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的话     
《天风》2009,(7):2-2
<正>时光如梭,转眼间到了2009年下半年。承蒙读者的关爱,《天风》始终在爱里成长。最近,我们收到不少作者的优秀稿件,真诚地感谢他们为《天风》添彩,同时也收到一些热心读者的来信,其中有对我们鼓励的,有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家雄  陶光琴 《天风》1996,(12):38-38
1995年《天风》第10期发表了“圣诗之乡”一文,热情地赞扬了我们苗族教会“用圣诗统帅生活”的典型事迹,我们作为酷爱圣诗的青年信徒,从中分享了很大的快慰。文章发表后,引起一定的反响。不少外地教会向我们来信来函,购买我们的录音磁带,也有不远千里来我处参观圣诗表演的。当年《天风》第12期还发表了上海潦水同道的文章,在热情赞扬我们这一“  相似文献   

3.
读者信箱     
《天风》1996,(9)
《天风》编辑部: 《天风》是我们基督徒一本很好的读物,毫不隐瞒地说,我很爱读。每逢《天风》新一期到手,我总是在几天之内就把它一字不漏地读完,还用红笔圈划出重点。为了使更多人也能分享《天风》的内容,我们在主日礼拜时有读《天风》的时间。但有的同工却反对这样做,我觉得这没  相似文献   

4.
致读者     
《天风》2006,(4)
亲爱的弟兄姊妹: 当你们在新春之际,收到这份充满着感恩的杂志时,你会发现《天风》不仅内容增加了,而且离读者的需求更近了。有很多弟兄姊妹来电、来信询问我们,为何增加了一份免费“别册”?实际上所谓“别册”就是《天风》的下半月号的试刊。蒙神眷顾和带领,近年来,在编辑部同工努力下,克服了采编力量薄弱等诸多困难,努力地在文字事工上服侍弟兄姊妹,在全国两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已在2005 年12月正式批准《天风》于2006年改为半月刊。如今,弟兄姊妹所看到的“别册”即是2006年半月刊的样刊。我们会不断征求读者的意见或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4)
正一本《天风》,伴随我们走过了四十个春夏秋冬……作为辽宁省抚顺市基督教两会的一名教牧同工,我每个月最熟悉的事,莫过于人手一本《天风》来到市基督教两会所在地中和路教堂参加月初学习会。看似很小的一个习惯,不知不觉中已经伴随着我们走过了四十个春夏秋冬。《天风》对于我们,早己不再是一种期刊、一本杂志,《天风》似良师而胜良师,指导我们  相似文献   

6.
紧急通知     
《天风》2005,(12):49-49
各地教会同工同道;近日,天风编辑部收到各地教会同工同道的来信、来电,向我们反映有人假冒全国两会的名义,兜售及征订一本名为《圣经二部》的新编圣经,并要人通过邮政储蓄把书款汇到所谓的“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社”的某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6,(12)
亲爱的同工同道: 主内平安! 蒙神眷顾和带领及广大同工同道的关爱和呵护,《天风》不断成长。为适应今日中国基督教发展的需要,经全国两会同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核准,《天风》于2006年改版为半月刊。《天风》改为半月刊以来,得到广大弟兄姊妹的支持与肯定。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服务广大弟兄姊妹,《天风》编辑部展开此问卷调查,期盼弟兄姊妹把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更好地办好《天风》。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工: 读了去年《天风》10期李建国访问甘肃一些地区教会有感及11期马建华《赴滇感想》和叶小莲《云南之行点滴》,使我们很受感动,想尽一点微薄之力,但无从入手,故来信。 1、我和两三位姊妹想买几十本圣经赠给无经济能力购买圣经的陇东地区教会和较遥远地区的教会。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5,(6)
<正>记得我小时候,所在的农村教堂只订阅一份《天风》,当时在农村要订阅《天风》不是一件易事,复刊以后的《天风》不能直接订阅,只有零售。所以,教堂一本《天风》,信徒轮流传阅。每一期《天风》至少经过十几位信徒的手,传阅到最后页码残缺,纸张污腻。当时我父亲是那个教会唯一的传道人,因此他有第一个阅读《天风》的权利,因为他在讲道时还要负责向信徒传达《天风》里的新闻与见证。因此,我们全家常有机会在饭桌上先听为快。在我父亲的讲道记录本里有很多从《天风》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天风》2021,(1):44-45
2020年是《天风》杂志复刊40周年,这是值得庆祝又将留下深刻记忆的一年.回顾过往,我们因着写文撰稿,与《天风》结下不解之缘,得着《天风》在灵程路上的指引和陪伴;面对未来,我们又是承前启后的一代,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
泥土 《天风》2021,(1):42-43
我是《天风》长期的读者,从第一次看到《天风》至今已有33年;我也是《天风》的铁杆支持者,订阅《天风》至今也有27年;我还是《天风》殷勤的作者,从第一篇投稿《天风》至今已有25年.因此,《天风》是我灵程路上的良朋益友,是我读书的良伴与教牧工作的重要参照!我与《天风》有一个情结,愿与各位分享.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8)
<正>我是《天风》的忠实读者。我爱《天风》,喜读《天风》的文章;它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伴侣。我不知《天风》复刊前的内容如何,但我深知《天风》从1980年10月20日复刊后的点点滴滴。因我从《天风》复刊后至今的35个年头,每年都订阅,从不间断;并且将每年的《天风》装订成册,保存至今,无一遗漏。转眼间,《天风》创刊70周年,复刊35周年,我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还记得35年前的一天,当收到《天风》复刊号时,我一到家门口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天风》,一边走一边看,爬楼梯时还  相似文献   

