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为了胜利进军陕北,高度重视对西北回民区民众的组织动员工作,从政治、思想、组织和生活等方面积极争取回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些卓有成效的组织动员工作,为红军完成战略大转移,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制定系统完备的少数民族政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一、组织动员西北回民区民众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代表民族地区政治权威的少数民族上层对以汉族为主体新生政权持有冷漠,甚至敌视的态度,严重影响了国家对民族地区治理理念和实践的推行。为此,组织边疆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到内地参观就成为疏通民族关系,打破民族隔阂的重要途径。本文选择20世纪50年代彝族上层人士的一个群体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新政权利用游览观光大城市和观光后的宣传教育来改变少数民族上层政治态度这一现象,试图探讨观光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及国家对民族地区治理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3.
邵阳市清真南寺概况马子美一、历史的足迹湖南邵阳市清真南寺始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原址坐落在旧宝庆城南门外金家台,即现今宝庆路与西湖路交会处十字路口之东北角。据有关资料记载和回族老人回忆,该寺是由当时邰阳回民中的上层人士马襄吾、海震轩、张敏卿、蔡...  相似文献   

4.
邵阳市清真南寺概况马子美一、历史的足迹湖南邵阳市清真南寺始建于1914年(民国三年),原址坐落在旧宝庆城南门外金家台,即现今宝庆路与西湖路交会处十字路口之东北角。据有关资料记载和回族老人回忆,该寺是由当时邰阳回民中的上层人士马襄吾、海震轩、张敏卿、蔡...  相似文献   

5.
正在130多年以前,反抗清朝统治的西北回民起义遭到血腥镇压失败后,部分陕、甘、青、新一带的回族群众便被迫分批先后移居到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中亚的各族人民友好地接纳了他们。这些远离故土散居在中亚的中国回族后裔在1924年苏联进行民族划界和民族识别时被定为"东干族",这是他们的法定族称,但在其内部仍自称为"回族"、"回民"、"老回回"、"中原人"。他们迄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母语和  相似文献   

6.
正学者档案张中复Zhang zhongfu汉族,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博士,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副教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主要讲授中国民族史、民族理论研究、中国穆斯林民族社会文化等课程。出版专著《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主命的传承与延续:回教在台湾的发扬与展望》(合著),发表论文《论研究中国伊斯兰门宦制度的民族学内涵与意义》《当代西北穆斯林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点──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影响及评估谈  相似文献   

7.
正红军长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贵州,贵州地区多民族、多宗教的情况比较复杂,境内佛、道、伊、天、基五大宗教和民间宗教并存。红军长征在贵州时期,我们党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宗教政策,保障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争取信教群众和宗教界人士的支持和拥护,以利红军顺利进军。党的宗教政策在贵州的实践,至今对我们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抗战期间,不仅有中共的回民支队和国民党的西北马家军参战,而且也有一批回族文化人参与抗日宣传,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家父则是回族抗日歌曲的组织者。(注:家父原名王梦扬,抗战后因受特务追踪,亡命新疆,改名为王孟扬)1938年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以白崇禧为首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也随之西迁。全国著名的回族文化界人士马松亭、王静斋、王梦扬等汇集重庆,使当地文化活动空前活跃。1940年初,  相似文献   

9.
中国工农红军与西北穆斯林余振贵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六十周年。为了纪念人类战争史上的这一奇迹,本刊特约刊发此文,以飨读者。文中记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西北穆斯林聚居地区时,穆斯林群众热烈欢迎的场面和红军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族政...  相似文献   

10.
岷县,故有临洮、岷州等名称,是甘肃南部建置较早的一座名城;历史上著名的秦长城西端终点就在县境内。岷县始有穆斯林为元末明初。明洪武十二年,沐英西征洮州十八蕃族,途经此地,即有众多回民定居于此’清兵入关后,在西北回民起义中,甘州回民丁国栋等曾至岷县,又有很多回民遗落当地,清同治年间及其以后历次的回民起义中,陇西、临夏、张川等地难民先后流落在这里定居。  相似文献   

