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思维趋向.由于思维的惯性作用,人们往往频向于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对待和衡量新的信息.思维定势的形成,主要是由一子思维的参照系数大小,思维主体长期接受同一信息的频繁刺激而造成的.思维定势在思维过程中有积极的一面,当思维主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信息相一致时,主体凭经验即可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当思维主体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与新信息发生矛盾时,思维定势便呈现出消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思维主体总是趋向于用老经验老方法去解释新信息,而不愿意…  相似文献   

2.
错觉轮廓反映知觉的主动建构过程, 考察其是否存在适应效应有助于理解视觉系统反馈调节的特性。我们采用Kanizsa这种典型的错觉轮廓来研究其适应过程, 结果发现:Kanizsa错觉轮廓具有适应效应, 并且这种适应主要是由主观形成的整体轮廓造成的, 而不是由Pac-Man上的线条引起的。表明依赖于高级视觉皮层反馈调节的主观建构过程和自下而上的神经元信息一样, 会随呈现时间的增加, 神经活动减弱, 体现为适应效应。  相似文献   

3.
问题由于刺激物作用时间延长或次数的增加,感受器官的感受性可呈现出增高或降低的趋势。这统称为感觉的适应现象。当一刺激连续或多次作用于感官并经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感受性出现下降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便被称为负适应(negative adaptation)。在触觉、压觉和温度觉中,这种现象是很明显的。很早以前,韦伯(Weber 1846)以及E·Gertz(1921)就进行过经典的研究并且有所结论。可是在痛觉中,按传统的观点认为,“对痛刺  相似文献   

4.
已有的多感觉整合研究范式多采用不同单通道刺激和双通道刺激随机呈现的方式进行测量。在这种范式中混有通道转换效应, 该效应可能导致多感觉整合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 分析清楚实验范式中通道转换效应的影响因素, 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合理的整合测量范式, 是进行多感觉整合研究的一个必要前提。本文首先通过实验一验证了在经典的整合测量范式中通道转换效应的影响方式; 进而, 在实验二中通过控制前后刺激的信号强度的一致性, 分析了通道转换效应的特点。综合分析显示, 通道转换效应是由前一刺激差异所造成的对当前刺激通道加工的注意资源分配和警觉水平的变化所导致。该结果表明, 在多感觉行为测量中, 需先根据前一刺激通道分类后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文熙 《心理学报》1997,30(3):250-256
大量的神经生理学实验久已证实由刺激引起的外周神经生理效应具有类似于心理物理效应的高度压缩现象。从外周神经纤维中观察到的神经脉冲频率或发生电位是描述这种压缩效应的常用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一部分研究人员观察到压缩效应遵守刺激强度的线性对数函数,而另一部分研究人员则观察到幂函数。这种传统实验分歧,通过笔者前时建立的刺激一效应方程,得到合理的说明和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宋維真 《心理学报》1959,4(5):41-52
五十年前巴甫洛夫曾在动物身上造成实驗性神經症。他发現引起动物实驗性神經症的因素主要是在外界強烈的或长期持續的刺激下引起高級神經活动过程的过度紧张,并导致它們的破裂。这种破裂正如巴甫洛夫所說的:“表現在两种过程分別削弱或同时削弱中,表現在混乱的神經活动中”。当然,这种在实驗过程中引起神經症的原理,也可作为进一步探討人类神經官能症生理机制的理論基础。巴甫洛夫也曾提到过,在狗身上进行的此种实验研究是理解“人类神经病的电切近和电基本的根据”。根据我们的调查,目  相似文献   

7.
从医生角度浅析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医源性疾病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病人的诊治、护理措施不当,而使病人伴发新的疾病,或引起原有的疾病加重,造成病人的病程延长、致残或死亡。医源性疾病发生的前提是医务人员的介入,是医务人员在行使职责、救死扶伤过程中,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因素造成的。1 谦虚务实,避免偏执偏执是固执地坚持己见,听不进相反意见。这种情况多见于高年资医生,有了多年的临床经验,有了多年的指导下级医师工作的习惯,尤其是在某些疾病的诊治中有一定的建树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心态往往是造成医源性疾病的原因。例如:患者,女,39岁,因跌伤头部,昏迷2小时就…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是指由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致使脑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而造成的周期性的一侧头部剧烈刺痛、胀痛或搏动性跳痛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这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一、临床表现 偏头痛主要由精神疲劳、过度紧张、情绪压抑等引起。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半侧前额、一侧太阳穴或眼眶周围的阵发性剧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目胀或视力模糊、对声光极端过敏等。偏头痛的发作呈反复性,其直接诱因可以是生活中受挫等精神紧张因素,怨恨、愤怒等情绪波动因素,也可以是闪光、烟味等视嗅觉异常刺激因素,睡眠不足或午睡时间过长等生活节律因素。  相似文献   

9.
嫉妒是指对在才能、品质、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情感。持有这种心理状态的人,怨恨别人的成就和成功,甚至有破坏性的情绪,是“平庸的情调对卓越才能的反感”,是对别人才能的一种烦恼。嫉妒是在利己主义思想支配下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名利和虚荣的基础上产生的。自尊与名誉意识的偏差是产生嫉妒心理的温床。被嫉妒者一般是在年龄、职业、能力等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人,甚至还不如自己。一旦对方在各方面优于自己,对这种位置变化就会缺乏正确认识,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痛苦刺激从而造成情绪上的抵触和对立,把这种不良的情绪发泄到对方身上,从而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0.
所谓歧义,就是一句话可以作两种或多种解释。语言中的歧义现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说写者有意创造的、为的是取得某种修辞效果,这是积极的歧义现象;另一种是说写者无意造成的,大多是由于疏忽或缺乏一定的语言知识,这种歧义现象直接影响听读者对话语的理解,有的还会引起起误解,这是消极的歧义现象。对说写者来说,应该尽量消除这种消极的歧义现象,那样才能准确地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