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天慧 《天风》2006,(23):14-15
雅各的一生的确经历了许多,正如他所说,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在雅各的一生的经历中有一个地方是特别值得纪念的,这个地方就是毗努伊勒,毗努伊勒的经历被后世信徒讴歌传颂。那是一种生命的转变,我们每一位属神的儿女,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也必然要经历“毗努伊勒”。  相似文献   

2.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3.
成功     
成功的果实,并非来自命运之神的恩赐,而是从你生命之树上梦想的花朵中孕育,在你充满期盼的守护中成熟。她不是上天给你的在苦苦的拚搏中流下的汗水的补偿,也不是造物主给你的在苦苦的思索中度过的许多孤寂岁月的安慰,而是你自己的内心,渴望奉献于生命祭坛之上的最神圣的贡品!就像每一粒坚实的种子里面,都蕴藏着一个收获的季节一样,每一个人的生命之海里,都蕴藏着一颗颗硕大无比的成功的珍珠,只要我们愿意一次次的不辞辛苦地深潜到海底,这被托出蔚蓝色的海面的曾被痛苦浸润的珍珠的美丽,就能点缀出我们生命的更迷人的色彩。然而…  相似文献   

4.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在人生的长河中,20多年虽然并不十分漫长,但 是,对于李凤兰姊妹来说,这却是她生命经历中最宝贵的时光.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李凤兰姊妹带领一个只有7名信徒的小小聚会点,建造了拥有上千信徒礼拜的大教堂.  相似文献   

5.
张才彬 《天风》2002,(7):60-60
口说“感谢神”,对于每一个信靠耶稣基督为主,被十字架圣爱所征服的人而言,是应该的,也是一个新生命的必然反映之一。但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它应由心发出,心被恩感而有的见证(西3:16),它是生命里头流露出来的赞美,是心弦被圣爱的弹奏,是信仰生活内容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纵观今日教会的现实,却并非如此。下面笔者将一次因“感想神”而引发的的伤害谈一些感想: 去年寒假期间,也真的感谢神的带领,得着一次与长年不去礼拜堂过宗教生活的信徒交通。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信徒变成这种现状,从他们的提问中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除了他们本身对信仰认识上的不足之外,其中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并非如某些人所言“爱世界”,而是在今日教会中有相当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宁望 《天风》2006,(17):8-9
葡萄树有许多枝叶,受太阳的光照,发生光合作用,产生营养,流通到枝子,枝子才能结果子,照样,信徒要得到基督生命的供应,才能结出属灵的果子来。经文:约15:1-8一、一个生命的比喻主耶稣讲真葡萄树的比喻,是一个生命的比喻。旧约圣经把以色列国比作耶和华所栽种的葡萄树,可是他们不结果子(参结17:7-10)。新约圣经中,主耶稣自称是真葡萄树,信徒是枝子,要结出果子来。旧约以色列人所没有成就的,新约的信徒靠着主都要成就。  相似文献   

7.
冀慎杰 《天风》2007,(19):13-14
在上面的经文中,使徒彼得列出了七样表明信心的行动,这些灵德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与日俱增的;不是只是其一即可,而是每一样都必须在信徒生命中不断地表现出来;也不是先有一样,而是要同步追求。  相似文献   

8.
《天风》2009,(9):F0004-F0004
教会理财是指管理好信徒所交付的奉献款以及教会资产,按照教会的目标来合理使用。信徒经常是通过奉献来参与圣工的。一个人的合法收入是他花费生命的时间、智慧和力量等所换得的报酬,因此,钱财能够代表一个人的心,乃至生命。  相似文献   

9.
夜里电话声     
正一天夜里,正当我熟睡时,突然被电话声给吵醒了。迷糊间,我还以为是骚扰电话,拿起手机,才发现是徐姊妹的女儿打来的。徐姊妹的女儿告诉我,她妈妈快不行了。我看了眼时间,凌晨两点半。因教会信徒多,遇到信徒夜里临终归天是常有之事。尤其是冬天,有时一个星期就有好几场丧事,我们几位牧者总是忙得团团转。说实在话,作为一名牧者,有时也会"害怕"半夜三更有信  相似文献   

10.
天风信箱     
《天风》2002,(1):45-45
《天风》编辑部: 最近从网上获悉中国教会所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结束了,丁主教的书统统被逐出书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江苏一信徒自1998年“济南会议”以来,中国教会开展神学思想建设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沪、苏、浙三地起步较早,其他省市也积极跟进,目前正呈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有人却说“神学思想建设结束了”,为什么?因为有人害怕中国教会觉醒,害怕中国教会思考,害怕中国教会强大,害怕自己“分化”和“西化”的言论无人肯听,企图造谣惑众,一手遮天,这正表明了造谣者底气  相似文献   

