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基督教神学思想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由于黑格尔的哲学是依据"精神"而展开的,因此他的神学思想就可以称之为"精神神学”.在其中,基督教传统的神学主题,如三位一体、创造论、人论等都有着精彩的哲学式演绎,而黑格尔的神学思想则集中体现在他的宗教哲学之中.因此,本文将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尤其是他的宗教哲学入手,来分析"精神”是如何在其中起到灵魂式的构建作用的,并进而从精神的自我发展中来考察它是如何在黑格尔哲学中演绎出基督教神学思想的.  相似文献   

2.
路德的救赎学关注的问题是:人如何可以得到施行恩典的神?他最初经由认识论转向完成神学思想上的蜕变.路德的十架神学以保罗神学为出发点,在救赎学上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自然神学及其荣耀神学,颠倒自然神学与道德行动主义的根基,终结人类理性以及道德在救赎上的作用与地位.路德的救赎学以十架神学为自己的理论根基,由此而发动一场范式转换,并主要通过一个拉丁文单词solum(惟独)而完成.路德的神学革命,在教改之初就已经辐射到西欧社会的各个方面,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诸多方面或多或少可以追溯到路德神学蝴蝶煽起的头脑风暴.  相似文献   

3.
何清 《天风》2007,(13):30-31
他认为,近年来,中国发展很快,中国神学建构也应从国家整体发展诸如经济、文化等层面上,体现对现实问题关注。他坦言,神学思考与建设对于教会中改革(崇拜、施行圣事、教会侍奉,教会组织等等)来说将是富有成果的。否则,就不会有神学与教会的这种联系,如果毫不联系,神学思考则会成为一种奢侈。  相似文献   

4.
林志华 《天风》2010,(7):4-5
一位真正有信心的基督徒,他一定相信:当他不为自己考虑什么时,神就会为他什么都考虑了。奉献是一种实践神学,这种神学要求人去身体力行时,才能领会其中的真义。  相似文献   

5.
汪维藩是当代最重要的中国神学家之一,本文尝试从汪维藩对“中国神学”的理解、汪维藩神学思考的资源、以及汪维藩中国化神学的智慧等三个方面,对其神学中国化的努力作一浅探。笔者认为,在其神学思考中,汪维藩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角度出发,将基督教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相连接,但同时又不失以圣经启示和基督教传统作为其中国神学思考的规范。中国神学要成为一门中国学问,就应是“践履之学”,是“效法基督”、以基督为中心的神学。首先,他认为,以圣经为权威、为规范,应该是在中国做神学的不拔根基。其次,他珍视两千年来的基督教传统,将基督教传统看为中国神学思考的源头之一,任何割断教会传统的中国神学,不会有生命力。再次,对他来说,中国神学家还有自己的思想之井,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能让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传统相激相荡,用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去阐释基督教信仰。复次,真正的中国神学必须来自中国基督徒信仰群体和个体的信仰经验。汪维藩神学中国化的智慧可以从他的道成肉身的神学中反映出来。道成肉身是他整个神学的起点,而三一信仰则是他整个神学的基石。他以基督为中心的道成肉身的神学是以上帝和人为两个焦点。在中国神学的戏剧中,既不是上帝的独角戏,也不是人的独角戏,而是上帝与人之间的互动。因此,他的神学或许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以基督为中心的神人共在的神学”。他的神学思考在严肃地对待圣经和传统的同时,又严肃地面对一个不断变迁的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这或许也是今后的中国教会神学工作者在神学中国化的思考中,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田雨 《天风》1994,(10)
今年7月,在宁召开了中国神学教育工作会议。记者就目前神学教育方面的一些问题,采访了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神学教育委员会主任沈以藩主教,想不到这竟是与他最后一次谈话,现将谈话情况恭录于下。  相似文献   

7.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20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刘小枫著,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4月第1版.作为一部纯思辨型的基督教神学方面的著作,《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似应受到哲学界、美学界、宗教界、文学界的瞩目.首先,在此书中,刘小枫为汉语思想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学术视点.基督神学是一门有悠久历史和自身传统的知识学,但它在今日汉语学术中一直阙如.早在1988年,刘小枫就出版了一部给中国知识界带来震动的著作——《拯救与逍遥》.在该书中,他采取基督神学的价值立场,以文化激进主义的姿态全面评述了中西文化精神.此后,刘小枫致力于将神学作  相似文献   

8.
外刊学论     
休:“本雅明:历史唯物主义与神学”(Hugh,R.P.,“Walter Benjamin:His-torical Materialism with Theology”,Pilosophies of History:From Enlightenmentto Postmodernity,Chapter8,Blackwell,2000)瓦尔特·本雅明是法兰克福学派中一位唐吉诃德式的人物。他将自己归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但与所有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相反,他认为如果没有神学就不能理解历史,“我的思想是与神学联系在一起的,就像墨水与瓶子一样,它完全被其所容纳。”在本雅明的哲学里,有19世纪超历史主义的因素、尼采的虚无主义、康德对经验的分析、犹太教神…  相似文献   

