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狗年闲话     
在狗年刚刚开始之时写狗,绝对不是想要凑“狗年说狗”的热闹,只是在查阅“经上究竟提到多少动物”的过程中,突然发现,圣经上讲到关于狗的地方特别多,由此而想起狗与人类的关系,才有了写狗的念头。天主起初创造万物时造了狗,并让它成了人类的朋友,大概要比牛马的训养有着更久远的历史。古埃及人  相似文献   

2.
狗之趣     
今年是丙戌狗年,特选录一束有关狗的趣闻。狗邮——我国西晋时期的文学家陆机,曾驯养一犬专门送信。大规模地用狗送信,则在元、明时期。当时,在黑龙江下游设有“狗站”达24处,用狗来传送官方文件和书信。  相似文献   

3.
狗年话“狗”,今天,也让我们以信仰的眼光看看圣经里有关“小狗”的启示。玛窦福音十五章22-28节记载: “耶稣离开那里, 就退往提洛和漆冬去了。看,有一个客纳罕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说: ‘主,达味之子,可怜我吧!我的女儿被魔纠缠得好苦啊!’耶稣却一句话也不回答她。  相似文献   

4.
以前心理学家用来测查幼儿词汇和句法理解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表演作业,(2)动作指示,(3)指图辨物和(4)日记研究。“表演作业”就是儿童依照自己对成人指导语的理解,用实物操作把指导语的意思表演出来。例如,成人说“小狗追小猫”后,儿童能把小狗和小猫朝同一方向分前后摆放,且猫在狗的前面跑,就说明儿童理解了成人的话。反之就是不理解。“动作指示”则是用语言作  相似文献   

5.
普济寺橹联选[联语]五朝恩赐无双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注解]联语正山门前,丁丑(1997)年香港陈守仁等敬献,郭仲选书。(1)五朝恩赐:五朝,指唐、宋、元、明、清五朝。但查史应指宋、元、明、清、民国五个时期为妥。盖因为普陀山始建于唐咸通四年(863),日僧慧锷留像于洞侧。山民张氏请像供奉于宅,称该像为“不肯去观音”。至后梁贞明二年(916),建“不肯去观音院”,遂为普陀山寺院之始。兹列五朝“恩赐”之史实  相似文献   

6.
醒世佳联     
富有诗情画意的对联,历史悠久,浩如烟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以劝语入联,意趣横生,使人受到深刻启示。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做个好人身正心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此联看来似乎带有一点迷信色彩,其实是劝勉人们行为端正,多做好事,勿做坏事。还有一联:“泪酸血咸,尽使出口甜手辣,怎道人间无苦海;金黄银白,直看  相似文献   

7.
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意味着忍受、付出、疲累、无奈、受气、披星戴月、流泪流汗……谋生是人之为“人”的必须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  相似文献   

8.
人生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件事:谋生与乐生。 “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意味着忍受、付出、疲劳、无奈、受气、披星戴月、流泪流汗……谋生是人之为“人”的必须本事,会谋生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累,才能担当家庭的各种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睿智护尊严     
一日,一位姓史的先生和一位姓尤的郎中以联戏谑,史先生率先吟出上联发难。联曰:“尤郎中直脚便为犬。”“尤”字的弯钩变为捺就成了“犬”字。尤郎中也并不示弱,沉思一会儿,便朗声对曰:“史先生脱口不成人。”这一下联对得实在巧妙,“史”字离开了“口”就变得既和“人”字相像,又不是“人”字,尤郎中针锋相对地回敬了史先生的发难。  相似文献   

10.
将农历24节气与对联巧妙嫁接时,便产生了许多别具风格的节气联。民间广为流传的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等,精巧别致,造语自然。  相似文献   

11.
漫话烦恼     
“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人生一世,谁能无忧呢?夸张一点说,生存就是烦恼。难怪李白诗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杜牧也说“假如三万六千日,半是悲哀半是愁”。当然,快乐也有,但就像“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钱钟书语)”这些话乍听似乎悲观消沉了些,但仔细咀嚼,还是很有道理的。人之一生,就是一个与周围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断冲突、不断磨合、不断适应、不断改造对方同时  相似文献   

