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革命问题是科学史、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对科学革命的有关问题作了各自的阐发,本文对此作一概述,以求引起更深入的研究。科学革命的实质大多数论者同意科学革命的实质不能归结为某种具体科学理论的改变,而是科学知识大厦中更为根本的某些成分的变革。这是因为具体的科学理论是变动不居的,如果把科学革命视为具体理论的改变,就会导出科学革命不断发生的结论。这与科学史实不相符合。而这恰  相似文献   

2.
库恩的范式论及其在心理学革命上的有效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恩久 《心理学报》1984,17(4):20-26
文中,把库恩的范式论及其在心理学革命上的有效性分为几个部分来论述:库恩科学哲学的理论基础——范式论;他的范式论在心理学革命上的应用;他的范式论的贡献和局限。最后,笔者认为心理学革命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 ,在纵览科学发展的历史 ,观察科学发展的轨迹基础之上 ,天才地应用了“范式”(paradigm )理论来解释科学发展与科学革命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其本身就是一场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革命 ,在科学界、科学史界、哲学界及其它许多领域都产生了划时代的深远影响。范式理论不但在科学规律认识上有大气如虹的方法论功能 ,而且在科学活动和科学创造上有其独特的规范和指导意义。本文就范式理论对生命科学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1 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按照库恩的科学思想和科学发展模式 ,…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哲学从柏拉图主义形而上学转变到现象学存有论 ,这个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型乃以现代科学革命为其深刻的背景和动因。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作为独立学问既在一般哲学的总架构和总背景之中发展 ,又回应科学发展和革命。随着从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批判理性主义过渡到库恩的历史主义 ,科学哲学发生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型。从存有论层面而言 ,实在性和有效性问题仍是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关注焦点。问题是 ,尽管实在性仍是现代科学乃至未来科学的支柱 ,但是现代科学革命及科学的后来发展皆展示了科学实在性的新面貌或者说真实面貌。现象学存有论在很大…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人类正处在一场新科学革命的前夜,这场革命必然也会在哲学领域发生。有趣的是,这场新科学革命将有可能再次回到曾经做出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四大发明的中国,向老子的道学文化汲取智慧。人们发现,21世纪的新科学将是整体的科学,是揭示宇宙、生命和心灵三者“大统一”规律的科学,这种新科学我们称之为新道学。一什么是道?老子《道德经》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第25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相似文献   

6.
人生要有追求。我追求科学,追求革命。科学是革命的力量,革命要根据于科学。龚育之一九八六年一月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  相似文献   

7.
作为研究知识的理论,认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是"看见和知道的关系怎样"[1],也就是认识世界形成的观念.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经典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阐述了由于"范式"的变革而导致科学革命,即科学革命是世界观的改变,是由观念--认识论驱动的[2].  相似文献   

8.
康德的“哥白尼革命”的核心意图是反击近代对形而上学思潮的进攻,改造传统的旧形而上学,最终建构起一种新的形而上学,即科学的形而上学。这一新的形而上学是以人的自由为其终极关切,以真善美的统一为其内容,以注重方法论为其特征。然而这一“重建”并不成功。康德哥白尼革命本身的不彻底性导致了这场重建的流产。但康德的这一重建为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启示。首先,西方哲学史上康德第一次以理论的形式提出了科学的形而上学即哲学如何可能的问题,为解决科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作了理论准备。其次,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为科学地解决无限与有限、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即从主体性方面考察问  相似文献   

9.
库恩的范式革命与心理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恩的范式革命与心理学革命郭本禹(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1引言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科学革命理论-一范式论。在他看来,范式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  相似文献   

10.
英国科学哲学家约翰·沃勒尔(John Worrall)1992年3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就“科学革命与科学合理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沃勒尔认为托·库恩的科学革命的思想对科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在于库恩指出了科学合理性所面临的问题,范式之间的转变不存在逻辑的依据,新旧范式彼此都有成立的理由,因此,都是合理的,事实上,没有一个或一组实验结果可以将范式反驳掉,理论和实验结果之间即使存在反常,也可通过修改理论而消除反常,不存在判定多少反常抛  相似文献   

