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新 《中国哲学史》2012,(1):113-118
《春秋繁露》中《求雨》、《止雨》两篇文章详细记载了求雨、止雨仪式,一般认为是董仲舒的作品。然而,《求雨》篇的内容与现存有关董仲舒求雨的可靠材料有不一致的地方;大量段落和《神农求雨书》相似,说明它不是董仲舒的作品,而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作者根据董仲舒求雨指令、《神农求雨书》以及其它相关求雨材料按照五行学说整编而成。《止雨》篇由三个相互独立的段落组成。最后两个段落是董仲舒为江都王时下达的止雨指令,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其真实性,然而,第一段记载的止雨日期、止雨时所穿衣服的颜色和最后两个段落不一致,说明其不是董仲舒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袁雪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40-140
《雨巷》是戴望舒先生的成名作,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9卷8号。自《雨巷》这首诗歌一问世,就在读者中广为传颂,对《雨巷》的解读也是颇为丰富。这首诗歌蕴涵丰富,因此也有了读者在表现主题、独特意象、以及由诗歌反映作者心境等角度方面的解读。笔者重点在主题、意象以及其他诗歌与《雨巷》的对比解读这三个角度对解读《雨巷》的文章进行分析,对于《雨巷》的另类解读也作以陈述。  相似文献   

3.
朱熹的《泛舟》一诗云:“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相似文献   

4.
正暮春有落花,深秋有落叶。选两句古诗词来渲染一下:宋人欧阳修词云,"雨横风狂三月暮";宋人柳永词云,"昨夜西风凋碧树"。每到暮春,常常想起的是欧词中的那位闺中少妇。深深庭院,静锁一人。任凭人上高楼,那堆烟似的杨柳依旧是,遮住了热切的望眼。唯有院中秋千与花朵,可以暂且慰藉一颗空  相似文献   

5.
正江南多雨,近日来,总是夜雨敲窗,淅淅沥沥落到天明。醒来后,窗外的石径、树木皆落满了细碎的阳光,仿佛昨夜枕雨入眠,都是梦境。江南的雨,是情思,是恩宠;是诗意,也是闲愁。在江南,听雨本为寻常事,纵是百姓人家,亦有听雨的雅趣和闲情。房檐回廊边,黛瓦小窗下,几人相聚,盛了阶前的雨水,用朴素的茶具,盘膝而坐,畅饮  相似文献   

6.
美国电影《雨人》历年来备受观众喜爱,但对它的相关解读基本只聚焦在演员的演技、主角间的亲情关系、导演拍摄的画面等浅层效果的分析上,缺少从创意写作视野下的故事修辞、叙事等专业的媒介分析。电影《雨人》能成为经典影片的重要原因,是因为它有奇谲的情感隐喻、节制的视觉符号以及隐含作者的主题表达,而这些重要的影像媒介文化案例构成了《雨人》的情感方程式。  相似文献   

7.
《法音》1989,(10)
调寄如梦令二首道是恩深也是,道是缘悭也是。卅载忆三年,独是一番情意。怀记,怀记,别后金言频寄。七月《法音》开卷,揉眼但惊非幻。痛失我真师,泪涌心伤肠断。啼喊,啼喊,莫却重来祈愿。  相似文献   

8.
《雨,蒸汽和速度》是透纳在创作成熟时期重要的作品之一,这幅创作具有非常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人感到震撼和敬畏,给人一种神秘感、浪漫感以及空灵感。文章从抽象表现方式、动感画面以及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方面出发,对《雨,蒸汽和速度》的表现语言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9.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教。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  相似文献   

10.
伫立窗前,凝视窗外。微微泛青的田野,稀疏点缀着嫩叶的树丫,几间瓦房笼在轻烟薄雾中——早春的景色新鲜而脆弱。雨是春天的伴歌,一夜的停歇之后,此刻疏雨又起。淅淅沥沥的雨被风牵引,飘撒在窗户的玻璃上。小水珠不断聚集,大水珠开始滑落,窗外的景物渐次模糊,片刻之后,只剩下布满玻璃的水珠和道道斑驳的痕迹。久违的蝴蝶昨夜翩然归来,像似穿过了千重烟水,万叠云山,在经过悠长岁月的沧桑后,又开始新的轮回。它枯黄的身影在我面前悠悠闪动,若即若  相似文献   

11.
2013年3月24日,为期4天的2013年日本东京国际动漫节落幕。今年东京国际动漫节照例颁发了诸多奖项。去年在日本市场上大放异彩的动画电影《狼之子雨和雪》不出所料地成为了大赢家,一举囊括了最佳动画电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美术奖、最佳人物设定奖等奖项;《黑子的篮球》获得了最佳电视动画片奖;中国台湾动画导演蔡旭晟的《樱时》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片奖。而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的两位"90后"学生段雯锴、马维佳的作品《抢狮头》,则获得了评委会特别奖。  相似文献   