13.
正气与邪气     
“《天风》往哪里吹?它应当向良善的地方吹,也应当向丑恶的地方吹:它应当向光明的地方吹,也应当向黑暗的地方吹。《天风》更应当吹进我们自己的内心里,解放我们的顽固,暴露我们的自私,使我们在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中,窥见上帝圣善的真面目……”(吴耀宗:《天风》往哪里吹)主内弟兄姊妹,当你看完前面的  相似文献   

14.
《天风》1997,(1)
自《天风》陆续登出一些反映贫困地区教会和信徒情况的文章后,我们收到很多读者来信(也有一些汇款单),表达他们关心贫困地区教会的心愿,现选登三封来信,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在基督里的彼此相爱犹如一股股暖流,在四面八方涌动。的确,在社会上正在大力倡导“扶贫帮困”的今天,我们理应更用行动去关心我们的弟兄姊妹。  相似文献   

15.
今秋时节,我们又去香山访问老年怡乐之家,院长马世英在她的办公室兼卧室和医务室中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她说,自从《天风》去年8月份刊登了《共享主爱的老年之家》一文后,反响很大,得到众多弟兄姊妹的关爱,不断地有来信或来人。除北京地区有同道慷慨解囊外,还有不少捐献来自外省、市,如广东、上海、内蒙、四川等。也有来老年  相似文献   

16.
《天风》1997,(1)
《天风》编辑委员会 在沪召开会议 本届《天风》编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6年11月28日假上海国际礼拜堂举行。丁光训、韩文藻、罗冠宗、曹圣洁、沈承恩、孙锡培、汪维藩、尹襄、包智敏出席会议,编辑部同工列席。丁光训主持了会议。会议回顾了过去5年《天风》所做的工作,与会者对《天风》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认为《天风》内容广泛、栏目多,可读性强,贴近时代需要。本着进一步把《天风》办好的目的,与会者就《天风》  相似文献   

17.
沈德溶 《天风》2005,(3):12-12
蒙上主恩佑,《天风》走过了60年的风雨岁月。值此《天风》创刊60周年之际,向关心、呵护、支持《天风》的读者、作者;向为《天风》付出辛劳的各位老主编表示诚挚的谢意,求上主继续恩待、祝福《天风》,从荣耀走向荣耀……  相似文献   

18.
《天风》往哪里吹?它应当向良善的地方吹,也应向丑恶的地方吹;它应当向光明的地方吹,也应当向黑暗的地方吹。《天风》更应当吹到我们自己的内心里,解放我们的顽固,暴露我们的自私,使我们在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中,窥见上帝圣善的真面目……因此,让我们把《天风》献给上帝,希望他能利用这卑微的工具,把我们吹醒,叫我们在知识和灵性上都得到重生……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2,(11):54-54
<正>长期以来,《天风》以纸质媒体形式向读者展示,但阅读电子化已经是现代信息社会普遍具有的特征,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也有这方面的呼声,希望能够在网上阅读《天风》。经过《天风》编辑部同工的努力,《天风》电子版试运营一年,各方反映良好。《天风》采用电子杂志形式上线,内容与纸质《天风》完全一样,读者通过网络可以更为快  相似文献   

20.
我是《天风》的读者。为了帮助大家能正确理解、用好我们的语言,现把大家经常接触到的语言大致分类,以助于理解圣经,荣神益人。现借《天风》一角,把我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