11.
胡爱琴 《天风》2004,(1):38-39
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对自己非常克俭,可对教会、对贫困的信徒,她总是慷慨解囊,乐于奉献。与她接触,你会被她的言行所感染,她是那样的亲切,关心着周围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李栋 《天风》2003,(12):24-26
圣经是信仰的“教科书”,信徒信仰生活的必读物。圣经所展示给每一个信徒应该说是一样的:面对同样的版本,卷数一样经节一样,字数一样,甚至标点符号都是一样;但确实存在着信徒对圣经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信仰的归宿     
阮恩荣 《天风》2007,(5):8-9
在我们村上有一个年纪很大的老人,他是一个非基督徒,在他离开世界之前的一个月内,有人告诉我他几乎每一天只要一想到要离开世界就开始哭泣。原因不是因为太多的留恋这个美丽的世界,而是对于要去的或即将要面对的那一个未知的世界没有把握,因此他感到来自内在生命中的害怕与恐惧。最后他在无奈、绝望和恐惧中离去……  相似文献   

14.
毛丽茹 《天风》2017,(9):20-21
只有在一片疏松的土地上,种子才能良好地发芽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教会也日益欣欣向荣,信徒人数与日俱增。教会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那么,教会如何才能牧养好年轻人呢?以下是笔者的点滴认识。给年轻人一个成长的空间毋庸讳言,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过程。年轻人比较热情好动,争胜好强,充满了生命活力,令人羡慕。  相似文献   

15.
吴永兵 《天风》2007,(22):45
他是一名很平凡的神学毕业生。从圣经学校毕业后.他被市级教会组织安排在山村一所很不起眼的教会作传道工作。他对信徒很亲切.信徒对他也很爱护。几年的侍奉过去了,教会里的信徒他几乎都认识.而且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还知道他们住在哪个村庄哪个小组。在众多信徒中,有一位很特殊的信徒.是一名五保户老人。他(神学生)和他(五保户老人)之间的一些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一所教堂是周边信徒的"家",是信徒心目中崇高、圣洁的地方,是信徒得以安息、得到牧养的地方;一所教堂是周边非信徒心目中认为高尚、神圣的地方.无论信徒与非信徒,每个人都希望所看见的教堂能够发出好的亮光. 在我心目中,一所教堂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教堂,也只有和谐的教堂才能真正荣神益人,才能真正实践圣经教导,才能成为信徒的家,才能成为基督信仰的见证,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爱国在先     
兴文 《天风》2000,(11)
也许有人会说,爱国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广大的基督教信徒五十年来在三自爱国运动的教育下,在爱国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多信徒为国家作出了许多贡献,不少信徒被评上先进、模范。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并不是每一个信徒都对爱国不存在问题了。譬如有的弟兄姐妹对“爱国爱教”的提法不以为然,认为我们信教的人应该说“爱教爱国”。如果这仅仅是一个次序的问题,倒也不必多加议论,因为当我们说“父母”的时候,  相似文献   

18.
李莉 《天风》2003,(6):12-13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命如何成长,如何才算长大成人,生命长大的目标又是什么? 以弗所书是保罗被囚罗马时写的一封书信,他的目的是盼望受书人能够在信心、爱心、智慧和神的话语方面不断长进,并且殷切期望信徒们能够活出与耶稣基督的恩相称的生活,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圣经真理的启示,不但给那个时代的信徒,也同样给今天我们的弟兄姊妹。信徒蒙召得救后,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01,(2)
香港教会发表除夕祷文表达信徒对香港的期盼 新年之际,香港八个基督教及天主教团体联合发表祷告文,向市民表达基督徒对香港一年的期盼。祷文题为《为这城求公义与和平》,它关注香港民生问题,也为香港特区政府祈祷,盼望在新的一年里,仁爱、公义与和平彰显于香港。  相似文献   

20.
张有正 《天风》2006,(7):24-26
事奉敬拜神是基督徒不可缺少的信仰生活,主日崇拜成为教会正常信仰活动。基督徒藉着崇拜与永生神相遇,“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西3:16)。在崇拜中颂扬神的恩典,记念耶稣基督的救赎,经历圣灵的教导,从真理得着造就。在崇拜中,歌颂赞美神的同时,讲道是一项主要的内容。圣灵藉着传道人传讲的真理直接在信徒心中作工,使我们得着属灵的喂养。既然信徒属灵生命需要神的道,传道人所肩负的职责就不能不被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徒文化水平提高,渴望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明白圣经真理,希望在崇拜中得着属灵的供应。传道人传讲纯正道理成了信徒普遍的呼声。可见,传道人以圣经为依据,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