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善波 《学海》2023,(2):192-197
信任的本性是伦理学与认识论的共同论题之一。信任是一种由信任者、被信任者及其行动构成的三元关系:某人A信任另一个人B从事行动Ф。而对这种信任关系本质的理解分为三种:信任是信念;信任是情感态度;信任是认识态度。第一种信念信任构成传统信任本性理论的主题,并把信任与依赖等同起来。第二种情感信任通过批评信念信任观得以形成,而第三种认知信任既是对情感信任的延承和反对,又是对信念信任观的某种程度的回归。后两种信任的共同性在于把真正的信任与纯粹的依赖区分开来。对信任本性的不同理解对应着不同的说明:信念信任通过证据主义、信任与依赖的等同加以说明;情感信任主要来自乐观主义的善意或承诺的说明;而认知信任则诉诸知识论的论证。这些不同说明可分别归属于内在主义的与合理性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患者对于医生之信任是医患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核心与基础,是患者求医、就医行动的前提.患者信任医生的机理是关系依赖与理性选择:一方面,患者基于亲朋熟人关系而达成对医生的信任;另一方面,患者也会基于医生的声誉、医疗卫生制度等因素达成对医生的信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增进患者对于医生之信任的策略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公共信任:概念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一种与未知领域的行动相联系的信念,而公共信任是公共生活特有的一种信任。公共信任有两大特性:其一,公共信任是一种普遍信任,即对一般他人的信任,还包含了制度信任的内容;其二,公共信任是信任者与被信任者的利益博弈,具有策略价值,同时也是建立在利他主义基础上的道德品性。这两大特性是深刻认识并解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我从事心理辅导的这些年里,碰到过这样一些同学:他们有的是因为“揭发”了同学做的错事,而被同学疏远、排挤和孤立,倍感痛苦与孤单;也有的是因为被别人“揭发”,而深感被朋友抛弃和欺骗,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信任任何人。无论是揭发者,还是被揭发者,他们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其实更符合启发式依赖模型而非情绪(心境)一致性模型,通过三个实验,以控制信任线索和信任博弈等方式,对102名大学生被试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积极情绪不是简单地增加信任,其对信任决策的影响受到信任线索的调节:与中性情绪相比,当易得性图式和线索促进信任时,积极情绪的被试显示更多信任;当易得性图式和线索促进不信任时,积极情绪的被试表现更少的信任.(2)实验三证实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作用也受到交往环境的影响.正如启发式依赖模型预测,外群体不值得信任的先验图式,使得被诱发了积极情绪的被试较中性情绪被试更不信任外群体成员.  相似文献   

6.
马华维  姚琦 《心理学报》2012,44(6):818-829
组织信任已成为管理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议题, 虽然研究者开发了多种信任测量工具, 但多数信任测量工具与当前主导的组织信任定义不一致, 缺乏针对意愿的信任测量, 更没有研究探讨不同形态信任之间的关系及相应测量工具的适用范围。本研究以上级信任为切入点, 试图回答上述问题。研究1将信任视为一种行动意愿, 基于信任行为理论框架和开放性问卷结果, 开发了包含6个题目、“依赖”和“表露”两个维度的《企业员工对直接上级信任问卷》。研究2以553名企业员工为被试, 通过潜变量路径分析考察了不同形态信任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信任(意愿)受认知和情绪因素的共同影响; 可信度在信任基础和信任(意愿)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信任(意愿)在可信度和工作满意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作为意愿的信任, 相对于信任基础(认知和情感信任)和可信度, 与信任结果变量(工作满意)关系最近, 能更直接、有效地测量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7.
管家的忠心     
林新鲁 《天风》2006,(13):8-9
忠心的管家能将自我的得失,别人的褒贬置之度外,“荣耀,羞辱.恶名、美名”皆不在乎。忠心的管家啊,以平常的心态去对待别人的论断吧!用不着理会别人的偏执,只要常存无愧的良心,作无愧的工人,以求能得着主人的称赞和信任就够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的信任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独特的文化传统、制度规范与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人的信任行为与西方人相比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人在面临一些特殊情境时的行动选择,来解读中国人的信任建立方式、运作机制与约束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人的信任格局与产生这种信任行为的社会结构性条件。  相似文献   

9.
北美是生命伦理学的发源地 ,而恩格尔·哈特是北美知名生命伦理学家之一。他在其代表作《生命伦理学的基础》中提出 ,应以允许原则作为后现代生命伦理学的基础 ,从而解决道德异乡人 (moralstranger)的共处问题。1 允许原则的含义恩氏所提出的允许原则是一个程序性原则 ,其核心是 :在一个世俗的多元化的社会中 ,任何不涉及别人的行动 ,别人都无权干涉 ,而涉及别人的行动则必须得到别人的允许。在他的生命伦理学体系中 ,允许原则是首要原则 ,而行善原则位居其次。套用黄金律的表达式“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就是“人所不欲 ,勿施…  相似文献   

10.
智慧语丝     
正好的思想和行动永远不会产生坏的结果,坏的思想和行动永远不会产生好的结果。伟大的思想创造伟大的人物,消极的思想诞生痛苦的人物。——詹姆斯·艾伦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培根不会有人强壮到不需要别人帮助,也不会有人软弱到无法帮助别人。——北欧谚语  相似文献   

