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来惭愧,在母亲有生之年,我对她不甚了解,确切地说有许多的不理解。在阅读失而复得的父母四十年代的书信后对母亲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也就是在母亲荣归天家后才读懂我的母亲——高毓馨。事情要从一篇真实的报道说起: 是我的疏忽和大意,在母亲荣归天家后,把母亲一直珍藏了五十多年与父亲往来的书信流失到了社会上。感谢我主——全能的上帝,是神  相似文献   

2.
一对年轻夫妻因生活琐事而大动干戈,互不相让,最后闹到了离婚的地步。在去法院的头天晚上,丈夫来到父母家,将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年迈的父母。父母很吃惊,无论怎样相劝,儿子都漠然地摇头。看来,离婚已成定局。该睡觉了,父亲为母亲舀来了一盆洗脚水。儿子看见,母亲刚要将脚伸进水里,父亲突然用手护住母亲的脚道:“等一下,我看看水烫不烫!”接着,父亲用手摸着盆里的水,一边倒冷水一边用手反复搅拌,证明水温合适时,才将母亲的脚轻轻地放进水里。儿子想起,自打懂事起,都是父亲为母亲舀来洗脚水,每次都让母亲先洗。父亲的谦让和大度使他和母亲从…  相似文献   

3.
正父亲在我上初中之前不会做饭,母亲有几次在我和妹妹面前取笑他,说你父亲刷完锅后问刷锅水往哪里倒,我们听后心想当时父亲真是养尊处优啊。1997年春,父母把家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到今年刚好20年。进了城的父亲也同时进了厨房,帮助母亲料理厨房的一切,而自打他进入厨房开始,他就喜欢上了做饭。记得二十年前,刘仪伟在央视主持一档美食节目《天天饮食》,里面有一句栏目语——"男  相似文献   

4.
母亲榆     
正"母亲榆"是我给老院榆树起的名字,只有我知道的名字。她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宠辱不惊地俯视见证了我家历史,承载我对母亲的所有记忆和思念。父亲兄妹多,住房紧张,因此父母自打结婚,一直辗转寄居别家屋檐下。有些积蓄后,才开始建屋,婚后八年,才终于建好简朴整洁的宅院,寄居人篱的日子终于结束。搬进新家,在摆好预示日子蒸蒸日上的头一锅发面馒头时,母亲兴奋得亲了父亲又亲我,亲了我又亲弟弟。院里有棵树干挺直的小榆树,母亲不舍得砍:"榆树也是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家庭录像观察,考察了53名4岁儿童及其父母在自然的家庭环境中的两个情境———自由游戏和完成拼图任务的智力游戏情境中儿童与其父母交往的行为特征和互动类型。结果发现:(1)在儿童4岁时,在家庭自由游戏情境中母亲的各种行为均显著多于父亲的各种行为,这表明在游戏过程中,母亲是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在拼图游戏情境中,除了父亲和母亲在商量和交流行为上没有显著差异之外,母亲的其他行为显著多于父亲的其他行为。儿童在这两个游戏情境中均表现出较多的顺从行为。(2)在自由游戏情境中,亲子互动类型包括四种:父母交流-儿童不交流型、母亲高控-儿童顺从型、父亲控制-儿童不顺从型和母亲不交流-儿童交流型。拼图游戏情境中,亲子互动类型有四种:父母放任-儿童独立型、父母控制-儿童顺从型、母子交流型和父亲控制-儿童顺从型。  相似文献   

6.
李晶 《天风》2014,(11):14-15
十一月,是怀念及感恩的时间。说起感恩,话题可以不断,拾起的记忆总是闪烁着最美好的回忆。感恩父母、感恩上帝……时光荏苒,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品尝幸福。 我们对父母感恩,因父母的恩情犹如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时,父亲在外地工作,我常常和母亲一起用小车往家里推粮食,母亲总是让我拿农具等轻省东西前面走,她自己在后面推着沉重的车子,到家后听着那粗重的喘息声一直持续十几分钟,这永远抹不掉的回忆让我心痛。在母亲羽翼下的日子有多么温暖,长大了才切身地体会到。如今日子好了,陪母亲的日子却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7.
正父亲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太好,总是和母亲闹别扭,不懂得关心爱护母亲。后来,父亲和母亲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了。那年,我12岁,弟弟10岁。离婚后,父亲不让母亲带走我们其中任何一个。母亲只好去外地打工,父亲留在家里照顾我和弟弟。自从母亲走后,我就对父亲有了深深的成见。父亲作为男人,最擅长的不是吸烟喝酒,也不是打牌赌博,而是女人做的针线活儿。我一直怪父亲心狠,让我们像飞离鸟巢的幼雀,失去了母爱的庇护。母亲离开后的那些凄风苦雨  相似文献   

8.
对390名小学4-6年级儿童及其父母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父母婚姻满意度对儿童心理适应性的影响,以及成人依恋、父母情绪表达和亲子依恋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父亲(母亲)婚姻满意度分别通过6条途径影响儿童心理适应性:(1)父亲(母亲)婚姻满意度通过父亲回避,父亲积极情绪表达,父子依恋安全性影响儿童心理适应性;(2)父亲(母亲)婚姻满意度通过父亲回避,母亲积极情绪表达,母子依恋安全性影响儿童心理适应性;(3)父亲(母亲)婚姻满意度通过母亲回避,父亲积极情绪表达,父子依恋安全性影响儿童心理适应性;(4)父亲(母亲)婚姻满意度通过母亲回避,父子依恋安全性影响儿童心理适应性;(5)父亲(母亲)婚姻满意度通过母亲回避,母子依恋安全性影响儿童心理适应性;(6)父亲(母亲)婚姻满意度通过母亲回避,母亲积极情绪表达,母子依恋安全性影响儿童心理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高天恩 《天风》2005,(1):48-48
我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孤僻的人。又是一个不孝之子,因为我经常顶撞父母,特别是我的父亲。在家里,我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很虚弱。但是我从不体贴她,当她有时说我的时候,常和她顶撞--  相似文献   

