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9 毫秒
1.
丹麦著名漫画家皮特斯脱鲁普曾创作过一组题为“一物降一物”的漫画。第一幅是一个总经理模样的人正在训斥一高级职员;后者回家把气出在妻子身上;妻子把受到的委屈一古脑地发泄给她的女儿;女儿因心境恶劣为小事打了她男友一记耳光,男友无端挨打就怒踢一条狗;这条狗反过来把那位总经理给咬了。漫画中的发泄形式虽然显得简单粗暴,缺乏修养,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都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发泄的表现。由于这种发泄将自己的烦恼转嫁给他人,当然也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2.
以圣奥斯定(St.Augustin)的《忏悔录》(Confessium,中译周士良:《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中的前五章作为一个专题,是在研究全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自传体的作者与读者的心境截然相反。读者看到的是作者从初始生命状态开始,如何一步一步地呈现生命过程中本然的华彩与庄严,一如我们每一个人试图努力追求的那种秩序。相反,自传体的作者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路线。一位对生命、对愿意与他在心灵中相遇的老人来说,在生命的成熟期回顾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的尽是成血鹃声,赞扬之曲。因此,将拉丁词汇Confessium译作  相似文献   

3.
两面思维又称“两面神思维”,是美国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A·卢森堡在向有创造性成就的人物作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提出来的。“两面神”为罗马的门神,有两副面孔,能同时兼顾两个相反的视向。所谓两面思维,是指同时积极地构想出两个并存的、同时起作用的相反的方面、思想或方法,使其综合为一个完整的思想或方法。在经营中巧妙地使用两面思维,可以使你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作为伦理一神教,关注生命是犹太人一神信仰的精髓之一.在追溯生命的源起,探讨生命价值,追求生命的延续和保护等问题上,犹太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判断.犹太人对生命的看法具有现世性和族群性的特征,理论上是一种信仰和思维方式,是犹太人虔信上帝的呈现;实践上,又是一种行动方式和行为品格,引领犹太人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族群延续.这种生命观,对任何有兴趣思考自身价值的个人和群体都存在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与先秦的道家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对宇宙及生命的哲学认识,首推道家.<黄帝内经>从探索生命本源出发,把先秦道家在思维方式、宇宙观的万物生成论、精气神、养生观等方面的思想成功地渗透到中医学这门基本成熟的自然科学的理论体系中,构建了富有道家思想特点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6.
西季威克的伦理学体系中舍有行为功利主义与规则功利主义两种倾向,但他并没有固守一方,相反,他从不同的层次来思考功利主义,力图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超越它们的二元对立.西季威克对功利主义的理解在黑尔的道德思维层次理论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内疚和羞耻的关系——来自反事实思维的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情境模拟法从反事实思维的角度探讨内疚与羞耻的关系.并比较了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关系方面的特点.结果表明:(1)研究结果部分支持"内疚事件和羞耻事件"假设,但不支持Lewis提出的"自我和行为"假设,甚至与该假设相反;(2)大学生和青少年罪犯反事实思维与内疚和羞耻的关系具有某些方面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大学生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与内疚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而青少年罪犯行为导向的反事实思维与羞耻感有更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医学哲学是对医学科学成就总的概括,并以此为基础探讨生命活动和病程的一般规律,研究医学科学的思维方式,直至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同时研究辩证规律和范畴在医学科学中的表现,从而指导骨科医师解决在骨科疾病诊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并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结合临床工作体会,探讨医学哲学在骨科疾病诊治临床思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痛苦本身不能带给生命意义、不能揭穿历史的奥秘,也不能使到人性高贵。相反,带给生命意义的是希望。希望告诉人在现刻之外有未来,在接踵而来的毁灭和灾难之外,展示着无尽重建的喜悦。生命是一场与痛苦周旋的搏斗。"①  相似文献   

10.
恩光 《天风》2012,(5):52-53
当两个人组成一个家庭,无论男女,对自己的人生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自然也会遇到全新的挑战。在一个小家庭中,如果说丈夫决定家庭的方向,那么一个合神心意的妻子则会决定这个家庭的生命与质量。如何成为一个合神心意的妻子?怎样做才能使自己的家庭更好地行在神的心意中呢?  相似文献   

11.
宁新昌、许平二位先生的<张载康德伦理思想的相异与相通>一文在曲解康德的道德、义务的基础上,把二律背反归结为康德的阶级软弱性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际上,康德的道德、义务和相应的中文含义不同,二律背反既不是康德奉人的思想,也和其阶级软弱性或非此即彼的思雏方式无关.相反,正是因为康德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阶级软弱性等经验对象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才发现并试图解决二律背反.  相似文献   