12.
楹联,亦名“楹帖”,俗称“对联”、“联语”,是一种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相结合的独特形式,也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情并茂的文学艺术。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株灿烂奇葩。五台山是中国佛教著名圣地和旅游胜地。自古以来就有不少高僧大德、文人学士、  相似文献   

13.
狗恶酒酸     
1、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卖酒的,他的酒很醇,酒器也干净,还挂了一个醒目的招牌,可是酒就是卖不出去,最后都酸了。2、店主非常奇怪,就去请教闾里的长者杨倩。3、杨倩问他:“你家里养的狗是不是很凶猛?”店主很奇怪:“狗凶猛和酒卖不出去有什么关系吗?”4、杨倩说:“如果有人抱着酒壶来打酒,狗却冲着人家龇牙咧嘴,人家还不吓跑了?所以你的酒放酸了也卖不出去。”狗恶酒酸@郑磊 @刘玉兰~~  相似文献   

14.
充分考虑农民的现实需求,这是我们应当从历史与现实中汲取的一个教训。农民当前的根本需求是较好的谋生手段或谋生能力的获得。人的谋生能力有两大构件,即体力构件与智能构件。后者创造价值的作用远远超出前者。农民谋生能力恰恰缺乏良好的“智能构件”,这是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国公共服务应当着手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混异,即把两个音同或音近的字用于同一联内,有时交错反复使用,使人读起来难分,看起来明白。联语中正确使用混异手法,往往会使联语音韵别致,饶有情趣。从前一私塾先生外出,留下一上联,要学生对出下联来。此上联云:风吹豆角,豆角与豆角斗角;学生们冥思苦想,搜肠刮肚  相似文献   

16.
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大夫,以多谋善辩著称于世。《晏子春秋·內篇杂下》第九、第十两章记载的他出使楚国的故事,长期脍灸人口。现在我把这两章文字称之为《晏子使楚》,做点逻辑分析,以说明晏子善辯同运用逻辑推理的关系。《晏子春秋·内篇杂下》第九章: 晏子使楚。以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邪?”晏子对曰:“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人们说龙道龙、吟龙咏龙、画龙雕龙,炎黄子孙以龙为图腾,封建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2012年是中国农历龙年,笔者从报刊上收集到的嵌"龙"联语,择几则介绍如下。这些联语虽说不上曲折复杂,但每则故事言近旨远,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05,(11):56-56
世基联号召金球教会为世界和平祷告2005年9月21日是一年一度联合国的国际和平日。世基联(WCC)号召全球教会把这日定为“国际和平祷告日”,以晨祷或者在主日崇拜前后加入祷告题目等多种形式来为世界祈祷和平。“国际和平祷告日”今年的主题为“建立不同团体、人群之间的和平”。世基联总干事Rev.DrSamulel:Kobia表示:“基督徒的属灵生活并不避开社会的活动,面对日益增长的不公义和暴力问题我们实在有需要一起去祷告,为对方祷告和为整个世界祷告。”  相似文献   

19.
<正> 《论语》《侍坐》章中,孔子令弟子们各言其志,却唯独倾心于曾皙的回答。孔子何以“与点”?这已成为“两千年来争论不决的一件公案”(徐复观语)。前人的说法多是猜测:何晏《论语注》引周氏语曰:“善点独知时。”邢昺疏曰:“善其独知时而不求为政也。”这本来是合乎情理的推测,刘宝楠《论语正义》却将其批驳一通:“若以《鲁论》所说,则点有遗世之意,不特异三子,并与孔子问意反矣。”他硬说曾皙是要用音乐去和谐“民声”:“盖三子者之撰,礼节民  相似文献   

20.
<正> 1.《语丛》一云:“凡物由妄生。”整理者注释云:“裘按:此语又见一。四号简,妄作望,字在此疑读为亡(无)。”今按:字不应读为“亡”,当从一○四号简,读为“望”。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云:“凡见者之谓物。”望、见义通,《广雅·释诂》一:“望,视也。”《说文》云:“见,视也。”“见”有“感知”之义,《淮南子·修务》云:“而明弗能见者何。”高注云:“见,犹知也。”《淮南子·览冥》云:“昔者雍门子以哭见于孟尝君。”高注云:“见,犹感也。”故简文云:“凡物由望生”者,言存在生于人之感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