11.
信任者权力对其人际信任的影响是基于双方权力的不对等实现的还是取决于信任者自身的权力水平的问题值得研究。为此,本研究在实验一中考查了信任博弈任务中信任者的权力感(与被信任者的权力水平无关)对其人际信任的影响,在实验二中通过角色扮演任务操纵信任者与被信任者的权力关系(对等vs.不对等),同时测量信任者的人际信任倾向。结果表明:信任者自身的权力感影响其人际信任,低权力感个体比高权力感个体更信任他人;双方权力对等与否对信任者的人际信任倾向没有影响。可见,信任者权力更多是作为信任者自身的属性特征影响其人际信任,而不以双方权力层级不对等为前提。  相似文献   

12.
渊声 《天风》2017,(10):64-64
问:我是一个正直善良而内心软弱的人,很多时候,我会因为别人以撒娇、恳求甚至施压的方式发出请求,而去做自己本不想做的事情。作为基督徒,我认为拒绝别人就是自己爱得不够,所以总是努力地去迁就别人,但这往往让自己很不开心。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13.
霍荣棉 《心理科学》2014,37(3):710-715
人际互动过程中,信任作为决策过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信任的决策逻辑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中存在冲突。本研究以合适性为信任决策框架,互动关系为激活规范目标的变量,分析了存在互动关系持续预期和不存在互动关系持续预期对信任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被试间存在关系持续时,信任水平较高;关系持续预期消失时,信任水平显著下降。(2)被试对关系持续的重要性感知与其信任决策显著相关。(3)情境中的目标未被激活时,个体的信任倾向与信任决策显著相关;而当情境目标被激活时,信任倾向与信任决策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医患信任与不信任处于动态变化中.从患者本位看,首次就医前的信任以预先性、道德基础性和被动性为特征;就医中的信任以认识性和情感性为特征;患者经多次博弈后的信任具有预先性信任与现实性信任相统一、知识性信任与情感性信任相统一、人格信任和制度信任相统一且侧重于现实性信任、情感性信任和制度性信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五、谎言及其种种 说谎是一种恶行,它会使社会的集体结构出现裂隙,会使事物的正常进程受到干扰。说谎者会受到人们的冷眼,其言无人信,其行无人从。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劳动生产者,需要从事买卖交换,需要别人的信任,而说谎则会破坏这种信任。所以安拉给说谎者安排了迷误,他在《古兰经》中  相似文献   

16.
杨海波  陈小艺 《心理科学》2020,(6):1470-1476
采用2(加工方式:直觉加工vs.深思加工)×3(信任水平:低vs.中vs.高)被试内设计,探讨双响应范式中直觉加工和深思加工下积极互惠行为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发现,(1)在直觉加工中,处于低、中信任时被试更为利己,高信任时更为利他;深思加工中,信任水平越高利他行为越明显。(2)在低信任时,被试深思后呈现利己行为;中信任、高信任时,深思后呈现利他行为。这表明是信任水平的差异决定了被试在直觉和深思阶段的利己或利他倾向。  相似文献   

17.
辱虐管理与员工表现:传统性与信任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隆增  刘军  刘刚 《心理学报》2009,41(6):510-518
研究辱虐管理对员工表现包括任务绩效和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员工对主管的信任和员工传统性在以上影响过程中所起的中介及调节作用。以北京6家电子制造企业中匹配的283名员工和112名主管为研究对象,层级回归分析表明:辱虐管理会破坏员工对上级主管的信任,继而降低任务绩效水平和组织公民行为;传统员工对辱虐管理的耐受力更强,相对于非传统员工,传统员工较少因为上级主管的辱虐管理而降低其对主管的信任。  相似文献   

18.
今天,为了接受时代的挑战,哲学应该关注涉及人类状况的两个根本经验:一方面是同别人有关的伦理经验,即我们为了别人,由于别人或反对别人可能采取何种行动的伦理经验,另一方面是同一切由符号和意义组成、为了使人理解而需要我们加以解释的东西有关的解释学的经验。现在,这两种根本经验被人们当作思考一种特殊的现实性的课题加以接受。因为,一方  相似文献   

19.
加缪在小说《鼠疫》中虚构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疫袭击奥兰小城,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冲击,展现了死亡阴影笼罩下的恐怖乱象,作者集中塑造了以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为挽救人类自身命运而进行的集体抗争行动,不仅体现了加缪对人类生存状况的高度关注,也凸显出人类应对一切荒谬现实、勇于抗争的理性、善良与勇敢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实验1采用3×2×2 的混合设计, 考察4~6岁幼儿获取全新信息时基于面孔吸引力的选择性信任及其特点。结果显示:(1) 4~6岁的男孩和女孩均表现出对高面孔吸引力者的选择性信任。(2)在选择性信任程度方面:5岁比4岁高, 而4岁和6岁之间、5岁和6岁之间则相同; 女孩在询问任务中比男孩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信任, 在赞同任务中则相同。那么, 幼儿的这种选择性信任是否受到信息正确性的调节?为此, 实验2采用2×3的被试间设计, 探讨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对4~6岁幼儿基于面孔吸引力的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正确性为50% vs. 50%条件下, 幼儿未对信息提供者产生选择性信任; 在正确性为25% vs. 75%条件下, 幼儿对提供较大正确性信息的低面孔吸引力者产生了选择性信任。研究结果表明:(1)在信息缺乏时, 4~6岁幼儿普遍存在有偏见的选择性信任; 女孩比男孩更易受到社会偏见因素的影响。(2)在信息明确时, 4~6岁幼儿也能做出相对理性的选择性信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