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转眼间,金陵协和神学院建院已65周年。今天在这里举行"金陵协和神学院65周年院庆暨教堂落成感恩庆典",双喜临门,喜不胜收。作为母校的学子,对母校65华诞及教堂落成表示热烈地祝贺!借此良机,母校举办"神学教育与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并建议我在神学教育与教会建设方面进行思考,我深感荣幸!神学教育是教会建设的引擎,它为教会建设提供生命的活力,帮助教会完成耶稣的大使命,扶持教会传承福音事工。作为一种特殊教  相似文献   

2.
李诚南 《天风》2007,(15):42-43
以前对"弹指一挥间"只有理性的认识,如今却有了切身的感受: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离开金陵协和神学院十四年了,期间只在母校50周年校庆时回去过一次,但那时时间很紧,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几眼。这次被母校"召回",进行软件"升级",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3.
正去年春天,《美与时代》杂志社邀请我为该刊的"美学学人"栏目撰文,这使我感到很高兴。很高兴的首要原因是,主办这份刊物的机构是郑州大学,我的母校——从1985年9月到1989年6月,我在郑州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当时就见过《美与时代》这份刊物,觉得可望而不可及。该刊的社长贾玉民先生还是我的任课教师,给我和同学们讲授过现代文学课程。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母校领导、各位师长、亲爱的同学们:色兰!值此母校50华诞之际,我们从祖国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来到了首都北京,欢聚一堂,畅叙师生情谊,重睹母校新姿。我谨代表新老校友向曾经培育我们的母校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和最衷心的感谢!向母校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50年风雨历程,50年沧桑变化。半个世纪以来,母校作为中国伊斯兰教的最高学府,以“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较高伊斯兰教学识和阿拉伯语、汉语文化水平的伊斯兰教专业人才”为宗旨,使一批又一批我国各族穆斯林的莘莘学子走进了这所中国伊斯兰教的…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6,(10)
正(2016年9月20日)今天是中国佛学院建校60周年华诞。值此殊胜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中国佛学院的广大校友们,向母校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辛勤耕耘的师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中国佛学院自创办以来,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为中国佛教界培养了大量人才。近几十年来,在教界承担弘法、教育、管理等各项事务的中坚力量,多数受学于此,素有教界"黄浦军校"的美誉。可以说,母校为中国佛教的承前启后做出不懈努力,并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喜成就这一切的  相似文献   

6.
《天风》1999,(3)
1958年曾带着悲伤心情离开母校的洪光良牧师,在50多年之后,终于被母校——金陵协和神学院授于荣誉教授。1999年1月13日,金陵协和神学院隆重举行授职典礼。中国基督教两会名誉会长、主席,金陵协和神学院院长丁光训主教、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  相似文献   

7.
包兆会 《天风》2014,(4):38-39
<正>吴贻芳:生物学博士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二位大学女校长(1893—1985)1928年受聘于母校,先后主校23年,将金女大掌管得有声有色,蜚声海外。1945年,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1985年11月10日逝世。  相似文献   

8.
叶东升 《天风》2009,(8):54-55
做牧人不易,做善牧更不易。这是我离开母校在牧场工作至今的深深体会。从最基层的农村教会到城市教会16年的侍奉中,虽然有失败,有软弱,有亏欠,但是,更多的还是“以便以谢”的神一直在保守着我,使我常求于圣经真理的教导,乐于基层生活的体验,谨于属灵内室的祈祷,勤于探访交通的分享,静于默想生活的思考,谧于时刻自牧的反省,提醒自己做主忠仆,战战兢兢学像基督,学做羊群的善牧人。  相似文献   

9.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弹指间,离开母校道教学院已历时十三个春秋。而这座世界上唯一的道教最高学府亦随着时光的脚步,在广大学子们热切的期盼和无限祝福声中,迎来了自己第十五个生日。蓦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同众多道门学子一样,我们都曾在这片充满希望有热土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播种过理想的种子,对母校中国道教学院这个庄严神圣的名字,抱含着无比深厚的情愫。十五年的奋斗岁月,十五年的辉煌历程,母校为道门培育出一批又一批中流砥柱,为继承和发展道教事业增添了无穷的后继力量。作为从母校学习毕业的学子,多年来,我们无不在母校甘醇的乳汁…  相似文献   