9.
德福一致是中外哲人探讨的千古难题,难就难在人们希望德福一致,但又缺少证明其一致的理据.康德在分析批判以往哲学家有关德福的说法的基础上,借助于神学提出他自己的至善论的解答.反思康德的这一解答能够发现康德的至善论求助于神学的原因及其逻辑上的问题,由此可以从非神学的路径,从厘清幸福概念以及存在论和目的论的视角来解答这一难题,并揭示康德至善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庆心 《哲学动态》2005,14(4):49-53
詹姆斯·穆迪·古斯塔夫森(James Moody Gustafson,1925~ )被誉为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基督教伦理思想家之一.[1]1955年在耶鲁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他先后在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爱默里(Emory)大学从事神学伦理教学与研究,长达42年.退休之后,古斯塔夫森继续活跃在基督教伦理思想领域,从事伦理学研究与写作.作为伦理学家和神学家,他从一开始就关注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问题,从科学、神学、伦理学、哲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角度,致力于道德原理、公共选择与公共行为,以及具体领域的伦理思想研究,坚持从上帝中心的视角(theocentrism)对神学伦理传统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刘小枫等学者提出汉语神学的概念与思路以来,汉语神学日益在华人学术界与基督教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刘小枫认为,"对汉语基督神学的发展而言,要考虑的问题首要是自身与理想形态的基督神学的垂直关系,即汉语思想之语文经验如何承纳、言述基督事件和反省基督认信."①但在拥有深厚传统的希腊语神学、拉丁语神学、德语神学等西语神学面前,汉语神学目前仍然十分单薄,不可避免地受到西语神学的强烈影响."鉴于基督神学是西方的神学,西方基督神学就取得了权威解释的地位,从而汉语思维者如若进人基督神学,则只能通过西语神学.这样一条诠释进路将使汉语神学永远是西语神学的尾巴."  相似文献   

12.
彭芬 《世界哲学》2008,(2):109-112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是美国20世纪的神学政治哲学家.他的大量著述在当今的神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个人,国内学界关注较少,本文旨在对尼布尔的思想历程进行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3,(5)
2003年4月1日,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在江苏信德大厦举行工作会议。会上来自浙江.上海、内蒙、福建、江苏的孙锡培,华耀增,范承祖、林志华、安信义等同工就当地神学思想建设事工的实践作了汇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亦在会上就当前神学思想建设事工表示全国两会将尽快制定“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发展规划”,注重建构中国处境中的神学,积极组织由各省、神学院校有关中青年同工撰写神学论文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03,(5):2-2
<正> 2003年4月1日,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在江苏信德大厦举行工作会议。会上来自浙江.上海、内蒙、福建、江苏的孙锡培,华耀增,范承祖、林志华、安信义等同工就当地神学思想建设事工的实践作了汇报。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亦在会上就当前神学思想建设事工表示全国两会将尽快制定“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发展规划”,注重建构中国处境中的神学,积极组织由各省、神学院校有关中青年同工撰写神学论文  相似文献   

15.
张丽丽 《天风》2013,(3):19-20
改教家马丁·路德提出了“十字架神学”,他认为十字架是耶稣基督拯救的焦点,是上帝自我启示的焦点,是一切真正的基督教神学的根基与中心,因此,整个神学就是十字架的神学。无论他的说法是否全面,至少他提醒了我们“十字架”对于理解基督教神学、认识上帝和基督的救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我们默想主耶稣的受难之苦时不妨一起思考一下十字架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麦格拉思是英国福音派著名神学家,他的神学思想代表了现代福音派神学的风貌。本文从麦格拉思的学术历程、信仰历程、著述简介和他的影响力等方面对他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以期在国内推介其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斐奇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神学家、哲学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神学带有浓烈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色彩.本文通过梳理斐奇诺的人文主义思想背景和主要特征,介绍了他的非主流人文主义享乐观、人生的目的在于回归上帝的论断和提倡"古代神学"等三大人文主义特点,初步说明了其基督教人文主义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伽达默尔与20世纪新教神学的关系可以通过他对布尔特曼的“解神话化”的评论反映出来.这个评论围绕着“自我理解”的问题展开并纳入到伽达默尔的游戏论中来加以深化,它表现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立场有一种综合布尔特曼的新自由派神学和巴特的新正统派神学的倾向,而这又同他将海德格尔前期和后期思想相结合的学术道路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赵紫宸(1888-1979)是20世纪中国基督教一位杰出的神学家、神学教育家、基督徒作家、诗人、圣诗作者和著名的教会领袖。他学贯中西,一生致力于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致力于创建中国的基督教神学。他的神学是其在自己的文化、社会、政治处境中信仰寻求相关性解释的产物。另一方面,在其处境神学的思考中,他又努力寻求基督教的独特性。在其构建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努力中,他清楚自己中国基督徒的身份认同,他是基督徒,更是中国人。他竭力要说明的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也应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因此多一个基督徒,并不会少一个中国人。基督与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神与人、宗教与伦理是其神学运思的两个焦点,通过这样的神学思考,他试图构建一个为人生为社会的基督教。他的这种努力也表明一个真正的中国基督徒可以也应该有双重的效忠。  相似文献   

20.
孙红忠 《天风》1994,(收录汇总):28-29
基督教神学的思考始终离不开神学的处境化.神学的理解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来表达,神学的阐释如果离开特定的文化处境,就很难让人理解其内在的精神实质.所以,神学思考必须处境化,基督教的信仰必须在地化,不能脱离当下的社会环境,必须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相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