12.
陈伟 《天风》2012,(6):19
1 931年的《民众圣诗集》是赵紫宸创作,由范天祥配以中国曲调。创作目的是顾念到一般识字不多的平信徒,应该用他们所能了解的语文和他们所能欣赏的曲谱来崇拜和赞美。这本诗集曲调都是中国调配和声,据范天祥在序里说;"本集所收调,都是中国旧调未经丝毫修改,如民间音乐‘小白菜’、‘助头歌’、‘如梦令’、  相似文献   

13.
代表清初中国山水画坛正统一脉的"四王",占据了当时画坛的绝对话语权。王原祁在"四王"之中年纪最小,但他的艺术成就在四人中最高。在其画学论著《雨窗漫笔》中,他强调作画应当"理、气、趣"兼备,作品才能达到品评的标准。笔墨作为王原祁书画创作的重要部分,及其书画品评中的核心要素,在《雨窗漫笔》中有大量论述,故从理论角度来解读王原祁笔墨中的"理、气、趣",感知其中蕴含的笔墨奥义。  相似文献   

14.
数词的虚指     
汉语的数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功能。实指的数词应从实在的数目上去理解。虚指的数词则不能拘泥于实在的数字,否则定会出笑话。自古以来,数词的实指妇孺皆知,数词的虚指很容易使人上当。杜甫写了一首《古柏行》,赞美诸葛亮庙的柏树又高又大。其中有这样两句:“霜皮溜雨四十回,黛色参天二千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杜甫这样写是“文章之病”,理由是四十回乃是直径七尺,而高  相似文献   

15.
日本杏雨书屋2009年刊布《敦煌秘笈》影片册,其中李盛铎旧藏《论语》之《雍也》、《子罕》、《卫灵公》残卷三纸,尚未经过整理。现对此残卷进行录文整理,并略作校勘。《雍也》残卷为《论语郑氏注》本,或为南朝梁代写本,保留了郑玄注本的原貌,可以补吐鲁番出土《论语》郑氏注相关篇目之阙字;《子罕》、《卫灵公》残卷为《论语集解》本。在抄录上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新闻     
《法音》1994,(9)
干年古建重现辉煌西藏人民喜庆盛事布达拉宫维修竣工庆典隆重举行李铁映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表示热烈祝贺本刊据人民日报拉萨电8月9日布达拉宫按传统节庆习惯,东西两侧从上到下拉起长长的彩色巨幡。法号声中,数百只鲜艳的气球飞向天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布达拉宫维修领导小组名誉组长李铁映,在布达拉宫举行的隆重、热烈的维修工程竣工庆典上,声音洪亮地宣布: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胜利竣工了!昨夜一场爽雨,使拉萨空气清新。穿着民族服装的各族各界1500多名代表,早早来到布达拉宫。庆典大会会场设在布达拉宫德阳夏…  相似文献   

17.
《茅山志》为道教经典,记录了历代在茅山修炼的诸位道教名流。然其作者问题尚有诸多误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茅山志》为张雨所修。二,《茅山志》为张雨、刘大彬合修。三,《茅山志》为刘大彬所修。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中对《茅山志》的编纂及各种版本进行了较详的考证,附录一《引用传记提要》云:“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卷二另著录张天雨《茅山志》十五卷。《成化杭州府志》卷十五云:‘张天雨,字伯雨,钱塘人。尝屏居修茅山志,因号句曲外史。’刘大彬志元原刊本明永乐及成化重刊本皆为十五卷。吴全节序,刘大彬叙录,胡俨序…  相似文献   

18.
情深不语     
正午夜梦回 ,很多被我有意冷置并隔放的人和事,犹如午后阳光下,飘窗上那些密麻麻扑腾的浮尘,一不小心,全都涌入……到底还是应了宋代林逋《寺居》中一句话"不厌浮尘拟何了,片心难舍此缘中"。忆起昨夜那个梦,依然让我有深深的怀恋和暖暖的温情。  相似文献   

19.
《包公案》记载有这样一个案例。徐老夫人的儿子娶了一位有文才的媳妇。新婚之夜,新娘对新郎说:“我出一个对子请你对出下联,若对不出,今晚则不能进洞房完婚。”新郎点头同意,说:“请便!”新娘略思片刻便念出了对子的上联:“点灯登阁各攻书。”新郎听罢便在厅堂中踱步,良久无对,最后只好到附近的学堂里过夜。第二天,新娘满心欢喜,但见丈夫闷闷不乐,便问新郎:“何故发愁?”新郎说:“想了整整一夜了,我还没有对上你出的下联呢!”“昨夜你不是对得很好吗?”新娘说。“昨夜我住在学堂里,怎么说我对好了呢?该不是说梦话吧。”新郎答道。新娘听后,…  相似文献   

20.
留别     
李超 《天风》2007,(22)
岁月一回两森狄,学在呼和志九州。昨夜记得满都涤,明勿怎忘义工楼?一曲梦忆森常在,两载同窗及谁留?今日散得他日聚,共沐主恩复何求?留别@李超!内蒙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