12.
心钠素的发现与创造性思维四川省南充卫生学校(637000)刘巧玲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30042)李法琦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带着传统的或固有观念去看待、分析事物,是一种较古老的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与之正好相反,是人在创...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是反方向的,不同于人们的常规思维进程的。大致说来,它有如下一些特点:①背逆性:与常规的看法、习惯定势相反,体现出对已有理论、规律或已被确认的事实的背逆,换个方向看问题,倒着来。②新颖性:因为它改变了思维方向,把思维引向一个新领域,自然会碰上许多与常规不同的新问题,提出一些与常规事实或观点相反的假设和看法,这就极大调动了思维者的思维能力,拓宽了思维空间,必然景色一新。③逻辑性与非逻辑性的统一:这里的逻辑性措的是人们的习惯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倒着来,自然是反习惯的,反逻辑的,但它又…  相似文献   

14.
略论道教伦理思维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伦理思维是中国道教认识伦理本体、完善自我和协调自然的特有的方式方法,是古代中国人道德智慧的独特体现.自我性思维、人本性思维和生态性思维是道教伦理思维的三大特征,它折射出道教抗命逆修、抱朴守真、清静恬淡、慈爱和同、度人济世、性命双修、顺应自然和力行不止的主体精神.道教伦理思维和主体精神的最终旨趣是对自我完满、人我和谐和人物(自然)和顺的追求.在现代化过程中,道教伦理思维及其主体精神是人类精神资源宝库中使生命得以充实、发展和丰富的重要智慧,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15.
暮年之美     
正生命是一个完美的圆,来自于苍茫的大地,最终又回归于泥土,成为宇宙的一个分子。大约正因为此,庄子在妻子去世,别人尚悲伤之时,就能够放下离别之痛,欢欣地"鼓盆而歌"。他放下的看似只是一份执念,却获得了对生命的大彻悟。在庄子看来,生命的来与去,不过是在完美的人生形态中,从起点抵达  相似文献   

16.
岳母自从退休后,就迷信上了。全家其他人没有人信那一套。尤其是我,在圈内是个最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可岳母依然热衷得很,不断向我们介绍说"局长、"总经理是他们的同道,似乎回敬我们:“连这些大人物都信,你们才是异类。”我的儿子即将面临中考。岳母三番五次对我妻子说,她要带“仙人”来我家看看,测测我儿子的中考前途,以及我们夫妻俩的“前世今生”。说这个“仙人”说得如何如何准,因为日程排得很满,所以别人花巨资都请不动,是她好不容易才请来的,对我们唯一的要求是要我到时候“闭嘴”。妻子因为也不信那一套,好几次捎信都被妻子“贪污…  相似文献   

17.
孔子既强调感知对于学习的作用,也重视思维对于学习的价值,并极力主张学习过程中感知与思维的辩证统一。然而,艾特金森一习福林(1968)记忆模型只强调感知对于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根本忽略了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加工水平说则刚好相反,它们只强调思维对于学习过程的作用,完全忽略了感知对于学习过程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的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当代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最重要的案例之一。关于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可说是一个直觉主义者。什么是直觉?粗略地说,直觉是一种非逻辑的跳跃性思维,它和灵感、顿悟、自由想象等属于同一个范畴。直觉思维没有确定的模式,而逻辑思维有确定的模式。 有趣的是,关于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在科学创造中所起的作用,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的观点几乎是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9.
刍议儒释道之"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探讨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对"和"的论述,认为"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特征,古代先哲的生命信仰和思维基础.  相似文献   

20.
孙慕义教授从临床医学实践到医学人文学和生命伦理学研究的学术转向,应该说是在一种特定"历史性境遇"对自身生命存在意义的自觉体悟与践行,是对生命精神内在价值认识的一种多重审视与深切透悟.自1986年转向生命伦理学的研究与教学以来,孙教授融自身的生命于整个研究过程之中,长期致力于对生命伦理学思想理论与精神渊源的研究与寻踪,在科学、艺术、宗教和哲学的融通中追寻和阐释生命伦理及其精神本性,以一种与"问题式"研究路径相异的、"体系"建构为主体的研究范式与思维路向为生命伦理精神的合理性和现实性确立形上基础和道德哲学根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学术思想、学术品性并取得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