于当时多以行乞为生,因此允许僧人食用三种净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于文化背景、民族心理、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佛教不断与中国传统文化调适、融合,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佛教素食观念的形成,正体现了这种调适与融合。  相似文献   

10.
藏族是一个古老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宗教、经济、政治、社会、心理、地域、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铸造了她独有的民俗现象。正如拉法格在《财产及其起源》中所说:宗教是“古代风俗的贮藏库”。在丰富多彩的藏族民俗中,几乎都与佛教信仰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放生”就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佛教民俗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参考藏、汉文献和对实地调查材料的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11.
《法音》2014,(2)
正"香为佛使,香为信使。"入寺燃香敬佛,是广大佛教徒礼敬、供养诸佛菩萨的一种重要礼仪和信仰表达方式。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敬香不仅成为深植于每个佛教徒心中的宗教习惯,也成为广大民众敬神祭祖的习俗之一。这原本值得尊重,无可厚非。然而由于内受功利、盲从心理的驱动,外受商品经济、社会攀比之风的影响,民间形成了"抢头香"、"烧大  相似文献   

12.
佛教的宗旨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认为人的先天本性无分善恶,亲近善知识能形成善的心理,亲近恶知识会形成恶的心理。佛教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鼓励人们行善积德。佛教认为欲望是恶的根源,控制欲望,通过戒定慧、八正道等方式能达到善的心理状态。佛教关于善的先天本性的观点、善恶形成的思想以及善的自我修养方法符合心理学的有关规律。佛教的崇善理念及善的修养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价值准则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佛教的超人间性与人间佛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问题的提出1.近年来,佛教界和佛教学术界均大力倡导人间佛教,从而出现了一种明显的佛教革新运动。这场运动上承近代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改革,近续赵朴初居士的人间佛教号召,横向上又受台湾印顺和星云等人的人间佛教实践的推动,目前已成为中国佛教在新世纪最突出的发展动向。2.作为一种新的佛教运动,人间佛教呈现出强烈的人间性特征。方立天先生认为,中国现代佛教所倡导的人间佛教,就是以现实人生为基点,以人的清净心为基础,通过大乘菩萨道的修持,达到完善人格进而建立人间净土的佛教。(参见方立天)这一概括是非常准确的。具体来讲,笔者认…  相似文献   

14.
幸福感是文化定位的,因此幸福感的研究必须本土化.佛教是影响中国人最重要的三种文化传统之一,正确理解佛教独特的对于幸福感的理解也能够进一步推动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进程.笔者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梳理,重点阐述了佛教对幸福的认识是“苦乐圆融”.佛教“苦乐圆融观”主要从“苦受”和“乐受”两方面入手,其核心是“苦受”,关键在“圆融”.最后,通过与西方幸福感研究的比较,加深对佛教“苦乐圆融观”的理解.佛教幸福感的研究作为一个新思路,不但丰富了幸福感的研究,也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胡东辉 《法音》2023,(9):40-45
<正>石窟是古印度佛教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多为僧侣修行场所。中国的石窟起初是沿用印度石窟的形制建造的,后逐渐成为承载僧侣修行和信徒信仰的一种佛教艺术形式。在佛教教义中,用音乐的形式做供养,是可以积累功德福报的,如在《分别善恶报应经》中载:若复有人以妙音乐供养佛塔,获于十种胜妙功德。何等为十?一身相端严,二见者欢喜,三音声微妙,四言辞和顺,五肢体适悦,  相似文献   

16.
永寿 《法音》2006,(3):19-19
各位理事:我受常务理事会委托,向大会做关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修正案的说明》。《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共住规约通则》自1993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通过以来,对于规范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的管理工作,发扬佛教和合共住的优良传统,加强佛教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共住规约》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仍然继续执行。但是,十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寺院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僧人年老扶养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僧人年老后,行动不便,得不…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289年间,人与鹦鹉演绎了许多美丽凄楚的故事。其中,不少鹦鹉故事蕴含着浓厚的佛教色彩。究其原因,既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民众心理有关,也与鹦鹉自身的特性有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印度佛经故事的影响。但鹦鹉故事中所蕴含的佛教已融入了中土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研究这一文化现象,对于了解唐代的社会及其宗教文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太极图和太极图说起源,目前学界存在着两种已被公认的主张,一种认为源于道藏;另外一种主张则认为源于佛教的阿赖耶识图,本文围绕寿涯的"先天地之偈"以及宗密的"十重图"(阿赖耶识图)展开研究,通过分析佛教的相关典籍来论证后一主张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07,(10)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6日电(记者魏武)第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2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共同宣言》,并签署了第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协议书。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0,(10)
<正>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是今天世界上被广泛研究和信仰的主要佛教部派。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些佛教学者开始强调金刚乘(Vajrayana)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大多数佛教学者来说,金刚乘本身就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