11.
黄铭 《哲学研究》2012,(5):78-83
<正>近代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使人类理性空前凸显出来,但其抽象化发展却导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和经济人的社会模式。怀特海在《理性的功能》中把人类理性分为实践理性和思辨理性,并从自然进化和科学发展中考察了两者的功能。根据其机体宇宙论,可以将人类理性视为既内在于自然(理性之  相似文献   

12.
T.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永久性地改变了我们对于科学史的哲学重要性的评价。在反对他所理解的逻辑实证主义者所表述的素朴经验主义的、形式主义的和反历史的科学观的同时,库恩提出了科学变化的另一种观念:科学与其说是由无争议的观察事实的连续积累所推动,莫如说是由深刻的、不连续的概念革命所驱使。在这种革命中,科学思想旧框架的真正基础被根本上是新框架的真正基础所取代。这种革命发生时,我们并不简单地用新的“真  相似文献   

13.
在最近由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主办的新技术革命与系统工程讲习班上,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联系史实阐述了科学革命就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后指出,我们现在又面临着一次新的科学革命。他说,现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高能物理、基本粒子。这些学问实际上是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世界。从十七世纪牛顿力学开始建立的是对宏观  相似文献   

14.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为什么会引起惊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 <科学革命的结构>(以下简称<结构>)一书出版后,库恩因其明显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受到了批判.在辩护的过程中,库恩把自己说成是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所持的是历史学家关于科学进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在150年前提出了以自然选择为首要机制的进化理论,引发了达尔文革命.本文主要分析迈尔关于达尔文革命的有关论述,揭示这场革命的实质,即,它不仅是一场科学革命,而且也是一场思想革命.它对西方传统观念的许多重要方面(设计论、宇宙目的论、人类中心论、本质主义等)提出了挑战.同时,迈尔还提出了"种群思维"、"物理主义"等概念,有助于人们理解达尔文思想的深刻内涵,并且从-个侧面反映出迈尔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刘鹏 《哲学动态》2008,26(2):83-87
自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发表之后,科学哲学领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两个"转向"来表述之.首先是"社会学转向",这一转向主要是由STS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SSK来完成的,其主要观点就是将科学视为社会利益的建构,即科学成为科学,其评判标准并不在于自然(是否与自然相符合),而在于社会(是否与社会利益相符合).第二个转向是"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17.
世界新科技革命及其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学者、专家们的研究对象。西方的一些专家、学者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往往混淆了科技革命与社会革命。因此,研究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实质 什么是科技革命?这在国内外都有不同说法。我认为,所谓科技革命,是指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一。这种统一是科学发展与技术发展两个过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从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革命,实际上就是三次科技革命。因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是以自然科学理论的革命为先导,以生产技术的变革或生产工具变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何在?今年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50周年。时过境迁,半个世纪后重读此书,我们依然能从中寻找到解决当下问题的诸多灵感。这里所说的"当下问题",指的是"后常规科学"(postnormal science)问题。要想理解"后常规科学",无疑须得从"常规科学"入手。按"常规科学"的表达,科学是一种循规蹈矩的"解难题"作业。当然,科学也在演变,只不过演变的起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9.
一,当前,国内外都在谈论新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问题。理论界正在掀起研究我国和世界的科技发展前景、经济发展前景和社会发展前景的浪潮,我们哲学工作者对这种情况应该给予必要的重视和关注。 二,所谓“新科技革命”,实际上指的是科学理论革命、技术革命和社会经济结构(主要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张巨青教授与华中师范大学刘文君教授主编的《科学探索的奥秘》(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下简祢《奥秘》),是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科学方法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它从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生的关系、科学发现与检验的诸种方法以及科学革命与科学进步观等方面,深刻揭示了科学探索活动的奥秘,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