10.
采用父母养育倦怠量表、关系评估量表、父母共同教养的关系感知量表和亲子关系量表,对416对中小学生父母进行施测,以探讨父母养育倦怠与亲子关系的关系及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的养育倦怠明显高于母亲的养育倦怠水平。(2)父亲和母亲的养育倦怠可以分别显著预测自身的亲子关系,两者之间都显著负相关。(3)父亲婚姻质量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而母亲婚姻质量在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部分中介作用不显著。(4)父亲的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父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母亲的婚姻质量和共同教养在母亲养育倦怠和亲子关系之间也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651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学业拖延以及时间管理倾向的状况,探讨小学高年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的关系及时间管理倾向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效能感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与学业拖延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时间效能感在父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度干涉保护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个体形成合理的时间管理倾向,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个体的学业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的关系。方法:以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对598名初中生进行测试。结果:MHT总分与父亲疏远、母亲疏远、同伴疏远呈正相关,与父亲信任、母亲信任、同伴信任、父亲交流、母亲交流、同伴交流呈负相关;同伴疏远、父亲疏远对MHT总分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信任、父亲信任对MHT总分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依恋、同伴依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父母自主支持量表、自尊量表和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评估问卷,对188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青少年感知到的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的年级特点,并探查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以及自尊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青少年感知到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发展趋势一致,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初二时期出现拐点。(2)父亲和母亲的自主支持与青少年自尊及社会适应各领域的发展均呈正相关,而且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的作用不仅具有累加效应,还可以相互补偿。(3)自尊在父亲和母亲自主支持与社会适应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父母教养行为、自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以676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的父母教养行为、自主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结果表明:(1)父母教养行为显著预测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其中,父亲和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父亲监控维度为正向预测,而父亲和母亲惩罚严厉维度是负向预测;(2)自主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投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在其中起着主要的作用,且认同调控的解释率最高;(3)父母教养行为通过自主间接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其中,自主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监控与保护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问卷集体施测,收集了788名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同胞关系以及心理理论的状况,探讨小学高年级“脱独”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对同胞关系的影响及心理理论作为中介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心理理论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过分干涉、母亲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惩罚严厉、母亲过分干涉与同胞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心理理论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父亲偏爱与同胞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认为,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有助于个体提高心理理论,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同胞关系。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追踪设计对459名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旨在考察父母元情绪、情绪反应与儿童社会适应的复杂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前测儿童敏感合作后,父亲的问题关注反应在父亲的情绪教导和儿童的敏感合作之间起中介作用;(2)在控制了前测儿童社会适应后,母亲的鼓励表达在母亲的情绪教导和儿童的违纪攻击、害羞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母亲的问题关注反应在母亲的情绪教导和儿童的敏感合作之间起中介作用,母亲的苦恼反应在母亲的情绪教导、情绪摒除和儿童的敏感合作、害羞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陪伴     
正再次坐在父母身旁,与他们一起包饺子,已相隔两个月。母亲擀皮,不时捋一下已白到彻底的头发,自顾自地讲述村里那点事儿,我搭什么话,她都不大能听见了,只能点头示意我在听;父亲和我共包一盆馅儿,私下小声谈着我俩的话题。一个一个饺子,摆满盖帘,再一盖帘。这场景,许多年前不是这样,也不知哪年哪月成了这样,想来甚是温馨,却也只剩辛酸。包完,母亲抱柴烧水,忙  相似文献   

18.
苦瓜与黄连     
小时候,每到夏天,苦瓜是我家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母亲会把苦瓜做成各式花样端上来,可无论母亲变多少花样,父亲费多少口舌,我断断是不肯尝那道叫苦瓜的君子菜,父母也奈何我不得。十二岁,一场大病,让从不尝苦味的我吃尽了苦头,记得父亲开的处方中,有一味药叫黄连,黄连那个苦啊,是从味觉到五脏的渗透,喝过之后,那怕口中塞满了糖,依然苦不堪言。病好后,我对苦味甚淡的苦瓜开始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9.
这是很多年以前的事了。一天,四弟的电话来了,说:“父病重已难医治,他在世时日不多,急着要向你交代后事。”如此我只好火速回故乡探父病。我一到父亲的病榻前,见父亲已瘦得皮包骨头,四弟说他已有数日不进食也不肯吃药。父亲见到我似乎要急着交代后事,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你母亲已经来看过我,我去阴司要同你母亲住一起,不愿和你继母住一起。你是老大,这事你须在我去黄泉路前办好。”故乡所处山区,1994年时这个县还没有搞丧葬改革,城乡一律是土葬,故父亲和继母早在和睦时已建寿坟。后来因父亲和继母感情不好而分居了。现在病重,提出要和母亲…  相似文献   

20.
正大二寒假在家时,有一次父亲在刮胡子时看着镜中白发的自己感慨万千:"我的头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白呀?"母亲回答:"你都快七十的人了,哪能不白头发?"父亲感叹:"是呀!我都快七十的人了,现在是家族中年纪最大的了,哪能不白头发呢?"其实,早在几年前父母的头发就开始白了,只是现在比以前自得更多了,已经很难再找到几缕青丝,额头上的皱纹也更多了。我家家境贫寒,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母终日忙碌着,父亲大部分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