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漫漫人生路     
莫子 《佛教文化》1995,(3):24-25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佛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下大愿,要追求了脱生死的真谛,终于在菩提树下完成了无上正觉。 佛探寻人生的究竟是从“苦”字开始的,所以佛陀说法先说“四谛”,“四谛”第一谛就是“苦谛”。也就是关于苦的真理。 人因为有身,便有痛苦。人身是苦的聚合之所。 虽然人生是苦,人身又是苦之聚合所,但在这世界上要修人身也颇不易,需要多种善因的。可谓:人身难得!  相似文献   

2.
佛教苦乐观     
陈兵 《法音》2007,(2):5-11
苦与乐,是人们精神生活和心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内容,苦乐观,实乃每个人人生价值观建立的基础。苦乐观在佛教教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佛陀四圣谛中的第一苦谛,专讲苦,第三灭谛实质是讲寂灭苦而获得究竟的乐,讲造成苦之原因的第二集谛,和达到常乐涅槃之道的第四道谛,实际上也都围绕苦与乐这一主题。四圣谛说明:消灭人生诸苦,证得究竟的常乐,为全部佛法的宗旨所在。佛教对苦与乐的种类、相状、生起的因缘、终极实质作了精细的解析,并提供出离苦得乐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实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佛教以疾病为人生诸苦中之荦荦大者,彻底根绝包括病苦在内的诸苦,引导众生皆悉达于永恒安乐的涅槃彼岸,是佛教的根本宗旨.以佛眼观来,众生本性本来涅槃,本性健康,纯净、常乐、至善,超越一切痛苦烦恼.现前诸苦俱备、百病丛生的存在状态,从违自本性的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十足的病态,而诸病之根,终归在于众生自心妄起的无明烦恼.佛陀称大医王,以疗治众生心病为己任.就此而言,佛教所提供的医治众生心病的方案——全部佛法的教理行果体系,都可以看作广义的、深义的医学.  相似文献   

4.
《法音》1989,(2)
释迦牟尼佛生于公元前565年,灭于公元前486年(一般传说为544年),年八十岁。公元前530年,他35岁,是年成道。佛成道后,经过四十九日到鹿野苑,第一次为五比丘说法,开始讲苦、集、灭、道四谛,谓之初转法轮。第二次讲“四谛”在人生实践中的意义,即苦应知、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谓之二转法轮。第三次讲佛  相似文献   

5.
佛教画藏     
君冈 《佛教文化》1995,(3):49-53
《佛本生故事》讲的是释迦牟尼佛前生的事。 佛教讲因果,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 佛教认为一般人都离不开轮回之道,只有成了佛才 能超出轮回。那么,释迦牟尼佛怎么也有前生之事呢? 这里要给读者说明一下。在佛经中释迦牟尼成佛之 前还是菩萨,仍脱离不了轮回。因此才有佛的前生 故事。 这些故事大都是寓言、童话,长期流行在印度民 间,内容生动,寓意深长。作为一种寓言可以通过说 因果,讲轮回明白善恶的真理。正如佛经所说:“  相似文献   

6.
也许佛教对人述说得最多的莫过于人生的“苦”了。作为佛教基本理论的四谛说,首先阐述的就是人生的“苦”,可以说断定人生为苦也是整个佛教理论的出发点。在这里,“苦”并不只是指身体的痛苦或感情的痛苦,而是指包括身体痛苦和感情痛苦在内的人的一切痛苦和烦恼。所以佛教所说的苦很多,也可以把它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把苦分为八类: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在佛教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刹那生灭、变化无常的,宇宙世界,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人不能主宰自我,为无常所累,因而人只有痛苦性则无  相似文献   

7.
正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应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之邀,28日在中医药大学"国学国医大讲堂"作"身病与心病"学术报告,国学院师生400多人与会聆听。学诚法师开场指出,无论何人,生老病死是人生都要经历的事。病可分身病、心病。身病是身体方面的痛苦;心病是人内心的问题、内心的痛苦。佛教一直以来跟"医学"有关联,释迦牟尼佛名为大医王,出家的法师主要引导大家断烦恼,解除内心痛苦。社会医生解除身体方面的病苦。实际上,身体方面的病与内心的病既有区别,也  相似文献   

8.
佛祖言语     
《法音》2006,(7):1-1
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祗世生死中心不厌没;  相似文献   

9.
本期发表的《不能没有爱》——慈善之歌,没有用佛教的词语,曲调也比较通俗,但我们仍将它视作佛教歌曲选用了。佛教讲慈悲、讲善,这在世间来说是一种很广义的爱。佛说“人生是苦”,娑婆世界的众生在苦海之中相互要讲  相似文献   

