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9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清初五台山菩萨顶第一任大喇嘛“清凉老人”阿王老藏的生平法绩和他对五台山佛教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阿王老藏是清代五台山第一任钦命总理番汉僧众大喇嘛,其法嗣老藏丹贝、老藏丹巴、顶增坚错、阿旺丹增、罗藏陈片相继主持法席,在五台山僧界占统治地位达70余年。在师承上,阿王老藏并非学界所认为的达赖派,而是大慈法王释迦也失第十四代法孙,与达赖系也有着特殊的关系。第一代大喇嘛的产生,采取的是"公举——皇帝钦命"的方式,其后五代均系父死子继、甲乙授受。阿王老藏及其法嗣建精蓝,兴道场,补经藏,修山志,设清规,供僧济贫,与清廷保持着良好的政教互动关系,对清代五台山佛教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阿王老藏所开创的番汉兼弘、兼收并蓄,不分畛域、重视实修、不尚浮华的思想和学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明镇澄法师所撰《清凉山志》是一部重要的五台山山志,对研究五台山佛教的历史和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在《清凉山志》的众多刊本中,有一个刊本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这就是故宫博物院院藏的顺治十八年阿王老藏印本,这个本子是现存《清凉山志》中最早的印本,基本保存了镇澄旧版的原貌,对于我们整理《清凉山志》的版本源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汉月法藏论如来禅祖师禅张文良汉月法藏(1573~1635),明代临济宗禅师。江苏无锡人,俗姓苏,号汉月,字于密。晚年开法于苏州虞山之三峰清凉禅寺,故世称三峰藏公。法藏早年从云栖株宏受沙弥戒,读《高峰语录》而喜禅旨,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话头十载,一...  相似文献   

5.
老藏丹巴,山东莱州(今山东掖县)人。原为北京崇国寺喇嘛,顺治十七年(1660),奉世祖章皇帝之命,与其师爷阿王老藏和其师父老藏丹贝至五台山菩萨顶,提督五台山番汉事务。他在山30余年,首先是协助师爷、师父修葺了菩萨顶的全部殿堂楼阁。据其《重修真容院碑记》载,前自山门,中经过楼,迄于后院,增补缔缀,殿堂悉换琉璃黄瓦,遂使菩萨顶成了一座金碧辉煌、耀眼夺目的梵宇琳宫、皇家道场,居于了五台山所有寺庙的首位。据菩萨顶老喇嘛回忆说,经其修葺后,菩萨顶有殿堂院、禅房院、方丈院、客堂院、兴贡院、小厨房院、茶房院、李子树院、买卖院、新房院…  相似文献   

6.
《知津》在解题方面的特色一、经藏和律藏各部之首均有“述曰”,概述收录经典的主旨及范围。经藏中方等部的“述曰”内容较为充实:“述曰:方等亦名方广,于十二分教中(居)十一,并通大小,此唯在大。盖一代时教,统以二藏收之:一声闻藏,二菩萨藏。阿含、毗尼及阿毗昙,属声闻藏;大乘、方等,属菩萨藏。是则始自华严,终大涅槃,一切菩萨法藏,皆称方等  相似文献   

7.
《俱舍论》是一部在藏传佛教中颇受重视的佛教重要经论,早在吐蕃时期藏地学者就注重对《俱舍论》的翻译和阐释。其名称的含义,应以它的全称《阿毗达摩俱舍论》来理解,如"阿毗达摩"是指可以现观的教法义理;其"俱舍"具有箧藏和宝库之义。本文首先对《俱舍论》在藏族地区的传播及传承作了考证和梳理;其次对《俱舍论》的理论建构作了分析和解说;第三对《俱舍论》的内涵思想作了阐述和归纳。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研究》2006,(1):F0004-F0004
一九八五年七月十日,五台山管理局物处在翻修显通寺清凉抄高处西边的那座妙观察智塔时,发现塔内藏着一部色泽犹新的蓝色梵箧,其内放着十六函光彩耀目的蓝底金字《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一函为六本,其余为五本,计八十一本。  相似文献   

9.
王景山阿訇,现年73岁,原籍山东省宁津县长官镇人,现任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东赵河清真寺阿訇。这位老人家被赵河一带的人们尊称为“王筛海”,他教门虔诚,品行端正,学识渊博,是一位品学兼优,深受人们爱戴的好阿訇。  相似文献   

10.
太贤博采众家学说,形成自己对《大乘起信论》中阿梨耶识的解释。他对元晓与法藏的思想进行了大面积的直接吸收,但是元晓与法藏两种阐释的矛盾之处,并未成功会通。他的解释当中,可以见出唯识古学、玄奘系唯识新学两种不同思想的影响,亦有菩提流支所译《入楞伽经》的痕迹。法藏的一心具有不变、随缘二义的思想,成为太贤《起信论》阐释的基本思路,他将这一思想应用于对阿梨耶识之和合的阐释。太贤又以一心论的思想为理据,用如来藏思想来统摄阿梨耶识的心识学说。  相似文献   

