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德灿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书分为4编12章。第1编“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依次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概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历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评价;第2编“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依次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书是苏联老一辈的心理学家康·康·普拉托诺夫所写的一本关于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著作,是1982年由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约14万字。作者是从列宁反映论的立场出发来阐明苏联现有的心理学概念和术语的。他把这些概念和术语理解为一个统一的系统。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论述心理学的原初概念系统。其中包括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碰到不少问题,现就《记忆》一章的几个问题提出来,请同行和专家指点,以进一步提高《心理学》课的教学质量。(一)究竟哪一个定义好?“记忆”既包括种族的记忆,又包括个体的记忆。前者主要是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才是心理学所研究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或过程)的记忆,可以从各个方面来给它下定  相似文献   

4.
《能力心理学》一书,由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专业李孝忠编著,全书二十万字,共十二章。第一章讲述能力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剖析能力的概念、能力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第二章广泛介绍了各种能力结构学说,阐述了能力结构中一般因素与特殊因素的关系,为开展智力、培养各种专门能力指出了方向。第三章评述了遗传决定论者和环境决定论者所进行的各种研究,用大量心理学研究成果、哲学和遗传学的材料论证两因素相互作用说的正确性,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四至七章,讲述能力形成的条件,论述了先天素质、后天环境、实践活动和性格特征对能力形成的影响,为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供了具体途径。第八章叙述了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揭示了能力发展、衰退的某些规律,为适时培养能力、合理利用能力资源提供了心理学依据。九至十一章,从量、质们发展三方面对能力的个别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书共分8编、13章,计52万余字。第一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输入”,第二编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形成及其同地主资产阶级哲学的斗争”,第三编是“中国无产阶级哲学的发展胜利与地主资产阶级哲学的彻底破产”。该书的出版为中国哲学史填补了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6.
我从1978年参加编写公共课心理学教材以来,总在思索一个问题:教材中:“想象”这部分内容应该如何处理为好。传统的处理办法是把它独立成章,放置在思惟章的前面或后面。1963年出版的由曹日昌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上册)打破了传统,没有把“想象”的内容独立成章,而是在思惟这一章里有那么一节,叫做“想象和创造思惟”,其中谈想象部分只有三页,仅占全书314页的0.96%。1985年出版了由章志光教授主编  相似文献   

7.
问题表征与知识建构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智能有相互区别又联系的"三重"信息加工、知识建构与智慧生成.以该三重智能构想为基础在信息加工层面研究了问题的表征,提出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分别用关系复杂性(包括水平的和等级的复杂性)解释任务难度,用表征复杂性(表征广度和深度)衡量表征能力.在知识获得层面,结合建构主义与认知心理学的技术和微观发生法等思路,可以探讨知识微观建构中可能发生的具体变化,如策略性知识在一般性和特殊性之间循环,程序性知识向概念性知识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8.
一、培养心理学观点的重要性在心理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学观点。所谓心理学观点,就是善于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了解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心理活动(即动机、注意、情绪和性格、智能等)的特点和发展变化的情况和原因,以便能用适当的方法去对待和影响他们(包括自己)。这当然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但只有一些知识而不会灵活运用是没有达到心理学教学目的的。记得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形成心理学观点虽然有联系,  相似文献   

9.
图式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础概念,它被用来说明知识是如何得到和表征的这个问题。为了更加清晰明确地解释和说明图式这个概念及其意义,本文试着阐述、分析在心理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三种图式思想:近代德国批判哲学创始人康德的先验图式说,发展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反射图式和认知结构理论,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观,并且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大脑的重要功能之一——记忆。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生理)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经典心理学一般地把记忆分为三种系统或三个阶段,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用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记忆,则可描述成:对输入信息的编码,整合和储存,以后在一定条件下提取的过程。而记忆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储存.记忆的结构基础不久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舍别尔教授,应用新的技术——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人脑进行了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脑是由5000多万种细胞构成的,细胞总数约为1000亿个。而与输入信息的编  相似文献   