10.
学诚 《法音》2014,(11)
正一、身心二苦困扰人生,佛法智慧提升生命我们每个人都会生病,都要经历生老病死。疾病,简单来说可以分成身病和心病。身病就是身体方面的问题、身体的痛苦;心病,就是内心的问题、内心的痛苦。佛教一直以来都与"医"有着密切的关系。释迦牟尼佛被称为"大医王",《杂阿含经》中说:"有四法成就,名曰大医王者,所应王之具、王之分。何等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如来、应、  相似文献   

11.
何谓潇酒     
为什么要潇洒?仅仅是世人一时的新鲜感和一颗好奇心?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人们追求向往潇洒的生活,标榜赞美潇洒的境界,最根本的缘由,还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磨难、无奈和压力的抗争。二千六百年前,释迦牟尼佛即归纳了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等等。  相似文献   

12.
<正>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护法居士、来宾们: 今天是佛诞节,释迦牟尼佛降临人间的喜庆日子,过去有人把佛陀的诞生称为"亚洲之光",意谓亚洲东方文化的光明。从现在发展的趋势来看,佛教已经普及到全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包括许多文化和慈善团体。所以,释迦牟尼佛的诞生,不单是亚洲之光,也是世界之光,因为佛的诞生,我们众生才能见到光明,这在佛教来讲就是般若之光,由此岸到达彼岸的般若之光。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号召进行和谐社会建  相似文献   

13.
学诚 《法音》1999,(10)
佛教产生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由释迦牟尼佛创立的。它以促进人类社会的道德修养为基础,进而从身心上转染成净,解除世间各种烦恼与痛苦,以使一切众生得到究竟解脱为目的。近百年来,随着工业科技革命,打破了西方国家长期以来个别宗教独占鳌头的局面,佛教得以传入欧美各国,扎根社会,稳步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在社会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在世纪之交的重要阶段,佛教具有了更加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近一个时期,藏传佛教接踵禅宗风靡欧美,方兴未艾。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片面物…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问曰:法在佛心中一切皆大,何以故但说慈悲为大?答曰:佛所有功德法,应皆大故。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苦所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祇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槃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槃。复次,得佛道时,成就无量甚深禅定解脱诸三昧,生清净乐,弃舍不受,入聚落城邑中,种种譬喻因缘说法,变化其身,无量音声将迎一切,忍诸众生骂詈诽谤,乃至自…  相似文献   

15.
人生于世,第一件事是哭泣。我们任何人每天都有 世界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痛苦。可是如果谁若预先知道 大难临头,那生活一定难以忍受。古代希腊哲学家塞内 加说:事前预见未来的秘密是不幸的,因为他在忍苦前 已是痛苦人了。  相似文献   

16.
学诚 《法音》2012,(2):29-36
在成佛之道上,剃度出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法身慧命的真正开端。出家与在家是不同的,释迦牟尼佛乃至三世诸佛皆以出家相示现成佛,这证明出家是我们修学佛道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菩萨本生鬘论》说:"出家之利,  相似文献   

17.
仁得 《法音》2009,(4):48-48,49
大家来此共同修学佛法,实是难能可贵的殊胜因缘,现在来谈学佛的重要。释迦牟尼佛是已成正果之佛陀,他明白了解一切宇宙人生及大自然的道理,故此来  相似文献   

18.
二、佛法的基本内容和佛教经籍问:佛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我前面说过释迦牟尼当初出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当时印度许多教派都是有最后解脱的理想的。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苦谛 Dukkhasacca)和苦的原因(因谛或称集谛 Samudaya-sacca),说苦的消灭(灭谛 Nirodha-sacca)和灭苦的方法(道谛 Magga-sacca)。佛教经籍非常繁多,其实不超出  相似文献   

19.
文殊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常侍释迦牟尼佛左侧。胎藏界之文殊,左手持青莲,表示专司一切如来之智慧,不染着法的无相之智慧;金刚界之文殊,右手持利剑,表示能断一切烦恼。文殊菩萨骑着青毛狮子,狮子是百兽之王,是最勇敢的,不怕一切而毅然前进的。文殊手持莲花或手持利剑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站在台怀镇地面的北部,翘首北望,可以看见一座巍峨壮观的宝塔耸立云霄。这座宝塔的所在地就是五台山七佛寺。七佛寺名称源于《长阿含经》,《长阿含经》载:在释迦牟尼之前已有六佛,即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图、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与释迦牟尼佛统称“过去七佛”。七佛寺之名即缘由于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法道场,又因文殊菩萨曾为七佛之师,因而为之立寺,以作纪念。五台山别的寺院均以文殊菩萨为主要供养的对象,唯独此寺以七佛为供养主尊,这是十分独特的一个佛教现象。沿着寺前弯曲的水泥小路向上攀登,天王殿额“七佛寺”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