11.
菩萨顶楹联牌匾慧英山色皈真境,禽声出慧林。总持至圣宣慈力,都领名山报佛恩。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珠林花雨——康熙五台圣境——康熙灵峰圣境灵峰胜境——康熙慈云普著清凉老人——康熙斗室——康熙性海真如华海水圆通妙觉法轮铃最上层雨花堂——乾隆八解...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西竺园住持清凉法师,于4月20日12时55分在西竺园圆寂,世寿98岁。 清凉法师1902年5月生,浙江平阳县人。中学毕业后于普陀山法雨寺出家,1933年至1934年在广东韶关南华寺随侍虚云和尚。1935年初奉虚云老和尚之命,到梧州西竺园任佛教教导员。1938年至1940年,到香港青山胜份学社当教员,并为华南《觉音》月刊工作。1946年至1947年,任杭州佛教学院学监。1954年任梧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清凉法师历…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6,(4)
一、吉祥最胜智德赞梵语:室利加纳古纳巴拉纳玛杜底藏语:巴耶舍云敦桑波舍加尾朵巴天竺班乍阿俞达阿阇黎造赞天竺三亿偈论师安护班智达宋西藏峨·洛登协饶大译师译梵为藏毖刍严定、观空译藏为汉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8,(3)
藏要(线装本)全称《大藏辑要》,为近代佛学家杨仁山居士等从大藏经中选出的《般若经》、《法华经》、《摄大乘论》等70种重要经论编印而成,分为三辑,69册,为教内外读者掌握佛教要义提供了方便。(定价:三百三十七元八角八分)摄阿毗达摩义论[斯]阿耨楼陀著叶均译略述上座部佛教各种重要的法相及介绍全部论藏的哲学理论,文简义丰,为研究南传佛教的一本指导手册。(定价:二元)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3,(12)
北京:吕香光修明天津:陈家徽马温悟辽宁:果智上海:观性(女) 陈从周江苏:明开雪烦浙江:妙善福建:妙湛妙莲河南:素喜湖北:显光道根广东:本焕慧原广西:清凉四川:宽霖遍能贵州:明照云南:明道陕西:澄观甘肃:热旦加措(藏)青海:占嘉赛(藏) 松布(土)中国佛教协会本部:林子青 登全海圆卢秀清(女)唐淞源苏渊雷顾毓泉妙生宗诚(女)陈珍珍(女)定然定根定持宽敬(女)清定贾题韬居里·却吉降措(藏)秦赛议(藏)却藏(藏)参直合(藏)启功(满)苏晋仁田光烈李安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委员名单~~  相似文献   

16.
五月,闷热的夏天悄然来临。山外的世界日渐燥热起来,而山中仍独守着一份清凉。五台山,在佛教名山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双重身份下,正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四方来宾,那便是大自然与佛法智慧共同营造的清凉之境。在这里,人们不仅能获得身体的清凉,也能得到心灵上的  相似文献   

17.
澄观评传     
在历史上,五台山著名的僧人,首推唐代的清凉国师澄观。他继承并发展了华严宗实际创始者法藏的学说,建立起一个庞大而精致的佛教哲学体系,成为中国佛教义学的一座高峰,对后世的中国佛教以至中国哲学都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药草乡王庄村,一提起张占良阿訇,无论村干部还是穆斯林群众都会翘着大拇指说:“我们请了一位好阿訇。”张阿訇原是桥头副食厂酿醋的师傅,去年春天退休在家习经。当他得知王庄清真寺因没有开学阿訇,穆斯林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无入主持,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毅然离开自己温暖的家,应聘来到偏僻而又贫穷的王庄清真寺当阿訇。就任的第一天,张阿訇就暗下决心要做一个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阿訇。  相似文献   

19.
地藏,梵名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因“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另有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另由于地藏菩萨愿力特别深广,所以又称大愿地藏。地藏菩萨曾受释尊之咐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后,始愿成佛。其实,据佛经载,地藏菩萨久远劫前,早已证人十地果位,但为教化众生,仍在声闻、辟支佛地,而不愿成佛。捍《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载,地藏菩萨由过去之…  相似文献   

20.
艾布伯克·贾福康朵斯提:色兰!顷阅资料,读到大作《四大阿訇》(载于1996年第5期北京出版《中国穆期林》杂志),受益匪浅。这里,我不想研究所谓几大阿訇的说法之来龙去脉及其科学性的问题,只想就大作所涉及到的关于马松亭大阿訇早年投学之情况,提供一点真实史料,以备您和各专家考证。大作中写道:“阿訇出身伊斯兰世家,9岁起攻读阿文经书,至1921年26岁始穿衣挂幛为阿訇,先后在北京牛街礼拜寺、北京花市清真寺投达浦生主持之中阿大学和王友三大阿訇帐下求学,缘自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王宽阿訇归国后与王友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