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某部圆满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撤至河对岸,却发现敌人的十几辆坦克沿着公路飞速向我阵地侧后方驶来,企图阻止我军退路。当时,如果继续后退肯定跑不过坦克,但要不马上撤退又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情况十分紧急。这时,我军指挥员发现阵地上有很多空油桶,灵机一动,用草  相似文献   

2.
小树为啥反风向弯曲? 二战期间,有一次纳粹德国指挥部经过周密策划,企图对苏军某阵地实施突然袭击。为了达到战斗的突然性,德军命令一支先遣部队悄悄潜伏在苏军阵地前  相似文献   

3.
金祺 《思维与智慧》2001,(11):31-31
“戈兰壕”是叙利亚和以色列交界的戈兰高地上一条土得掉渣的反坦克壕,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反坦克壕在二战以后发生的世界上最大的一次坦克战中建立了赫赫战功,名噪一时。1973年10月6日,阿拉伯国家埃及和叙利亚分别从西、北两面同时突然对以色列发起进攻,拉开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序幕。在北线,装备着800辆苏制T—62新型坦克的3个叙利亚装甲旅,引导着3个叙利亚步兵师,直奔戈兰高地掩杀过来。这种T—62坦克,装备着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坦克炮和最新型的红外观测仪,装甲防护也是当时世界一流的。防守戈兰高地的以色列军队,仅拥有60辆美…  相似文献   

4.
坦克能击沉潜艇吗?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但这确实是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真实事情。 那还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夜晚,一艘德军新型潜艇正焦急地在海上转来转去,因为两天前德军就已接到情报说英国一艘运输舰在没有护卫的情况下要经过这里。 就在这时,远处海面上传来阵阵发动机声,英国运输舰“奥立夫·伯朗奇”号载着一箱箱炸药和10多辆坦克出现了。 狡猾的德军潜艇一见猎物出现马上就潜入水底,一步步逼近英舰。2000米、1000米、500米……德军指挥官激动得发出命令:“鱼雷准备!发射!”只见一条条鱼雷呼呼地贴着水面,直奔英舰。英舰被击中  相似文献   

5.
战场上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高技术武器反而被一些简单器材所降服。在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的一次空地对抗战斗中,苏军在进攻阿富汗游击队之前,首先抛出一大批带降落伞的铁箱。这些铁箱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出巨大的热量并伴有少量烟雾。游击队员们被苏军这一举动搞得莫名其妙。突然,大批武装直升机临空,对游击队阵地突然袭击。游击队员们急忙发射防空导弹,哪知导弹全部都向铁箱飞去,无一命中目标。在这次战斗中,阿富汗游击队员用导弹打直升机,可以说是很现代化的,但结果是眼睁睁地看着导弹往铁箱上撞,高技术的导弹被土里土气的铁箱所降服。  相似文献   

6.
铁箱与导弹     
战场上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高技术武器反被一些简单器材所降服。在阿富汗潘杰希尔山谷的一次地空对抗战斗中,前苏军在进攻阿富汗游击队之前,首先抛出一大批带降落伞的铁箱。这些铁箱在阳光的照射下,产生出巨大的热量并伴有少量烟雾。游击队员们被前苏军这一举动搞得莫名其妙。突然,大批武装直升机临空,对游击队阵地猛烈突击。游击队员们急忙发射防空导弹,哪知全部导弹都向铁箱飞去,无一命中直升机。在这次战斗中,阿富汗游击队员用导弹打直升机,可以说很现代化,但结果是眼睁睁地看着导弹往铁箱上撞,高技术的导弹被土里土气的铁箱…  相似文献   

7.
用牙齿行走     
正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的"之最":一是鲸,二是海象。海象身长4至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望就像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坦克。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们,是如何在厚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动物  相似文献   

8.
1973年 10月 1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如火如荼,埃及和以色列两国军队在苏伊士运河东岸正打得难解难分。在埃及的伊索姆地区,一座浮桥横跨在苏伊士运河上,几名埃及士兵荷枪实弹,在桥头机械地踱着步子,整个浮桥戒备森严。   太阳偏西时, 13辆苏式坦克和数辆装甲输送车从前线方向疾驶到桥头停了下来。车上官兵个个身着埃及军服,手执苏制武器。一位少校军官跳下车,朝桥头卫兵走来。“辛苦了,兄弟 !”少校用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向卫兵致意。卫兵立正回答;“您在前线才辛苦,少校阁下。您是哪个部队的 ?要过河吗 ?”“我是 21装甲师的…  相似文献   

