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这一点,国内外的创造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意见就很不一致了。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有的说发散思维实质上是创造性思维,有的干脆说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众说纷纭,弄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不能不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对于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至少在国内有两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一种是较为偏激的观点,认为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对立的,逻辑思维妨碍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较为温和的观点,认为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不相干,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在谈到这两种思维的关系时,人们往往褒创造性思维而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作为初步探讨,本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我们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许多研究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可见,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复杂性和已有研究的多角度性,尽管以往研究已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一定成果,但实际上离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规律距离尚远。诸如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结构、年龄特点等,尤其是在实践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是创造力的核心,是智能发展的高级表现形式。研究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心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对创造性活动研究的深入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开展对创造  相似文献   

5.
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医学科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医学科研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710032)黄力子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医学科技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问题在于其适应范围不同。有些对象或问题,应该用习惯性思维方式来思考;有些对象或问题,应该用创造性思维方式来思考;还有一些对...  相似文献   

6.
创造性思维与演绎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在于对有效推演程序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必须在试探性地逐步推演中来解决。因而创造性思维同样是选择和建构的统一。在这个统一中,选择处于主导地位。文章还提出了广义的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认为凡是没有有效方法可供直接利用,不存在确定规则可遵循的思维都属于创造性思维。对于演绎逻辑,文章认为我们既要承认演绎逻辑的重要作用,又不可把它提高到抽象思维的完整理论体系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是一个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交替运行的过程,而表象对问题的创造性解决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自编的物理问题对天津市某中学109名高二理科学生进行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测验,探讨高中理科学生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表象特征。验证了表象与物理问题创造性解决中的发散思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聚合思维无显著相关。对109名高二理科学生K聚类分析发现: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高创造性和中等程度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少,而低创造性的学生人数较多;表象丰富性很高和较高的学生较少,表象丰富性较低的学生较多。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泛指在学习认识和工作实践中有新意的思维,如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新点子等;狭义的创造性思维,专指在发明创造、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思维,如科技发明、理论突破和创造性的文艺作品等.本文只论述狭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在创造(创作)和发明等活动中发生进行的,其标志是取得创造性的成果.一般说来,创造性思维是艰苦曲折的思维历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经过准备、酝酿提出创造(创作)发明对象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设计艺术思维的核心问题是创造性.正确地认识和运用创造性思维灵感的来源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设计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视觉思维是一个与传统哲学或一般心理学不符的概念。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所谓视觉,也即知觉,视觉思维与视知觉和视觉意象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德裔艺术心理学家鲁·阿恩海姆的确提出“视觉思维”这一概念。他在50年代的《视觉思维》的专著中,明确指出,视知觉具备思维的理性功能,一切思维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视觉意象”。所以通过观看、想象和构造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定义视觉意象为运作单元且具有理性功能的视知觉,且视觉意象为创造性思维的必需。视觉思维是一种与言语思维或逻辑思维不同的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发明的动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它是一种主动地独创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新知识的思维,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12.
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为了实践的目的总是在不断地思维着。有人认为所有的思维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这包括解决认知上的问题,因而可以说所有的思维都包含着解题过程;也有的人认为,所有的思维都是为了得出某个判断,思维表现为从这个判断过渡到另一个更切合人类需要的判断,因而思维都包含着一系列判断的推移;也有人认为无论是解题过程还是判断的推移,其深沉的东西是一种推理活动。因而,推理的研究自然就成为认知科学的一个重要论题。人们总是把推理能力与人类的智能联系起来,把人类的创造力与对推理能力的惊人尊敬联系在一起。一句话,推理就是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就是智能的发挥。离开了推理,思维和智能是不可思议的。  相似文献   

13.
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近年来,脑电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创造性思维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主要包括顿悟的脑机制、发散性思维的脑机制、远距离联想的脑机制、言语创造性和图画创造性的对比的脑机制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创造性思维需要多个脑区的参与,因不同的认知任务其关键脑区而有所不同。对创造性思维的脑机制研究进行了总结,对这些研究可能存在创造性思维究竟应该定义为“领域一般的”还是“领域特殊的”的解释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基线任务设置问题和未来研究中需要在研究手段、研究设计、研究领域等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问题在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更重要的要独创地解决问题,人们在活动中,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都离不开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独创性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思维的智力品质。过去对思维的创造性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以少数杰出的发明家和艺术家为研究对象。但是在近一、二十年来,研究者们认为:创造性或独创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儿童)都有创造性或独创性,都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目前,在国外研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竞争日益加剧,企业要求生存、图发展,除了依靠产品质量过硬、出类拔萃的“硬件”外,就要依靠富有创造性的公共关系活动,全方位地提高售前售后的服务质量这个“软件”。为了适应市场情势多变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就要求公关人员必须摆脱习常性的单向思维定式及与之相应表现出来的行为惯势,别开生面,运用创造性思维及科学方法分析与处理各种问题,从而确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加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一、公关的显著特征是创造性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它的显著特征是创造性。创造性是指在活动中独具卓识,提供新的、首创的、有社会意义的举动。这种新奇独特的举动,与前  相似文献   

16.
赵希武 《美与时代》2007,(12):92-94
一个好的设计师应具有个别中见普遍,透过物体的表面看到物体基本形式的才能。思维是主体发现客体对自己有所影响后,通过创造性思维多方面的探微分析,从崭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觉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来传承和延伸固有的创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7.
天才的见解是如何产生的?创造出《蒙娜·丽莎》和相对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共同之处?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达尔文、毕加索、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弗洛伊德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们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点?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  创造性思维与复制性思维  我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也就是说,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想:“我在生活、教育及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是怎样教我解决这个问题的?”然后,我们就会选择出以经验为基础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排除其他一切方法,并且沿着这个明确界定的方…  相似文献   

18.
论直觉——凯德洛夫答《科学与宗教》杂志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里的劳动者个人品质的作用显著地增长着。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社会生产越来越成为具有具体对象的实验科学。因而要求工作人员不是轻率地、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必须用创造性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因此,人们对创造性思维问题颇感兴趣是很自然的。直觉、“直觉的醒悟”则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例如,物质波动理论的创立者德·波罗意写道:“想象力能使我们当即把物理世界的一部分作为显示出这个世界的某些细节的直观图画而提出来,直觉则在与烦琐的三段论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人类两性分别在创造性思维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和神经活动差异。在发散思维方面, 女性优势相对明显; 但在聚合思维方面, 男性具有一定优势。两性在不同类型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大脑两半球的加工优势有密切联系, 且受到包括性别作用等因素的调节。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并就当前研究不足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对315名初中生施测Kirton适应–创新认知风格问卷、Williams创造性倾向量表和Torrance创造性思维测验任务,以考察创造性认知风格、创造性人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效率性、规则性均与创造性思维呈显著负相关;在创造性人格中,冒险性、好奇心及挑战性均与创造性思维显著正相关。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中,创新性、效率性分别正向、负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在创造性人格中,好奇心正向预测创造性思维;对回归系数的逐步检验发现,创新性维度通过创造性人格而对创造性思维具有间接的积极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则显示,创新性维度、规则性维度以创造性人格为中介分别对创造性思维发生间接的积极、消极影响。可见,创新认知风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而适应认知风格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在创造性认知风格与创造性思维之间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创新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规则性认知风格通过创造性人格而抑制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