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五台山天花     
天花,是一种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室贡品。明代五台山狮子窝高僧释镇澄在其《清凉山志》卷二中说:“天花,菌类,生于柴木,台山佳品也。”其《天花歌》曰:  相似文献   

2.
1949年在银川读中学时,见到解放宁夏的十九兵团先头部队战士手中,有一本装订极简单的小册子,里面用汉字记的全是回回群众口语常用的一些外族人不懂的词语,实际上是些阿拉伯、波斯语词,间或夹有突厥语族中的某些语词,或者是使用汉语的穆斯林约定俗成的特殊汉语———惯用语词(即可谓“经堂语”)。诸如“安拉”、“真主”、“赛俩目”“阿訇”、“伊玛目”、“满拉”、“乃玛孜“、“邦克楼”、“主麻日”、“举意”、“乡老”、“老人家”等词的解释。看后既觉新鲜,又感亲切,作为回民一员,一种受到平等待遇的自尊自豪感油然而…  相似文献   

3.
穆斯林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穆斯林修养小议从恩霖“穆斯林”一词泛指伊斯兰教信仰者,可译为“顺从者”,也含有“和平的维护者”,“营造和平环境者”等意。因此,爱好和平、维护团结、营造祥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穆斯林的义务。“穆斯林”一词不仅仅是一种称谓...  相似文献   

4.
心智修养巴利语名相“bhvan”(修习)一般译成英语的“meditation”。英语这个词的意思是深思或集想。而“bhvan”一词的含意要比这多得多,它从巴利语词根“bhu”而来,意思是“成为”,喻意为“发展”,这里选用了“心智修养”一语,因为“bh...  相似文献   

5.
斯里兰卡佛教考察报告邓殿臣,赵桐一、斯里兰卡佛教国家“斯里兰卡”是SriLanka”一词的音译。其义为“美好、神圣的土地”。但那里的人民却往往把修饰语“Sri”省掉。仅称自己的国家为“Lanka”。当初将此词译为汉语的人不懂佛教,所以音译为“兰卡”。...  相似文献   

6.
简述伊斯兰教的“仪巴代特”(功修)赛生发伊斯兰教的各项宗教功课,诸如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恭诵古兰等,统称“仪巴代特”(功修),这是一个总的概念。“仪巴代特”()原词义是崇拜,这个词是从“阿卜德”()一词派生的,“阿卜德”意为奴仆,对此,历来人们...  相似文献   

7.
郭畑 《哲学研究》2022,(4):54-64
“道统”一词出现于唐代,武周盖畅著《道统》十卷,中唐李翰则以“道统”指称道人统领、佛教领袖。北宋张庭坚《念哉圣谟洋洋》一文是宋人使用“道统”一词的滥觞,但其“道统”是指王道之统、王统。李侗《罗从彦墓志铭》则以“道统”指称儒家道统观念,这种用法最终取代了以“道统”指称王统的用法。“道统”一词的本意是“道之统”,所以“道统”有时也会被用以指称佛、道二教之统。“道统”之“统”,既有共时性正统之意,也有历时性传统之意,两者的交汇点则是那些承递道统的贤哲,而这些贤哲又组成了断断续续的道统系谱。朱熹《中庸章句序》第一次围绕“道统”概念进行系统的理论发挥,由此开辟了新的哲学思想领域。  相似文献   

8.
《中国天主教》2008,(6):46-47
凡对教会名词稍为熟识的读者,对“圣保禄大宗徒”这个名词,定不会感到陌生吧!外国文字的教会名词,更有以“大宗徒”一词来作圣保禄的称号。他们只在“宗徒”一词前面加之一个“冠词”(TheApostle),读者便知道这是指圣保禄(中文没有“冠词”,只有加上“大”字来翻译)。  相似文献   

9.
遍布街头巷尾、屡禁不止的所谓“专治性病”的非法小广告,常有“一针见血”、“一次见效”、“无效退款”等含混笼统之词。其实“效”有好坏大小的不同。用语含混笼统,便于随意诡辩。 上海一美容霜生产厂家的广告说,用了他们的防皱美容霜,“第二天就会有一副新面孔”。这里“新面孔”一词含混笼统。某种意义上每人每天都“会有一副新面孔”。希望自己面孔更漂亮的女顾客小梅,为这一广告词所可能具有的美好含义所吸引,使用了这种美容霜,脸上却长出了脓疱,她不愿再照镜子,看这样的“新面孔”。 含混笼统的谬误,由语言的意义与所指模…  相似文献   

10.
林倩 《法音》2001,(8):10-13
佛典中常见的“自性”一词,对应的是梵文Svabhāva,这个词的前一部分“sva”表示“自己”(self)或“自己的”(one's own);后半部分“bhāva”意为“存在”、“有”(existing; being)。二者结合,表示事物特殊的、不通于其他的存在状态。在中观派看来,这个词与“诸法无我”中的“我”是同义语,表示众生对事物所执取的本体、本元,一种实在性的存在。 龙树在《中论·观有无品》中,着力破除“诸法各有性”的错误见解。他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 若法有自性,应是“自成”的,不应从因缘生,不应待他而有。其论中说:“众…  相似文献   