9.
助人也助已     
简单 《思维与智慧》2002,(12):11-11
这个故事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在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中,一架敌机飞速地向我方阵地俯冲下来,正当班长准备卧倒的时候,突然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在那儿直愣愣地站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根本没有听到敌机的轰鸣声。班长顾不上多想,一下子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身下。一声巨响过后,班长站起身来拍拍落在身上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坦克的突然出现一下子打破了交战双方的攻守平衡,这群钢铁怪兽在德军的阵地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令德军士兵不知所措,胆颤心惊。失败的阴影像瘟疫一样在德军中蔓延。为挽回颓势,德军情报部责令手下,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一切手段窃取英式坦克的技术参数。经过巧妙安排,当时巴黎红极一时、有着无与伦比美貌的玛塔·哈丽,在社交场上悄然出现在法军最高统帅高级机要官莫尔根将军的身边,凭着沉鱼落雁的美貌很快使这位鳏夫老头飘飘欲仙地坠入“情网”,而且住进了莫尔根家里。尽管机智的哈丽想尽办法,但都无法得知金库的密码…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等学校的战斗堡垒,是高校学生组织的政治核心。文章以作者所在工作部门为阵地,以学风建设为载体,以“五加强、五促进”的思路探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其作用发挥,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哑炮的价值     
毛泽东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其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两句记述了第二次反围剿中一次最富传奇色彩的战斗。那次战斗后来被称作黄洋界保卫战,它的神奇之处在于,红军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仅仅一发打响的炮弹就吓退了敌人的进攻。  相似文献   

13.
曾有情 《思维与智慧》2001,(2):41-41,43
1973年10月6日,星期六,是犹太人的“赎罪日”。埃及、叙利亚军队向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点燃了第四次中东战争之火,又称“十月战争”。埃及、叙利亚调集大批军队,用苏联秘密提供的先进武器装备,抢渡苏伊士运河,空袭以军阵地,给以色列以沉重打击,仅仅3天,就全线突破了以色列耗费数亿巨资经营达3年之久,号称坚不可摧的“马列夫防线”,控制了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全部地区,摧毁了以军大量军事设施和飞机、坦克等重型武器,狠狠地教训了以色列在军事上的不可一世和在政治上的目中无人。以色列毫无防备的战灾从天而降,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泥塑匠人     
一个骑兵军官,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父亲十分伤心,思念他时,就拿出一张照片看,照片上儿子身着戎装,骑在一匹飞奔的战马上,一手握缰绳,一手高举马刀,非常威武雄壮……  相似文献   

15.
拿破仑在即将结束其战斗生涯之际,曾对亲信将士感慨地说:“我这一辈子在血与火中拼杀,南征北战,东讨西伐,到底打了多少次仗已记不清了。大仗打了30次,但没有一次比得上‘冰上大战’的。”  相似文献   

16.
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发生的战斗震惊了整个世界。前苏军以先进的坦克,横行霸道,我军的各种口径反坦克炮,都无法对这种坦克构成威胁。在几位老帅的参预下,研制新型穿甲弹、破甲弹的任务就落在了某军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肩上。但要求穿甲弹、破甲弹击穿不同厚度的钢板,韧速应该是多少 ?炮弹接触钢板时瞬间产生的高温高压又应该是多少 ?科研人员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没有准确的数据,研究就无法进行下去。   幸运的是得到了计算这个课题的方程式。这道方程式谁也不会解,我国刚刚研制的计算机更不能输入解这种方程式的程序。   叶剑英…  相似文献   

17.
泥塑匠人     
一个骑兵军官,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父亲十分伤心,思念他时,就拿出一张照片看,照片上儿子身着戎装,骑在一匹飞奔的战马上,一手握缰绳,一手高举马刀,非常威武雄壮……当地有个有名的泥塑匠人,  相似文献   

18.
1944年,苏联人民对德国侵略军发起总反玫。4月,在苏德战场上进行了苏联红军强攻彼列科普的战斗。 彼列科普是通往克里木半岛的通路,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所以被带军吹嘘为“不需很多人就能长期坚守的坚固的关卡”。德军企图凭借天然屏障,依托坚固的阵地,用一支四  相似文献   

19.
泥塑匠人     
一个骑兵军官,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父亲十分伤心,思念他时,就拿出一张照片看,照片上儿子身着戎装,骑在一匹飞奔的战马上,一手握缰绳,一手高举马刀,非常威武雄壮……  相似文献   

20.
哑炮的价值     
毛泽东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其中"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两句记述了第二次反围剿中一次最富传奇色彩的战斗。那次战斗后来被称作黄洋界保卫战,它的神奇之处在于,红军以仅有的一门迫击炮和仅仅一发打响的炮弹就吓退了敌人的进攻。真那么巧吗?原来,红军一共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因受潮未打响,是哑炮,第三发不仅打响了,而且恰好落在了敌军指挥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