11.
王景和 《心理学报》1980,13(2):44-51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一)研究本课题的意义: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研究作为冯特心理学重要理论基础的身心平行论,有助于正确评价冯特心理学,有助于阐明心理学的发展道路。(二)冯特身心平行论主要内容剖析:从两种观点的平行、两类因果的平行、平行的有效范围及平行与互补等四个方面分析冯特的身心平行论,得出冯特平行论的思想基础是反对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反映的唯物主义论点。(三)冯特身心平行论对心理学的积极意义与影响。前者包括捍卫心理学的独立存在权与促进心理学的大量实验研究,后者包括对百年来心理学发展道路的影响与奠定身心医学和脑与意识关系研究的起点。本文最后总结一点经验教训,即必须重视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得权 《心理学探新》2011,31(3):195-199
心理学的多元化是指多种心理学研究的共存,它包括认识论水平的多元化、方法论水平的多元化和学科水平的多元化。多元化不是相对主义,它与实用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用主义为当代多元化的心理学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实用主义多元论认为,各种心理学分支理论在没有被强制整合到同一框架之前,它就是统一的整体。促进心理学的多元化发展,更大程度地发挥心理学的实用价值是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科学心理学以方法为中心的知识建构策略,内在地要求它与常识心理学划界以谋求自然科学分支的学科地位,其代价是对人类心理之情感与意义维度的隔离。在移植西方心理学体系的过程中,科学心理学的争议也内含于中国心理学的发展轨迹中,同时还附加了学术边陲地区特有的学科追赶焦虑。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应突破科学至上的观念束缚,致力于发展具有现实解释力和价值引导力的人文主义导向的心理学理论,以切实解决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心理问题,并在世界心理学界发出真正的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的新著《当代管理心理学》最近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在作者对我国当代管理学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写成的,具有中国特色。该书内容丰富,包括需要、动机与激励,改革中的心理学问题,退休离休老同志的心理学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心理学问题等十五章,共31.5万字。该书供党政军干部、事业企业单位的各级领导干部、管理干部、政工干部,心理学工作者阅读,也可作为各  相似文献   

15.
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积极心理学运动是当代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但它并不是对传统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学的取代而只是一种补充。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由于积极心理学运动兴起的时间较短,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表现出一定的话语霸权、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有说服力的纵向研究、和早期心理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一定的脱节  相似文献   

16.
唐钺 《心理学报》1979,12(1):32-34
铁钦纳(E.B.Titchener 1867—1927)自称他的心理学为存在主义的。铁钦纳把他的心理学与当时美国的机能主义心理学相对立。西方心理学界一般称铁钦纳的心理学为构造主义。 铁钦纳认为心理学的问题,如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是:什么?怎样?和为什么?三个问题。心理学的什么,是将心理现象分析为它的元素;心理学的怎样,是寻求这些元素如何互相联系的规律;心理学的为什么,是以一个心理过程相应的神经过程来解释这  相似文献   

17.
正丁四新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全书274页,计17.7万字,为"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新知论丛"之一种。作者认为,"国内的易学研究,……实始于出土易学,始于所谓数字卦问题",大量易学材料的发现,丰富了易学知识,提出了新的易学问题。本书分三编,共九章,由作者发表过的九篇论文略加编辑、润色而成。第一编分两章。"从出土材料论《周易》卦爻画的性质和来源"认为《周易》卦爻画的来源经历了从五十五数揲蓍法到五十数揲蓍法,从爻体六、一(七)到一(七)、八的演变,今本及出土诸本《周  相似文献   

18.
库恩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中的心理学方法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炳全 《心理学探新》2003,23(3):11-14,43
库恩的后达尔文式康德主义主要是一种方法论,对当今的心理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文化人类学方法在心理学中的运用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重新审视心理学知识和学科发展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促进了多元文化等心理学取向形成与发展和解释学方法的扶正,加强了普遍联系观和整体化或系统化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地位,有助于心理学哲学研究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复兴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19.
王德仓   《心理科学进展》1987,5(1):81-82
《武警心理学》(下面简称《武心》)近期将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本书由鲁英、林英家、李俊、欧阳仑主编。全书十七章,约三十五万字。做为武警院校心理学教材,它顺应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趋势,适应武警部队建设的需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重应用。这主要是指《武心》结合实际、突出应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武心》  相似文献   

20.
曾立格 《心理学报》1983,16(1):31-38
《墨经》是一部以阐述逻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著作,其中蕴藏着不少珍贵的心理学思想。例如它对于人是怎样认识这个世界的论述,不仅具有哲学意义,而且也富于心理学色彩。本文试图从《墨经》或《墨辩》中所涉及的有关心理过程、社会心理和教育心理等方面的论述,探讨其心理学意义,并给予尽可能客观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它在我国心理学思想发展史上究竟做出什么贡献和处于什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