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穆斯林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及长寿率均优于汉族同胞,这与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健理念有关。我国穆斯林的养生文化虽有宗教禁忌色彩,但它所倡导的养生方式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保健医学相一致。应当正确认识并发扬我国穆斯林的传统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养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心理、生理和社会三方面构建健康模式,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传统养生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效果十分明显.其深厚的哲学底蕴和人文精神对人类现代生活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对“现代保健体育”的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和现实意义.因此,把传统养生与现代保健体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做到古为今用,促进“现代保健体育”的完善和发展,构建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浅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民 《心理学探新》1990,(1):38-40,37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们认为:凡是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稳定的情绪、愉快的心境,并且具有同客观现实保持着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不仅思想境界高,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而且热爱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乐于同别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有自知之明,能自重自爱。可是近几年  相似文献   

4.
认知失调理论与心理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人们的健康观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单纯注重身体(生理)健康转变为生理与心理健康并重,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多维医学模式转化。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1]。并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保健”的宏伟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常常是认知偏差。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科学的理论对认知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5.
曾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马勒博士说过:“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的确,健康是人生快乐、幸福、成功的基础和前提,而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心理健康的意义远远超过躯体健康。这不仅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医疗条件的发展和改善,躯体疾病在逐渐减少,而且还因为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每一个想获得成功的人,都必须关心和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小时候,常听老辈人讲:"吃饭只要八分饱,凡事只求八分好。"那时候,并不太懂这句话的含义。现在即将退休了,注意养生保健,才领悟这句话的真正内含。"吃饭只要八分饱,凡事只求八分好。"这句话,不仅仅是一种适度的人生追求和生活理念,而且从生理、心理、哲理的角度看,更是一种科学的养生观念,很值得提倡。从生理养生角度看,"凡事只求八分好"符合人体健康的需求。人体是一架科学而精密的机  相似文献   

7.
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什么是健康?一般人们认为,身体没病,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健康。这种看法从现代的观点看是不全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身体结实健壮,但却心理不正常,整日情绪忧郁,悲观厌世,经常无故紧张,烦恼,猜疑,那他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困为心理本身不仅可以成为一种病态,而且还可以影响身体健康而导致疾病。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在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指出这种模式是建立在健康新概念的指导下,全面考虑了影响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以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原因为基础和依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9.
西藏拉萨的穆斯林按来源和居地的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来自国外,主要是来自尼泊尔和印度(克什米尔地区)的穆斯林;另一部分来自内地,包括四川、陕西、云南等地。根据他们在拉萨所处住地的不同,一般把前一部分叫八廓街穆斯林,大约有300多人;后一部分叫河坝林穆斯林,是拉萨本地穆斯林的主体,大约有2000多人。一、八廓街穆斯林的清真寺和墓地拉萨清真寺八廓街穆斯林早在17世纪中叶辟尔·亚古博受封于五世达赖时,就于拉萨西郊修建了礼拜堂和墓地。今天这个地方称为“卡基林卡”,即藏语“回民园林”之意。目前这块园林…  相似文献   

10.
陈星桥 《法音》2003,(9):20-22
十、僧人与养生养生之道不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知识或认识问题,最重要且更困难的是能否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由于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因而对养生的认识和实践也就很不一样。也可以说,不同社会职业的人,其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也会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佛教的养生之道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相当的特殊性,它由一类特殊的社会成员———佛教的高僧大德和广大信徒在实践佛教的教理教义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探讨佛教徒———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养生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佛教…  相似文献   

11.
健康行为的建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1 健康的概念1978年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附有关于健康的定义 ,指出健康不仅是人体的生理健康 ,而且必须包含该人在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都处在一个较完满的状态。从现代的健康概念中可以看出 ,健康至少应包含 4个层次[1] :(1)生理健康 :是健康的基础 ,指人体结构完整 ,生理功能正常 ;(2 )心理健康 :以生理健康为基础 ,并高于生理健康 ,主要的指标为 :具有同情心和爱心 ,情绪稳定 ,积极向上 ,具有责任心和自信心 ,热爱生活 ,和睦共处 ,善于交往 ,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知足常乐等 ;(3)道德健康 :中国是礼仪之邦 ,我们主张道德健康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分别是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撒拉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伊斯兰教在这些民族中有着重要影响。在伊斯兰教的生活方式中,饮食禁忌最为严格,礼拜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课,沐浴是日常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本文在此重点谈一下这些活动与穆斯林的养生、保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健康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分支有它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诉求。郑莉君教授编著的《现代健康心理学》一书将健康心理学的关注对象——"人"及其心理健康纳入到了一个"经纬交织"的复杂网络之中。在该网络的"经线"方向上,将人的心理健康视为一个连续体,关注个体毕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征、规律与表现形态。在"纬线"方向上,着力关照时代、社会的变迁与家庭发展对个体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本书切实指出如何运用心理健康的方法实现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对于促进个体的幸福感、创建社会的和谐具有丰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穆斯林素来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对于国家有着极强的认同感。"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已深入中国穆斯林的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穆斯林的心理传承。一处理好政教关系,才能实现两世吉庆。伊斯兰教法本身由两部分组成,这就要求穆斯林应该智慧地处理好教法与世俗法关系。"仪巴达特"——人与真主的关系部分,属于个人功修,如礼拜、封斋、朝觐等。"穆尔麦俩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部分,属于灵活变通的内容,其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民调机构皮尤在2007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对美国穆斯林进行调查并发布了研究报告,2007年的报告题目是Muslim Americans:Middle Class and Mostly Mainstream(穆斯林美国人:中产阶级和主体属于主流社会),2011年的报告题目是Muslim Americans:No Signs of Growth in Alienation or Support for Extremism(美国穆斯林:疏离感没有增加,也不支持极端主义)。本文的研究基于2011年报告。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一致,反之产生疾病。糖尿病在影响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收入和社会期望度。因此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医生应学会使用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倡导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落实连续性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整体效能、提供多方位社会支持、选择个体化的糖尿病治疗方案,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的德国穆斯林人口保守估计有250万到450万之多,伊斯兰教成为德国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穆斯林人口在德国快速增长。战后德国~②恢复重建,各行各业劳动力奇缺,德国政府先后与土耳其、摩洛哥、突尼斯等国家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引进劳动力,为穆斯林人口进入德国开辟了通道。~③这些穆斯林逐渐从客居走向定居,成为德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穆斯林虽然来自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和传统各异,但大部分人陆续克服了各种障碍,顺利融入了德国社会。他们与主流社会的磨合与适应,有力驳斥了"文明冲突"的武断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身体没有疾患,功能正常;从心理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情绪反应适度;从社会学角度考虑,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存在别人公认的不健康行为,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后来又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以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才能从精神上保持良好态度,以保障身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来达  相似文献   

19.
编于两汉之际的《黄帝内经》,对医学普遍问题中的养生有较深入的研究。从医学哲学层面初步探讨《黄帝内经》养生的基本原则、一般特点及境界层次。认为挖掘和研究《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思想,不仅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养生保健,而且对建立和谐人生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一致,反之产生疾病.糖尿病在影响人们生理、心理健康的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收入和社会期望度.因此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临床医生应学会使用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倡导正确的行为生活方式、落实连续性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整体效能、提供多方位社会支持、选择个体化的糖尿病治疗方案,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