11.
清代回民暨清真寺教领主要由主持寺务的三掌教、教授经学的阿訇以及门宦教主构成。雍乾时期,清王朝在回民基层保甲组织中委用教领担负社会治安即所谓"稽查约束"之责。然而随着甘肃新教阿訇苏四十三、田五等组织发起反清斗争,促使清政府对回民教领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身份、角色及其权限重加调整,使雍正以来进入保甲组织的教领重新回归到传统的回民社区即教坊。咸同时期,西北及云南各地回民开展反清运动,教领在组织与领导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清朝政府因之在相关善后中,竭力限制和削弱回民教领在基层社会即教坊中的权力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长征中与伊斯兰教的初步接触,延安时期党的伊斯兰教政策伴随着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创新,在深入的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与政治及教育相分离等政策原则的同时,延安时期党的伊斯兰教政策和伊斯兰教工作有着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与教内上层人士建立统一战线、各个教派一律平等、促进教派间的团结、加强党对伊斯兰教工作的领导、克服党内错误思想认识等丰富的内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为改善近四万回民的牛羊肉  相似文献   

14.
齐齐哈尔市清真寺,座落在回民聚居的建华区西站,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破坏殆尽。近年来,随着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政府拨款九万五千元,在当地回族群众积极协助下,这座古老的清真寺已修葺一新。一九八○年八月正式开放,列为黑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年来,先后接待了法、英、意、瑞典、日本和香港的友人和宗教人士来此观光或参加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肥城县回民一千一百戶,五千余人口。解放前他們的生活非常貧困,解放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回民在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党为了扶助全县回民发展农业,仅去年一年就給回民买了不少大小型农具,价值一万○七百四十元,使回民在农业上有了迅速的发展,生活逐步上升。过去我县回民全是文盲,写信都找不到一个識字的人。现在回民适龄儿童都入了学校。政府在1957年用在回民文化教育上的补助費就有一千四百二十九元,购买文俱乐品的补助费是二百五十元,医疗費一万六千元,使我县回民的文化获得空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家口地区的回民与清真寺马天贵张家口地区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全地区分坝上草原与坝下桑干河谷两大自然区域。全区有回民37460人(1990年统计),清真寺35座。全地区各市、县中,回民以张家口、怀来、张北、康保。泊源、尚义、啄鹿、赤城等8市、县居多,主要...  相似文献   

17.
4月 1日 ,开封回民及社会各界在王家胡同清真寺举行座谈会 ,深切缅怀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白寿彝先生。市民委领导、市伊协负责人、顺河回族区民族干部、清真寺阿訇、白寿彝在汴宗亲及社科、文教等方面人士 7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白寿彝先生深受回族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是开封人民的骄傲。缅怀白寿彝先生 ,回顾同白寿彝的交往 ,再显他高尚的人品和严谨治学的风范 ,颂扬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 ,深深教育着人们 ,激励着后人。大家表示要以白教授为榜样 ,树立起远大的理想 ,努力发展民族经济 ,繁荣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勤俭是回回民族的历史传统。党号召“勤儉建国,勤儉持家”,广大回民群众都积极响应。他們在婚丧方面也愿意本着节約精神办事,大胆改变铺張浪費的旧习俗,这点連大多数阿洪都是同意的。但是有个别阿洪对这一問題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他們认为群众节約,个人发家致富的计划就会被打破。他們不顾广大回民的利益,不惜用一切手段,藉教規和后世逼使回民群众大肆鋪張浪費。如下根据回民现实生活条件竞規定回民亡人时都应宰“下土羊”  相似文献   

19.
十月十八日,北京回民学院的全体师生員工和在京的校友齐聚一堂,欢庆回民学院建校十周年。李恕、李玲善兩位院长都在会上讲了話,向大家介绍了回民学院十年来的发展和成就。回民学院在解放后刚成立的时候,学生只有五百零四人,校舍殘破不堪,仅有的一幢口字形教室楼,因年久失修,人称“危楼”,教学設备更是談不到。但是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教育方針的光輝照跃下,经过十年建設,已經空前发展壮大起来。现在的学生已经  相似文献   

20.
常州在解放前有回民96户,共450人。国民党反动派一向否认回回民族的存在,鄙视回族人民,在常州也不例外。那时,常州回民在政治上根本沒有说话的余地。在經济上則貧穷落后,人民短穿沒吃的。回民最普遍的職业就是經营小商小贩。这种職业的季节性变动和流动性都很大,实貭上等于沒有固定的職业和收入。回族工人店員很少,就那么少数几个,也都是入不敷出,过着半飢半飽的生活。有一些回民則长期靠着借貸过活,非常悲慘。由于經济的貧穷落后,文化教育事业也很落后。解放前常州回民中没有一个科学技术人員,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一人;回民只有一所一、二、三年級复式班的小学,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