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乐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声乐教学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他们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
声乐课堂教学中提高舞台艺术表演能力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音 《美与时代》2007,(12):112-114
在高师声乐教学中,舞台艺术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然而,在条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抓住声乐教学课堂这一教学最前沿的阵地,进行学生舞台艺术表演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也为平衡声乐课堂教学和舞台艺术实践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高师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综合型的音乐教学人才,所以在声乐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突出师范性特点,要重视声乐基础理论学习、中声区声音的训练、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能够学为所用的人才,适应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师民族器乐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丹 《美与时代》2005,(6):54-55
在高师音乐教学中,除了传统的钢琴教学和声乐教学之外,民族器乐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民族器乐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在民族器乐方面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技巧、表演能力、欣赏能力、教学能力等的培养.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要以科学而严谨的教学要求,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一日受益、终生受用.具体来说,这些教学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高师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音乐师资.那么高师声乐教学该怎样把握住服务于高师音乐教育的大体方向呢?这就需要全面分析学生不同阶段对音乐学习的需求状况,从而有效地进行声乐教学教师的配置.  相似文献   

6.
梁佶中 《美与时代》2004,(12):72-73
在声乐教学中,重技巧轻内涵的倾向由来已久。审美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声乐教学如果不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的话,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技巧"的奴隶,而不能成为审美情感的传播者。所以,声乐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切入点,这样才能体现声乐教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薛涛 《美与时代》2004,(2):51-52
高师声乐教学应围绕"发展综合素质"这一核心,根据教学大纲合理安排课程和具体教学活动。通过个别课、小组课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专业理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心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高师的声乐教学都是采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只强调演唱技能,忽略了如何在教学方面下功夫,忽略其他综合知识的学习,使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不能胜任声乐教学,这不只是学生学习上的问题,而是教学模式的死板,教学上生搬硬套,没有突出师范教学的特点。那么,究竟怎样认识、理解和进行高师的声乐教学,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明确教学目的,突出师范特点高师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的,而不是以培养声乐表演人才为目标。高师声乐教学与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学,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声乐教学。高师声乐教学要培养出合格…  相似文献   

9.
霍磊 《美与时代》2014,(6):56-56
随着这时代的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对于声乐教学的探讨也在不断的变化。基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高要求,传统声乐教学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随时变化的声乐发展,并且不能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以下在分析声乐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同时,推广应用开放性的声乐教学模式,从声乐教师和学生个人各个方面入手,探讨声乐课堂的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应用,以此达到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建设者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美育方面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内在素养、尊重和爱护学生是声乐教师在提高学生内在素养方面的重要前提。用音乐的外在美和内涵美进行熏陶和教育,既是声乐教师的责任,又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培养学生创造音乐美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鼓励他们模仿、创作反映社会主流的歌曲。  相似文献   

11.
李莉 《美与时代》2007,(8):93-94
声乐表演不仅是一种展示表演者才华和技艺的平台,更是一门充满着想象的艺术.想象构成了声乐表演艺术的生命之源,想象为乐谱语言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声乐表演的再创造离不开想象.因此,声乐表演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推广和各式各样声乐比赛的兴起,我国的声乐人才辈出,给声乐教育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在这良好局面的下面也隐藏着一些问题,如声乐教学,尤其是基础声乐教学中,出现过分强调技术能力,单纯或主要以技术为标准来判定演唱的优劣的现象.因此,加深对声乐教学中非技术问题的认识,并对其进行总结和研究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高师声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从事中小学声乐教育能力的教师,为了这一目的的实现,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给予恰当定位,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春芳 《美与时代》2007,(8):101-102
现代教育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关键在老师,尤其是声乐教育这个特殊学科,教师的素质修养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着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前途.  相似文献   

15.
声乐教学中的技能训练和情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声乐教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技能的训练和情感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在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歌唱技巧的同时,融入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其唱出来的歌曲能够感染自己、打动观众.  相似文献   

16.
阅读理解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英语卷面的分数,这就需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作为我们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从目前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能力看,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差,阅读速度慢,错误率高.而国内近年来各类考试,“阅读理解”项目在整个测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对阅读能力有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学生要强化训练,提高阅读能力.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的能力呢?本文将试谈提高阅读速度的几种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杰 《美与时代》2007,(2):74-76
艺术化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生活中所运用的语言,它是需要艺术地提炼和巧妙地运用的.在从事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较好地运用艺术化的语言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对声乐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歌唱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苏丽敏 《美与时代》2003,(12):17-19
情感表现能力和发声技能在声乐教学中同等重要,同属声乐技巧的组成要素和基本功。挖掘音乐内涵是情感表现能力培养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塑造形体语言则是其必备素质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声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声乐知识的掌握也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然而,在课程设置上,往往采用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即"一对一"教学,注重声乐技能的训练.但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末来的中学音乐教师,更需要的是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上不能范唱是难以胜任教学工作的.因此,今天的高师声乐小组课教学的优势就被凸显出来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高师的教学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武霄 《美与时代》2004,(11):69-71
声乐教学是一门融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问,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声乐教学的特殊性使教学语言在声乐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期声乐教学实践中,声乐教师为了把自身掌握的科学发声方法以及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相对的提高,依据声乐学科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的不同,不断地探索,创造了大量的教学语言.根据声乐教学语言的表达方式可将其分为形象性语言、指令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叙述性语言和口诀式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