10.
正陈建斌是家喻户晓的实力派演员,第51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上,他凭借《一个勺子》和《军中乐园》一人独得"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项桂冠。而在生活中的陈建斌和妻子蒋勤勤是娱乐圈中少有的"模范夫妻",他因此被称为"最大的人生赢家"。永远作为第一次陈建斌连夺金马三奖后,感言道:"这真是美妙的一天,对我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今年是我的电影元年。我要感谢我的母校  相似文献   

11.
我的学道开端罗诗1994年8月,生长在鹰潭带宝山脚下的我,十年从教后跨进了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的大门,决心在理想的天地中勤修精进。大道的兴盛,令人仰慕,在亲朋的支持下,我回到了阔别十年的母校所在地──嗣汉天师府(原贵溪县第三中学)。十年前,...  相似文献   

12.
再见,母校!     
高慧兰 《天风》2005,(5):29-29
曾经,是上帝的呼召,让我从边远的山区走进了你里面,开始接受着你的雕刻、修理、造就。时光如流水,转眼间,三年制的学习生活将要结束,此刻,向你告别的钟声一天一天,一秒一秒地为我敲响,向着我靠近,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让时光停留在大海里面,我愿意让告别的距离,离我而远去,离向那遥远遥远的地方。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可是.独自一人去回应神的呼召和托付的时刻到了,此刻,我站在告别宣誓的旗下,想说一声"母校,再见"。  相似文献   

13.
我自1990年7月20日告别母校——广东协和神学院返回工场不觉度过了七个多年头,“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但许不代表我们的事奉是完全的,正如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14.
钟声海 《天风》1997,(10):39-40
我自1990年7月20日告别母校——广东协和神学院返回工场不觉度过了七个多年头,“七”在圣经中是完全的数字,但许不代表我们的事奉是完全的,正如保罗说:“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20,(2)
正讲道是一种艺术。笔者虽然讲道二十多年,但至今每次讲道服侍,对我而言仍颇具挑战。前一段时间母校神学院举办的校友会论坛中,涉及传道人讲台服侍的挑战与应对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1.自身装备的不足讲道是把"里面"的施给人(参路11:41),里面"内存"不足,岂能给人丰富的供应?如果对圣经原文没有很深的钻研,对不同译本没有很细致的对照,神学知识、释经基本功上也不扎实;  相似文献   

16.
院校动态     
《天风》2014,(2):60-61
“感恩母校勇担使命”——福建神学院举行建院三十周年庆典活动 福建神学院于2013年12月30日,举行建院三十周年庆典活动。以“感恩母校,勇担使命”为题.总结福建神学院三十年的办学经验.通过回顾办院以来的历程.感恩上主的带领和祝福。院庆包括感恩崇拜、学术讲座.庆典.晚会等。  相似文献   

17.
2004年8月,这个秋少的日子里,我结束了在贵阳市基督教两会一年的实习,满腔热情地踏上息烽--这片宁静繁荣的土地,踏上这片一年多来一直牵挂的土地.在四川神学院学习的日日夜夜,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如今离开母校、离开师长的呵护、离开弟兄姊妹的关心帮助、离开牧长的带领,独自一人去回应神的呼召和托付,然而让我看到耶和华的祝福多多.为此,我无限感恩.  相似文献   

18.
岳清华 《天风》2013,(1):47
金陵,是我的母校.虽然如今校园焕然一新,但我记忆里总是难忘老校园中那些曾经哺育我成长的恩师们的谆谆教诲.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我以全校尖子生的身份考入了市里一所重点高中。也许是母校成绩相对较差的原因,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试,我在班级里反排到第15名。我心里非常焦急,暗下决心.一定要进入班级前3名。  相似文献   

20.
作为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的第一届研究生 ,我虽然已经离开母校多年 ,但每当忆及求学的日子 ,我的心潮就久久难于平静。因为这里是我走向专业研究之路的起点 ,也是哺育我成长的摇篮。正像婴儿一样 ,我在这里吮吸了乳汁 ,获得了健壮骨骼的种种营养。这里的草木楼台启迪了我的灵感 ,这里的图书文献开发了我的智慧 ,这里的良师益友使我永远不能忘怀……人生道路往往由于某种机缘而发生转折 ,这于我来说是有深刻感触的。本来 ,我喜欢文学 ,曾经梦想当一个文学家。还在中学时代 ,我就经常读诗与小说 ,并且写点杂感什么的 ;但我直到目前为止却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