11.
吴映群 《心理科学》1999,(6):563-564
1前言本研究选用中文句子做识记材料,用单字或双字词做探测项,探讨中国人对一般中文句子的信息提取特点。选题的出发点是:①句子比单词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更接近人们的实际生活应用,而相应的研究至今很少。②汉语的字、词与拼音文字的字、词具有不同的特点。汉语的字、词本身的形态、意义比较固定。③中文句子中的词相对于句子中的字来说,能更好地表达完整的特定的意思。④汉语的词有80%是双字词,这些双字词是不能再被分解的独立的意义单位。如“白菜”是一个双字词,如果被分解为“白”、“菜”或“白的菜”,便失去了它原…  相似文献   

12.
“爱情”词源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爱情”一词溯源 如果我们想深入了解爱情的涵义,古今汉语语源工具书会令人失望,因为“爱情”一词的最早出处及其源流我们查不到。 清康熙帝敕撰的《佩文韵府》收有“情爱”词条,却没有爱情一词。《辞源》1939年正续编合订本收有“爱情”词条,却没有语源例句。《辞源》1980年修订版则干脆不收爱情一词,更遗憾的是,洋洋六千万字的《中华大辞典》也未指明“爱情”一词的最早出处。 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是“六情”说和“七情” 说,其“情” 之一种就是“爱”,“爱情” 一词当有其语素结合的条件。此外,孔子、孟子在讲  相似文献   

13.
“风险”性质的探讨──一项联想测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实验是为探讨“风险”的性质而进行的词联想测验。实验以“风险”一词作为刺激词,让被试连续进行三次自由式联想。其结果得到了三大类不同性质的联想词及其它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达摩”是梵文dharma的音义,在中国古代佛教典籍中,按照其意义一般则译之为“法”。这个词出自于词根“dhri”,最早出现在《梨俱吠陀》,原初意思是“支持”、“支撑、”、“维持”、“事物固有的秩序”等。以后这个词不断发展,其意义也逐渐扩大。到了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时代,这个词出现在阿育王碑上,它的意思则完全与道德伦理观念联系起来。当时,阿育王还任命了一批主管和监督社会道德的官员。他们的官衔称为‘达摩——摩诃摩德罗’(Dharma-mahamadra),可译成‘道德部长’,但后来其意义转为‘施舍及宗教事务高级官员’。在…  相似文献   

15.
浅析病毒疫苗发展中的科学与技术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博士生(300070)马海伦,曹传海导师任中原公元16世纪,天花被人们称为瘟疫,接触者无不遭受天花感染,感染者大多死亡。开始人们对其束手无策,但是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地发现,感染天花的幸存者再次...  相似文献   

16.
《晚坛功课》“步虚”词解梁俊雄《玄门日诵晚课》卷首有一首“步虚”词: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契。炼质入仙真,遂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五苦解。悉归太上经,静念稽首礼。诵之日久,笔者认为这首“步虚”词五言八句短短四十字,实足为对道教整体之概括,它说明了道...  相似文献   

17.
全国自学考试教材《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总的说是一部比较好的教材。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于意译词、仿译词的性质归属,就是问题之一。 该书在“词汇”一章讲外来词时第一次涉及意译词、仿译词。教材指出:“外来词是指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又称为‘借词’。”并按照吸收的方式把外来词归纳为音译型、音译兼意译型、意译型、直译型四种类型。意译型的例子有从英语的“telephone”译成汉语的“电话”,直译型的例子有从英语的“honeymoon”译成汉语的“蜜月”(详见教材92页)。从此处的讲法看,教材肯定了意译词、仿译词是外来词。 该书在“语言的发展”中第二次涉及意译词、仿译词。教材指出;“借词也叫外来词。语音形式和语义内  相似文献   

18.
《北京晨报》2006年12月4日报道,“一些学者日前正在联名要求废除‘伪科学’一词。”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宋正海给几百名学者发信——《不要让“伪科学”一词成为灭亡传统文化的借口》,要求废除“伪科学”提法。宋正海在信中向有关部门提出,“恳请将‘伪科学’一词剔除出科普法。”某些人害怕听到“伪科学”一词,简直容不得“伪科学”一词,必欲去之而后快。这场“去‘伪  相似文献   

19.
神父一日     
“神父”一词意译于外文,其拉丁原文是Pater, 英文是Father,这两个外文词都是“父亲”的意思。在讲英语的国家,就称呼神父为“Father”,是一种尊称和爱称。我们中国教会为什么在“父”前又加了一个“神”字,称为“神父”,这里不作什么考据,大概是为了区别于自己的生养之父的缘故吧。不过,加上一个字而称为“神父”后,则较明显地表示出这样的一个群体的身份:与“神”有关,而与真正的“父”则无关,因为他们是一群独身者。由此可见,“神父”是与神,或者同宗教活动有关的人。那么,欲说“‘神父’的一天”,我想,实则是说神父…  相似文献   

20.
在语言系统中大量存在着词与词之间的反义关系。比如,“死”与“活”、“真”与“假”、“美丽”与“丑陋”、“聪明”与“愚蠢”等。这种反义词具有普遍对立的意义,脱离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